切换到宽版
  • 1012阅读
  • 8回复

[山西]转帖一个。老长治县城不在现在位置,在现在长治市南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2-03-24
老长治县城不在现在位置,在现在长治市南街。现在长治县城(2018年已改为上党区)在1971年选定在韩店村(现韩店街道)。其过程有当时历史原因也有上级领导的意志,领导就是为了贯彻当时“备战备荒”的时代要求,选址现在看来不是很科学也和当时很多干部职工意见不一致,如果当时选址离长治市区近点,现在县城和市区就融城了。还听说过湖北的一个水泥厂竟然是领导路过下车撒尿一看这地方建个水泥厂不错就选址在那里了,和下面帖子讲的县城选址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真是历史的发展有必然性的同时有很大的偶然性。在搜索老长治县城在哪里时,网上资料信息很少,偶然发现了这个帖子,写的很详细还是第一手资料,特转帖在此,以保留这段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或者更容易查找这段历史。原帖子作者是长治县吧的楼主“黎都视野jz”,他是这段历史的经历者,是个老前辈。


斗转星移,光阴似箭。长治县城自1971年11月15日从长治市区搬迁到韩店,至今已有48个年头了。我和我的同事们,作为县城搬迁建设的参与者,从新县城选址、搬迁、功能区规划到设计施工,基建管理,亲历了那段艰苦的岁月。当年我们这些被首批调遣到新县城建设岗位的“娃娃兵”,现已相继退休。目睹日新月异的县城变化,不由回想起县城迁建之初的历历往事。
1971年年初,山西省革命委员会下发了调整行政区划的通知,决定长治县城迁出长治市区。批准占地120亩,拨付搬迁费30万元。县城搬迁,选址是全县人民关心的大事,一时间,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有的说县城建在苏店好,有的说建在荫城好。县核心小组、县革委会根据省、地革委关于新县城建设必须适应“备战、备荒”和“三线”建设的需要,坚持“分散、靠山、进洞”的原则,结合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经过多次研究,提出了新县城选址的三条意见:一是位于县境中心地带,方便全县工作;二是交通便捷,节省投资;三是符合“战备“要求。
1971年6月,县里成立了“新建县城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城建委)具体负责新建县城的选址、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城建委住在经坊村,我们工作人员顶风冒雨,走乡串社,马不停蹄,从苗村、郭堡到南庄、苏店,从经坊到韩店、黎岭,选择了4个地方作为城址预选方案:一是苏店片。这里地平水浅,交通便捷,方便居住在长治市区的干部上班。二是沿长陵公路郭堡——苗村之间或苗村——经坊之间,这一带东边是丘陵地带,符合“靠山”条件,交通条件也好。三是以经坊——韩店北阁(已拆除)外的一段2公里长的简易公路为轴线,在其两侧规划建设县城,易于开发,节省投资。方案确定后,我们绘制了县城选址方案图上报晋东南地区核心组,尔后晋乐南地区核心小组组长,军分区司令员武天明到我县现场办公,听取了工作人员选址情况介绍后,当场否定了预选方案。然后实地考察,当行至韩店北阁外,面向村西羊头岭,建议紧靠羊头岭,依山傍岭建设新县城。并说,这里既符合“战备”要求,又节约农田。就这样,武司令一挥手,一锤定音。
县城新址确定后,长期生活、工作在长治市区的同志思想一下子转不过弯来,隶属我县管辖的店上、小常、壶口、漳移等公社的干部群众也有抵触情绪。1971年6月,县核心小组在林移村举办全县领导干部“批陈整风”期间,召开扩大会议,专门研究县城迁建事宜。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统一了思想,一致同意地区领导的意见,并决定先搬后建。把1971年11月15日定为正式搬迁日。
搬迁前,县革委办事组深入韩店村寻房租屋,统一安排县直机关单位临时办公地点。至11月18日,各单位陆续搬到韩店并进入工作状态,全县工作未因搬迁受到太大影响。
新县城大兴土木是从1971年秋后开始的。首先开工建设的是县革委、人武部、公检法(现公安局)、招待所4项重点项目。此后其他各单位“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也相继开工建设。建设工作本着国家关于非生产性建设“要同现有经济水平和人民工生活水平相适应”和“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基本建设原则,大力发扬延安“建窑洞”精神进行。如果留心,可以发现首批重点工程底层全部仿造延安窑洞式样,采用1/5起拱的砖拱结构,这就是“延安精神”留下的痕迹。
县直机关单位搬到韩店后,由于办公地点分散,群众办事困难,给全县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县核心组领导多次催促首批4项重点工程尽快开工建设。但县革委、人武部、公检法和招待所大楼这些单体建筑放在什么位置?其前提是必须首先测量城址地形,进行县城规划,确定道路骨架。然后在道路两侧红线(即控制沿街建筑物边线)以外放线施工。70年代初,因“文革”动乱,国家、省、地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瘫痪,也无城市规划机构,对于新组建的没有城市规划经验的城建委来说,想请教都找不到“庙门”。万事开头难。在县城建设“动土”之前,选路定线成为城建委急需破解的一大难题。重任在肩,别无选择,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
秋后的一天,负责选扯的工作人员从韩店中学(县一中)出发,沿着学校东墙外一条高低不平,七上八下、弯弯曲曲的马车路无意识地向北走去。路两边长满杂草,不时有铁轮车、小平车或大套车通过。这条路向北经黎岭、柳林可通往长治,向南经官道可到八义。在绞尽脑汁、苦苦寻求新县主干道的时候,这条乍看不起眼的马车路,使工作人员眼前一亮,像是上帝苦心安排的一样,它正是大家心目中的县城南北大街。当走到现在东方红商场这个位置时,向东又有一条低于两边庄稼地,1米多宽的土路,现向东经韩店中学砖窑连接韩店至经坊的一段2公里长的土公路。大伙顿时更加兴奋,一致同意把韩店中学东墙外这条马车路作为新县城南北主干道(称新建路),把从韩店至经坊这段土公路作为东西向主干道(称政东路),拓路成街,两街相关成“丁”字型,作为新县城中心。城建委将此踏勘成果汇总,向县核心小组请示汇报,县核心小组随即经研究批复同意。新建路是新县城建设的第一条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30米,现在看来并不算宽,可在迁城之初的70年代,讨论这条道路到底修多宽时却颇有争议,几次上会都定不下来。有的说15,有的说顶多20。当有人提出要修30宽时,一些老干部很有意见。说:“推车、平车、卡车横过来走也用不着那么宽。”最后只好将几种意见上报县核心组,领导最终同意按30宽度控制建设。
道路走向、宽度确定后,城建委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倾巢出动,到现场打中线、测高程、定坡度。我们几个年轻人,有的背着仪器,有的扛着花杆,有的挑着白灰、有的搂着木桩,如同西天取经的师徒们一样,在选定的道路中心点架起仪器,南北向、东西向每50打一桩,沿中线两侧各15处撒下灰线。按实地测量数据,绘制了第一张县城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分两路(新建路、政东路)、三区(行政区、文教区、商贸区规划,政东路与韩店旧街交叉处为商贸区),将县招待所大楼建在“丁”字口,正对政东路,县委、武装部、公检法大楼依次排在新建路西侧。第二年春季,县直各部门一齐出动,在确定的道路两边种植行道树。未修路先种树,树中间就是路。
干道骨架反映城市布局和规模。长治县城自初建时期两截2公里多长的主干道形成的“丁”字型框架,发展到如今的“五纵十横”,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城市总人口翻了两番,并正在与长治市同城发展,市政建设突飞猛进,县城面貌日新月异,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上党大地崛起,对我们这些老城建工作者来说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记得当时在长治市南街
[ 此帖被jshliu在2022-03-24 23:0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2-03-25
当年长沙县从市区搬家时,也是考虑了几个地址,包括㮾梨,当时㮾梨是长沙县唯一一个区级镇,有很多县级机构在这里。最后被否决的原因就是费田。所以定在以山地为主的新建乡(星沙镇)了。

后来退休老干部们说,这个决定代价很大。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2-03-25
百度:㮾梨(Lǎnglí),地名专用字。到了镇这一级好多不知道的字。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2-03-25
大同县从市区搬到西坪镇好像也是70年左右,时间上差不多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2-03-25
芜湖县从市区迁到湾沚镇也是1971年。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2-03-25
现在看来大部分没有成气候还不如不迁。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2-03-26
主要是发展不行吧,也不是特别远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2-03-26
回 山川形便 的帖子
山川形便:主要是发展不行吧,也不是特别远 (2022-03-26 12:47) 

对于北上或省会可能不算远,对于普通地级市还是比较远的,融城很难。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2-03-26
回 jshliu 的帖子
jshliu:对于北上或省会可能不算远,对于普通地级市还是比较远的,融城很难。 (2022-03-26 12:51) 

我反正知道一堆地级市可以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