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83阅读
  • 1回复

[唐]唐朔方(靈武)大總管--(694-721)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2-06-16



朔方節度使是藩鎮節度使之重中之重,然而內容繁多。朔方節度使建制之前的朔方(行軍)大總管其實已具藩鎮之實,故單列一帖。
(一)歷任大總管
延載元年(694年),置朔方道行軍大總管(薛懷義)。

天策萬歲元年(695年),王孝傑任朔方道行軍大總管。

久視二年(701年),魏元忠任靈武道行軍大總管。

長安四年(704年),宗楚客任靈武道行軍大總管。是年,姚元之(崇)任靈武道行軍大總管,旋改靈武道安撫大使。

神龍元年(705年),裴思說任靈武軍大總管

神龍二年(706年),沙吒忠義任靈武軍大總管。

景龍元年(707年),張仁願任朔方軍大總管

景雲元年(710年),唐休璟任朔方軍大總管。

景雲二年(711年),解琬任朔方軍大總管。

延和元年(712年),郭元振任朔方軍大總管。

尋,解琬任朔方軍大總管。

開元元年(713年),趙彥昭任朔方軍(道)大總管。

開元二年(714年),王晙任朔方道行軍大總管。

開元三年(715年),薛訥任朔方道行軍大總管。

開元四年(716年),王晙任朔方行軍大總管。

開元九年(721年)九月,王晙罷朔方行軍大總管。是年十月六日,置朔方節度使。

(二)朔方大總管建置前背景

調露元年(679年),單于大都護府轄內突厥阿史德溫傅和奉職二部叛,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單于府二十四州酋長同叛。
唐廷反應與結局:單于都護府長史蕭嗣業敗,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裴行儉部平叛,於次年三月,擒奉職,阿史那泥熟匐為其屬下所殺並降唐。

永隆元年(680年),突厥迎阿史那伏念於夏州,與溫傅合勢,將渡河立為可汗,諸部從叛。
唐廷反應與結局: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裴行儉再次平叛。開耀元年(681年),斬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傅。

永淳元年(682年),突厥阿史那伏念餘黨阿史那骨篤祿、阿史德元珍召集亡散叛。阿史那骨篤祿正式建立突厥汗國。

永淳二年(683年),阿史那骨篤祿圍單于府城,都護府司馬張行師被俘殺。

文明元年(684年),以程務挺為左武衛大將軍、單于道安撫大使,督軍以禦突厥。

垂拱時,同羅、僕固部叛亂,安北都護府陷。僑安北府於同城。

永昌元年(689年),突厥默啜犯邊,以薛懷義為清平道行軍大總管。

天授二年(691年),默啜繼骨篤祿為可汗。

長壽三年-延載元年(694年),突厥默啜犯沿邊州縣,其年初,默啜犯靈州。尋以薛懷義為代北道行軍大總管;旋改朔方道行軍大總管。

(三)行軍演變為留鎮

由於自延載元年開始,突厥默啜連續犯邊。唐廷連續任命薛懷義、王孝傑、魏元忠、宗楚客、姚元之為行軍大總管。並沒有像既往行軍大總管,戰畢裁撤。

至姚崇時,已成留鎮。《舊唐書》本傳載“自軍還都”,《新唐書》本傳載“自屯所還”,皆為明證。

(四)留鎮漸具節度使之實
及張仁願築三受降城,郭元振築定遠城,至開元二年王晙“持節充朔方道行軍大總管,仍兼安北大都護,豐安、定遠、三城等軍,及側近州軍,宜依舊例,並受晙節制”,朔方道已具節度之實,而無其名而已。

開元九年,六胡州反唐叛亂,同年十月,改朔方軍大總管為朔方軍節度使。正式建制朔方軍節度使。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2-06-16
先列个提纲,史料逐步补充。

多数藩镇是安史之乱之后的问题,朔方军不是,革命历史久远,如果上溯甚至可追至武德贞观年,本帖也就追到高武时期突厥叛乱。

王晙节制侧近州军,乃依旧例。可能自张仁愿筑三受降城时期就有此例,但无证据。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