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城关镇更名为谷阳镇 (<话说固镇>之 713)
原创 聚焦固镇 谷阳采风 2022-06-22 17:18
https://mp.weixin.qq.com/s/lea7vPM82LvabvZQtB6hJA [编者按]: 固镇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居黄淮之腹地,处皖北之要冲;名虽曰镇,实乃县城。其名由来久矣,金代即已有西固镇之称。夏商时,此为淮夷之地;汉初建,设置谷阳县城。四千年前,大汶口文化在此萌芽;乙巳建县,迄今五十载风雨历程。”这就是我们全面建设新时代“高特美强”的新固镇!
近日,安徽省民政厅下发《关于同意蚌埠市调整怀远县固镇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固镇县城关镇更名为谷阳镇。更名是对历史的尊重、汉文化传承的回归,更是对民意民俗的顺应。更有利于提升谷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为谷阳镇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增加新的活力。
固镇古名谷阳镇,又名固镇桥。西汉初年,于今县城南一公里(浍河南)设置谷阳县,属沛郡。谷阳县因县治位于谷水之阳,故名“谷阳”。
县治谷阳城即谷阳土城(樱花园)。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岑淮为谷阳侯。南朝宋、齐时,为阳平郡、县治,北朝北魏太和七年改置谷阳镇。北宋称西故镇,金称西固镇。明清两代设巡检司和营汛,固镇驿为京宁古道凤阳至徐州间最大驿站。民国17年(1928)设团防局,民国20年(1931)设区署。
1911年孙中山的北伐军在固镇大败清军。1925年,直系军阀孙传芳纠集五省联军与奉系军阀张宗昌在固镇激战。辛亥革命后,固镇为凤阳、灵璧、宿县管辖,属淮泗道,后改属泗县专署。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盘踞固镇8年,固镇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顽强,历尽艰险,赴汤蹈火,血洒疆场。淮海战役期间,固镇是解放军阻击国民党南线援军的战略要地,淮海战役胜利后,固镇是解放军南下渡江的交通要道。
1948年11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固镇地区,12月2日固镇设市,隶属泗五灵凤县。1950年5月固镇市改为固镇区,隶属灵璧县。
1965年3月11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转发国务院关于设立安徽省长丰、固镇、利辛三个县决定的通知,7月1日,中共固镇县委、固镇县人民委员会正式办公,县委驻固镇镇,1979年12月,固镇镇更名城关镇。
民国初年,老街南段的南小街、北段何小街、东段菜市街,西段黄园路基本形成,商业繁荣,人来人往。1965年7月建县后,固镇成为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区迅速向北发展。东西向的固一路、固二路、固三路、黄园路和胜利路相继建成。2012年老街拆迁,南城、老城、北城的建设齐头并进。浍河上四座大桥飞架南北,固四路全线通行。
城西公园、三八河沿岸绿化带、浍河沿岸景观、市民广场等健身、休闲,美化工程各具特色,世纪家园,北岸华府、清怡水岸、锦江花园、汇金国际等小区环境优雅,打造县城亮丽的风景线。街道和社区文化丰富多彩。
城关镇更名谷阳镇,实至名归。既与历史文化呼应,又与人脉民俗传统吻合,体现出历史渊源的厚重,彰显汉兴之地,胜利之城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