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23阅读
  • 4回复

[台湾历史沿革]兩山兩局的交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2-08-18
兩山兩局的交會--半世紀前航空郵簡風景背後的故事

集郵彙報第34卷(2022年),臺北:郵文聯誼會,2022年6月16日出版,185~191頁。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2-08-18
  距今五十年前,邮政总局以抽象的「双鸽飞越海洋通讯」为邮资符志图案发行邮简,并在邮简背面书写寄件人地址下方加印风景照片,以协助刚由台湾省政府移属交通部之观光局发展观光业,首次加印风景之民国六十二年版港澳、亚洋、国际邮简,则选择「双溪公园」、「梨山风光」这两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景点,作为介绍中华民国自由地区风景的名片。
  双溪公园坐落在台北市士林区,地处于福林路与至善路的交叉口,往阳明山、故宫及内、外双溪的必经之地,因外双溪与内双溪从北向南延流,并在士林汇流而得名,由胡国礼先生设计,于民国六十一年兴建,六十三年完工,开放区域约二公顷,园内地形平坦,呈三角形,仿照中国江南古典庭园格局布置,园内回廊与池中心之凉亭、水榭、石洞、九曲桥、假山瀑布相互连结,犹如古色古香之风景画。
  梨山原名斯拉茂(Slamao),位于现今台中市和平区,平均海拔高度约1,900公尺,本为泰雅族人居住的聚落,中部横贯公路通车后,因其为中横东西二段宜兰支线的交会所,以西衔接台中,以北通往宜兰,以东可达花莲,以南连结雾社、南投,故成为开发最早、最热闹的风景区,有天然峡谷、瀑布、山岳、水库,以及四季分明的不同美景,可以赏花、采果、赏枫与玩雪;另因境内设立安置荣民之福寿山农场成功栽种水梨、水蜜桃、苹果等温带水果,以及高山茶叶、高冷蔬菜等农产品,故亦有丰富的农业景观与伴手礼吸引观光客。
  由照片简介可知,这两景点分别隶属于当时中华民国自由地区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台北院辖市与台湾省,彼时福建省(金马地区)尚为战地,自难如后来成为观光业发展重点;至于民国六十八年升格的高雄院辖市,则以二张澄清湖风景照独霸民国六十三年版以后之双鸽越洋邮简背面。然而更巧合的是,这两张照片同时也见证了两个罕见的县级行政区--阳明山管理局与梨山建设管理局,在台湾历史上短暂的交会。
  在这之前,先介绍「管理局」。管理局此一机构多用于技术专业性政务管理,如早期的铁路管理局、林业管理局、邮电/邮政、电信管理局,交通部观光局的前身--台湾省观光事业管理局,以及现在之档案管理局、入出境管理局与新竹、中部、南部科学园区管理局等。如该管理局隶属于省政府等地方政府,并负责特定区域之专业政务时,则不论原先技术性政务为何,多因实际施政需要,逐渐涉入地方民政工作,最终成为具有相当之法定或实质地方行政权之县级行政区划,管辖区与其他县级行政区重叠的特别地方行政机关。过去在大陆,这类省辖管理局极多,在辞海附录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表中,共有七个管理局,分别是浙江省的莫干山管理局、江西省的庐山管理局、湖北省的鸡公山管理局、山东省的利广沾棣垦区管理局、河北省的北戴河海滨区管理局、甘肃省的湟惠管理局、四川省的北碚管理局;除此之外,其他有案可查的管理局尚有湖南省的南岳管理局,陜西省的黄龙山垦区管理局等。这些管理局可分为风景区、屯垦区、水利区等三种性质,其中莫干山、庐山、鸡公山、北戴河、南岳、北碚等专门管理与维护当地风景区建设之管理局,在中共建政后都曾改制为正式的县级行政区,显然在国民政府时期,该等管理局实质上均已涉及地方政务管理。
  政府迁台后,一共成立了七个省辖管理局,最主要的为由台湾省设立,后改隶于台北市的阳明山(草山)管理局;再来则是浙江省的渔山管理局及竹屿管理局,及台湾省的梨山建设管理局,另外尚有专责水利的台湾省石门水库管理局、曾文水库管理局及台北市翡翠水库管理局,但未负责地方行政事务。其中较特殊的是民国四十年代初期,我方一度在所辖的大陈列岛(台州列岛)上设立浙江省政府,由名将胡宗南化名秦东昌主持。胡宗南于四十一年划定大陈列岛的竹屿岛为专门与大陆进行直接贸易的特定区域--竹屿商业区,为此特设竹屿管理局管理该区的贸易事务。同时将移驻鱼山列岛的三门县政府改组为渔山管理局,并赋予和竹屿管理局相似的任务。然而国民政府当局后来决定完全断绝与大陆之贸易,遂于四十二年裁撤竹屿管理局,再一年后渔山管理局亦因一江山防务日益严峻而裁撤并入临海县,临海县政府自一江山迁至渔山列岛,直到四十四年大陈撤军而止。除此之外,另曾拟议要成立台湾省日月潭管理局(民国三十八年)与南海群岛管理局(民国四十五年),惟均未实现。
  阳明山管理局则是所有的「管理局」中,相对而言成立较久,又是位于台北市旁边,故而较为人所知。最早台湾省政府于民国三十八年八月二十六日设置草山管理局,以台北县的士林、北投两镇为辖区,直接受台湾省政府监督,办理台省委办事项及督导区内地方自治事项。管理局置简任局长一人,由省政府任命,级别与光复初期五大县(台北县、台中县、台南县、新竹县、高雄县)简任县长相同,尚高于编制为荐任的三小县(花莲县、台东县、澎湖县)县长。草山管理局办公处最初在筹备时暂设台北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今日的国立台北商业大学)内,后于草山众乐园公共浴池(今日的台北市教师研习中心)、逸园(日据时期的巴旅馆,后移交国军联勤阳明山招待所,因推动民间BOT案未成,现已封闭荒废)两处辗转迁移。三十九年三月三十一日草山管理局改名为阳明山管理局,辖区依旧是台北县的士林、北投两镇,但其行政区域仍属于台北县。阳管局所属单位极为庞大,最大时一度设有两处、六科、五室,并有自己的警察总所、卫生院及局立阳明医院(今日的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阳明院区)等,各类行政机构一应俱全。
  和过去政府在大陆所设的大部份管理局有重大不同的是,草山/阳明山管理局虽仍算为台北县的一部份自设立开始,就由台北县政府手中接管了士林、北投两镇的地方行政与自治事务,包含签发身分证、管理国民小学等职权,打破过去管理局不兼管地方行政事务的惯例。由于阳明山管理局兼管地方行政,必须对议会负责,然而管理局并未成立议会,因此两镇所选之议员就出席台北县议会,同时阳明山管理局长及其各单位主管,也就列席于台北县议会里提出施政报告并答复质询,形成了有趣的民意寄生现象,此主要是因为阳明山管理局辖区当时为蒋中正的驻节地,是中枢党、政、军的真正决策中心,为了服务决策中心常驻的需要,自然必须赋予阳明山管理局地方行政权。然而管理局本身无法源设立议会,故「借用」台北县议会为其民意机关,在该议会里提出施政报告并答复质询。另外,阳明山管理局也兼负保卫决策中心的重责大任,因此局长一向由中将阶军官或党政机要官员派任,形同蒋中正的另一个侍卫长,政治地位实质上高于其他民选县市长。
  上述不合理现象虽迭遭社会各方指责,但在台湾省管辖的架构下运作尚无严重问题。直到台北市于民国五十六年七月一日升格为院辖市,并于次年七月一日将阳明山管理局所辖的士林镇、北投镇并入后,矛盾就激化了。一般而言,各级市政府为求市区内建设事权统一,都仅设区公所等虚级派出单位,不另设具有实权的下级行政机关,如果原属区域拥有自己的实级行政机关,则转为虚级或者予以裁撤。如此说来,阳明山管理局在并入台北市后理应裁撤。然而台北市尚未并入阳明山管理局前,行政院就已决定,阳明山管理局属于特别行政区性质,因此一切制度与权限援例照旧办理。阳明山管理局在并入台北市之后,当时的管理局长潘其武试图依过去在台北县议会报告的往例,改在台北市议会里就其所辖之士林区、北投区(原镇建制在并入台北市后,改为市辖区建制)行政事务,提出施政报告并接受质询,从而引起争执。当时在协调之后,如愿上台提出施政计划与工作报告并答复质询,巩固了阳明山管理局原有的实级行政区地位。阳明山管理局因此成为台北市所辖的各行政机关中,唯一的独立县级地方行政体。
  阳明山管理局的保留,使其成为台北市内的「独立王国」,台北市政府对阳明山管理局的指挥监督力不从心,士林、北投两区的地方建设与行政工作也因为在阳管局领导下,无法和台北市其他十四个市辖区完全配合。更有甚者,身为台北市长高玉树下属的潘局长,竟敢公然与其上司高市长以「挂羊头卖狗肉」等当时尚视为粗俗俚语的言语对骂,以及市府拒编阳管局预算、争夺士林中学国中部校长任命权(依法高中校长由省级政府任命管辖,国中、小校长由县级政府任命管辖,潘局长自认为县级政府,故迳行任命士林中学国中部校长)等冲突,这些都是当时政坛上极罕见的怪象。然而在蒋中正的权威下,谁也动不了阳管局。为此,高市长特地在蒋中正总统下班时,前往当时阳管局贷款兴建的双溪公园--也就是六十二年版邮简背面的景点--附近路口指挥交通,除争取总统好印象,同时也意在宣示台北市对阳明山的「主权」。
  台北市政府与阳明山管理局的对峙到了民国六十一年潘其武于局长任内去逝,以及高玉树高升后不再浮上台面,加以当时出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权力渐增,亦有意解决此一问题,故修订原来的阳明山管理局组织规程,自民国六十三年元月一日起去除阳明山管理局的地方行政权力,恢复到过去在大陆时期,管理局只负责风景区维护与管理的旧制。之后为求消除阳明山管理局尚留存的残余影响力,更于六十六年元月一日将阳明山管理局降为管理处,改归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管辖,不再是市府的第一级单位。阳明山管理局自此走入历史,现仅为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公园路灯工程管理处阳明山公园管理所。
  就在阳明山管理局即将走入历史之际,台湾省政府先是在民国五十六年七月十一日成立隶属民政厅的梨山地区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梨山地区的各项建设,再于六十二年七月一日升格为直属省政府的梨山建设管理局(梨建局),成为台省第二十一个县级地方政府。该局辖区仅有和平乡所属梨山、平等两村,面积五百平方公里,人口仅二千多人,虽为台湾省内人口最少的县级行政区,却拥有自己的户政、地政事务所、警察所、卫生所、都市计划委员会,以及依县级行政区而设的奥运委员会、妇女会、农会、合作社等地方民间团体,居民的生老病死、兵役征退、地籍买卖等,都可在足不出梨山的情况下办理完毕。由于梨建局设立时年平均国民所得超过四万台币,为当时全国平均国民所得的一倍,故拥有自己的专属机场开辟定期航班,加上兼管德基水库及福寿山、武陵农场两垦区,形成统合风景、屯垦、水利建设的终极管理局。照阳管局惯例,梨建局亦由将官出任局长,辖区内选出的县议员及乡代等均参加台中县议会、和平乡代会,局内人员亦列席两议会进行报告并备询,后来末任局长庞子建甚至直接列席省议会报告备询。只是,当民国七十年三月一日梨建局裁降时,如何让这些县级机关融回原来的台中县及和平乡,可就让人煞费苦心了。最后梨建局并入省府交通处,改为梨山风景特定区管理所,管理局各业务转由台中县府接管,户政、地政并回和平乡负责。精省后,管理所再降为管理站,只能守著自梨建会起建的雄伟祖厝,怀想辉煌往事。
  从上面历史观之,双鸽越洋邮简,特别是民国六十二年十月十六日发行的六十二年八月版国际邮简,正好落在梨建局新设,阳管局即将丧失地方行政权力之际,两山(阳明山、梨山)两局(阳管局、梨建局)在这不起眼的邮简上默默地交会。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2-08-19
以邮证史,详细记述这段历史。如附邮票图片和实景照片最好。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2-08-20
台版黑区消亡史。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2-08-21
回 433645 的帖子
433645:以邮证史,详细记述这段历史。如附邮票图片和实景照片最好。 (2022-08-19 08:15) 

圖都在附的 PDF 內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