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8阅读
  • 2回复

[元]元代绍熙军民宣抚司建置辨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3-01-10
伍磊.元代绍熙军民宣抚司建置辨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37(04):154-160.


伍磊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宋末元初之际,宋、元政权在四川展开了52年的拉锯战争,使得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民众逃亡、土地荒芜,政区建置消亡。宋端平三年(1236),绍熙地区有1府、4州、18县。1元初,仅余仁寿1县。按照明清志书记载,元廷将绍熙地区1府4州名义上并入周边政区。元末,元廷在绍熙地区拟设绍熙军民宣抚司,后又恢复了部分州县建置。

       元末绍熙地区设置时间较短(1344—1358年),文献记录较少。明万历年间邹廷彦在撰修《重庆府志》时提出元代绍熙地区建置沿革存在较为模糊的问题,“右州县沿革,旧志颇有讹误……甚者大足、荣昌,故昌元郡,《元史·地理志》无之,唯载在百官志中,为绍熙军民宣抚司,领资、普、昌、隆、内江、安岳、昌元诸州县,此何以解?”2既有研究对元廷在绍熙地区拟设“绍熙军民宣抚司”之设置时间、原因等进行了考证,认为绍熙军民宣抚司曾经设置3;或认为“绍熙路”、“绍熙路总管府”亦曾设置。4但并未全面回应邹廷彦之问。有鉴于此,本文从政区地理考证出发,尝试探究出“绍熙军民宣抚司”的建置情形,求诸方家指正。

一拟设绍熙军民宣抚司建置与辖区
       宋末元初之际,四川地区长期战乱,人口损耗极大,“故家大族、土著之民,不得一二于千百”。5绍熙地区在宋代即为“山郡”,在宋元依托水路的战争中破坏尤为严重。6该地宋置政区在宝祐后大都消亡。荣州“端平三年(1236),择地侨治。宝祐后废”7;昌州,淳祐七年(1247)“环千里荆榛矣”8;普州“端平三年,兵乱。淳祐三年(1243),据险置治。宝祐以后废”;资州“淳祐三年,废”9;隆州仅余一县,“以此州地荒民散,并为仁寿县”。10至元十九年(1282),元廷省并四川行省政区,“以四川民仅十二万户,所设官府二百五十余,令四川行省议减之”。11绍熙地区除隆州于至元二十年(1283)被并为仁寿县外,其余1府3州地域并未恢复州县政区建置,而是以无建置地域或“乡”为单位并入周围各州县。因此在《元史》《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大元一统志》中并未留下省并记载。明代,所在地官员在修撰地方志上溯沿革之时,追记了该地在元初的省并情况。

  

表1 绍熙地区元初政区省并表  


       延祐年间(1314—1320),大量流民进入绍熙地区,从事土地开垦和盐业开采,元廷在绍熙地区设置了一些主管治安的巡检司。如安岳巡检司,“逮延祐丙辰(1316)、丁巳(1317)之间,秦汴人民流寓普郡。时先君子以奉训大夫知遂宁州事,乃以闻于省府,移巡检司于安岳县,劳来而安集之”。12后至元二年(1336),佥四川廉访司事吉当普认为绍熙地区面临流民和盐井管理两大问题,请求朝廷采取包括设置在内的措施予以解决,“请罢盐运使司、正盐井之法以去其奸利,置安抚使抚四方流寓之民,使安其耕凿”。13即建议设立安抚司管理流民“耕凿”土地和盐井。同年,陕西行御史台监察御史赡思进一步阐述道:“襄、汉流民,聚居宋之绍熙府故地,至数千户,私开盐井,自相部署,往往劫囚徒,杀巡卒”。绍熙地区聚集了数千户自相部署的流民,巡检司已经难以管控。赡思继言:“绍熙土饶利厚,流户日增,若以其人散还本籍,恐为边患,宜设官府以抚定之”,建议设立政区集中管理。后至元四年(1338)十一月,元廷“诏即其地置绍熙宣抚司”。14以御史大夫脱脱“兼绍熙宣抚使”。15后至元六年(1340),元廷将绍熙军民宣抚司改称“绍熙等处军民宣抚都总使司”,又称“绍熙府军民宣抚都总使司”,16以脱脱遥领、世袭都总使之职,似乎以此奖赏其在罢黜权臣伯颜时的功劳,“事定……诏以脱脱知枢密院事……兼绍熙等处军民宣抚都总使”。17该年(1340)十一月,“中书又因台臣言裁减冗官事,遂罢绍熙军民宣抚司”。18绍熙军民宣抚司名义上仅存两年时间,即被罢废。

       《元史·百官志》“绍熙军民宣抚司”条载拟复置并归其管辖的州县政区有:“四川在宋时,有绍熙一府,统六州、二十县、一百五十二镇……遂奏准置绍熙等处军民宣抚司……所隶资、普、昌、隆下州四处,盘石、内江、安岳、昌元、贵平下县五处,巡检司一十三处”。19《百官志》描述了绍熙军民宣抚司的大致辖区,但内容宋、元参杂:“绍熙一府”是指元廷拟设“绍熙军民宣抚司”的治理机构“绍熙路总管府”,“统六州、二十县、一百五十二镇”则指宋置荣、资、普、昌、隆、简6州及其辖区。地方官员如此奏报,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绍熙军民宣抚司”拟设辖境的继承性。元廷在上述除简州外的旧5州设置“绍熙府军民宣抚司”,辖区置4州、5县、13巡检司。按照此规划,是将元初省至周边政区的绍熙地区,置于一宣抚司治下。同时,依据元代惯例,绍熙军民宣抚司治所应在旧绍熙府治,并复置附郭县。


图1 拟设绍熙军民宣抚司辖境及建置示意图   下载原图

说明: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第7册元代“四川行省”图改绘。

       周振鹤提出,政区具有一定的必要条件,“一个行政区划必须有一定的地域范围,有一定数量人口,存在一个行政机构”。20绍熙军民宣抚司拟管地域内政区设置时间,晚于宣抚司拟设时段(1338-1340)。首先是拟设宣抚司驻地旧绍熙府(荣州)。元代嘉定府路官卜兰奚称,至正六年(1346),旧荣州地区“户口益繁,斗讼日增,公(嘉定路总管塔海)建言可立旧荣州。蜀省如请,移咨中书,会臬司按临至(犍为)县,亦以为便”。21在元廷拟设宣抚司的时间段内,犍为县仍在管理旧荣州——拟设宣抚司驻地的流民诉讼,可见宣抚司并未置司理民。其次是拟设宣抚司属县。如旧普州,元廷拟复置其为宣抚司治下的普州和安岳县。拟设宣抚司进程终止后,安岳县治才得以设立,“移巡检司(公元1316-1317年间)于安岳县……至正四年(1344),朝廷复立安岳县,巡检司还治遂宁”。22由此可见,在拟设时段内和拟管地域中,元廷并未设置绍熙军民宣抚司及治下的行政机构。绍熙军民宣抚司不具备构成政区的必要条件,元廷仅短暂规划、讨论其管辖地域、政区层级等内容,并未实质性进入设置阶段。

二绍熙路、绍熙路总管府辨析
       既有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元末曾设置与绍熙军民宣抚司相近的绍熙路、绍熙路总管府(绍熙府)。陈世松依据民国《荣县志》有关《曹氏族谱》和《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摩崖碑额23的记载及推论,认为“绍熙府是一个因四川盐业的兴盛而特别设立的行政管理机构。它在元代晚期从设置到罢废,仅仅存在了两年,故其建置不见于《元史·地理志》”。24蒲孝荣亦应受到民国《荣县志》的影响,将该志解读《谱》《碑》材料而推论出的“绍熙府”理解为“绍熙路总管府”,得出元廷在废除“绍熙军民宣抚司”后设置绍熙路的结论,“绍熙路,本荣州。元初废。元末,惠宗至正初(1341),置绍熙路(亦作绍熙军民安抚司)。路领县四,荣怀、威远、资官、应灵”。25任乃强、任新建与蒲孝荣观点一致。262010年出版的《荣县志》接受了蒲、二任的观点,“元初,州县俱废。至元四年(1338),于荣德县设绍熙府军民宣抚司,至元六年废。至正初,复绍熙路总管府”。27

       厘清元末是否设置“绍熙路”、“绍熙路总管府”,需要对民国《荣县志》关于《曹氏族谱》和《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的记载及推论做内容分析。光绪丙午(1906),荣县人曹兴杰编辑了《曹氏族谱》,称其入川始祖“曹必才”的经历为:

       必才祖……元时两榜进士,判抚荣州,率民避罗汉洞,题诗岩上云……士民亦镌于遗像旁云:“绘公之像,塑公之形,一十八载,惠爱斯民”,以志甘棠之意。28

       民国《荣县志》接受了《曹氏族谱》的讲法,并推论“元时”之“曹必才”是摩崖石刻《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中的“曹公”,将该摩崖中的“绍熙”推论为元末“绍熙府”,将《曹氏族谱》中“一十八载”解释为“曹必才”在荣州做官18年。由此,民国《荣县志》有了如下沿革记载:“元初州县俱废……顺宗时为绍熙府军民宣抚司……绍熙府罢,史不言立荣州,而荣德山有《判绍熙府曹公希夷山保守碑》,按《曹氏谱》,曹诗字必才,至正十四年(1354)降荣州判抚,在任十八年,明初遂著荣籍”。29民国《荣县志》称元末“绍熙府罢”后有“判绍熙府”,既往研究多据此认为,元廷虽罢绍熙府军民宣抚司,但以绍熙路总管府即绍熙路取而代之。

       上述观点显然有误,《曹氏族谱》记载的“曹必大”经历具有拼凑嫌疑,民国《荣县志》的推论亦存在漏洞。循名责实,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名实考辩。
       首先,《曹氏族谱》中“诗岩”摩崖诗描述的是宋末之事。“诗岩”摩崖诗又称《牛心山摩崖》,民国《荣县志·金石》抄录了此摩崖诗和题跋。诗与《谱》同,题跋:“右本府罗山真君《翔鸾人砦山之诗》,先是□□□□□辛卯窥汉沔,乙卯窜荆楚,迨丙申横行西蜀,诸道兵闻先溃。□□□于本府东之二十里人砦山,亲□同豹隐数十家。进士去祈□,无在□□,以是诗□□。神之希夷隐□□曹□轩谨书。”30“辛卯窥汉沔”是指绍定四年(1231)蒙古军攻破兴元、沔州入蜀,史称“辛卯之变”;“窜荆楚”,此处“乙卯”应为“乙未”之误,该年(1235)蒙古军分两路攻宋,阔出率东路军攻打荆襄地区;“迨丙申横行西蜀”是指端平三年(1236),蒙古军横扫西蜀,又称“丙申之变”。《牛心山摩崖》所记是宋末之事,诗为“罗山真君”所写,跋为“希夷〈山〉隐”居的“曹□轩”所题,时间、人物、事件均与《谱》中元末“曹必大”无关。题跋中的“本府”应指宋置绍熙府。

       其次,“士民亦镌于遗像旁”的“绘公之像”《题记》和《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摩崖石刻的主人公是宋绍熙府主官。“绘公之像”《题记》摩崖在今荣县罗汉洞,《题记》之“像”有题目为《判府太尉曹公寿像》。31“判府”为宋代差遣官“判某府军府事”的简称。32晚宋用于地方主官美称。33太尉为宋代武阶名,34南宋人多以太尉为武将佳称。352则摩崖中“曹公”的判府、太尉称号,应是宋末“曹公”佳美之称。宋绍熙府于绍定六年(1233)以光宗潜邸升荣州置,存在至开庆元年(1259)。《判府太尉曹公寿像》和《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的主人公应是一人。元代有“府判”之职,为总管府主官之佐贰,武将太尉别称较罕见,与宋代判府、太尉的名、实相距甚远。

(二)史料来源分析。
       民国《荣县志》存在曲解史料的特征。《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最早出现于万历二年(1574)《荣县志》中,该志已佚。康熙《荣县志》在“古迹·废绍熙府”条中抄录了相关内容:

       废绍熙府,旧州治。宋理宗绍定六年二月丁亥升为府,元末兵毁。《伪夏建万户府碑记》略云……按府治既没,碑文今可见者三……《荣德山摩崖刻判绍熙府曹公保守记》……集(嘉定)州志者谓府无据,人因光宗潜邸及登极改元误呼之尔。及考其《志》中载《本州便民事迹》内云“绍熙府昔二州四县”,夫已目见而编之。36

       即明代中期《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碑文尚“可见”,修方志者用此证明荣州于绍定六年升绍熙府,订正时人关于绍熙府设置时间、缘由的错误认识。明人在参见碑志原文的基础上,认为此碑为宋代所撰刻,较为可信。

       康熙、乾隆《荣县志》记录该碑目为《宋判绍熙府曹公希夷山砦保守碑》。37乾隆年间,此碑文已经漫灭,“又绍兴[熙]中府判曾[曹]武公避兵此山,有记。今碑文剥落,鸟篆云章与石上藤萝苍然在荒湮白露中矣”。38道光《荣县志》卷5《山川》《金石》均记此碑为宋刻,但在卷27《职官志·明》增加了“曹必才”条,“河南人,洪武进士,授荣州判官,致仕后落籍荣城东门外”;又卷28《政绩志》增加了“曹必才”条,“州人刻公像于城东罗汉寺崖壁曰:‘塑公之像,刻公之形,一十八载,惠爱斯民’。”39光绪《井研志》也有“曹必才”的记载,“曹氏。河南罗山。明初,曹必才官荣州,侨仁寿,康熙初籍金鱼桥。”40民国《荣县志》抄录了《牛心山摩崖》《判府太尉曹公寿像》2则摩崖石刻,并采纳了《曹氏族谱》的观点,将它们和《判绍熙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的内容归之于“曹必才”名下。

(三)地理位置分析。
       《曹氏族谱》和民国《荣县志》所记“曹必才”的事迹在地理位置上存在相互矛盾之处。“题诗岩上”的《牛心山摩崖》位于今荣县墨林乡牛头寨村牛心山;《判绍熙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摩崖位于今荣县墨林乡吕仙村附近老君山,又称希夷山;《判府太尉曹公寿像》摩崖即罗汉洞题记位于今荣县城东大佛寺景区。《曹氏族谱》称“曹必才”,“率民避罗汉洞,题诗岩上”,位置应在一处,但今罗汉洞与“题诗岩上”的牛心山,本为两处,使用百度地图测得直线距离约为7.7公里;《荣县志》又称“曹必才”,“退保希夷山”I1,与《曹氏族谱》“率民避罗汉洞”相矛盾。

       综上,《牛心山摩崖》《判府太尉曹公寿像》《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3则石刻与元末“曹必大”无关。民国《荣县志》撰修者对《曹氏族谱》和《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碑目进行了过度演绎,将宋绍熙府和3则摩崖石刻附会至元末。既往研究采信了具有拆拼成分的地方史料,认为“绍熙府”曾经复置,或将民国《荣县志》演绎之元末“绍熙府”进一步理解为“绍熙路总管府”,得出元廷曾经设置“绍熙路”的结论,此类观点应该予以修正。

三拟设绍熙宣抚司罢置原因
       元廷拟设的绍熙军民宣抚司,存在两年(1338—1340)后即被罢置。究其原因,可从《元史》中推导。《元史·顺帝纪》:

       立绍熙府军民宣抚都总使司……本府元领六州、二十县、一百五十二镇;国初,以其地荒而废之;至是居民二十余万,故立府治之。41《元史·百官志》:

       绍熙军民宣抚司。至元四年,因监察御史言:“四川在宋时,有绍熙一府,统六州、二十县、一百五十二镇。近年雍、梁、淮甸人民,见彼中田畴广阔,开垦成业者,凡二十余万户”。42

       上述材料之叙述,多有不严谨之处:第一,扩大了应当管辖的地域和建置。《顺帝纪》中“本府元领六州”,“本府”是指“绍熙府军民宣抚都总使司”“元领六州”是指绍熙宣抚司应领宋置荣、资、昌、普、隆、简6州。《百官志》中西台御史称宋时,“有绍熙一府,统六州”等,与《顺帝纪》中“元领六州”的表述虽有差别,但本义一致,即绍熙宣抚司应当整体地继承宋置“六州、二十县、一百五十二镇”的所辖地域。利用《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大元一统志》,可以推导出“六州、二十县、一百五十二镇”的具体名称和地域:

  

表2 西台御史所称绍熙宣抚司辖区宋代建置表


       显然,西台御史在绍熙宣抚司应辖地域的描述上有指占它处的行为。隆州和简州在元初只是被部分省并,其所辖区域分别保留了仁寿县和简州。相邻政区也存在扩大所辖绍熙地区建置的行为。如至正四年(1344),嘉定府路官员在向上级汇报时称:“绍熙府在昔二州四县,自归职方,统隶犍为”。44嘉定府路犍为县管辖的绍熙区域只有旧绍熙府,所谓在宋代有“二州四县”,四县符合实情,二州则有指占它处的含义。

       第二,虚报了人口数量。按元制,被省并之州县如要复置,需要一定的人口作为审核条件。45绍熙地区户口数由《元史·赡思传》所载“至数千户”,增加到《顺帝纪》“居民二十余万”,再增至《百官志》所记“凡二十余万户”,上述户口数特别是后两者具有虚假的成分。元初四川行省总计十二万户;至正四、五年间(1344—1345),嘉定府路附郭龙游县统计户口,也只得“三千余户”46;至正初,旧普州民户只有“八百”。47绍熙地区其余旧州、县没有元代户口数,但可以参考明初数据。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荣州“民户五百九十一,口四千九百七十七。军户五百十三,灶户七十八”48;洪武间,资、内江、井研三县合计3049户、30768口。49明中期,赵贞吉仍称绍熙地区的“简、隆、犍、荣皆四陲旷逖,官府与辽隔,聚落奇袤,民与少,不逞比周”。50由此观之,后至元初绍熙地区“至数千户”较为可信,“居民二十余万”“凡二十余万户”应是地方官员为促进政区复置的虚报之词。

       按照元制,军民宣抚司品秩与上路相等。I1绍熙军民宣抚司编制如下:

       正官六员,宣抚使、同知、副使各二员。首领官三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司狱一员,蒙古、儒学敎授各一员,令史八人,译使、知印、怯里马赤各一人,奏差四人。所隶资、普、昌、隆下州四处,盘石、内江、安岳、昌元、贵平下县五处,巡检司一十三处,各设官如制。51

       四川行省财税收入很低,“税粮、商税、酒醋课等收入也相当少,或稍多于甘肃、辽阳、岭北行省,或居十行省之末”。52元廷在四川设置了15处万户府,但13处万户府均分兵在成都平原屯田自给。53如果增设世袭的都总使及下属州县官吏、镇戍万户54、巡防弓手55,无疑会给捉襟见肘的四川行省财政增加负担。同时,绍熙地区也并非如顺元路、丽江路等需要特殊治理的边疆地区,并没有设置军民宣抚司的必要。

       当地民户较少、开发程度较低与设置成本之间的矛盾,是地方官员基于绍熙宣抚司必要性的建构,虚报应管地域、建置和户数的原因,也是“中书又因台臣言裁减冗官事,遂罢绍熙军民宣抚司”的深层次缘由。

四结论
       元中后期,流民涌入宋末废置的绍熙地区从事土地开垦和盐井开凿,元廷拟设政区管理之。以旧荣(绍熙府)、资、普、昌、隆州为地域,元廷拟置绍熙军民宣抚司,复置治下的4州5县。在拟设时段(1338—1340)内和拟管地域中,元廷并未设置绍熙军民宣抚司及其治下的行政机构。绍熙军民宣抚司不具备构成政区的必要条件。言及于此,可以回答明代邹廷彦提出“绍熙军民宣抚司”为何只见于《元史·百官志》中的问题。即元廷虽短暂讨论“绍熙军民宣抚司”的地域和层级等设置内容,但相关措施仅停留在政策架构层面,并未实施,因而元、明所修地理志无从记载。荣县《曹氏族谱》和民国《荣县志》存在比附宋代绍熙府金石材料的行为,由此得出的“绍熙路”、“绍熙路总管府”曾经设置的结论不应得到采信。绍熙路、绍熙路总管府并未设置。陕西行御史台官员存在虚报绍熙军民宣抚司应管地域和人口数据的行为。较少的人口、财税收入与设置成本之间的矛盾是绍熙军民宣抚司罢置的主要原因。

注释
1绍熙地区即后至元四年(1338)拟设绍熙军民宣抚司辖区,包含宋末绍熙府、昌州、资州、普州、隆州。为方便讨论,该地区废置后、复置前的名称,叙述时带“旧”字,如旧绍熙府。

2万历《重庆府志》(残卷)卷2《沿革》,蓝勇主编:《稀见重庆地方文献汇点(上)》,(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75页。

3陈世松:《绍熙府与元代四川盐业的兴衰》,《盐业史研究》1988年第2期;东湖:《说元末四川所设的绍熙军民宣抚司》,《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4辑;方珂:《南宋的四川绍熙府与元代绍熙军民宣抚司研究》,《长江文明》2019年第4期。

4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68页;任乃强、任新建:《元代及明夏行政区划》,《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34页;荣县志编撰委员会:《荣县志(1986-2003)》,(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年,第24页。

5[元]虞集:《何氏先茔碑》,王頲点校:《虞集全集(下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47页。

6(1)南宋四川制置使袁说友称:“其阆州、蓬州、隆庆府、绵州、普州、资州、广安军,皆是各路山郡,去江稍远,其搬运米斛,专仰人力搬运,数既不多,费几十倍”。即绍熙地区的资、普等州为山郡,无法使用水路转运粮米。宋元战争时期,宋、元均将人口、军事、行政等资源集中到水路附近的山城之中。绍熙地区各“山郡”更为残破。[宋]袁说友:《东塘集》卷9《补籴蜀路十五州创籴七州广惠仓米疏》,《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第147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第10页b;伍磊:《宋元之际四川主要城市地理分布格局演变探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8年第1辑,第33-42页。

7(2)《宋史》卷89《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20页。

8(3)《宋大足令何光震等饯郡守王梦应记》,《金石苑》第4册,道光二十八年来凤堂刻本,第165页a。

9(4)《宋史》卷89《地理志》,第2217页。

10(5)《元史》卷60《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435页。

11(6)《元史》卷12《世祖纪》,第247页。

12(7)[元]陈夔仁:《重修鉴亭记》,光绪《遂宁县志》卷4《艺文》,光绪五年刻本,第318页a。

13(8)[元]揭傒斯:《揭文安公文粹》卷2《大元勅赐修堰碑》,《丛书集成初编》第2416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9页。

14(9)《元史》卷190《赡思传》,第4352页。

15(10)《元史》卷138《脱脱传》,第3341页。

16(1)《元史》39《顺帝纪》,第846页。

17(2)《元史》卷138《脱脱传》,第3343页。

18(3)《元史》卷92《百官志》,第2340页。

19(4)《元史》卷92《百官志》,第2340页。

20(5)周振鹤:《行政区划史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学术用语刍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32页。

21(6)[元]卜兰奚:《嘉定路便民情事迹记》,万历《嘉定州志》卷6《艺文志》,万历三十九年抄本,第146页a。

22(1)嘉靖《潼川志》亦载安岳县复置时间为至正四年。[元]陈夔仁:《重修鉴亭记》,光绪《遂宁县志》卷4《艺文》,第318页;嘉靖《潼川志》卷1《地理志》,传抄本,第14页a。

23(2)荣县文物保护中心提供摩崖照片,辨识碑额为《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

24(3)陈世松:《绍熙府与元代四川盐业的兴衰》,第15、18页。

25(4)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第368页。

26(5)任乃强、任新建:《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图第19幅《元代及明夏行政区划》,第34页。

27(6)荣县志编撰委员会:《荣县志(1986-2003)》,第24页。

28(7)[清]曹兴杰:《曹氏族谱》,光绪三十二年刻本,第12页b-13页a。

29(8)民国《荣县志》沿革第1,1929年刻本,第19页a-20页b。

30(9)民国《荣县志》金石第14,第594页b-595页a。

31(1)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提供摩崖照片。

32(2)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591页。

33(3)如阳枋称夔州守臣田都统为“判府”。[宋]阳枋:《通夔守田都统札子》,《字溪集》卷5,《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第1627册,第74页b。

34(4)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增补本)》,第652页。

35(5)如嘉定七年(1214),知沔州王大才称“兴元都统李太尉”。[宋]佚名编,汝企和点校:《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14,(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57页。

36(6)康熙《荣县志》卷1《封域志·古迹》,康熙二十五年刻本,第11页b-12页a。

37(7)康熙《荣县志》卷1《封域志·山川》,第4页a;乾隆《荣县志》卷1《封域志》,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第208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218页。

38(8)乾隆《威远县志》卷2《地理志·山川》,乾隆四十年刻本,第95页a-96页b。

39(9)道光《荣县志》卷28《政绩志》,道光二十五年刻本,第255页b。

40(10)光绪《井研志》卷23《氏族》,光绪二十六年刻本,第638页a。I1民国《荣县志》事纪第15,第643页b。

41(1)《元史》卷39《顺帝纪》,第846页。

42(2)《元史》卷92《百官志》,第2340页。

43(3)政区时间断面在端平三年(1236)。

44(4)[元]卜兰奚:《嘉定路便民情事迹记》,万历《嘉定州志》卷6《艺文志》,第146页a。

45(5)元世祖至元年间,中书省规定“外据随路见并州县,如新抄户后数满千户之上者,亦合从长定夺,复立旧治为当”。[元]王恽著,杨亮、钟彦飞点校:《王恽全集汇校》卷89《乌台笔补·论复立博野县事状》,(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3654页。

46(6)[元]卜兰奚:《嘉定路便民情事迹记》,万历《嘉定州志》卷6《艺文志》,第145页a。

47(7)道光《安岳县志》卷首《明志序》,道光丙申刻本,第27页b。

48(8)民国《荣县志》食货第7,第169页b。

49(9)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7《食货志》,光绪二年刻本,第436页a、437页b、438页b。

50(10)[明]赵贞吉:《修城记》,光绪《井研志》卷4《建置》,第169页a。I1陈高华等点校:《元典章》吏部卷之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95页。■■■

51(1)《元史》卷92《百官志》,第2340页。

52(2)李治安:《元代四川行省沿革与特征》,《历史教学》2010年第4期,第8页。

53(3)《元史》卷100《兵志·屯田》,第2572-2575页。

54(4)[明]叶子奇:《草木子》卷3《杂制篇》,(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4页。

55(5)《元史》卷101《兵志》,第2595页。

文中图表 容后补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3-01-10
这个不错,元史研究一直是难点。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3-01-12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这个不错,元史研究一直是难点。 (2023-01-10 20:23) 

元顺帝带走了大部分官方档案,明修元史主要根据危素提供的元实录残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