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15阅读
  • 10回复

[唐]唐魏博鎮(天雄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3-05-09

寶應二年(763年)閏正月,置魏博貝滄瀛等州都防禦使,使治魏州,由魏州刺史充任。尋,改魏博貝德滄瀛等州節度觀察處置等使。
《舊唐書》(代宗本紀):閏月戊申,以……田承嗣檢校戶部尚書、魏州刺史、雁門郡王、魏博等州都防御使。
《舊唐書》(田承嗣傳):俄遷魏州刺史、貝博滄瀛等州防禦使。居無何,授魏博節度使。
《魏博節度使田公神道碑》:時代宗在宥天下,降衷於人,載覽歸款,特加誠順。即日除戶部尚書御史大夫莫州刺史,複以莫州地褊,不足安眾,特遷魏州刺史貝博滄瀛等州防禦使。公榮懼感泣,潸然涕流,荷天之休,誓答元造,中以狀聞。上收其忠,錫以旄鉞,真拜魏博等州節度觀察處置等使。
《常山郡王田緒神道碑》:故尚書克生太尉承嗣,曆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魏博貝相滄德州節度度支營田觀察處置等使。

大歷二年(767年),魏州升大都督府。
《舊唐書·代宗紀》:大曆二年春正月丁丑,升魏州為大都督府。
《魏博節度使田公神道碑》:魏自六雄升為五府,拜公為魏州大都督府長史,仍加實封一千戶,以陟明也。

大曆七年(772年)正月,於魏州頓邱縣置澶州。以頓邱縣之觀城店置觀城縣,以張之清豐店置清豐縣,並割魏州之臨黃縣,並隸澶州。至此,魏博節度觀察處置等使領魏博貝德滄瀛澶等七州。
《舊唐書·代宗紀》:大曆七年春正月戊子,於魏州頓邱縣置澶州。以頓邱縣之觀城店置觀城縣,以張之清豐店置清豐縣,並割魏州之臨黃縣,並隸澶州。
《舊唐書·地理志》:澶州漢頓丘縣,屬東郡。今縣北古陰安城是也。武德四年,分魏州之頓丘、觀城置澶州,領頓丘、觀城,又特置澶水縣。貞觀元年,廢澶州,以澶水屬黎州,頓丘、觀城屬魏州。大曆七年正月敕,又於頓丘縣置澶州,領頓丘、清豐、觀城、臨黃四縣。州新置,元未計戶口帳籍。在京師東北一千四百八十五里,至東都六百八十五里。
《唐會要》:澶州。 觀城縣。大歷七年正月。析魏州頓邱縣之觀城店。置觀城縣。 清豐縣。大歷七年。以清豐店置清豐縣。并割魏州臨黃縣並隸。

大曆十年(775年)正月,昭義軍將裴志清以相州歸田承嗣。寻,田承嗣取洺州、磁州、衛州。至此,田承嗣实据魏博貝德滄瀛澶相衛洺磁十一州。
是年五月,田承嗣部將以磁州降。滄州、德州均失。十一月,田承嗣部將以瀛州降。至是,魏博領七州:魏博相衛貝澶洺。
《貶田承嗣永州刺史詔》:魏博節度支度營田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太尉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魏州大都督長史上柱國雁門郡王田承嗣…… 且相、衛之略,所管素殊,而逼脅軍人,使之翻潰,因其驚擾,便進軍師,事跡暴彰,奸邪可見。不然者,豈誌清之亂,曾未崇朝,子期、光朝,會於明日。足知先有成約,指期而來,是為蔑棄典刑,擅興戈甲。既雲相州騷擾,鄰境救災,旋即更並磁州,重行威虐。此實自相矛盾,不究始終。三州既空,遠邇驚陷,更移兵馬,又赴洺州,實為暴殄不仁,窮極殘忍。又薛雄乃衛州刺史,固守本藩,忿其不附,橫加淩虐。門盡屠戮,無復噍類,酷烈無狀,人神所冤。又四州之地,皆列屯營,長史屬官,擅請補署。精甲利器,良馬勁兵,全軍之資裝,農藏之積實,盡收魏府,迥無孑遺。更復收管將士,(闕)其本部,劫質妻子,給我資糧。觀其所為,蓋在無赦。且藏庾者,平人之膏血,恣行貪竊;甲兵者,幹城之腹心,輒為舉動。欲行討問,正厥刑書。猶示含容,冀其遷善,俾予東夏之人,終免無辜之酷。抑於典憲,務使慰安。遂遣知古,遠奉詔書,喻以深旨,乃命承昭,副茲麾鉞,撫彼舊封。而承昭又遣親將劉渾,先傳詔命。承嗣逡巡磁、相,仍劫知古偕行。先令侄悅,潛扇軍吏,至使引刀自割,抑令騰口相稽,當眾喧囂,請歸承嗣。論其奸狀,足以為憑,此而可容,何者為罪?……委河東節度使兼御史大夫薛兼訓簡練馬步一萬五千人,即赴邢州,取承昭處分,逐便招撫應變權宜。成德軍節度使檢校左僕射寶臣精選驍雄馬步三萬二千人,屯集深、冀、州等路進取。幽州節度使留後兼御史大夫朱滔舉馬步軍二萬五千人,進逼滄、瀛,權宜招討。淄青等節度使檢校左僕射正己率所管馬步三萬人,北臨德博,淮西節度使檢校右僕射忠臣、永平軍節度使兼御史大夫李勉、汴宋節度使留後兼御史大夫中丞田神玉、並河陽澤潞等道兵馬共六萬五千人,直據淇園。
《復田承嗣官爵詔》:永州刺史前魏博等七州節度觀察處置管內支度營田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太尉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魏州大都督府長史上柱國雁門郡王食實封一千戶田承嗣
《册府元龟》:大历十年五月乙未魏州田承嗣部将霍荣国以磁州归顺是年十一月田承嗣所营瀛州刺史史失其姓以城降有兵万馀人积隙十万斛。

建中三年(782年),魏博所領洺州降朝廷,以洺州隸昭義。自此,魏博管內穩定為六州之地,即魏博相衛貝澶。
《舊唐書》:建中三年三月戊戌,田悅洺州刺史田昂以城降。
《通鑒》:建中三年四月甲戌,以昭義節度副使磁州刺史廬玄卿為洺州刺史兼魏博招討副使。……會洺州刺史田昂請入朝,燧奏以洺州隸抱真,請玄卿為刺史,兼充招討之副。
《冊府元龜》:時洺州刺史周昂請入朝燧因奏以洛州隸抱真請盧玄卿為刺史兼充魏博招討之副。
《新唐書》:及田昂降,燧請以洺州隸抱真,而用昭義副使盧玄卿為刺史,兼魏博招討副使。

大和三年(829年),朝廷擬割相衛澶三州置相衛澶等州節度觀察使,“三軍不受”,遂罷。
《舊唐書》:大和三年六月辛亥,以魏博節度使史憲誠檢校司徒、兼侍中、河中尹,充河中晉絳節度使;以義成軍節度使李聽兼充魏博節度使;以魏博節度副使、檢校工部尚書史孝章為相衛節度使。 癸未,中使劉弘逸送史憲誠旌節自魏州還,稱六月二十六日夜,魏博軍亂,殺史憲誠,立大將何進滔為留後,其新節度使李聽入城不得。辛亥,魏博何進滔奏:准詔割相、衛三州,三軍不受。壬子,詔以魏博衙內都知兵馬使何進滔檢校左散騎常侍,充魏博節度使。
《新唐書》:六月甲戌,魏博軍亂,殺其節度使史憲誠,都知兵馬使何進滔自稱留後。八月辛亥,以相、衞、澶三州隸相衞節度使,進滔不受命。
《唐故邠寧慶等州節度觀察處置使朝散大夫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賜紫金魚袋贈右僕射史公神道碑》:大和二年,滄景節度使李全略卒,其子同捷竊據故地,詔下以文告,弗革,遂用大刑。先侍中表請率先諸侯,使元子以督戰,制曰可。公承君父之命,乃捐其軀,一舉而下平原、壓滄壘,由是加工部尚書。及王師凱旋,上表願一識承明廬,詔允之。遂赴北闕下,得 覿於便殿。上曰:“嚮吾始征滄州,議者皆曰:彼魏之姻也,慮陰為寇謀。吾發使數輩以偵之,其還也,僉曰:爾父瀝款於賓筵,爾母抗詞于簾下,願絕姻以立效,其經始其發,出於爾心。今滄海底平,策勳之日,宜貴爾三族。命爾父為侍中,遷鎮于近地。加爾禮部尚書,析相、衛、澶三州為鎮以居之。俾爾一門大榮,以誇天下。”公拜稽首,謝父遷,讓己爵,禮無違者。翌日,詔下于明庭,人咸曰:史氏之寵光,古無有也。牙旗碧幢,方指東道,侍中以帳下生變聞,泰極而否,當歌而哭。迎柩于路,仰天長號。因葬于洛陽之邙山,冀國夫人祔焉。寢苫枕塊,以所仇同天為大酷。未幾,詔舉金革之義,起為右金吾將軍。
《唐故邠寧慶等州節度觀察處置等使朝散大夫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賜紫金魚袋贈尚書右僕射北海史公墓誌銘并序》:公加禮部尚書為相衛澶等州節度使。相衛之拜,纔及洛京。……踰年,恩敕起復右金吾將軍……
《舊唐書·史憲誠傳》:太和二年,滄景節度使李全略卒,其子同捷竊據軍城,表邀符節,舉兵伐之。先是,憲誠與全略婚媾,及同捷叛,復潛以糧餉爲助。上屢發使申諭,尋又就加平章事。憲誠嘗遣驍將至闕下,恣爲張大,宰相韋處厚以語折剉之,憲誠不敢復與同捷爲應。時憲誠示出師共討同捷。及滄景平,加司徒。憲誠心不自安,乃遣子孝章入覲,又飛章願以所管奉命。上嘉之。乃加侍中,移鎮河中。憲誠素懷向背,不能以忠誠感激其眾。未及出城,太和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夜,爲軍眾所害,冊贈太尉。
《舊唐書·史孝章傳》:領本道兵同平滄景,加工部尚書。尋請赴闕,文宗慰勞甚厚,憲誠亦因懇乞朝覲。上知憲誠之入覲,自孝章之謀,遂加禮部尚書,分相、衞、澶三州別爲一鎮,俾孝章領之。孝章未到鎮,憲誠遇害。上以孝章有忠節,起復爲右金吾衞將軍。
《冊府元龜》:史孝章父憲誠為魏博節度使多違朝旨孝章嘗雪涕諫其父備陳順逆之理故憲誠終不為叛臣滄景拒命憲誠俾孝章以偏師討賊及滄景平孝章遂請赴闕文宗慰勞尤甚憲誠因亦懇求朝覲遂除河中節度時人以憲誠有諍子也孝章終邠寧節度使

天祐元年(903年),賜魏博軍號為“天雄軍”,遂為天雄軍節度、魏博相衛貝澶等州觀察處置使。
《資治通鑒》:天祐元年,更命魏博為天雄軍。

方鎮表中部分內容,暫不採納,錄此備考:
廣德元年:置魏博等州防禦使,領魏、博、貝、瀛、滄五州,治魏州。是年,升為節度使,增領德州。以瀛、滄二州隸淄青平盧節度,貝州隸洺相節度。未幾,復領瀛、滄二州。

按方鎮表,貝州曾隸相衛,不知所據為何。按照《貶田承嗣永州刺史詔》,“其昭義軍管內五州”,當不包括貝州。而且昭義軍六州似乎也無依據。故本系列帖均不採納。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3-07-16 21:33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3-05-09
藩镇
应称为"道" 还是"军" 还是"镇"?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3-05-10
回 w123qq123 的帖子
w123qq123:藩镇
应称为"道" 还是"军" 还是"镇"? (2023-05-09 23:52) 

我原來稱“鎮”,從這個帖開始,我準備按照唐代制度:觀察使名稱稱道,節度名稱稱軍。
如鎮海軍·浙江西道 宣武軍·汴宋道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3-05-10
回 晦象先生 的帖子
晦象先生:我原來稱“鎮”,從這個帖開始,我準備按照唐代制度:觀察使名稱稱道,節度名稱稱軍。
如鎮海軍·浙江西道 宣武軍·汴宋道 (2023-05-10 11:38) 

若是防御使、团练使 该如何命名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3-05-11
魏博节度使,看刺客聂隐娘知道的。
禁止【【【【【轨道部】】】】】回复我的帖子。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3-05-11
節度使也不是都有軍額的,少數就只有地名。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3-05-11
回 w123qq123 的帖子
w123qq123:藩镇
应称为"道" 还是"军" 还是"镇"? (2023-05-09 23:52) 

有軍額的鎮,軍鎮道隨便叫。
無軍額的鎮,自然只能用鎮或道。
道一定高於郡縣,但軍鎮則不一定,部分軍鎮直屬節度使,其他僅設軍使、鎮遏等使。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3-07-16
Re:魏博鎮(天雄軍)
更新內容。。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3-07-16
魏博世系
田氏魏博(759-821):田承嗣、田悅、田緒、田季安、田弘正、田布
史氏魏博(822-829):史憲誠
何氏魏博(829-870):何進滔、何弘敬、何全皞
韓氏魏博(870-883):韓允忠、韓簡
樂氏魏博(883-888):樂彥禎
羅氏魏博(888-914):羅弘信、羅紹威、羅周翰


魏博節度使也是個高危行業,比韓國總統都高危。

相比來說,成德王氏活得更久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3-07-16
《舊唐書》:大和三年六月辛亥,以魏博節度使史憲誠檢校司徒、兼侍中、河中尹,充河中晉絳節度使;以義成軍節度使李聽兼充魏博節度使;以魏博節度副使、檢校工部尚書史孝章為相衛節度使。 癸未,中使劉弘逸送史憲誠旌節自魏州還,稱六月二十六日夜,魏博軍亂,殺史憲誠,立大將何進滔為留後,其新節度使李聽入城不得。辛亥,魏博何進滔奏:准詔割相、衛三州,三軍不受。壬子,詔以魏博衙內都知兵馬使何進滔檢校左散騎常侍,充魏博節度使。
《新唐書》:六月甲戌,魏博軍亂,殺其節度使史憲誠,都知兵馬使何進滔自稱留後。八月辛亥,以相、衞、澶三州隸相衞節度使,進滔不受命。

明显新唐书 时序有误。
所以新唐书 善于脑补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3-07-16
回 晦象先生 的帖子
晦象先生:田氏魏博(759-821):田承嗣、田悅、田緒、田季安、田弘正、田布
史氏魏博(822-829):史憲誠
何氏魏博(829-870):何進滔、何弘敬、何全皞
韓氏魏博(870-883):韓允忠、韓簡
樂氏魏博(883-888):樂彥禎
....... (2023-07-16 21:22) 

再往后 就是杨师厚登场了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