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02阅读
  • 3回复

[地名探讨]天山天池是瑶池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4-07-22

            天山天池是瑶池的依据
                新疆之窗·天山客
《穆天子传》是“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县(今河南汲县西南)民不准盗发古冢”后出土的(据《穆天子传》明朝道藏本)。早在《穆天子传》出土之前,中国史籍《竹书纪年》、《山海经》、《列子》、《史记》、《尔雅》等,已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 
  《穆天子传》出土至今1700多年来,人们对西王母的兴趣有增无减,其中“瑶池”就是“天山天池”之说,中外百姓早已接受,然中外学究却凭《穆天子传》中的记述众说纷纭: “新疆巴里坤湖”说。日本国小川琢治《穆天子传考》一书(1931年,江侠庵翻译)曰:“(瑶池)是湖水之所在也,接巴里坤近旁,有巴尔库勒淖尔,为汉代 之蒲类海。”“伊朗纳马克湖”说。1931年,顾实著《穆天子传西征讲疏》一书曰:“瑶池,当在第希兰(指伊朗首都德黑兰)之南,有一湖,波斯语曰 Daria-i-namak,义言王之海也。”“人造池”说。1967年,卫挺生著《穆天子传今考》一书曰:“瑶池亦可能为 昔有而今无之人造池,不足异也。”
  “新疆博斯腾湖”说。1994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贻梁、陈建敏合选的《穆天子传汇校集释》曰:“(瑶池)盖(大概)即今之博斯腾湖。”(摘自第18页9-10行。)
 哈萨克斯坦的“斋桑泊”说。1994年11月,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第4页第3行曰:“……瑶池,可能指斋桑泊而言。” 另外,还有“敦煌月牙泉”说、“青海青海湖”说和“苏联咸海”说等等。中外学者对于“瑶池”之地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穆天子传》出土时,“多毁落残缺”(引自《穆天子传》出土后的整理者之一荀勖的“荀勖序”)。因此,仅凭《穆天子传》残本来确定“瑶池”之地,事实证明是不可行的。“瑶池”之地,若再不考证确定就会贻误时机,给中国旅游业蒙受损失。
据众多传说和对穆天子行程、西周交通状况、天池历史地理、最新考古发现、古代旅游行为学、西王母的梦托(参见本区“娘娘庙游览区”的内容)等的综合分析,笔者认定《穆天子传》所言“瑶池”正是现在天山西段博格达山(博格达,蒙语为神灵)的天池。“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具体地点,就是天池一 景“群仙数千”的“大锅底坑”;“西王母之山”就是博格达山,“ 山”即“灯 杆山”;《穆天子传》记载的“乃纪兀迹于山之石,而树之槐”的地点和树种均 有误,应该在天池北岸,是榆树,即现在的“镇海古榆”)。(注:“天子觞西王母”的场面在锅底坑制成后,它将直接发出一个信息:“天山天池”古称“瑶池”。)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4-07-23
http://xj111.com/bbs/list.asp?boardid=73&page=1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4-07-23
西王母可能是族名,可能是塞姆人!
忘记过去的人,必将重蹈覆辙。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4-07-23
看来,这得考考
记得江泽民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时说过: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民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地位。中华民族的开国史、文明史,始于伏羲,至今八千五百年有余。中华远古文明,更是远播世界各大洲。哈佛大学的张光直教授认为,中国文明和中美洲文明实际上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产物。这里我补充一点有关的说法:



             泾川是西王母发祥地
                  程士荣
在全国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在全国人民迎接澳门回归的时候,在20世纪即将远去、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在天下王母第一宫,西王母诞生地泾川举办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研讨会,庄严隆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 。
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了伟大的、极其辉煌灿烂的世界文明。甘肃就有敦煌、有丝路、有黄河,源远流长,天下闻名;……,特别是泾川有西王母。西王母是浓缩了古代文化的文明之一。
西王母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现有的文献资料记载,我国古代就有了西王母神话传说。西王母亦称王母、金母、西姥、王母娘娘,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女神。有人称为美神,也有人叫她爱神。好是原始社会一个部落的女首领。也是我们人文始祖之一,她有许多美好的传说。《穆天子传》中记载,王母娘娘雍容平和,能歌善舞,曾经和周穆王在瑶池相会,互赠礼物和唱歌、翩翩起舞,临别的时候依依难舍,穆王一步三回头。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游泾川时曾在诗中写道:“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西王母和周穆王的会见,据专家学者研究认为,这是西部民族和东部中原民族和睦相处、亲如兄妹的写照。《汉武帝故事》中描述西王母“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一天驾五色斑龙,由五十天仙陪同来到武帝王宫,她将三千年才结一次的仙桃赠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天亮时,也是依依不舍的离开汉宫。表现了她爱的深沉,痴心,充满中国传统爱情的深沉和美好。
汉武帝一生中七次到东海,七次到泾川,这不是虚构的,这是历史事实,它说明了武帝对泾川的钟爱,是由于他“知本明源”,重视祭祀炎黄子孙的先祖,即祭天。这些故事充满了浪漫神奇的色彩,吸引着千百万人思考追念。人们把西王母和周穆王、汉武帝联系起来,使西王母的形象就更为人格化,神话传说就更为故事化。
被神话了的王母娘娘,按理说,不该有什么男女情欲,夫妻之道,但是人们既把她神化,又要将她世俗化,把她与玉帝联系在一块,还让他们生了七个女儿,名为“七仙女”,其中最小的女儿私自下凡嫁给了穷庄稼汉董永。夫妻俩恩恩爱爱,小日子过的正好,不料被玉帝、王母知道了,硬逼着她丢下爱女,返回天庭。生生拆散了这对小夫妻。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后来编成戏剧《织绵记》,后又改成《天仙配》,它所描述的就是这个故事。……。《嫦娥奔月》也是流传深广描写王母娘娘的故事之一。它描写的是羿从王母娘娘那里求得不死之药,还没有来得及服用,被嫦娥偷偷的吃了,于是嫦娥成仙,奔于月中,成为“月精”。证明西汉时为什么民间会把西王母看成是给人们赐福、赐寿、赐子的女仙。除此之外,王母娘娘还有能保人吃了长生不老的仙桃,又称蟠桃,又叫王母桃。浪漫主义小说《西游记》中第七回描写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的“蟠桃会”,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是一次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盛大集会。
可以看出,在中国古老文化里,西王母文化一直受到人民持久的崇拜和信仰,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直到今天,王母留下的瑶池圣水还以它延年益寿的神力(水里含有矿物质),为今天的人们服务。
西王母的文化精华,是和平与长寿。至少,西王母与黄帝、周穆王相会的实质,是人类历史上以传说形式存在的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两个君王相会的最早文化现象。
和平与长寿是人类永远高扬的两面大旗。这就是全球华人、台胞不远万里,前来泾川朝圣西王母的根本原因。
……。
“西王母”不是迷信,是从一个真实的女族长,到一个神话人物,这中间人民用想象塑造了一个善良、美好的女神形象,让今天的人纪念、怀念、想念,让人思想得到启迪,感情得到陶冶,审美得到愉悦。充分说明了中国人民身上蕴藏着强大的历史创造力,表现了惊人的智慧和才能,表现了顽强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肯定,泾川是西王母发祥地,已非一个传说,而是有史料、碑刻古迹、民俗作证。
……。
[作者简介]程士荣,全国文联委员,甘肃省文联主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