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68阅读
  • 11回复

[文物考古]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研究重要成果发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3-11-17
今天(16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办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研讨会”在四川广汉举行。共有来自全国20个科研机构、大学院校的代表分享了关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科技手段运用、设施设备创新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年代!确认了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尤其是祭祀坑的年代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研究团队在此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过程中从六个坑中共采集了200多个可供测年的样品,进行了全面研究。根据目前考古发掘研究结果和碳十四测年所能达到的精度,初步可以判断三星堆所发现的几个祭祀坑形成年代处于商代晚期,并且形成时间大致相当。
三号坑埋藏行为所发生的时间:落在公元前1117年—公元前1012年之间的概率是95.4%,落在公元前1109年到公元前1016年之间的概率是68.3%;
四号坑埋藏行为所发生的时间:落在公元前1126年—公元前1016年之间的概率是94.1%,落在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1054年之间的概率是68.3%;
六号坑埋藏行为所发生的时间:落在公元前1201年—公元前1019年之间的概率是95.4%,落在公元前1125年—公元前1054年之间的概率是68.3%;
八号坑埋藏行为所发生的时间:落在公元前1117年—公元前1015年之间的概率是95.4%,落在公元前1111年—公元前1020年之间的概率是68.3%。
青铜器科技分析 三星堆拥有独特制泥芯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考古团队对三星堆一、二号坑出土青铜器残留泥芯进行岩相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三星堆青铜器面具/人像、神树、其他非容器等本地风格特征器物泥芯与容器类器物泥芯在化学成分及显微结构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推测与产地不同相关,本地风格器物与容器类器物铸造地不同。
上海博物院研究团队通过X-ray CT成像技术研究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12件青铜器制作工艺,并与中原同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作比较研究。发现三星堆与中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既有相似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相似的共性为:1.陶范法铸造;2.金属垫片及定位泥芯撑技术;3.铸接技术。鲜明的个性为:1.盲芯中普遍存在细长的长方体木条,是三星堆独特制泥芯技术的反映;2.普遍使用了以青铜合金为焊料的铸焊技术。
 玉石器及青铜器产地来源分析
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团队通过相关区域示踪调查与取样鉴定,分析了大宝山矿区岩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研究三星堆大玉料、代表性玉石与玉料产地靶区的岩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三星堆大玉料与彭州蛇纹石的相关性较高。并在此基础上对彭州铜矿进行调查取样与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研究其与三星堆青铜器的关联性,通过微量元素示踪法表明彭州铜矿与三星堆部分青铜器关联性较大。
有机残留物分析推断:牛和猪是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祭牲
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开展的有机残留物分析研究表明,三、四、七、八号坑沉积物和陶片的脂肪酸结果显示出动物脂肪的存在,部分样品的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出猪、牛两种动物的存在,并推断牛和猪最有可能是黄牛和家猪,祭祀坑形成前可能存在仪式性燎烧活动。西北大学的温睿教授介绍,三星堆先民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猪、牛等动物作为祭牲,对铜器、金器、玉石器等器物进行毁器,后进行燎烧,最后将所有器物分批埋藏在祭祀坑内,其中动物祭牲骨骼是相对集中埋藏在其中一个坑(1号坑)中的,其他坑混入了少量骨渣及动物脂肪和蛋白的残留物。使用祭牲是埋藏各种器物前仪式活动的一部分,与燎烧器物、毁器、分批埋藏共同组成了埋藏前的仪式活动。同时,根据从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器物角度,如铜尊、铜罍、牙璋、玉环等,专家普遍认为三星堆文化和中原文化联系紧密。
揭示三星堆遗址发现丝织品的组织结构和织造工艺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研究团队在三星堆遗址首次深入揭示了这一古代文明的丝织品组织结构和织造工艺,确认了纤维材质为桑蚕丝的基础上,对丝织物的组织结构和织造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丝织品中,平纹织物是最为普遍的组织结构,即绢,除此之外还观察到了绮和斜编织物。就织造工艺而言,研究团队提出了三种可能的织造方式,即原始腰机的织造方式、双轴织机或踏板织机的织造方式、提花织机的织造方式。
△原始腰机
焚烧实验还原祭祀场景重要数据
为了解祭祀坑形成过程、人类行为、器物功能等问题,四川大学黎海超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K6木箱焚烧实验、玉器模拟焚烧实验以及铜铃复制实验。实验初步发现木箱的焚烧效果与风向、风力关系密切,明显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木箱焚烧过程中的声音、火焰、烟雾存在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官冲击,焚烧行为对观众造成的感受需特别关注;玉器焚烧实验选择和田玉、独山玉和岫玉等材料,并以干竹为燃料进行焚烧。结果表明,焚烧中干竹消耗极快,且产灰量小,因祭祀坑灰烬层较厚,应是焚烧了极多的燃料,场面宏大;在燃烧全过程中,干竹子不断发出爆竹炸裂声,具有强烈的听觉意义。
玉石在实际焚烧中受热所形成的变化更复杂,与实验室内马弗炉加热所形成的变化可能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复制三星堆祭祀坑铜铃,讨论铜铃的铸造技术、音乐性能、功能、组合、使用等问题。实验探索出一套运用三维扫描、3D打印等技术复制铜铃的流程,初步测音结果表明,铜铃尺寸与音色关系密切。较小的铜铃声音清脆,最大的铜铃声音似编钟。若加入更多尺寸的铜铃,或有演奏旋律的可能。
“零的突破”:完整保护象牙标本6根
出土糟朽象牙的整体保护是世界性难题。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表明,祭祀坑出土象牙不同程度存在糟朽、饱水、残缺、断裂、裂隙、变色、片状脱落、表面粉化剥、霉害等病害。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团队研发制备出了适用饱水糟朽象牙文物的保护材料及相关保护工艺,破解了考古出土饱水糟朽象牙文物脱水加固保护难题;建立了饱水糟朽象牙长久稳定的预防性保护系统。迄今为止,采用该项新成果已处理不同糟朽状态的象牙标本6根,实现了考古出土饱水糟朽象牙整根完整保护“零的突破”,为考古出土饱水糟朽骨角质文物的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贡献了“中国方案”。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冉宏林介绍,后续的田野考古工作还将继续深入探索三星堆遗址,这座古蜀国都城的内部格局,包括它的城门、道路、水路格局,宫殿区、作坊区、墓地,还有一般的居住区,这些非常重要的功能区,它们的所在位置和关系,以及内部细节构成。从而逐步揭示出当时居住在三星堆遗址里边的人群,他们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的具体细节,以及他们的生产管理的体系模式,甚至是他们人群的社会属性,包括它的族群等级、身份、职责等等这样一些内容,能够让大家全方位地,比较生动地去了解到3000多年前古蜀人他们的日常和国家运转的模式。还需要了解三星堆遗址它所代表的古蜀文明,和中原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和甘青地区的文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交流沟通的具体情况,通过这些进而认识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呈现出来多元一体和绚丽多彩格局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3-11-17
成都收了广汉 其实也可以……
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广汉都是站成都这边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3-11-17
回 dcsd 的帖子
dcsd:成都收了广汉 其实也可以……
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广汉都是站成都这边 (2023-11-17 13:08) 

主题贴说的是三星堆,你一上来就跑题。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3-11-17
三星堆只差发现文字了
足以比肩马雅古文明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3-11-18
三星堆养活了一帮人,不过我还是认同一个说法:考古只能验证文献是否正确,但是无法替代文献带给人们的观念且往往与文献冲突也无法解决文献上的矛盾之处,基本上考古和历史学是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而且谁都瞧不上谁。况且考古嘛,也只能给个大概得时间段,没法给精确时间,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不是当时的人而是后来的古人往里面搁个东西后埋起来了,就会让最后的发掘者很疑惑的,就很难解释这种现象,然后一堆推断类的文章出来了

另外就是:“关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科技手段运用、设施设备创新等领域的最新成果”,这个内容就我个人理解,还是技术+考古+设备这几个方面的成果展示,大概率没有什么历史学和文献学方面的成果出来。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3-11-18
回 lw_19810512 的帖子
lw_19810512:三星堆养活了一帮人,不过我还是认同一个说法:考古只能验证文献是否正确,但是无法替代文献带给人们的观念且往往与文献冲突也无法解决文献上的矛盾之处,基本上考古和历史学是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而且谁都瞧不上谁。况且考古嘛,也只能给个大概得时间段,没法给精确时间,这就带 .. (2023-11-18 08:02) 

很同意考古可以验证文献是否正确的这一说法,即还原历史真想,同时考古也可以弥补文献没有记录到的或者浊遗失掉的一些历史。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3-11-18
三星堆是藏缅人,和汉族没啥关系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3-11-19
回 lw_19810512 的帖子
lw_19810512:三星堆养活了一帮人,不过我还是认同一个说法:考古只能验证文献是否正确,但是无法替代文献带给人们的观念且往往与文献冲突也无法解决文献上的矛盾之处,基本上考古和历史学是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而且谁都瞧不上谁。况且考古嘛,也只能给个大概得时间段,没法给精确时间,这就带 .. (2023-11-18 08:02) 

碳14(放射性)是非常准确的,否则就是在质疑基础化学(初中化学知识),化学的基础的都将崩塌。

如果有人说碳14不准,只有一种可能。有人想造假,把考古现场强行嵌进人造历史文献身上,从而达到人造历史转换为真实历史的目的。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3-11-20
回 lw_19810512 的帖子
lw_19810512:
另外就是:“关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科技手段运用、设施设备创新等领域的最新成果”,这个内容就我个人理解,还是技术+考古+设备这几个方面的成果展示,大概率没有什么历史学和文献学方面的成果出来。

文献是不可能的。三星堆刚挖出来时,一堆文献派大佬死活不承认,明里暗极尽攻击之能事,只差没说成是外星文化了。
为什么,因为文献派大佬死活找不到文献,在他们眼里,找不文献的都是不合“法”的,必须打倒。这导致三星堆的学术研究迟滞了很久。
然并卵,随着三星堆不断开挖,他们后来屁都放不出来一个。他们若能找到文献,早就跳出来嘶嘶嘶了。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zct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3-11-20
按楼上年代应该属于商代晚期,当时中原地区甲骨文出土较多,为何三星堆一点没有?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3-11-20
回 zct 的帖子
zct:按楼上年代应该属于商代晚期,当时中原地区甲骨文出土较多,为何三星堆一点没有? (2023-11-20 11:40) 

應該文化系統根本不一樣

我甚至懷疑三星堆的文化把夏移民同化後, 回到周去幹翻商, 再透過傀儡周去統治東方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3-12-09
回 zct 的帖子
zct:按楼上年代应该属于商代晚期,当时中原地区甲骨文出土较多,为何三星堆一点没有? (2023-11-20 11:40) 

个人认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群体。加上良渚就是3个。这3个文化(文明)之间完全没有交流。还可以继续加...

以古代的交通和农业系统,也支撑不了这种交流。
所以什么大禹百水,三皇五帝横跨半个中国的那种事,当故事听听就好。开个玩笑说,大禹去治钱塘江,两帮人开口就是鸟语VS天书,如果没有上演男人直接打死、女人拉进后宫的桥段,那简直就是编上古故事都不会编。说的就是司马迁。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