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62487除了副省级F4以后,东北第五城、第十城实际上都很纠结,毕竟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人口都超过了50万,谁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东北大概比一个人口大省也多不了多少。但是东北第十城大概都超过了关内这些大省的第十城。
哈长沈大是作为东北发展基点的四个副省级城市,其后吉林市、大庆,和辽宁辽阳+鞍山、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是东北另外五个较大的城市。其中:
吉林市是吉林省老省会和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第二高教中心,有东北电力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特产学院)等。
大庆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油田(不是油气田)也应该是黑龙江第二高教中心,有东北石油大学、八一农垦大学(原址在军垦边城密山)、大庆师院以及哈医大大庆校区(前身是鸡西煤炭医专)等本科院校。
辽宁省三个双城体系都是1+1>2,锦葫和营盘又有港口优势,其中锦州大概是辽宁省第三高教中心。鞍山是大型央企鞍钢集团所在地,但是辽鞍营盘的弱项是缺乏高教资源。
向南、向海是东北发展空间的发展趋势。至于黑龙江老省会齐齐哈尔之流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另外辽宁的抚顺、本溪也没落了,他们大概是东北第十城的有利争夺者。
东北十大城市,F4鞍抚吉庆齐锦,实际上锦州也没有明显优势,甚至比锦西(葫芦岛)也没有太强优势。与阜、本、辽阳、丹、齐、佳、牡相比,人口都是70万左右。另外营、盘、朝、葫、四平、通化、松原、延吉(县级市)人口也都在50万人左右,黑东四煤城(组团)也在五十万人左右。
去除外来人口,本地城市化率辽宁省仍然可能是各省第一,仅次于三直。
东北除了地级市,还有57个县级市,其中城区城镇人口(不含镇区)大于10万人的有43个,加上>10万人的县城,还会更多一些。
延吉市61.09万人为东北和 吉林NO1(延吉州府,县级市里的地级市),也处于全国地级市的中流。
海城市和瓦房店人口在40万左右,也达到了地级市市里的水平,而且与延吉相比。延吉人口90%集中在市里,而辽南存在若干数万人口的小城镇。海城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80033人,占63.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87872人,占36.32%。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7464人,乡村人口减少176298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9.12个百分点。全市人口中,流动人口为319424人。流动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49246人,省内流动人口270178人。
海城城、镇、乡大概为1:1:1海城的西柳镇,南台镇,王石镇,毛祁镇,八里镇等离市区都不太远,特别是西柳镇,基本融城了。西柳镇很多流动人口,如果算上,海城市区人口应该也能过50万。
城市人口在20~30万的县级市还有9个包括长春周边的公主岭、榆树,哈庆之间的肇东(龙江第一县),辽东湾三角地带的大石桥,丹东附郭县东港和丹连之间的黄海海岸城市庄河,以及辽西矿山钢城陵源,还有梅河口和开原。
根据七人普,公主岭市862313人,有一堆街道办,还有几个人口大镇,这在东北甚至是全国县级市都是不多见的。10个街办接近30万人,最多的四个街办20万人,当然后面一两万,甚至几千人的街办也是凑数的。还有两个五万人以上的大镇,也相当于县城规模,其中,范家屯98459人,接近10万人,怀德镇69554人。双城堡也有44369人,接近5万人。均不是普通农村集镇的规模。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25-07-07 19:0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