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边厅属(募乃/大山贤官(间官))土把总石氏
石炳钧 1886年土目石廷子受清政府招抚,被授职为土把总,后获兼管募乃。1940年改保甲,土制逐渐衰亡。解放时土把总石炳钧,曾任国民党竹塘乡乡长,县立中学校长。1951年土把总石炳钧从澜沧出国,劝说其弟石炳麟(在缅甸组织反动武装)回国,未果,遂前往台湾。募乃土把总结束。
镇边厅属(东河)土把总张氏
1886年土目张天福受清政府招抚,被授职为土把总。1940年改保甲,土制逐渐衰亡。民国时土把总张启才曾任东河乡乡长。解放时土把总张镇康。后不详。
镇边厅属(大山分防富永)土外委肖氏
肖成良 1886年土目肖修武受清政府招抚,被授职为土外委。后改为里目。1940年改保甲,土制逐渐衰亡。解放时土外委肖成良,民国时曾当选国大代表。土外委肖成良后前往云南民族学院任教,1956年土改。
猛滨土目罕氏
罕延龄1891年土目罕定国受清政府招抚,被授职为土目。1940年改保甲,土制逐渐衰亡。土目传到罕延龄。后不详。
酒房土目杨氏
1891年土目杨长受清政府招抚,被授职为土目。1940年改保甲,土制逐渐衰亡。解放时土目杨德明,曾任国民党酒房乡长,国大代表,后逃亡台湾,酒房土目结束。
班中土目杨氏
1891年土目杨汝成受清政府招抚,被授职为土目。1940年改保甲,土制逐渐衰亡。解放时土目杨玉柱。后不详。
猛角董土千总罕氏
罕富民 晚清耿马宣抚使派代办猛角董地区事务之罕荣高由清政府封为世袭土千总。1934年澜沧县第八区析置沧源设治局。1936年土千总旗下教民与佤族岩帅部落发生战争,土千总被击败,衙门、缅寺被焚。1943年-1945年曾率军入阿佤山打游击。1946年属下猛卯头人被英人禁止来往,猛卯遂入英缅。民国时土千总曾任猛董区区长。1951年国民党残军委任土千总罕富民为第三十七支队支队长、临普专区副专员,罕后在人民军队压力下出走缅甸。1953年,土千总罕富民接受招抚脱离李弥回国,任沧源县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云南省政协委员,沧源县副县长,1956年土改。
下猛允土千总刀氏
刀富全 晚清孟连宣抚司下允头人刀富文由清政府封为世袭土千总。1939年国民党某副营长带兵到岩帅禁烟,被当地佤族击败,佤人追击打到下允,焚烧市镇。民国年间传至刀富全。1940年改保甲。后不详。
上猛允土把总刀氏
刀世泽 晚清孟连宣抚司下允头人刀世泽由清政府封为世袭土把总。民国年间土把总刀世泽曾任上允镇长。1940年改保甲。1948年选举中上允地主罗恒尧夺取上允镇长职位,土把总遂没落,迁住孟连。
西盟土目李氏
1891年,土目李通明向清政府投诚,被封为西盟土目。1923年西盟土目代办扎谢卒,土目无力统治全区,其地实际上分为四部。1933年4月政府设西盟县佐,1923年划为澜沧第七区,委任县佐、区长,但土司制度未有改变。解放时土目李光华,后任西盟村长,1951年阻击境外国民党军,续任澜沧拉祜族自治区主席兼政协主席,西盟县长。1956年西盟县建立后,不进行土地改革,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 此帖被commede在2024-12-16 11:5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