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6阅读
  • 7回复

[人口迁移]大变局!157个城市,人口缩水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05-22

大变局!157个城市人口缩水了!


原创2024-05-21 11:58·城市财经

作者:余飞



01 | 157个城市人口在减少


时间已经快到2024年年中了,到目前会公布、能公布、敢公布2023年统计公报的城市,基本都已经公布了。
剩下的没有公布数据的城市,再等怕也是仍不会公布。
本号仔细、全面梳理了一下数据,最终得出的结果是:
第一,目前有270个城市(包括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盟)公布了2023年常住人口数据。
第二,270个公布2023年常住人口数据的城市,157个人口在减少,5个持平,108个增加。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去年本号也做过梳理工作,去年的结果是有268个城市公布了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其中143个城市人口在减少,2个持平,121个在增加。
对比可以看到,人口减少的城市,数量在继续增加,人口增加的城市,数量在继续减少。
这个结果和趋势,我们毫不意外,毕竟从全国层面来看,我们的人口在2021年人口增量创新低后,2022年人口就见顶转向,2023年人口减少速度加快。
国家统计局披露:
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


全国人口加速的背景下,具体到各地区,人口通缩形势自然加剧。
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除黑龙江外,都公布了数据。30个公布2023年常住人口数据的地区,19个地区在减少。
也即一大半地区人口进入了通缩。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02 | 重庆人口减少量全国第一


2023年,重庆常住人口规模3191.43万人,较2022年减少了21.91万人。
凭借着21.91万人口减量,重庆创造了多个第一和唯一。
1、是2023年全国人口减少量第一的城市。
2、是目前公布数据的中心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当然,需要强调,太原、哈尔滨还未出数据。不过根据山西省数据和山西其他公布数据的10个城市,可以计算出太原去年常住人口增加了1.92万人。
3、是重点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以及GDP过万亿的地级市)中唯二人口减少的城市,另一个是烟台。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4、是四大直辖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
5、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
重庆之所以人口减少如此之多,一方面是大环境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其自身因素。
农村人口太多,而市区的收入薪酬不高。
从重庆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202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13.3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80.3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933.02万人。
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3191.4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287.4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903.98万。
两相对比会发现,2023年重庆的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7.13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9.04万人。
流失人口集中在农村。
这就牵涉到重庆人口减少的根本原因了,穷困乡村太多。重庆下辖12个县,人口占全市人口28.3%。
而且全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线。
在之前对比重庆、广州、天津的数据中说过,尽管重庆的GDP甩开了天津,2022年反超广州,但重庆很多平均指标,远低于天津和广州。
比如人均可支配收入,重庆2022年只有35666元,只有广州的一半,低于全国平均线,位列主要城市第32位。
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重庆收入不高的问题,在长沙、武汉、南昌、成都、郑州、西安同样存在,为何后面的省会怎么就还有不错的人口增量了呢?
主要在于重庆没有腹地,而后面的省会都有全省做后盾,它们都在走强省会路线,都在虹吸全省人口以补充自身。

03 | 北上广深全面反转、中部地区集体减少


与重庆常住人口减少全国第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在2023年实现了全面反转,人口集体正增长。
2023年,北京常住人口增加1.5万人,上海增加11.56万人,广州增加9.29万人,香港增加3万人。深圳增加了12.83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而2022年北上广深港的常住人口出现了历史性的集体下降。
2022年的集体减少,是一次偶然事件。
2022年,上海、广东、北京、香港都是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
动辄核酸和封控,再加上去年工厂动辄停工,无事可做,赚不了钱还得花钱,让很多农民工选择回家乡发展。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7061万人,比上年减少69万人,下降1.0%;省内流动10129万人,比上年增加87万人,增长0.9%。
跨省农民工减少,省内流动增加。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22年广东、山东、上海、北京人口在减少,江苏、浙江人口增量也在减少,反倒是部分2021年人口减少的中西部省出现了人口增量,比如江西、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云南等。
最夸张的是云南。云南2021年人口减少了30.93万人,2022年人口增加了3万人。
到了2023年,随着防疫措施放开,黑天鹅结束,人口开始回流,人口继续东南飞。
所以我们看到,另一种局面:
中西部地区原本因为疫情回流的人口,继续涌入东部沿海地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其中黑龙江未公布数据

浙江省增加了50万人,2022年人口历史性减少的广东,增加了49万人,海南增加了15.98万人,上海增加了11.56万人,江苏增加了11万,北京增加了1.5万,天津增加了1万。
与之对应的是,中部人口集体减少。
河南人口减少57万人,湖南减少了36万,山西减少了15.36万,江西减少了12.97万,安徽减少了6万,湖北减少了6万。
山河四省中,河南减少了57万人,减少量全国第一。山东减少了39.82万人,减少量全国第二。河北减少了27万,山西减少了15.36万。
山河四省2023年常住人口合计减少了139.18万人,取代东北,成为人口减少量最多的地区。

04 | 省会城市增量显著


在人口增量的城市中,省会与首府整体表现都不错。
增量榜单上,前五名均是省会城市,其中合肥增量全国第一,贵阳第二,郑州第三,杭州第四,成都第五。
目前公布人口数据的24个省会与首府城市,人口增量合计166.62万。
在分析重庆人口减少量第一的时候,我就说过,重庆的劣势之一就是缺少腹地,没有那么多“充电宝”。
省会城市增量不错,有产业强势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强省会下的虹吸力量,背后有很多个“充电宝”可以利用。
2022年长沙常住人口增量第一,但湖南全省人口减少了18万人,湖南除长沙外的其他城市,全部在减少。
2023年,同样如此。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再看安徽,2023年安徽只有合肥人口增量最显著,芜湖、马鞍山微增,其余城市人口在减少。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陕西亦是如此。由于陕西大多城市未披露2023年数据,仍以2022年数据来看,西安增量一骑绝尘,其他城市基本都在减少。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再看江西,同样如此,过去几年,除了南昌有显著增量外,其余不是基本不增长,就是减少。
2023年,连省会南昌的增量都不再显著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再看河南。河南省目前只有9个城市公布了数据,郑州增量一骑绝尘,其余基本都在减少。
[img]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10148eac534445cbb4dea4c3b61416c~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6988929&x-signature=F0HStwxQ99VGZfCIfAEZCd0JGsk%3D[/img]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从过去三年的人口增量来看,二线省会城市已经接棒一线,成为人口流入主阵地。
当然,在全国人口通缩加快的宏观大背景下,重点城市即便还有人口增量,增量基本也都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05-22

大变局!157个城市,人口缩水了!


原创2024-05-21 11:58·城市财经

作者:余飞



01 | 157个城市人口在减少


时间已经快到2024年年中了,到目前会公布、能公布、敢公布2023年统计公报的城市,基本都已经公布了。
剩下的没有公布数据的城市,再等怕也是仍不会公布。
本号仔细、全面梳理了一下数据,最终得出的结果是:
第一,目前有270个城市(包括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盟)公布了2023年常住人口数据。
第二,270个公布2023年常住人口数据的城市,157个人口在减少,5个持平,108个增加。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去年本号也做过梳理工作,去年的结果是有268个城市公布了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其中143个城市人口在减少,2个持平,121个在增加。
对比可以看到,人口减少的城市,数量在继续增加,人口增加的城市,数量在继续减少。
这个结果和趋势,我们毫不意外,毕竟从全国层面来看,我们的人口在2021年人口增量创新低后,2022年人口就见顶转向,2023年人口减少速度加快。
国家统计局披露:
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


全国人口加速的背景下,具体到各地区,人口通缩形势自然加剧。
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除黑龙江外,都公布了数据。30个公布2023年常住人口数据的地区,19个地区在减少。
也即一大半地区人口进入了通缩。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02 | 重庆人口减少量全国第一


2023年,重庆常住人口规模3191.43万人,较2022年减少了21.91万人。
凭借着21.91万人口减量,重庆创造了多个第一和唯一。
1、是2023年全国人口减少量第一的城市。
2、是目前公布数据的中心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当然,需要强调,太原、哈尔滨还未出数据。不过根据山西省数据和山西其他公布数据的10个城市,可以计算出太原去年常住人口增加了1.92万人。
3、是重点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以及GDP过万亿的地级市)中唯二人口减少的城市,另一个是烟台。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4、是四大直辖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
5、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
重庆之所以人口减少如此之多,一方面是大环境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其自身因素。
农村人口太多,而市区的收入薪酬不高。
从重庆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202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13.3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80.3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933.02万人。
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3191.4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287.4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903.98万。
两相对比会发现,2023年重庆的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7.13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9.04万人。
流失人口集中在农村。
这就牵涉到重庆人口减少的根本原因了,穷困乡村太多。重庆下辖12个县,人口占全市人口28.3%。
而且全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线。
在之前对比重庆、广州、天津的数据中说过,尽管重庆的GDP甩开了天津,2022年反超广州,但重庆很多平均指标,远低于天津和广州。
比如人均可支配收入,重庆2022年只有35666元,只有广州的一半,低于全国平均线,位列主要城市第32位。
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重庆收入不高的问题,在长沙、武汉、南昌、成都、郑州、西安同样存在,为何后面的省会怎么就还有不错的人口增量了呢?
主要在于重庆没有腹地,而后面的省会都有全省做后盾,它们都在走强省会路线,都在虹吸全省人口以补充自身。

03 | 北上广深全面反转、中部地区集体减少


与重庆常住人口减少全国第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在2023年实现了全面反转,人口集体正增长。
2023年,北京常住人口增加1.5万人,上海增加11.56万人,广州增加9.29万人,香港增加3万人。深圳增加了12.83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而2022年北上广深港的常住人口出现了历史性的集体下降。
2022年的集体减少,是一次偶然事件。
2022年,上海、广东、北京、香港都是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
动辄核酸和封控,再加上去年工厂动辄停工,无事可做,赚不了钱还得花钱,让很多农民工选择回家乡发展。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7061万人,比上年减少69万人,下降1.0%;省内流动10129万人,比上年增加87万人,增长0.9%。
跨省农民工减少,省内流动增加。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22年广东、山东、上海、北京人口在减少,江苏、浙江人口增量也在减少,反倒是部分2021年人口减少的中西部省出现了人口增量,比如江西、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云南等。
最夸张的是云南。云南2021年人口减少了30.93万人,2022年人口增加了3万人。
到了2023年,随着防疫措施放开,黑天鹅结束,人口开始回流,人口继续东南飞。
所以我们看到,另一种局面:
中西部地区原本因为疫情回流的人口,继续涌入东部沿海地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其中黑龙江未公布数据

浙江省增加了50万人,2022年人口历史性减少的广东,增加了49万人,海南增加了15.98万人,上海增加了11.56万人,江苏增加了11万,北京增加了1.5万,天津增加了1万。
与之对应的是,中部人口集体减少。
河南人口减少57万人,湖南减少了36万,山西减少了15.36万,江西减少了12.97万,安徽减少了6万,湖北减少了6万。
山河四省中,河南减少了57万人,减少量全国第一。山东减少了39.82万人,减少量全国第二。河北减少了27万,山西减少了15.36万。
山河四省2023年常住人口合计减少了139.18万人,取代东北,成为人口减少量最多的地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05-22
(续)

04 | 省会城市增量显著


在人口增量的城市中,省会与首府整体表现都不错。
增量榜单上,前五名均是省会城市,其中合肥增量全国第一,贵阳第二,郑州第三,杭州第四,成都第五。
目前公布人口数据的24个省会与首府城市,人口增量合计166.62万。
在分析重庆人口减少量第一的时候,我就说过,重庆的劣势之一就是缺少腹地,没有那么多“充电宝”。
省会城市增量不错,有产业强势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强省会下的虹吸力量,背后有很多个“充电宝”可以利用。
2022年长沙常住人口增量第一,但湖南全省人口减少了18万人,湖南除长沙外的其他城市,全部在减少。
2023年,同样如此。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再看安徽,2023年安徽只有合肥人口增量最显著,芜湖、马鞍山微增,其余城市人口在减少。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陕西亦是如此。由于陕西大多城市未披露2023年数据,仍以2022年数据来看,西安增量一骑绝尘,其他城市基本都在减少。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再看江西,同样如此,过去几年,除了南昌有显著增量外,其余不是基本不增长,就是减少。
2023年,连省会南昌的增量都不再显著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再看河南。河南省目前只有9个城市公布了数据,郑州增量一骑绝尘,其余基本都在减少。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从过去三年的人口增量来看,二线省会城市已经接棒一线,成为人口流入主阵地。
当然,在全国人口通缩加快的宏观大背景下,重点城市即便还有人口增量,增量基本也都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05 | 人口流失主阵地三四线城市
157个人口减少的城市中,除了重庆、烟台两个重点城市外,其余都是普通的三四线城市。
换句话说,三四线城市是人口减少的主阵地。事实上,在人口红利周期中,不少三四线城市就因为快速城市化而减少。现如今,随着全国人口减少,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减少广度与深度,都在上升。
这也是本号为何一直强调,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会“鹤岗化”。除了人口不断流失外,产业、经济还有天量库存也是决定它们的房价会鹤岗化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城市发展基本都依赖政策,而且过去十几二十年,好的政策都给到了中心城市。更重要的是,像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河南、陕西、广西、吉林、黑龙江等省与自治区纷纷开启了强省会模式。好的产业省会优先,优质的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资源,也是省会优先。普通的三四线城市,根本分不到一杯羹。
以四川省来说,省会成都GDP超过两万亿,占四川省GDP的超三分之一,是第二城绵阳的5.7倍。可以说,四川21个城市,其余20个城市都是陪衬成都。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合肥,经济首位度26.9%,也即超过四分之一的GDP被装在了省会合肥。而从老大与老二角度来看,合肥是芜湖的2.7倍。


经济的兴盛之下的房地产兴盛,才有意义。反过来,房地产兴盛带动经济兴盛,则则虚假繁荣。换句话说,没有产业和经济支撑的楼市,是黄粱一梦,早晚有梦醒的时候。
所以我们看到,在众多三四线城市中,有那么一小撮,房价虽然也在下跌,但仍比较坚挺,比如江浙很多产业强悍的小县城,如上面说到的世界小商品集散地义乌、领带之都嵊州、珍珠之都诸暨山下湖镇、纽扣之都永嘉县、眼镜之都丹阳等等。

以上提到的这些产业强悍的江浙小县城,由于之前房价过度被炒作,现在也在下跌当中,但由于其拥有强势产业,并吸引人口流入,这些地方的房价调整也不至于鹤岗化。
库存,是个麻缠事。过去几十年,房地产全速发展,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住宅建筑拔地而起。
黄奇帆曾透露,中国房子严重过剩,没有必要继续修建,没有需求了。20%的人口建造了全世界50%的房子。去年3月份住建部公布了一组数据,全国共有6亿栋建筑。
虽然这些建筑包括居住性质的住房和厂房、写字楼、机关单位等等,但一般来说,城市的住宅(商品房、住宅、小产权房、工业宿舍)占比都在一半以上,农村的建筑中绝大部分都是住宅。以此估算,属于居住性质的房屋应该有4亿栋左右,换算成套数,就是个天文数字。而这些多余的房子,大多都集中在广袤的三四线城市。
产业与经济羸弱、人口不断减少,库存没法消化,这个结该怎么解?貌似无解。
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会“鹤岗化”,不可阻挡。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05-22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05-22
连市和城市都分不清,能分析出个什么子丑寅卯来?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05-25
回 youyuan 的帖子
youyuan:连市和城市都分不清,能分析出个什么子丑寅卯来? (2024-05-22 23:19) 

不少府城人口雖然增加了,但卻冷淸了。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05-25
回 南天國士 的帖子
南天國士:不少府城人口雖然增加了,但卻冷淸了。 (2024-05-25 08:20) 

发展哪能总是一帆风顺的,现在还真到了百年大变局的时候了。这个世界都出了问题了,还盯着府城呢。整个世界都到了改朝换代的前夕了,黎明前的黑暗更黑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05-25
回 youyuan 的帖子
youyuan:发展哪能总是一帆风顺的,现在还真到了百年大变局的时候了。这个世界都出了问题了,还盯着府城呢。整个世界都到了改朝换代的前夕了,黎明前的黑暗更黑 (2024-05-25 10:36) 

好多人以爲出了府城都是鄕下。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