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22阅读
  • 2回复

[水运]中国新的世纪工程——8500亿的内陆大运河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08-30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官方账号 2024.8.28
本文作者:工作室嘉宾 天高云淡
最近我国六省投资8500亿,准备开展一项号称“世纪工程”的内陆大运河计划。投资规模相当于建设七座港珠澳大桥。
挖运河这事,中国从春秋时期就开始干了,一干就干了两千多年。现在又要继续挖。国内不少人不太清楚,历史上劳民伤财的运河对我们现在到底有啥用?
说一条运河能够改变历史进程,这话听着可能有点大,这事得换个视角琢磨。
比如苏伊士运河,可以说是英国殖民体系的大动脉。印度殖民地是英国殖民体系的核心,为了保障印度左翼的安全,英国先是开辟了南非殖民地和东非殖民地,为了保证印度右翼,又开辟了马来殖民地进军缅甸。


预览


但是英国人还是不放心,从法国手里抢了苏伊士运河,用来缩短英国到印度的航程。一定程度上说,英国殖民体系在日益衰落的时候没有一触即溃,英国对于印度的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缩短殖民地的控制半径就是通过苏伊士运河来实现的。
还有美国的伊利运河,在彻底开发完东部十三州后,美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开发西部,就必须把广阔的内陆与大西洋连接。但当时五大湖地区唯一能够进入大西洋的天然水道在人家加拿大手里。这可咋办?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跟加拿大干一架,抢水道控制权,要么自力更生挖运河。思来想去,美国人觉得挖运河耗时耗财又耗人力,不划算,哪有抢来的香?于是选择一劳永逸地跟加拿大干架,结果没干赢。还被加拿大一路反推,最后连华盛顿的白宫都给一把火烧了。
被揍了美国人才开始清醒,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埋头挖运河。
伊利运河加快了五大湖地区的工业化,大批从欧洲驶来的商船纷纷调头开往纽约,这就让美国南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后面的事情大家比较熟悉,北方工厂主人手不够,把目光投向了南方种植园里的黑人奴隶,最终爆发了南北战争。可以说,伊利运河间接改变了南北格局和美国的国运。
除此之外,还有巴拿马运河、法国的莱茵─马恩运河、德国的北海─波罗的海运河等等。这里就不展开讲了,这篇文章我们主要讲国内。

在古代,我国处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大家都在自己的小圈子生活,互相打交道的机会不多,有条路能让信使往来就行了,所以北方经济圈的运河主要作用就是引水灌溉农田,而其中最成功的工程就是秦国的郑国渠。
大家都知道关中地区沃野千里,其实一开始不是这样,渭水的两条南北向支流泾水和洛水距离太远,中间的大片土地都是干旱的盐碱地,根本没法耕种。于是秦国开了一条运河联通泾洛两水。


预览


这个工程咱们现在说的轻松,其实可不是挖个沟那么简单。郑国渠全长300多里,两侧还得修筑灌溉水渠,工程量加起来上千里,干了10年才完工,放到现在跟咱们的三峡差不多。
这本来是韩国给秦国出的馊主意,他俩当时挨着,韩国弱小,经常受欺负,所以想了这个办法,给隔壁壮汉找点事,释放下旺盛的精力,也就没空骚扰自己。
没想到秦人聪明,看破不说破,顺水推舟就把这工程搞起来了,粮食增产好几倍,国力大增,没过几年就把韩国给灭了。
这是在北方,但南方雨水充足,水道密集,怎么也热衷于挖运河?这就得说说运河另外一个重要功能。
要知道以古代那个运输条件,打仗出征走陆路就是烧钱,每一队士兵后面都得跟着粮食运输队,一路走一路吃,等到了战场可能粮食也就吃完了。
这时候水运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南方河流可以直接对接青藏高原这个亚洲水塔,水量大,水网密。
南方军用物资主要依靠水运,比如吴楚两国如果打起来,沟通就比较方便,他们处在长江的上下游,如果互相看不顺眼,抄家伙上船,顺着大江就能见面。
但是水系之间就没法沟通了。比如吴国强大的时候一直想揍齐国,按照攻击路线从南向北,走水路就只能利用长江支流,这就有问题了,一方面支流跑不了大型船只,另外一方面顺着支流源头只能把船开到两侧山地,还得下船换乘,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长江支流与淮河两个水系。这两条支流加上一段人工开挖河道,就是运河了。
出于这种目的开挖的运河,比较早的是吴国打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


预览


路线是从长江边的扬州到淮河边上的淮安,“邗”是个古地名,指的就是今天的扬州。从这个意义上说,扬州这个城市兴起还得感谢吴王夫差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
大家注意,这种运河跟以灌溉为目的的运河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运河是为了运输,你的船吃水3米,那沿途航道水深必须3米以上,有些河段水太浅,并不具备运输条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深或者拓宽河道。
有了吴国的样板,魏国一机灵,就在黄淮两河间挖了一条“鸿沟”,打通河道主要是为了顺水而下收拾楚国,这个鸿沟也长期存在于中国历史中,楚汉争霸的分界线就在鸿沟,后来三国那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也发生在鸿沟。
所以,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养成了拼命挖运河的习惯,基本把江河淮济四渎连在一起了。
说完黄淮、长江支流水系,再往南就到了珠江水系。
不过当时珠江和中国核心区有五岭隔绝,沟通不便,五岭以南的广西广东在当时的战国群雄看来就是化外之地,所以没人关心。
秦统一六国后,秦军南下最大的麻烦就是南粤蛮族的游击战。如果说搞正规军打法,秦军可以把南粤虐成渣渣,一旦陷入丛林战就不行了,在湿热瘴气、野人的袭击下,秦军损失惨重,甚至损失了一任国防部长(太尉)。
随后的秦军改变了策略,在南岭以南的河谷地带驻军,跟那些野人打持久战。
但这就面临粮草运输的问题,人马翻越南岭问题不大,但如果持续的粮草物资输送,光靠赶着马车翻山那就不行了。
所以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工程上马了,也就是“灵渠”。


预览


施工方案还是咱们前面说的,找两个大河的支流完成对接,给长江找的支流是湘江,珠江的支流是漓江。
好在秦人有郑国渠都江堰这种大工程经验打底,灵渠顺利完工,这才有天府之国的粮食可以源源不断地沿着长江、湘江、灵渠、漓江,进入珠江。
不过在整个古代,灵渠的利用率都不高,一方面这条水路只是打通了湖南和广西,这两个地方在古代长期都不是核心区,都是穷哥们,只要不打仗就没什么勾兑需求。
另外一方面,穿越五岭还有另外一条陆路,也就是从江西和广东交界处的梅岭通行,当时南北货物贸易量不大,陆地运输足够,而江西因为处在南北商路的中间,借着商道的福利一直富庶了上千年。
大家看到了没有,其实在2000多年前,我们就已经从北往南把运河干了个遍,这个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

终于可以说大家熟悉的隋唐大运河了。
战国的运河都是各自为战,互相隔绝。就跟长城一样,各国家为了防备北方游牧民族,各自修建,到秦朝才把各段长城连接,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而运河联通的时间一直要等到“隋唐大运河”的出现。
隋唐大运河其实可以分成两段。
从洛阳到扬州是一段,主要的航道叫“通济渠”,大部分利用了旧河道,比如当年魏国建造的“鸿沟”就是其中的一段,所以工程难度不大,之所以死了那么多人,主要是隋炀帝要求工期太短,工头们只能是大力出奇迹,征用百万民工,没日没夜地干,所以整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这也让舆论给隋炀帝扣上了滥用民力的帽子,说他着急去扬州享受,纯粹是为了一己私欲。这个观点有点结果论的味道,因为隋炀帝倒台了,所以他做的事情肯定是“政治错误”。到现在互联网上还有大量自媒体拿这个观点到处输出,把大家的历史观带偏了。
其实隋炀帝修通济渠的目的很明确,一是从江南运粮供给洛阳,当时中原地带经过南北朝多年战乱,早就没有沃野千里的气象,而京师人口众多,必须尽快把粮食问题搞定,二是刚刚打下南方的陈朝,新收的小弟,摸不清底细,所以修条运河直达江南,那意思就是不听话分分钟大军南下收拾你,也是为了增加控制力。
所以这件事本身没啥错,换作任何一个明君来干,都是可以拿来当成政绩描描金边的。
另外一段是从洛阳到涿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这段叫永济渠,依然是利用前人的功绩,比如曹操修的白沟,这段运河主要是为了打仗,北京是征高句丽的大本营,必须得备足粮草。
所以隋唐大运河跟咱们现在看到的京杭大运河不是一回事,整体形状就是一个折线,中点是洛阳。


预览


而且这两段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联通,也就是船不可能从扬州直接开到北京,到洛阳需要再换乘,洛阳不仅是整条运河的中点,也是南北两段各自的终点,既是枢纽也是核心。
而咱们现在的京杭大运河产生于元朝。
元朝定都北京,蒙古上层一边把南方人定为帝国的最低等级,一边还需要南方输送物资供养他们花天酒地,所以把运河拉弯取直,绕过洛阳,从扬州直达北京,走势基本就是从南到北一条直线。
这种走势虽然距离短,但是有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咱们国家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从西往东可以自然流动。
但是如果南北走向就涉及河水流动问题,地势忽高忽低,地势高容易断水,地势低容易积水,为了让河道保持均衡,就得利用水利工程,比如沿途建立水库,人为把水位抬高或降低,这就相当于逆自然规律了,所以京杭大运河看起来距离短,不过施工难度却要大得多。
特别是京杭大运河需要穿越黄河,这又给工程增加了难度。
而且这运河可不是一锤子买卖,后期维护的工作量相当大。导致这大运河基本上就是一年一小修,三年一大修。就跟你养宠物一样,真正的花费还在后面,所以不是强国盛世,一般玩不了运河这种高级货,就跟你家境殷实才敢养宠物是一个道理。
元朝统治者长期生活在北方草原,玩水的经验几乎是零,对运维工作量估计不足,以为宠物跟牛羊一样,撒在草原上散养就行了,所以对运河的维护不怎么上心。
而且元朝重用色目人,其中不少老外来自地中海周围,内河航运不怎么熟,但是玩海运人家可是伸手就来,在这些人影响下,元朝的一部分物资其实从长江口出海后,可以沿海路送达北京,运河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就这么凑合到1344年,出事了。
问题还是出在黄河身上,黄河决堤,运河被拦腰截断不说,紧跟着就是大面积的黄泛区,不管又不行,朝廷征用民工修河道,这些人聚在一起碰撞出火花,然后就造反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运河没玩清楚也是元朝灭亡的一个原因,所以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那是自己找麻烦。
京杭大运河真正起作用是明清两代,一方面这两朝代政治中心在北京,需要南方物资支援,另外一方面,南方比北方富太多,中央也担心江南离心离德,有一条大河联通,多少是个震慑。
为了维护运河,朝廷也是下了血本,从明朝开始设立漕运总督,正部级官员,专门负责运河的维护,花钱如流水,据说平均下来每年300万两的运维费。
这个时候的运河基本没有引水灌溉的功能,单纯就是为了航运,围绕大运河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团队,官员、士兵、漕工、船工上百万人依靠运河吃饭,朝廷也是骑虎难下,明知道是吞金兽也得硬着头皮续费。
到了近代,有两件事导致大运河的衰落,一是铁路兴起,早先南北贸易量不大,铁路就能满足需求,维护起来也容易,运河也就慢慢衰落。第二是国门打开后,海运兴起,江南地方物资从长江出海,沿海岸线向北就能把物资运到天津港,部分替代了运河的作用。
当然了,直接导致京杭大运河被废弃的导火索还是脾气暴躁的黄河,1855年黄河从北面决口,大运河被切断,清廷当时内忧外患,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干脆不管了。
自此以后黄河以北的运河基本就荒废了,倒也不是完全断流,有些河段还有水,只是不满足通航条件。黄河以南水文条件好,水量充沛,稍加维护就能保持通行,所以一直保留到现在。

前面用两章来做铺垫,主要是让大家看清楚我们运河的线路和功能,方便我们理清这次搞运河经济的逻辑。
简单聊一下原因。
改开以后,外商最先来落脚的是河流出海口城市。
外商把原材料运来,本地加工以后,成品直接就装船拉走,全程基本不需要跟内陆沟通,所以当时内河航运需求不大。
后来咱们产业搞升级,走上金字塔塔尖,具备安排产业链的能力,很多零部件就可以放在国内生产,而沿海地区企业扎堆,土地人工都不便宜,再干组装这种低端业务很不划算,所以企业会把高附加值的设计和销售留在沿海,把生产端向内地转移。
而为了节省物流成本,企业会顺着两条大江向中上游转移产业,比如武汉、成都、重庆这些二线“海港”城市。
这种转移带来的后果就是内河航运紧张,特别是长江主河道,三峡船闸运力已经饱和,中上游的航道高峰期经常堵船,严重影响物流效率。
走陆路当然也是一个选择,但是成本就要高出一大截,咱们国家现在公路运输的比重太高,这个大家应该都有直观感受,高速公路上大货车非常多,特别是主干道上,而为了节省成本,大货车基本都是多拉快跑,安全隐患不说,司机吃住都在车上,苦的不行。
这也是咱们国家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的原因。
衡量物流成本有个指标,就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咱们国家是14.4%。而发达国家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平均比重通常都在10%以下。
这种情况下,也就有了产业向东南亚的转移,产业流出,白白替老外解决就业,贡献税收。
大家能看出来吧,咱们国家东西发展不平衡,本来天然适合产业布局,共同富裕,但是因为物流这个瓶颈,企业只能是舍近求远,便宜了老外,却把中西部大片地区排除在世界工厂之外。
说到这儿咱们终于说到正题了,咱们这次的8500亿其实就是要把物流重心向水运倾斜,往大里说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往小里说就是打通水路,让产业能顺利向内陆转移。
重点是两个方向,一是现有航道提高运力,二是增加水道,让原来的一部分公路运输变水路,顺便把运河沿岸城市拉上车。
这就跟修路一样,原来就那么几条路,物流上来以后天天堵车,只能是把四车道改成八车道提高通行能力,顺便多修几条路疏通堵点。
按照这个思路再看咱们的8500亿就比较清楚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通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
咱们前面说了,珠江和长江中间隔着大山,联通比较困难,你想想在山区开路就知道难度有多大了,而且水运不比陆运,你得找到分水岭的底点打通运河,还得解决落差问题,毕竟轮船不像汽车,坡度太大根本没法行船。
所以纵观历史,珠江和长江基本就是各行其道,没什么交集,也就秦始皇这个狠人才能下得了这么大的决心开凿灵渠。
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长江运力不足,需要分流船只,所以要把两江连通,湖南江西货物可以通过珠江出海,降低长江的航运压力。
湘桂运河和赣粤运河其实分别在中游和下游联通长江和珠江,大概就是下图这个样子。


预览


湘桂运河就是之前的灵渠,现代技术发达,可能会有更好的河道选择,不过大概位置不会变。
赣粤运河之前一直都没开通过,还记得咱们前面说过穿越五岭的陆路通道吗,江西和广东的交流可以通过梅岭,这个是当时中原南下广东的主要通道,也让江西在古代一直位列第一梯队。
但是后来京广铁路开通,绕道湖南,梅岭作用降低,江西退出物流中心,也就逐渐没落。这次国家下了决心,要在江西和广东之间也开通一条连接两江的运河,向北可对接长江和钱塘江,向南可以直通珠江,这就把江西搭到了水运这条大动脉上,没准能恢复之前的繁华。
大家应该能看出来,这两条运河打通,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湖南和江西,所以他们两个最积极。
当然了工程难度不小,大家也别被地图误导,以为只要把中间那一点打通就行,其实咱们建运河的目的是通航,而且是高等级通航,所以沿途河道都要改造,加深加宽,河上桥梁太低也不行,需要拆掉重建,可不是小工程。
那问题来了,长江的船都分流珠江,珠江也堵了咋办?
确实有这个问题,大家看地图也能看出来,广西的水系都经过梧州汇入珠江,那边长洲水利枢纽的船闸通过量已经超过长江三峡,常年堵船,有时候一等就是好几天,已经成了瓶颈。
所以要建平陆运河,从珠江中游开一条运河直达北部湾入海,货船不用挤到珠江出海,缓解珠江压力。


预览


而且出北部湾可以直接对接东南亚,要知道现在东盟是咱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发往东盟的货物走平陆运河比绕道珠江出海还能省个几百公里。
所以一部分原来走长江航道的货物也可能通过湘桂运河,直接从平陆运河进入北部湾,将来广西可能会变成中国和东盟贸易的中转站,这也是为啥大家都说运河开通会把广西经济带火的原因。
除了新开航道外,增加长江运力的工作也在同步规划,比如湖北主导的荆汉运河。


预览


从荆州和武汉之间拉一条直线,长江航道路程能节省260公里,时间能节省14小时。
实际上节省的时间远远多于这个数字,为什么这么说?
原来河道拐弯太多,泥沙淤积,枯水期最浅的地方水深只有三米,航运能力还不足,大型轮船没法通行,需要换乘。这就跟咱们坐地铁倒车一样,等车和换车站浪费的都是大把时间。
而荆汉运河设计水深能达到8米,可以通行万吨货轮,相当于换乘改直达,还多加了几节车厢,运力直接上一个台阶。
还有安徽省的引江入淮,这个其实也是一条运河,引水为主,航运为辅,沟通长江和淮河。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要问了,京杭大运河不是联通了长江和淮河,为啥还要另外再修运河,而不是让京杭大运河通航呢?
京杭大运河是东线,主要受益的是江苏省。这次引江入淮主要是在安徽境内,目的就是让合肥城市圈能直接对接长三角。而且淮河水量不足,这次运河打通后,枯水期长江可以放水直接给淮河上游补水,对整个淮河流域影响更大,淮河水位上涨,行船就没什么问题了。
此外这条运河穿过淮河还向北延伸了一点,主要是对接河南境内淮河支流,顺便把河南的一部分城市也带上车。
所以这次8500亿里还有河南的一堆零碎工程,其实就是要利用省内的淮河支流,打通河南水路直达珠三角的通道。
这方面河南也有基础,前面说过,鸿沟就是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主要通道,大部分都在河南境内。
而且京杭大运河的南段一直都没断过,从济宁往南航运畅通。北段2022年也全线通水,不过大家注意,北段的作用现在主要是南水北调,给华北地区补水,也就是“引水”功能,华北地区水资源不够,多年靠开采地下水,现在地下已经挖空了,所以调南方水补充。
这个工程的难点就在于穿越黄河,不过既然只是为了引水,那就可以天马行空了,现在运河是在地下钻隧道引流穿过,压根就跟黄河没交集,所以想从北京乘船下江南的小伙伴可以洗洗睡了,水可以走地下隧道,船是没法走的。
而且走隧道水量不可能太大,想把整个北段灌满几乎不可能,所以沿途还得通过其它水域给运河补水,包括密云水库也在运河的北京段蓄水。
北段通水又不能行船,那是面子工程吗?
也不是,前面说了,运河有灌溉的作用,沿途农村可以用运河水灌溉农田,减少地下水的使用。此外运河流域面积大,河水也会向地下渗透,补充地下水,其实是个恢复生态的过程。

文章的最后再唠叨一句,不少人说咱们搞运河是为了消化过剩产能,其实并没有,咱们前面说了,每一条运河都有开挖的具体原因,并不是拍脑门就上马。
很多项目之所以这两年才提上日程,主要是因为水利工程要改造自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像隧道和渡槽,都要保证密封性,不能让水源被污染,难度比修路大多了,所以修运河极度依赖基建水平,盾构机啥的都是必备工具。
而且水利工程还有个特点,一旦投运就会形成路径依赖,停用可就没那么容易。京杭大运河弃用的时候就动荡过一次,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一旦停用,那就得先想好退路。
现在也是一样,比如南水北调工程,北京75%,天津100%的用水都来自南水北调,这意味着南水北调不能停,这个工程如果停工,华北地区的用水立刻就会出问题,那可是上亿人口的生计。
而且运河一旦修成,每年的维护费用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如果只是为了消化过剩产能,国家有的是办法,完全没必要在这么重头的系统工程上做文章。
我们之前的文章讲过,中华民族是一个受上苍眷顾的民族,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水系可以从西到东,贯穿大半可耕国土。
中国的水系给了我们民族繁衍生息最好的条件,哺育出了我们伟大的文明。而运河则一定程度上打通了中国三大水系的奇经八脉,加快了南北经济融合。
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两千多年的历史,让一条运河,道尽了繁荣与萧索:国运兴,则运河兴;国运衰,则运河衰。
这一次运河经济的故事,能否把中国经济的崛起写进新时代的脉络里,只待时间给出最好的答案。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08-30
运河是陆地交通落后,没有铁路、高速技术的产物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09-01
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可以沿着海平面,往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各挖个运河隧道,成为三大洋航运中心,路过的兰州西安郑州等地,也可以挖个坑,建个地下码头,成为沿海城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