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的基层
管理我个人觉得完全不行。作为
人民当家做主的社区和
行政村绝大部分地区设置的并不合理。我个人觉得:
1.明确社区、行政村为基本的生活圈,其范围应该是基本生活圈 = 小学学区。
2.明确将社区的决策监督等工作和执行工作分开,实行社区-社区工作站二级制。社区工作站的辖区为幼儿园学区=菜市场覆盖范围=老年活动
中心覆盖范围=日常小生活圈。一个社区通常设置1-6个工作站,一般以4个工作站为标准。
3.明确社区的决策机构实行多部门制约的形式,分为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人大政协联络处三大机构,三大机构互相制约。社区党委相当于董事会,社区委员会相当于经理会,人大政协联络处相当于监事会。
4.明确社区的职权范围为除城乡建设工作以外的一切社会事务。社区范围内的一切事务社区都必须以主人翁精神参与。社会事务多如牛毛,没有直接管理部门,全部由上级直接负责显然是不行的。
5.明确各级
城市需要完全消灭城中村,凡是确实需要保留的城中村必须在名称上赋予特殊的标识。城中村的治理问题明确列入政府工作计划、用地计划、政府考核等方方面面。
6.逐步明确农村
人口集中化的方法,明确农村未来走向应该是多种所有制下的现代农业企业制度,明确以汽车为
交通衡量,实行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政策。
明确并试点决定现代农业企业制度下,农场的大致面积和人口
规模。明确一个农场的人口规模 = 6轨制小学需要的人口规模,以此结合汽车交通决定最终的农场面积标准。
明确全国最终人口规模,我觉得不需要藏着掖着了,以人口-食物平衡为基础,我国理应富余至少10%的食物,总人口规模10-11亿间,年出生数规模1250万。未来9成
城市化,则农村人口规模为1亿人,城市人口规模为9亿人,以此作为全国各级规划的基础。
明确农村富余人口包括老人,通过集中后统一由各级城市、城镇安排。不再滞留在农村。现在城市化已经到一定地步了,不应该输在最后一公里上。
明确农村集中用房为可拆卸钢结构住房,因为有大量的老人死亡,必然会存在大量的空房,如果不采用可拆卸的结构,必然会造成很多问题。
7.明确未来以社区统领社会工作,以镇级统领
经济和建设工作,以县级单位为政策主体,以地级市作为城乡统筹实体。
社区是生活圈实体,其管辖范围不必覆盖所有国土,并且其管辖范围是由其内涵既定的。
镇级单位是经济实体,其管辖范围基本上覆盖所有国土,并且其管辖范围也是有其内涵既定的。(除大型城市地区外,为一个农林牧场等+社区或城市化区域,既定的)
县级单位是政策主体,其管辖范围受城市分布的影响也受管理幅度的影响。
地级市是城乡统筹主体,其管辖范围主要受城市分布的影响。
我目前的研究结论是平原地区600余平方公里可以满足2万多人的农业生活人口。但是是不是合理还需要试点试验才能最终决定
我个人觉得,一旦政策确定以后:
通过两年的时间完成所有城市的社区整顿工作是完全可行的,两年时间也基本上可以得出农业农场化最终规模的结论,两年时间也基本上可以完善钢结构住房。
城市社区整顿完善后,农村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就比较合适了,5年时间应该可以完成农村人口集中和农村农场化改造工作
国家整体的政策设计尤为重要,如果不达到一定的层次,个人其实是很渺小的,发挥的作用是很有限的。80%的人只能在时代浪潮里面随波逐流。只有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人能对国家的未来起比较大的作用。
[ 此帖被youyuan在2024-09-12 10:1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