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可是专门去了趟铁岭,特别是对开原和清河都逛遍了。如果硬要把铁岭和唐山的模式类比。那么调兵山类似于古冶区,开原市相当于加强版丰润县,清河区相当于削弱版唐山新区。
问题是唐山已经实现了丰润和新区的合并,两地也确实融合成一个整体了。清河这个袖珍且日益萎缩的区还没和开原合并。
至于铁岭主城区和唐山主城区完全无法类比。即便刨除两地主城规模上的巨大差距,唐山主城可并没有古城史,也没有唐山市唐山县并行的这种情况
刚好昨天P社在新筹划制作的大型历史游戏中发布了中国大区的相关预览。由于制作组一向没有中国人士参与,所以像之前的欧陆风云、维多利亚等大型历史策略游戏那样,这次还是出现一堆错误。故而我对津冀所处的京东地带做了反馈和建议,制作了对比图,并在文中介绍了开平(唐山)-芦台在20世纪因采矿和铁路等工业因素而崛起。我也可以在这里复述一下
唐山主城区自60年代初起长期划为路北路南两区,没有像隔壁东北的鹤岗、双鸭山等矿业城市那样“一矿一区”,也不像辽阳、吉林等东北非矿业城市一样“主城数区”。究其原因,自然有遵从河北省内惯于按铁路或河流“
一劈两半”的区划分配模式(石家庄、保定、邯郸等主城区人口较多的则是三分或四分),但也是和唐山的矿产分布、发展策略和开发史有关,也和唐山大地震不无关系。
首先要明确一点,唐山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城市。虽然上海武汉天津等地同样是最早的工业城市、南通还宣传自己是“近代第一城”,但这些城市均是依托农业时代形成的县级以上聚落。可以说它们是先有农业时代的城、而后有工业时代的市。而唐山当时是山脚下烟户十八家、仅仅能称之为“屯”的迷你型聚落。也就是说,唐山的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完全没有受农业时代形成的城池影响,而是取决于矿区和铁路。
在建国前,唐山中心城区(今唐山2环范围内)一带的矿主要位于开平和唐山南站(老唐山站)区域。而开平矿务局成立伊始,就是为了开采唐山矿,也正是因此促使了中国第一条标准铁路唐胥铁路的诞生。此后围绕铁路和唐山矿一带,陆续兴建了机车厂、水泥厂、纺织厂、钢铁厂等工业企业。科教文卫和商业上,也有了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大)、小山儿大世界、开滦医院。开平一带虽然有开平城、也有马家沟矿区及马耐等工业,但仍远远逊色于矿务局所在的唐山。所以,唐山虽然是组团型的煤炭城市起家,但一开始就有一个强大的市中心,即老唐山站一带。正是由于存在一个在工商科教文卫等方面均较为强大的主城区+矿务局所在地因素,东三矿(古冶)虽然远离主城,但始终作为一个唐山的工矿卫星城存在。从来没像黑龙江省那样搞“一矿一区,单列发展”。亦即是说,作为组团城市的唐山从一开始就并不散装,而是有主有次,所以唐山从本质来看不同于伊春、七台河等主次差异不大的资源型城市。
但与此同时,唐山毕竟是一个不依托州府县城起家的新兴城市,从当年它的美称不是“大唐山”而是“小天津”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即便是作为腹地的冀东,在当时也说不上人口稠密,所以唐山主城人口并不占优。如果用今天的“区县”来定义,在20世纪前期,唐山主城区并不具备两分以上的规模。
进入20世纪中叶后,唐山发展迅速,这时唐山的区划也开始频繁调整,主城区划主要为二分、三分。但1976年唐山遭遇了20世纪死伤最严重的大地震,市民伤亡惨重、整个城市也毁于一旦,被迫从零开始。7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全国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开始飞速发展时,唐山却在震后重建。再加上震后专家制定唐山总体规划时强调,唐山主城区应该局限在陡河以东、铁路以西,不应该突破100万人,搬迁许多主城工业去往丰润旁边的唐山新区。
可以说,21世纪前的唐山在经历地震+分流+限制发展的三重作用下,最终形成了主城2区、和郊区 矿区 新区5区并立、分工协作,形成一个较为合理均衡的市辖区分布。震后唐山的城市规划,和作为配套措施来同步实施的相关区划调整,在当时的中国是独树一帜的。
我个人推断,如果没有76年大地震导致的大量人口伤亡和城市毁灭,唐山按照60、70年代的规划发展下去,其主城区大概率会三分,就像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保定(南北新3区)、邯郸(邯山丛台复兴3区)。事实上今天唐山高新区也充当了实际上的“唐山主城第三区”:不管是我搬到高新区居住的发小、还是后划归高新区的老庄子镇朋友,都对高新区有相当大的认同感、归属感。但是唐山主城4分则不太可能,因为就算没受到大地震摧毁,唐山也是标准组团城市,而且在70年代便开始筹措发展沿海,所以势必会分流人口到南堡、京唐港、曹妃甸等各个卫星城。
不过,遗憾的是历史没有假设、现实不看如果。
而通过以下沿革,我们也可以看到,一旦中国的市辖区设立标准趋于稳定,
唐山主城区就趋向于
2~3区,
唐山中心城区趋向于
3~5区的规模,
唐山总市区数则趋向于
5~7区的规模。
1955年3月25日,唐山10区进行大合并,一、四区合并为路北区;二、六区合并为路南区;三、八区合并为碑子院区;九、十区合并为洼里区;五区更名为缸窑区,七区更名为东矿区。
唐山保有路北、路南、碑子院、洼里、东矿5个市辖区,其中路北路南自始至终属于今天唐山的主城区。
1956年10月8日,路北区、路南区合并为市区;碑子院区、洼里区合并为郊区;东矿区更名为矿区;撤销缸窑区,并入郊区、市区。
唐山保有市区、郊区、矿区3个市辖区。很多山西城市长期停留在这一步。
1958年-1959年,撤销唐山市区、郊区、矿区,丰润县(包括今丰南区)、滦县、改柏各庄农场等为唐山市辖区。
唐山保有西山、大洪桥、
开平、东矿、滦州、丰润、柏各庄6个市辖区。并且在范围上也和今天的唐山7个市辖区比较接近,这是地震前也是唐山历史上的设区巅峰,至今未能超越。
1960年1月7日,撤销滦州区、丰润区,设立滦县、丰润县,属唐山市。1960年4月21日,天津市
汉沽区划归唐山市。5月26日,撤汉沽区为汉沽市,由唐山市领导。1960年5月10日,撤销郊区,并入市区、东矿区。
1961年5月,路北路南等改为人民公社直属唐山市。
1962年1月,撤销市区,设立西山、路南、河滨、开平4个区。
唐山保有西山、路南、河滨、开平、东矿5个市辖区。
1963年4月7日,撤销西山区、河滨区,设立路北区。
唐山保有路北、路南、开平、东矿4个市辖区。
1966年7月27日,撤销开平区,设立郊区。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1978年9月23日,设立开滦工农新区。
1980年2月4日,撤销开滦工农新区,并入郊区、东矿区。1980年3月17日,郊区更名为开平区。1980年8月27日,设立新区。
唐山保有路北、路南、开平、东矿、新区5个市辖区。唐山人形容全唐山的”五区十县“中的五区至此形成。
1984年,将以津山铁路(唐胥铁路)划分的路北路南改为主要以新华道划分。是今天路北路南区划范围的开端。
此后唐山的调整主要是县改区了。近十年来则主要是市区内部乡镇的调整,特别是削减辖区过大人口较多的丰润区,各乡镇分配给路北区、丰南区。
楼主提到的内蒙包头、辽宁铁岭在主城区区划上和唐山没有一点类似的地方。硬要说的话,包头市5区相当于唐山的路南路北开平3变4,再把丰南钱营矿设区划过来。铁岭银州区更是和唐山主城没啥相似的。至于东北一些城市为什么要搞一矿一区,为啥不像唐山一样合并小弱市区,那我就不知道了
[ 此帖被叶知秋彻骨在2024-10-21 12:5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