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00阅读
  • 7回复

[内蒙古]阿尔山市和喜扎嘎尔旗(索伦县)有多大的地域重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4-11-14
这地方是一个多地交汇之处,
内蒙古、外蒙古、黑龙江、吉林、奉天、热河、察哈尔。。。
诸多省区都交汇于索岳尔济山

清末民国时期的地图对这块区域,好像多有错误和不准确之处,这块地方值得深入研究

现在提出两个问题

1. 民国初年,设立索伦县(设治局)是从哪些区域划出的?
不像清末民初在东北和内蒙设地大都是从单一县级单位增设,索伦设治局看起来像是从多个旗县划出的

根据地图上的感性理解,可能包括 科尔沁右翼后旗、扎赉特旗、西布特哈、呼伦县


索伦先驻地哈海镇(今索伦镇)本来是属于哪个?科尔沁右翼后旗?

2.共和初年喜扎嘎尔旗整体并入了科尔沁右翼前旗,而1996年又析出设立阿尔山市,
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索伦县的复活,只不过并没有包括原索伦镇,而伊尔施镇在喜扎嘎尔旗存在的时候,是否属于其下辖?
喜扎嘎尔旗和阿尔山市能否做到辖区大致重叠?
[ 此帖被华彩在2024-11-14 04:38重新编辑 ]
禁止【【【【【轨道部】】】】】回复我的帖子。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4-11-14
索伦县的面积说是有1.5万平方公里,所以跟阿尔山市就不可能大致重叠。阿尔山市的历史是从1949年辖区划入科右前旗开始写起,也没有索伦县这段

伊尔施是1941年从新巴尔虎左旗划入喜扎嘎尔旗。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4-11-14
喜扎嘎尔旗面积要大于阿尔山市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4-11-14
回 keating 的帖子
keating:索伦县的面积说是有1.5万平方公里,所以跟阿尔山市就不可能大致重叠。阿尔山市的历史是从1949年辖区划入科右前旗开始写起,也没有索伦县这段
伊尔施是1941年从新巴尔虎左旗划入喜扎嘎尔旗。 (2024-11-14 13:48) 

阿尔山1949年划入科右前旗,
目前所查到的资料都以这个为起始,
但我感觉这其实就是适当追溯一下阿尔山设立建制之前的历史,
而这个变动很可能就是对应当时把喜扎嘎尔旗整体并入科右前旗这个时间(包含阿尔山区域)
否则科右前旗在那个方向上还能从哪里划地呢?

至于伊尔施划入喜扎嘎尔旗,这个应该看伪满时期的资料了

但是关于喜扎嘎尔旗的范围,一般说以洮儿河与科右前旗为界,但索伦镇的镇区是在洮儿河南岸,
这又显得矛盾了,而且即便适当包含南岸的区域,
那这个驻地也是位于整个旗县的最南端了。

另外,根据谭图清朝卷,索伦镇的位置(图上没有标出)是属于哲里木盟的,但根据隶属演变(比如liucheng的东北系列图),整个索伦县是从西布特哈析出的。
还是有一些糊涂账。
禁止【【【【【轨道部】】】】】回复我的帖子。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4-11-15
索伦山设治局 民国六年三月以索伦山宣抚局改置

附:索伦设治局索伦,又称“索伦山”。1916年2月1日,于黑龙江省龙江道境内暂定“特别区域”设置索伦山宣抚局。1917年3月15日,黑龙江省长公署呈请获准,将索伦山宣抚局改设索伦山设治局,驻哈海镇,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设治局辖境:东南以绰尔河至景星县界,东北至雅鲁县界,西、北以大兴安岭至呼伦县界,南以洮儿河至奉天省洮昌道界。1929年2月,废止道制,由黑龙江省直辖。东北沦陷后,1932年11月21日,改为喜札嘎尔旗,划归兴安东分省管辖。1946年1月,隶属兴安盟。1948年11月,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根据《黑龙江省志·地名录》资料改写)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4-11-15
刘成的图上早期治所在阿尔山?这个出处在哪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4-11-16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02-18
问Deepseek得到的答案,在此保存一下。


民国时期的索伦县(后改称喜扎嘎尔旗)与今阿尔山市的范围存在部分重叠,但两者并非完全一致。以下是具体分析:

---

### **一、民国时期索伦县的行政范围**
1. **设立与调整**  
   - 1916年,黑龙江将军设立索伦宣抚局,辖区包括今科右前旗索伦镇、阿尔山市全境、扎赉特旗北部及新巴尔虎左旗南部,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 1933年伪满洲国将其改为喜扎嘎尔旗,治所索伦,辖哈海、兴安两个努图克(乡级行政单位),面积缩减至约1.1万平方公里。1941年调整后,辖区扩展至1.2万平方公里,新增阿尔山、伊尔施等地。

2. **核心区域**  
   - 索伦县的核心区域以索伦镇为中心,涵盖今阿尔山市的索伦、白狼、五岔沟等镇,以及阿尔山温泉、伊尔施等区域。

---

### **二、今阿尔山市的行政范围**
1. **建制与范围**  
   - 阿尔山市于1996年正式设市,现为内蒙古兴安盟下辖的县级市,总面积约7408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如伊尔施街道、温泉街道)和4个镇(如白狼镇、五岔沟镇)。  
   - 其范围包括原喜扎嘎尔旗的阿尔山、伊尔施、白狼等核心区域,但面积较民国时期缩小,部分原属索伦县的区域划归科右前旗或扎赉特旗。

2. **地理特征**  
   - 阿尔山市地处大兴安岭西南麓,是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和蒙古四大草原的交汇处,覆盖森林、草原、矿泉等生态资源。

---

### **三、两者的范围对比**
1. **重叠区域**  
   - 今阿尔山市的**索伦镇、白狼镇、五岔沟镇、阿尔山温泉区及伊尔施街道**均属民国时期索伦县的辖区。  
   - 阿尔山市的核心旅游景点(如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白狼峰)亦位于原索伦县范围内。

2. **差异部分**  
   - **面积缩小**:索伦县鼎盛时期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今阿尔山市仅7408平方公里,部分原辖区(如扎赉特旗北部)被划出。  
   - **边界调整**:1949年喜扎嘎尔旗撤销后,其辖地并入科右前旗,1996年设市时仅保留原区域的核心部分。

---

### **四、历史变迁的关键节点**
1. **清末至民国初年**  
   - 索伦山地区原为清代禁地,1905年后因林业开发与移民涌入逐渐开放。1916年设立索伦宣抚局,成为行政管理雏形。  
2. **伪满洲国时期**  
   - 1933年伪满将索伦县改为喜扎嘎尔旗,强化对大兴安岭南麓的控制,范围覆盖今阿尔山市大部分区域。  
3. **现代行政区划调整**  
   - 1996年阿尔山市设立时,以原喜扎嘎尔旗的阿尔山、伊尔施等区域为核心,整合周边资源形成新的县级市。

---

### **总结**
民国时期的索伦县(喜扎嘎尔旗)与今阿尔山市的范围在**核心区域上高度重叠**,尤其是索伦镇、白狼镇、阿尔山温泉区等地。但现代阿尔山市的行政边界更为集中,面积较民国时期缩小约50%,部分原辖区被划入邻近旗县。两者的关系体现了中国边疆地区行政区划的复杂变迁,既有历史延续性,也因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需求进行了调整。
禁止【【【【【轨道部】】】】】回复我的帖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