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48阅读
  • 23回复

[清末民初]据说清末有一阵废附郭县入府直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2-06
就是说跟民初的全面废府类似,但是发生的层级不一样,
清末是把附郭县撤了,作为府的直辖区域
好像是打算全国推广,但由于即将倒台,只在某些区域(据说主要在湖南)得到了实行
是否有此事?
具体推广到了哪些区域?
禁止【【【【【轨道部】】】】】回复我的帖子。
jjj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12-06
有的,清灭亡的前几年,绍兴府的两个附郭县(山阴、会稽)合并为绍兴县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12-06
贵州,吉林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12-06
不是据说,是事实,《清史稿》——宣统季,省各府附廓县,知府领其事。其终极目标就是废府存县,只是没有完全来得及落实清帝就逊位了。后来的民国接力实施。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12-06
民国刚建立时,很多省份仍在并县入府,到1913-1914才实施废府为县。
如江苏、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就都实施了并县入府。江苏有把江宁府和江宁、上元2县合并为南京府;福建则还把升厦门和思明府,广西则把百色厅升为府,把思恩府和武缘县合并为武鸣府。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12-06
废府存县,带来百年区划折腾
李清微信:13520508091
公众号:每天一杯好酒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12-06
应该是清末新政的一部分,如果延续下来的话可能就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12-06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民国刚建立时,很多省份仍在并县入府,到1913-1914才实施废府为县。
如江苏、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就都实施了并县入府。江苏有把江宁府和江宁、上元2县合并为南京府;福建则还把升厦门和思明府,广西则把百色厅升为府,把思恩府和武缘县合并为武鸣府。 (2024-12-06 08:29) 

南京府不是临时政府因为做首都而搞的吗?
禁止【【【【【轨道部】】】】】回复我的帖子。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12-06
回 李清 的帖子
李清:废府存县,带来百年区划折腾 (2024-12-06 10:08) 

是啊,府又撤不掉,来来回回折腾,最终演化为市!等于是府改市,为何又要市改府呢?

就是为了不和县级市冲突?开玩笑嘞,上级迁就下级,疯了。


还有人说地级市少,改府容易,我去,处级干部啥时候比厅级干部还要牛逼了?
中央行政区划委员会是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职责:1.编制规划地方管理体制。2.审核批准各级政区的设立标准和规模,地名和边界标准化。3.组织建立指导各个政区的官员级别套改工作。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12-06
回 东亚第一精英 的帖子
东亚第一精英:是啊,府又撤不掉,来来回回折腾,最终演化为市!等于是府改市,为何又要市改府呢?
就是为了不和县级市冲突?开玩笑嘞,上级迁就下级,疯了。
....... (2024-12-06 17:15) 

清末废府州 是因为之上还有道
从省-道-府/州-县四级 简化为省-道-府/州/县三级

因此TG当初该从省-专区-地区-县
简化为省-专区-县 而非留地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12-06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民国刚建立时,很多省份仍在并县入府,到1913-1914才实施废府为县。
如江苏、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就都实施了并县入府。江苏有把江宁府和江宁、上元2县合并为南京府;福建则还把升厦门和思明府,广西则把百色厅升为府,把思恩府和武缘县合并为武鸣府。 (2024-12-06 08:29) 

同时新设置的府不再设立附郭县,东北地区和清末川边新设的几个府都是这样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12-06
还有奉天省的奉天府和锦州府。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12-06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不是据说,是事实,《清史稿》——宣统季,省各府附廓县,知府领其事。其终极目标就是废府存县,只是没有完全来得及落实清帝就逊位了。后来的民国接力实施。
 (2024-12-06 08:05) 

吉林则更进一步。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12-07
回 jjj 的帖子
jjj:有的,清灭亡的前几年,绍兴府的两个附郭县(山阴、会稽)合并为绍兴县 (2024-12-06 07:27) 

前几年是什么时候?绍兴县不是民国初才设立的吗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12-07
回 之江路大先生 的帖子
之江路大先生:前几年是什么时候?绍兴县不是民国初才设立的吗 (2024-12-07 01:45) 

这种情况在当时基本就是一笔糊涂账。当时的废府存县,虽然只有短短数年,但却跨了两个朝代。所以,现在不同的资料记载对于当时同一政区变更的时间有出入,有1911年的,也有1912年的,这两种说法其实都对,也都不对。
就算在本朝现在,区划变更调整也有个时间差,从正式批文到挂牌成立基本都相差了好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有事实调整到位。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12-07
回 火山放送 的帖子
火山放送:吉林则更进一步。 (2024-12-06 22:03) 

东三省从成立开始就是实行新政之下的新官制,最明显之处就是不再设布政使司,而是一分为二之后的民政司和度支司。此外,按察司改称提法司,学政改提学司。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12-08
百年折騰,根在市制。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12-08
回 南天國士 的帖子
南天國士:百年折騰,根在市制。 (2024-12-08 17:39) 

切块设市导致后患无穷
李清微信:13520508091
公众号:每天一杯好酒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12-08
回 李清 的帖子
李清:切块设市导致后患无穷 (2024-12-08 19:15) 

歡迎說實話。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12-10
根據手頭上的資料,中華民國二年八月內務部職方司第一科編製的《浙江省區域沿革一覽表 》,“山陰、會稽兩縣為舊紹興府附郭首縣,民國元年二月裁府並改今名。”

另據《臨時政府內務行政紀要》:“浙江省  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准浙江都督咨送行政區域表內,該省各府、廳、州於元年四月實行改縣,當由部備案。”

這是比較早期的資料,在這以後的資料基本上都是寫1912年2月裁府併縣並改名紹興縣。所以不知道上面所說的“清灭亡的前几年,绍兴府的两个附郭县(山阴、会稽)合并为绍兴县”來源於哪裡?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12-13
清末在东北设立的很多府都没有附郭县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12-20
回 gong 的帖子
gong:根據手頭上的資料,中華民國二年八月內務部職方司第一科編製的《浙江省區域沿革一覽表 》,“山陰、會稽兩縣為舊紹興府附郭首縣,民國元年二月裁府並改今名。”
另據《臨時政府內務行政紀要》:“浙江省  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准浙江都督咨送行政區域表內,該省各府、廳 .. (2024-12-10 00:36) 

根据绍兴县志,在1911年9月裁撤山阴会稽,并未合并一说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12-20
所谓的裁撤附郭县主要还是在东北、川边、新疆等新建制地区设府后未设附郭县,内地清末基本没有裁撤附郭县;内地没有附郭县的主要是惠州府归善县(今惠阳县,府县异城,民国裁府)、铜仁府(今铜仁市碧江区)铜仁县(今江口县)(民国铜仁府直辖地改置铜仁县,原铜仁县改置江口县)
虚省
建州
分大县合小县
乡镇市自治
市分二等:县辖市、州辖市
首都设中央直辖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前天 20:24
清末废府首县的背景是要设立审判厅,这是清末新政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地方上没有独立的司法机关,是由行政长官(比如县令)判案的。很多古装影视剧都有体现,比如大家十分熟悉的包青天故事,讲包拯在开封府断案,真实历史上他当时的身份是权知开封府。
清末新政的时候就提出来,地方上要设立独立的司法机关,也就是审判厅。这是清末地方官制改革的重点。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央文件(1908年《九年预备立宪逐年推行筹备事宜谕》)只说,到光绪三十九年(假如清朝还在,且光绪没死,这一年是1913年)各省、府、州、厅、县驻地要成立审判厅。但我们知道,省城和府城实际上也是县城。因此府城究竟要成立几个审判厅就成了关注的焦点。
最早引起争议的是江苏。而且江苏关注的点在于,它有很多对同城而治的县,比如苏州府城就是吴县、长洲县、元和县三县附郭。当年分县的时候,一个背景是业务太多,一个城池一个知县忙不过来。改革以后成立专门的审判厅,知县也就不用断案了,那么知县工作量就减少了,是否还有必要同城保留两个甚至三个知县呢?而且一算编制就更坏了——本来行政司法合一,一个县就一套班子,现在行政司法分开,一个县有两套班子,等于凭空多出来一堆编制要供养。对于这些同城而治的县,这笔账就更亏了。所以江苏人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裁撤多余的县,每个城池就留一个县。比如南京城(江宁府城),本来有上元县、江宁县,江苏准备裁掉江宁县,只保留上元县,这样改革以后还是两套县级班子,而且空出来的江宁县衙门正好给上元县初级审判厅用。江苏算了一笔账,按照1911年的水平,这样裁县可以节省办公经费十余万两银子,省下的钱正好拨给各个审判厅用。
江苏的计划交到中央后,得到上面大力支持,还要向全国推广。但推广的过程中,发生了大跃进。江苏原计划只是裁撤同城多余的县,至少还留了一个附郭县。中央却要求把所有附郭县都废掉。
1911年3月2日,民政部发通知,要求“各省督抚,查明州县同城之处,一律奏明裁并,以省冗糜而杜纷歧”。湖广总督瑞澂就上报,计划把湖北十府首县都废掉。5月皇族内阁出台后,专门开了一次内阁会议讨论这事,觉得“以裁汰府城首县,提取原有款项筹设各府地方审判厅为合宜”。并且提出了三点改革理由:
一是改变以往知府不亲民事之况,知府由管官之官转变为亲民之官。知府易于了解地方蠹弊和民间疾苦,更便于其察吏整军;二是亲理民事的知府不再是充其位,投老养闲之职,有利于甄核人才;三是断绝首县迎送过往之陋习,裁除支应虚靡之弊。
然后6月的时候,中央就下令,“各省将各府同城首县概行裁汰,并入该府管理,照直隶州办法仍兼管属县;提取原有款项并划拨县署作为筹设地方审判厅之用,迅速设立府治审判厅”。
但我们知道,从中央文件出台到地方落地见效,这个过程不是光速实现的。首要问题就是人员安排。各地督抚考虑到,过去知府是不理民的,今后要管首县地盘的事,觉得现任知府都不合适。于是提出来一个逆天操作,免去现任知府,把原来附郭县知县提拔为新任知府。这个建议得到了很多地方督抚的赞同。于是这年9月的时候,浙江、湖北等省就开会研究相关问题。
然后我们知道,这年10月爆发了武昌起义。清朝废除附郭县的大计还没有彻底完成就灭亡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