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片区大调整,石龙划入城区!”“东坑、黄江划入松山湖片区!”……3月11日,随着《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国土空间规划》)正式印发,一系列关于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图的解读在自媒体平台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公众对于六大片区调整的热议。
官方回应 对此,规划编制团队负责人回应,明确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所划的
六大片区是从空间功能协同的角度划定的,不涉及也不改变现有的行政管理片区。
在小编看来,六大片
区划定只是功能区分,并不涉及到正式
行政区划调整。东莞市是属于地级市直接管辖
乡镇的行政区划体制,管辖4个街道28个乡镇。中间没有县一级的管理层。
一直以来,东莞市直筒子市的模式备受大家关注,东莞市增设市辖区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但是实际上,东莞市有超过1000万的
人口,街道和镇的人口数量,很多都相当于大多数县级人口,划分市辖区,很可能打破目前的稳定格局。
片区规划 据了解,早在2023年《国土空间规划》征求意见稿阶段,类似的声音便已出现。规划编制团队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在于更加高效地利用国土空间资源,推动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国土空间规划》延续了此前东莞六大片区统筹思路,将六大片区分为“
中心协同”与“特色均衡”两种类型。前者包括城区片区、松山湖片区与滨海片区,以“一主两副”为核心,协同周边紧密连接的镇街作为腹地,带动片区统筹发展;后者包括东南临深片区、水乡片区、东部片区,以产业平台整合为核心,打造“小而美”的镇级中心。
在方舆看来,虽然东莞市对片区进行了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城市建设,但是东莞城市界面与千万人口级别的深圳,广州还是相差甚远。这也是缺乏县级规划与建设的一大弊端。
东莞有可能增设市辖区么 网上出现了很多规划东莞设立市辖区的
方案,但是基本也是和当前的功能区有一定的关系。分为6个市辖区,每个区的人口将最多高达200多万,给县级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市辖区一般是围绕市中心进行建设,缺乏一定的独立性。而东莞市是比较明显的分散型发展城市,各个乡镇具有一定的独立权限,能够充分发展。

但是乡镇的独立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弊端,就是发展过于粗糙,缺乏统一规划,布局。缺乏行政资源带来的强有力的管理体制。 所以三亚市经过多年的直筒子市发展模式又设立了4个市辖区。而在小编看来,东莞并不完全适合市辖区模式,但是设立县级市模式,县级市的独立性很有可能又与东莞市这个大盘脱节,所以目前估计是维持稳定状态。

小编认为,如果先以虎门镇合并设立县级市,像龙港市模式进行试点,或许会更加有利于地区的协调高质量发展。未来虎门镇也非常有可能升级县级市,当前行政体制创新方面,国家是非常支持的,而且龙港市以40%的县级行政管理资源实现了100%的管理智能,在国家层面得到了认可。
未来东莞市行政区划可能会有变化,当然这需要智慧和勇气去破解然后融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