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
韓釜山10年北漂20萬人 第2大城恐被仁川取代
新聞網址
https://news.tvbs.com.tw/world/2812580新聞內文
南韓的第二大城釜山
人口超過330萬,但近10年來人口外流20萬人,絕大部分都是「北漂」到首爾討生活,這是因為產業往高
科技轉型,傳統以重工業為主的釜山逐漸沒落,成為南韓「鐵鏽帶」,而更靠近首爾的仁川,人口已經突破300萬,若釜山再不想辦法轉型,未來第二大城的地位,將被仁川取代。
南韓男演員金正泰:「你現在住在一座大
城市嗎?首爾?首都圈?我們國家一半的人口都住在首都圈,但你知道嗎?釜山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消失。」
人口超過330萬的南韓釜山,快要失去第二大城的地位嗎?這不是危言聳聽,人口萎縮是釜山的現在進行式。
南韓男演員金正泰:「過去10年,釜山人口流失超過20萬人,其中近一半是年輕人。他們大多選擇前往首爾發展。」
原來是因為首都首爾虹吸效應太強,南韓各地年輕人紛紛湧入首爾發展,但釜山人口外流最嚴重。
根據2021年的統計,釜山超過8300戶「北漂」到首爾,其他地方像慶尚南北道、第三大城大邱,頂多也只有6、7千戶。為何釜山人口外移推力這麼大?
北漂首爾的釜山人:「現在我住在合租公寓,四個人分租一間,大家都是從地方北漂來,有人當老師,有人還在學,職業各異。」
釜山年輕人寧可犧牲生活空間與品質,也要北漂討生活。主因就是產業變遷迅速,當南韓發展轉向高科技半導體,傳統上以重工業為主的釜山優勢漸失,引發產業外移,又得不到政策疼愛,就變成鐵鏽帶。
東義大學媒體傳播教授李俊浩:「例如(釜山)興建新機場這類的提案,以首都圈的觀點來看,是不應該存在的,所以得不到支持。」
南韓國家資源集中首都圈,這跟鄰國日本過度集中東京,狀況類似,過度擁擠也是生育率低迷的原因之一。
中央大學城市規劃教授馬康來:「首都圈越來越強大,導致地方的產業與人口不斷被吸走。因此,我們需要能夠與超級大都市,相抗衡的地方大都會。
近來有聲音認為,釜山應該效仿日本大阪,分散東京人口壓力的責任。
要復興釜山,就要全面升級
交通基礎建設,吸引企業進駐,而且要跟周邊衛星城市整合力量。至於產業如何翻轉,釜山有觀光優勢。
南韓男演員金正泰:「這是釜山『舊城區未來』:影島,以前造船廠與工廠,正改建為咖啡館、
文化村,將釜山的歷史與現代感,交織成獨特的觀光資源。」
然而釜山得先擊敗新挑戰者。
韓聯社專題:「未來南韓即將發生人口結構變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仁川將超越釜山,成為南韓第二大城市。」
首爾虹吸效應,讓仁川迅速崛起,鄰近的京畿道高陽市,人口剛破百萬,剛好就在首爾與仁川中間。
交通優勢得天獨厚,對外銷為主的產業有極大吸引力。
韓聯社專題:「高陽市緊鄰首都首爾,且靠近仁川國際機場與金浦機場,擁有得天獨厚的
地理優勢。因此有觀點認為,高陽市很可能升格為經濟自貿區。」
高陽距離首爾市
中心約20公里,通勤最快只要20分鐘,高薪白領族喜歡來置產、通勤上班,讓高陽成為首爾最有發展性的衛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