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420阅读
  • 12回复

[非洲]请问南北苏丹是怎么划分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5-08-03
请问南北苏丹是怎么划分的?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5-08-03

苏丹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使用者占总人口的60%。通用英语。7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主要居住在北方。南方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25%,南方居民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仅有5%的人信奉基督教,多居住在南方和首都喀土穆。

由于苏丹南北方在民族、宗教、文化、政治等方面存在地差异与矛盾,苏丹爆发了两次南北内战。第一次内战始于1955年,止于1972年。20世纪80年代初,苏丹总统尼迈里在全国实行伊斯兰法,引起南方人的强烈抗议。1983年5月,以约翰·加朗为首的一些南方官兵发动兵变,成立“苏丹人民解放军”(SPLA),开始武装推翻政府的活动,引发了迄今未止的第二次内战。近年来,在苏丹政府的努力和政府间发展组织(简称“伊加特”)斡旋下,苏政府先后与南方8个反政府派别签署《和平协定》,并谋求与SPLA谈判,和平解决南方问题。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5-08-03
北方穆斯林多数派一直企图把中央政府的权威强加给以万物有灵论者和基督教徒为主的苏丹南部居民,导致内部冲突不断。这种紧张关系使南部苏丹人从1963——1971年以及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不断奋起反抗中央政府。北方人控制的军人政府于1989年上台后,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影响很深,拒绝接受该国南部反叛势力的要求。连年不断的南北冲突使苏丹为发展本国经济和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而做出种种的努力受阻,结果导致80和90年代南部一些地区遭受饥荒。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5-08-03
苏丹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与乍得接壤。由于达尔富尔地区有约80个部族混居,因此错综复杂的种族和宗教矛盾不断引发他们之间的暴力事件。当地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居民与信奉基督教和原始宗教的黑人居民经常发生武装冲突。

  2003年2月,由该地区黑人居民组成的“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公平运动”两支武装以政府未能保护他们免遭阿拉伯民兵袭击为由,展开反政府的武装活动,要求实行地区自治。

  2004年4月,苏丹政府虽然同反政府武装达成停火协议,但协议并未得到执行。据联合国估计,达尔富尔地区发生的战乱已造成至少1万人丧生,100多万人逃离家园,酿成“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联合国安理会2004年7月30日通过第1556号决议,要求苏丹政府在30天内解除达尔富尔地区阿拉伯民兵的武装,否则将对苏丹进行经济和外交制裁。为化解危机,苏丹政府2004年8月4日与联合国达成了“达尔富尔行动计划”。根据计划,苏丹政府将采取尽快与反政府武装恢复和谈、达成停火协议、恢复地区生产等措施,以便逐步恢复达尔富尔地区的稳定。8月21日,苏丹政府又与联合国签署了难民自愿返回协议。根据协议,逃往苏丹国内其他地区的达尔富尔难民可以在自愿基础上返回自己的家园。

  在加强与联合国合作的同时,苏丹还赢得了非盟和阿盟的支持。阿盟82004年月8日在开罗举行紧急外长会议并发表声明,明确拒绝西方国家就达尔富尔危机对苏丹进行武力威胁。非盟也决定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遣300人的部队,以帮助实现地区的稳定。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5-08-03
达尔富尔危机

2003年2月,苏丹西部的达尔富尔两支黑人武装力量———“苏丹解放运动”和“正义与平等运动”指责苏丹政府不仅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将该地区边缘化,而且过去一年来大力扶持阿拉伯武装民兵欺压黑人,他们要求实行地区自治,并开始袭击政府的军事设施。

民兵的袭击和政府的“焦土”式进攻迄今已造成3万至5万人死亡,110万黑人居民被迫逃往周边地区,另有15万至20万人逃入邻国乍得,220万人急需食品和医药救济。世界卫生组织7月1日在日内瓦警告说,达尔富尔地区在7、8两月可能将有数万人死于痢疾、疟疾和霍乱。联合国已经将达尔富尔地区列为目前世界上人道主义危机最严重的地区。在苏丹政府、非洲联盟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达尔富尔局势最近有所缓和,但远没有得到化解。

  苏丹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北与利比亚、埃及为邻,南与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交界,西与乍得、中非共和国接壤,东连埃塞俄比亚,东北濒红海。全国有19个种族,597个部落,阿拉伯人约占39%,其余为黑人,错综复杂的种族和宗教矛盾长期困扰这个非洲幅员辽阔的国家。

  达尔富尔,西邻利比亚、乍得及中非共和国。冲突前人口约600万人,主要为游牧的阿拉伯人和黑人农民,但大多均信奉伊斯兰教。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严重旱灾,达尔富尔北部地区荒漠化加剧,当地的阿拉伯裔牧民纷纷向南部迁徙,与南部黑人居民争抢有限的水草资源,经常发生部落仇杀。长年的内战使苏丹的基础设施几乎破坏殆尽,政府的无暇顾及使达尔富尔地区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随着南方的自治趋势和外来因素的影响,达尔富尔出现了主张分离主义的部族自治倾向。

  达尔富尔人道危机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目前存在两种主流意见。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主张对达尔富尔实施区域性武器禁运,同时向苏丹政府施压,如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解决危机,就要对苏丹采取制裁措施。另一方面,以非盟和阿盟为代表的国家则认为,达尔富尔问题十分复杂,联合国应该给予苏丹政府更多时间开展对话,解决这场冲突。

  苏丹南部的内战从1983年开始,已持续20多年,是非洲大陆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之一,至今已造成200多万人丧生,400万人流离失所。苏丹因此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英国老牌殖民主义者遗留下的历史问题是引发苏丹内战的最大因素。19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向苏丹扩张。1898年,英国和埃及的联军击溃苏丹军队的抵抗,控制了苏丹。1955年苏丹迈向独立时,黑人虽占人口的60%,但是文化落后。英国人担心黑人缺乏治理现代国家的能力,否定了分治方案,将政权交与北部的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接管南方,并将阿拉伯语作为唯一官方语言,把南方的黑人精英排挤出政治决策阶层。

1955年8月,以南方黑人为主的一些部队,拒绝调往北方的命令,发动了武装叛乱。这是第一次苏丹内战。1972年3月,在外界调停下,喀士穆政府同意南方成立单一地方政府,并给予一定自治权力,内战暂止。但到1983年,喀士穆政府再次把南方分划为几个省,并在当地强制实行伊斯兰法律,引起南方人的强烈抗议。1983年5月,以约翰·加朗为首的一些南方官兵发动兵变,成立“苏丹人民解放军”,开始武装推翻政府的活动,引发了迄今未止的第二次内战。

苏丹一直面临着贫穷、战乱和难民问题的三重挑战。发达国家提供的援助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减少,西方七国在1999年减免非洲国家部分债务的同时甚至将其与“人权状况”及民主化状况挂钩,使得非洲5个最贫困的国家“无权享受”免债待遇。正是由于多年来的制裁,苏丹经济困难,曾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为无力偿还债务和不宜提供贷款的国家。在推进民族和解进程、实现国家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苏丹迫切需要的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协调和经济支持。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5-08-03

地图!

一图胜万言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5-08-03
苏丹现在实际上已经被分为南、北、西三个国家。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5-08-03
苏丹南方曾经建立芬吉共和国,现在西部以答尔富尔民族为主的政权也事实上成立,北部努比亚民族也在尝试独立,只有东部阿拉伯地区还正式归属中央。
jim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5-08-03
南方的加朗坐飞机摔死了,苏丹南北和平进程遭受挫折。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5-08-04

“苏丹南方曾经建立芬吉共和国”

有点疑问。

芬吉人是阿拉伯移民与尼罗河中游土著的后裔,是苏丹阿拉伯人的前身,其酋长自称是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历史上的芬吉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天苏丹的中北部,也就是今天苏丹阿拉伯人的主要活动区域。

南方怎么会建立“芬吉共和国”?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5-08-04

13世纪,由于阿拉伯人的大量移入,伊斯兰教得以迅速传播,在15世纪出现了芬
吉和富尔伊斯兰王国。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5-08-04
早在4000年前就有原始部落居住。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为古埃及的一部分。公元前750年努比亚人在苏丹建立了库施王国。公元6世纪苏丹进入基督教时期。公元13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苏丹,伊斯兰教得以迅速传播,在15世纪出现了芬吉和富尔伊斯兰王国。公元16世纪被并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势力范围。英国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向苏丹扩张。1881年,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领导群众开展反英斗争,于1885年建立了马赫迪(即“救世主”)王国。1899年苏丹成为英国和埃及的共管国。1953年建立起自治政府。1956年1月1日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1969年5月25日,尼迈里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1985年4月6日,达哈卜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共和国。1986年4月苏丹举行大选,萨迪克·马赫迪出任总理。1989年6月30日,巴希尔军事政变上台,成立“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简称“革指会”)。1993年10月,革指会解散,巴希尔改任总统,并在1996年3月和2000年12月的总统大选中连任。

  政治 巴希尔1989年上台后,解散议会、内阁及地方政府;取缔一切政党,停止一切非官方新闻机构的活动;199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南方部分省除外)实行伊斯兰法,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制定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针和政策的准则。1996年3月,苏举行首次总统和议会选举,巴希尔当选总统,原全国伊斯兰阵线(简称“伊阵”)领导人图拉比当选议长。1998年6月,苏颁布新宪法,明确规定言论、结社自由和政治协商等原则,承认宗教平等、信仰自由,确立了独立、开放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同年底政府制定并通过《政治结社组织法》,约30个党派注册成为合法政党。1999年底,巴希尔总统宣布解散议会,图拉比随后宣布退出执政的全国大会党(由 “伊阵”演变而成),另组建反对党-人民全国大会党。2001年2月,图拉比领导的人民全国大会党与加朗领导的南方反政府武装签署谅解备忘录后,苏安全部门逮捕了图拉比。

  2004年,苏丹政府先后于3月和9月挫败由人民全国大会党策划的三次政变;同时继续奉行全国和解政策,积极寻求与北方反对派和解与对话、与南方反政府武装和谈。在美国和政府间发展组织(简称“伊加特”)的直接参与下,苏政府与南方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PLM)的和平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双方于2005年1月9日在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至此,长达22年之久的苏丹内战宣告结束。目前,苏政局基本稳定。

  【内战】由于苏丹南北方在民族、宗教、文化、政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矛盾,苏爆发了两次南北内战。第一次内战始于1955年,止于1972年。20世纪80年代初,苏丹总统尼迈里在全国实行伊斯兰法,引起南方人的强烈抗议。1983年5月,以约翰·加朗为首的一些南方官兵发动兵变,成立苏丹人民解放军(SPLA,又称SPLM,即“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开始武装推翻政府的活动,第二次内战爆发。近年来,在苏丹政府的努力和 “伊加特”斡旋下,苏政府先后与南方8个反政府派别签署《和平协定》,并谋求与SPLA谈判,和平解决南方问题。2000年底,巴希尔在苏总统大选中获得连任后,提出了将生存权作为基本权利、确保宗教自由和在地区国家参与调解的框架内坚持和平解决南方问题的两点倡议。2001年6月,埃及和利比亚继1999年联合提出解决苏丹问题的倡议后,再次联合提出实现苏全面和平和解的9点建议,苏政府表示无条件接受。11月,美总统苏丹和平特使丹福斯首次访苏,提出美关于实现苏和平的4点建议。2002年1月,在美参与下,苏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在瑞士达成双方在苏努巴山区实现有限停火的协议。7月,在“伊加特”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英等国的斡旋下,苏政府与SPLA在肯尼亚南部城市马查科斯就结束内战签署和平议定书,双方就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南方实行民族自决、宗教和国家关系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等重要问题达成原则一致。2003年9月,苏第一副总统塔哈与SPLA领导人加朗在肯尼亚奈瓦沙举行内战以来双方首次最高级别特别谈判,并就过渡期内军事与安全安排问题签署框架协议。2003年10月至2004年1月,塔哈与加朗在奈瓦沙举行第二、三轮特别谈判,就过渡期内资源分配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过渡期内资源分配协议》。2004年2至5月,塔哈与加朗在奈瓦沙举行第四轮特别谈判,双方就国家权力分配和南方南科尔多凡州努巴山区、西科尔多凡州阿布耶伊和青尼罗河州南部等三地区划分等最后分歧达成一致并签署了3项框架协议。12月,苏政府与SPLA在奈瓦沙签署了《永久性停火协议》和《全面和平协议的执行步骤协议》。2005年1月9日,苏政府与SPLA在内罗毕正式签署《全面和平协议》(由双方自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所签署的8项协议汇总而成)。至此,长达22年之久的苏丹内战宣告结束,南北双方铸剑为犁,苏进入战后重建和由乱而治的和平历史时期。

  【达尔富尔问题】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人口约400万,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社会经济状况落后。当地阿拉伯牧民同黑人农民常因争夺水草资源发生部落冲突。2003年2月,由非阿拉伯人组成的“苏丹解放运动”(SLM)和“正义与平等运动”(JEM)开始反政府武装行动,有关冲突已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流离失所。

  2004年7月和9月,安理会就达问题通过1556和1564号两项决议,威胁对苏石油等领域实行制裁,中国投了弃权票。

  2005年1月,根据1564号决议成立的达尔富尔人权问题国际调查委员会向安理会提交报告,认为苏政府在达地区滥施武力等行为基本构成“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达地区反政府武装的行为也构成“战争罪”。3月底,安理会先后通过第1591和1593号2项新决议。内容分别是就达尔富尔问题对苏实施定向制裁以及将有关侵犯人权和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相关责任人交由国际刑事法院(ICC)审判。苏政府对1591号决议表示遗憾,对1593号决议宣布“完全拒绝”。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5-08-12
中石油在苏丹有油田,似乎主要就在达尔富尔地区,据说苏丹的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是世界第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