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香江过客在2005-10-26 19:59:16的发言:回第18 楼。97年的时候,九龙巴士公司花了6亿元采购200台双层大巴,我是图了个方便,在数字后加两个零。固然有失于粗略,但“百亿”这个数量级是不错的。相对之下,“神六”才9亿元;深港西部通道(见图)32 亿元,分两年投入;纳税人的钱投放在哪效益大,很清楚。
改制要改建道路,顺便连设施也都改善了,钱花得值。私有车辆,改也不难,只消政府公告若干年后改制,现在以及未来的车主们,何时选择取舍左或右舵车,他们心中有数,到时水到渠成。
公交车便复杂了。汽车公司并非福利事业,就算支出与收入相抵,也势必无法向股东大会交待。票价又不能与现实脱节,涨价只苦了普罗大众,引发民怨。让政府资助,则什么样的水平才算公平合理,才摆脱“官商勾结”,“用纳税人钱资助私人做生意”的嫌疑?分批换车,未尝不可。但车门有的在左,有的在右,结果车站只能摆在路中央,港九市区路窄,人多,交通流量大,恐怕会乱作一团。
凡事铁了心去做,不会没有解决之道,此地并非合适的讨论区,从略。我主要的衡量是,投入了巨大的社会资源,能否得到相应的收益?成本大效益小,便是形象工程。十几年前那种花得起便花的岁月已经过去,今天香港特区花钱必须看轻重缓急。向中央请求财政协助,拿国内纳税人的钱去补助私人企业,更非我所乐见。
[upload=gif]UploadFile/2005-10/200510262026694.gif[/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