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54阅读
  • 2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3):洮南府(白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1-03
<P>洮南府:繁,疲,难。省北九百里。明属泰宁卫。光绪三十年,以科尔沁右翼前札萨克图王旗垦地,设治双流镇,置府。领县五。西北:敖牛山、野马图山,皆内兴安岭东南迤出支山,过此山脉伏行。洮尔河导源乌珠穆沁旗索岳尔济山,南流,迳本旗郡王府东流;交流河导源右翼中旗,左合那金河,自西来汇,东流入靖安。府治当汇口之南少西,地势平原,河泡错列。西北:乾安镇,西与右翼中旗毗连,亦系乌珠穆沁往来大道。有照磨,光绪三十三年置。官商路七:一,府北八仙套海赴本旗郡王府;一,府北德勒顺昭至高平镇赴靖安;一,府西抱林昭至海庙西赴热河绥东;一,府西五家子赴右翼中旗;一,府南叉干他拉赴开通;一,府东英哥窝棚赴右翼后旗;一,府东金山堡至报马吐冈赴安广。旧有蒙古站曰奎逊布喇克,在府西。</P>
<P>靖安繁,疲,难。府东北九十里。古东室韦地。明属泰宁卫。光绪三十年,以右翼前旗垦地置县隶府。西北:七十七岭。南:洮尔河自府入,东屈,东北流,入镇东。官商路三:一,南英哥套赴府;一,东北赴黑龙江;一,东南撮伦坡达右翼后旗赴吉林。旧有蒙古站诺木齐伯里额尔格,在县西北。</P>
<P>开通繁,疲,难。府南一百四十里。明属泰宁卫。光绪三十年,以右翼前旗垦地,设治哈拉乌苏,移治七井子,置县隶府。地皆平原井泉,无山水。县治当洮辽驿路之东,由巴彦昭北行六十里至县治。又北行百里至叉干他拉入府境。设有文报站四。又由巴彦昭南行,历达尔罕王旗至辽源,为洮辽驿路,设站。惟中经达尔罕旗二百馀里荒地。宣统元年,始勘放旗界站荒,沿站两旁各划十里垦放,以利交通。又道由县东南巷鹰沟出境,经郭尔罗斯前旗,直达吉林农安之新集厂。</P>
<P>安广冲,繁,疲,难。府东南百六十里。明属泰宁卫。光绪三十一年,以科尔沁右翼后镇国公旗垦地,设治解家窝堡,置县隶府。北:太平岭。南:长岭。西:朝阳山。东北:沙坨子。东南:双龙山、大黑山。山皆无木石。洮尔河自府入,受黄花硕泊水,东北流,屈东南,入黑龙江大赉?,其北岸为镇东境。官商路六:西包马图赴府;西南赴开通;西北六家子赴河北镇国公本旗;东北托托寺赴黑龙江;东王赉屯赴黑龙江大赉?;东南大榆树入郭尔罗斯前旗赴吉林农安。</P>
<P>醴泉冲,繁。府西北一百八十里。古鲜卑地。明属泰宁卫。宣统元年,以科尔沁右翼中图什业图王旗垦地,设治醴泉镇,置县隶府。北:茂改吐山。南:霍勒河,导源札鲁特旗,曰哈古勒河,曰阿噜坤都伦河,合流入本旗境,东南至县。有开化镇城基,光绪三十二年,与醴泉镇同时勘定。官商路四:县东罗窝棚历青阳镇赴府;北渡交流河达黑龙江景星镇;南赴本旗亲王府;西赴乌珠穆沁旗。旧有蒙古站曰希嫩果尔,曰三音地哈希,在县东,南达喜峰口,即蒙古草地也。</P>
<P>镇东 府东北二百里。古东室韦地。明属泰宁卫。宣统二年,以科尔沁右翼后镇国公旗北段垦地,设治南叉干挠,置县隶府。南:洮尔河自靖安入,东北流,屈东南,入黑龙江大赉会嫩江,所谓“与那河合”也。官商路四:西南薛家店赴府;南金圈窝铺渡洮尔河赴安广;西麻力洪茅头赴靖安;东北利顺昭赴黑龙江之大来气镇。县西北旧有蒙古站哈沙图。</P>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3:51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1-08
洮南--因位于洮儿河南岸而得名。她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而且也曾是吉林省西北边陲的一座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府县”之称。据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及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春秋至隋唐时期有东胡、鲜卑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洮南设治较早,行政区划演变频繁。唐时属松漠都督府,辽、金时属泰州,元时属泰宁路,明时归奴儿干都司泰宁卫所辖,清时隶属科尔沁右翼前旗。1904年于现址建洮南府,辖靖安、开通、礼泉、镇东、安广5县。1913年,撤府设县,称洮南县,隶属奉天省。1945年8月14日后,曾隶属嫩江、辽北、黑龙江省,1954年6月划归吉林省。1958年10月与原白城县12个乡合并为洮安县。1987年5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称洮南市。
洮北区春秋战国时属东胡地。三国、两晋时为夫余奴隶制王国的属地。南北朝时属勿吉地。隋朝属契丹地。唐朝的渤海国时属室韦与契丹相间之地。辽代属上京道泰州的北境。金代属临潢府路及东北路招讨司。元朝属中书省泰宁路地。明朝属泰宁卫管辖。清朝初年为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札萨克游牧之地。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此地与双流镇等地同时开放,因土地肥沃,人口日众,村落渐渐多起来。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在此地设靖安县,县衙署驻白城子,隶属奉天省洮南府。
  关于靖安县名的由来,据乡土志记载:在设县前,境内曾有刚保等土匪,烧杀抢掠。所以清朝统治者为“靖其乱,以求安谥”,故名“靖安”。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于白城子修县衙,筑城墙。因与江西省靖安县重名,而江西省靖安县历史较久,当时督统衙门也设在靖安县城白城子,来往信函颇多,给白城子方面的信函往往错邮到关内江西省的靖安县。遂于1914年(民国三年)将隶属于奉天省洮昌道的靖安县改名为洮安县。因地处洮儿河畔,县境被洮儿河西、南、东三面环绕,为祈祷此地长久平安,故更名洮安。
  民国以后,1929年(民国十八年),洮安县隶属于辽宁省,为三等县。同年6月于白城子设立兴安区屯垦公署。12月经东北政务委员会批准,在白城子设立市政筹备处,拟建兴安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本侵略者占领了白城子,兴安区屯垦公署、兴安市政筹备处就此告终。
  1934年洮安县划归新设的伪龙江省。1938年因洮安、洮南在日文中是同音,故以驻地白城子名为县名,改洮安县为白城子县。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5年12月建立民主政权,又恢复原县名,将白城子县改为洮安县。1946年9月洮安县划归辽北省管辖,曾为辽北省省会。1948年划归嫩江省管辖。1949年又隶属于黑龙江省。1950年10月将洮安县又改名为白城子县。1954年白城子县划归吉林省白城子专区管辖,白城子为专署驻地。1954年9月略去“白城子”中的“子”字,将白城子县更名为白城县。1958年10月白城、洮南两县合并,称洮安县,县政府驻洮南镇;另以原白城县县城白城镇的行政区域范围设市,名白城市(县级),为白城专区行署驻地。
  199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白城地区,设立白城市(地级)。撤消白城市(县级),设立白城市洮北区(县级)。因洮北区位于洮儿河之北而得此名。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1-08
开通镇为通榆县辖镇,通榆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偏东。清代是蒙古族游牧地,名七井子,后成为交易市场。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设洮南府以后,七井子东7公里处哈拉乌苏一带地方成为洮南府、奉天府之间必经的交通孔道,但与边内繁庶地方相比,仍是“荒漠无壤,村落绝少,行旅艰难”。为了对这一带开发治理和疏通官道,盛京将军在奏请设县时,取名曰“开通”。因此地是南通盛京的必由之路,含有“开辟、疏通官道”之意,接到设治朱批时,治所拟设哈拉乌苏(又名青龙泡屯)。后来,务本农业公司禀请,并经盛京将军曾祺奏请皇帝允准,同年10月,镇基改设在七井子东,定名富平镇。不久,镇随县名,亦更名为开通。

县城初创时隶属于开兴社。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属三区。1910年(清宣统二年),为四区。1928年(民国十七年),“县城10里方圆划为一区”。沦陷时期,称开通街。新中国成立后称城区。1956年3月始称开通镇,后废。1958年10月16日,建立通榆县,此后开通亦随之改称通榆。同年11月15日又改称开通镇,1960年,复称通榆。1962年又置镇,称通榆镇。1983年3月1日,复称原名开通镇。聚落呈棋盘状,面积约6平方公里。平齐铁路过境,于此设火车站,长白公路经此。

大安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有秽貊、夫余、室韦、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少数民族在这一带游猎、放牧;近、现代逐渐有村屯出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2年)洮儿河南便已形成部分村落,以后逐渐扩展到洮儿河北岸和嫩江沿线,居民多以捕鱼为业,网房子甚多。清末(公元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新政”实施,允许并鼓励汉人移居旗地垦荒种地,1905年1月14日正式设大赉直属厅,同年9月22日在解家窝堡设安广县(今新平安镇),伪满康德三年(1936年)安广县公署移至安广镇。民国二年(1913年)改大赉厅为大赉县。1934年末,大赉、安广同属龙江省。1945年东北解放后,大赉、安广两县几经分合。1946年合并为赉广县隶属辽北省。1948年又恢复大赉、安广两县制,隶属黑龙江省。1958年两县又合并为大安县,隶属吉林省,1988年8月30日,国家民政部批准大安撤县建市,称大安市。
据镇赉县丹岱乡白沙滩电灌站出土的完整猛犸象臼齿化石和胜利乡二井子、坦途镇北岗子、镇南聚宝山、嘎什根乡二力把北岗等多处遗址证明,镇赉县境内早在5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便有人类生活居住。后曾有东胡、肃慎、夫余、鲜卑、契丹、女真等诸多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辽金时期境内属上京道泰州;元属中书省泰宁路;明属奴儿干都司塔儿河卫;清初属科尔泌右翼后旗。元朝至清末,   境内为蒙古王公贵族牧地。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蒙荒解禁后,大量汉民到境内“备价领荒”,开垦谋生。宣统元年七月二十九日(1909年9月13日)盛京将军派唐家 前往试办“升科收租”事宜,九月在后叉干挠成立设治局。宣统二年三月(1910年)奏请升县,八月三日(9月6日)奉旨准设。因该地属于科尔泌右翼后旗镇国公封地之东部,故设为镇东县,隶属奉天省洮南府。1929年(民国十八年)改奉天省为辽宁省,镇东县隶属辽宁省。1934年12月,镇东县录属龙江省。1945年8月3日,民国政府颁布《收复东北各省处理办法要纲》六条,将东北三省划为九省,镇东县归属辽北省。1945年11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在齐齐哈尔成立嫩江省,镇东县隶属嫩江省白城子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6年3月,嫩江省划分为嫩南、嫩北两个行政区,镇东县归嫩南行政区。5月中旬,撤销嫩南行政区,并入嫩江省,镇东县属嫩江省。6月成立吉江行政公署,镇东县划归辽吉行政区四专署。1946年3月,在大赉县(今大安县)洮儿河以北地区成立赉北县,隶属嫩南行政区。同年5月中旬,赉北县隶属嫩江省。1946年6月,划入辽吉行政区第四专署。1947年2月,撤销辽吉行政区,改建为辽北省,镇东、赉北划归辽北省第四专区。1947年8月,镇东与赉北两县合并为镇赉县,为辽北省直辖县。1948年1月,镇赉县由辽北省政府后方办事处管理。1948年7月,镇赉县划归嫩江省。1949年4月,撤销嫩江省建制,镇赉县划归黑龙江省。1954年8月,镇赉县划归吉林省白城子专员公署(白城地区行政公署)。1993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白城地区行政公署,设立白城市(地级),镇赉县隶属于白城市,直至2003年。

突泉县境,元为辽王乃颜公地;清末为图什业图王管辖。图什业图王因生活挥霍无度,每年都要领着妻妾进京朝贡游览,耗费巨金,入不抵出。于是,逐年售地放荒,突泉一带便从其所辖中分离出来。1907年经奉天总督呈报清廷,1910年复批,始设县治。那时县城北十余里,突涌一泉,蒙古语称其为“卜同博洛格”,译成汉语即为“莽泉”。莽泉水味甘冽,因此,誉其为“醴泉”。后因和陕西省醴泉县重名,遂改为突泉。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