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616阅读
  • 8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54):颍州府(阜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1-30
  颍州府:繁,疲,难。隶凤颍六泗道。明,颍州,属凤阳府。顺治初,因明制,与颍上、太和二县俱属凤阳。雍正二年,升直隶州,改隶安徽省,以颍上暨霍丘来属,分太和属亳州。十三年升府,增设阜阳县,降亳州及所隶太和、蒙城二县来属隶。东南距省治八百四十里。广二百一十里,袤二百二十里。北极高三十二度五十八分。京师偏西三十二分。领州一,县六。

阜阳繁,疲,难。倚。西:七旗岭、金牛岭。县西南:仁胜岗。南:安舟岗。淮水自河南固始入,迳城南三河尖入凤阳。颍水自河南登封入,迳城北东流,茨河、谷河来入之。北:沙河,承太和诸湖水亦来会。西:柳河,承小汝河、白洋湖诸水,并纳于颍。东南流,至沫河口达于淮。西:旧黄河,原经城北合颍水。自河徙鹿邑,黄流遂绝。西北:沈丘镇,即古寝丘。巡检一。包家寨、永安镇、西洋集、驿口桥有汛。王家集,通判一,县丞一。一驿:桥口。

颍上疲,难。府东南百二十里。西南:黄岗。东南:垂岗。北:管谷。西南:淮水自阜阳入,合清河、大润河,至西正阳城,折东北八里垛。颍水自颍州入,迳汉慎县,合乌江水,又东南合樊家湖,至城东。又东南,右合老梧冈湖来会,颍谓颍尾也,又东北入凤台。其北花水涧、袿沟、济水入凤台。八里垛有汛。一驿:甘城。

霍丘繁,疲,难。府东南二百九十里。明属寿州。雍正初,改隶颍。南:九仙、九丈潭。西:长山,三山相连。西北:临水山。淮水自河南固始入。西南:史家河自六安入,迳叶家集,错固始复入,合曲河,至三河尖来会。又东合众水,迳义城废县,分氵戎河、渒河入凤台。氵戎河亦入淮。叶家集有汛。洪家集、三河尖二巡司。开顺集巡司、典史各一。


亳州冲,繁,难。府北百八十里。明初降为县,寻复故,属凤阳府。雍正十三年仍降属州来隶。西:涡河,自河南鹿邑入,北马尚河,合流入蒙城。马尚河在城北,自河南商丘汴河分流,迳州境,包河来注之,下流入涡。其支流入河南永城,谓之澮水。南:淝河自河南鹿邑入,流至州境孟家桥,东流,迳城南入太和。又迳州之龙德寺入阜阳,即夏肥水也。西北聂家湖、花马潭,东南百尺沟,均入涡。东:义门镇。龙德寺集、翟家集有汛。州同一,驻丁园寺集。

涡阳冲,繁,难。府东北二百七十里。同治三年,割阜阳、亳州、蒙城及凤阳府之宿州地增置。南:云梦山。东北:龙山。北:石弓山。北淝河自亳州入,潴为白湖洼,又东入蒙城。涡河亦自亳入,会五毒沟、龙凤沟、梭沟、银沟、金沟诸水始大,东南流,迳蒙城,达怀远,入淮。西南:蔡湖,亦入涡。东南西洋有汛。西北义门集巡司一。

太和繁,疲,难。府西北八十里。明属凤阳。雍正间改隶颍。北:万寿山。沙河自河南沈丘入,迳城南,达亳州,入颍,即颍水上流。东北:茨河,自河南鹿邑入,又东南入沙河,故沙河亦蒙茨河之名。其支流为宋塘河,流迳宋王城入穀河。穀河自西北卧龙冈分流入茨,铭河从之。南:柳河,旧黄河支流也,上通河南项城,下达颍州,合城西舒阳河入沙河。青泥浅有汛。洪山巡司及典史各一。

蒙城繁,疲,难。府东北百八十里。顺治初属亳州,寻同太和改隶颍。西北:驼山、狼山。北:檀城山。涡水自涡阳入,迳城北,再折而东,南流,由怀远涡口入淮。北淝河迳城北板桥集入凤阳。双涧集有汛。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29 13:57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1-31
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县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渐形成。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清为颍州府。清雍正十三年,颍州更名阜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

  北部以亳州市为中心的区域,同样经历了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商代为都城,“汤始居亳,从先王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谯县、领有今亳州境内的谯、城父,属泗水郡,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设谯都,东晋属谯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复置谯郡,唐置谯郡,宋归淮南东路,元置归德府,明降州为县,后复升为州,清属颍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亳州为阜阳地区下辖一个县,称亳县。一九八六年始改县为市,称亳州市,仍归属阜阳地区。

阜阳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这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故里,诗人嵇康的桑梓。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曾巩、苏轼曾在这里为官多年。区内古迹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辉映。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1-31
颍上县历史悠久,西周设县,隋朝定名颍上;历史文化名人管仲、鲍叔牙等是颍上的骄傲。


霍邱县
据县城东北5公里陈家埠乡桥塘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推测,距今约6000年前县境就有 人类活动。
  本县古属东夷(淮夷)。《尚书·禹贡》载地理位置属扬州之域。《史记·夏本纪》载: 禹封皋陶之后(偃姓)于英六。 《正义》: “英即蓼也”,是为虞蓼子国,殷(商)属徐州, 《禹贡指南》 “殷割淮南江北以益徐”。西周仍为蓼国地(蓼故都在固始县蓼城岗遗
址),属扬州之域。  


  春秋,鲁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楚公子燮灭蓼设蓼邑属楚。后又分蓼邑设雩娄邑 (邑治在今固始县陈淋镇附近)和鸡父邑(邑治在今金寨县开顺镇)。
  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未设县,地属九江郡,西楚(公元前206年)属九江 国。
  西汉,在县境设安风县(治所在今邵岗乡许集村)、阳泉县(治所在今临水集)属淮南 国九江郡。又在现霍邱固始之间设蓼县(治蓼故城),安丰县(治所在固始县东南)、雩娄 县(治所在固始县黎集附近),归属如前。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淮南康王幼子刘 庆为六安王,以此五县归其辖。后又在现县城北设义城县,不久废。
  东汉因之,建武十年(公元34年),六安国省,以其县属扬州刺史部庐江郡。
  三国为魏扬州地,属庐江郡。文帝分庐江郡设安丰郡(治安风故城),以蓼、安丰、雩
娄属之。
  西晋因之,改属豫州安丰郡,以阳泉属扬州庐江郡。
  东晋安帝时省安丰郡,迁安丰县于原郡治所,属弋阳郡,其余县皆不见记载。《晋书·地 理志》: “胡寇南下,百姓皆渡江,县多废。”
  南朝·宋设安丰县,复设雩娄县属安丰郡;又分安丰郡立左边城郡。齐因之。梁大同元年 (公元535年),徙旧安丰于霍邱城置安丰州,又立决口县(后改临水县治所在阳泉故城)。
  自西晋以后,南北分裂,本县境域时南时北,郡县废置无常。宋明帝泰始三年(公元467年) 入魏。魏文帝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设安丰县属霍州安丰郡,宇楼县属霍州西边城郡‘南 > 齐曾一度归南朝。东昏侯永元三年(公元501年),复入魏。梁武帝天监五年(公元506年) 入梁。大同元年置安丰州,属豫州霍邱戍。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入东魏,安丰郡废。
  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县境设安丰(治所在霍邱寿县之间,现安丰塘附近)。开皇 十九年(公元599年)始设霍邱县(治现城关),属淮南郡,安丰等县均废。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属淮南道,并于霍邱县置蓼州,别置松滋县于县治西40里沣 贞观初属寿春郡。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改霍邱县为武昌县,属淮南道寿春府。景云元年 (公元710年),复名霍邱县,属淮南道寿春郡。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属淮南镇寿春郡。 此后县名无变。
  五代时期,先属吴,后属南唐寿州。
  北宋,开宝末年(约公元976年),属淮南路寿州。熙宁中(约公元1073年),属淮南 西路寿春府。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一度归金,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属淮南路安 丰军。三十二年,属淮南西路寿春府安丰军(后改寿州)。
  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安丰路总管府,后曾置淮南行省,寻 废。至正中(公元1355年前后),复置,霍邱属之。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属南直隶中都临濠府(凤阳府),后属江南行省风阳府寿州。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属江南省风颍六泗道寿州。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 属安徽省风阳府寿州。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属安徽省颍州。十三年(公元1735年), 升颍州为府,霍邱县属安徽省颍州府寿州。
  民国1年(1912) 8月,属安徽省第四区(驻阜阳)。
  民国3年(1914) 6月至16年4月,属安徽省淮泗道。
  民国18年(1929)12月,中国共产党在白塔畈领导农民暴动, 民国20年(1931) 2月成 立霍邱县临时革命委员会(后称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1年(1932)6月,县苏维埃。代表会决议 改霍邱县为红城县,属鄂豫省皖西北道区。红军撤出县境后,被国民政府恢复原县名 。
  民国21年(1932)10月,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27年(1938)10月,属安徽省第七 行政督察区。29年(1940)4月,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36年(1947) 9月,晋冀鲁豫解放军第二纵队政治部决定成立南霍固县(治叶 集),辖一镇四区,一个月后撤销。
  民国36年(1947)10月,中共鄂豫区党委和行署决定在本县西部、南部和金寨北部及固 始东北部,分置霍邱、霍固两县,属鄂豫区一分区。
  民国37年(1948)6月,撤霍邱县并入霍固县,增设三河尖市(县级),同属鄂豫区一分区。
  1949年1月,霍邱解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2月1日,撤霍固县,以原霍邱县区域恢复霍邱县,归属如前。 5月改属皖北行 政区六安专区。
  1952年皖南、皖北两行政区撤销,建安徽省,霍邱县属安徽省六安专区。1971年3月, 六安专区改名六安地区,霍邱县仍属之。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1-31
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亳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亳”当时定作“薄”,《汉书·地理志》有注云:“亳同薄”。“亳”字首见于《孟子》:“汤居亳”。《史记》也说:“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商曾几度迁都,人们将汤所都之地统称为“亳”,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以南,安徽亳州以北),北亳(今山东曹县一带),西亳(今河南偃师一带)。现在的亳州,系南亳故城城域。市内汤王陵公园中的“成汤故垒”,据说是商汤王的衣冠冢,即〈皇览〉所谓“涡北风头村丛莽中有成汤考故垒”。

周代,此地称“焦”。“周初,武王克殷,封神家农之后于焦”。(〈通典〉)“焦”成了神农后人的领地。

春秋时期,焦属陈国。陈于此营建“焦邑”,与焦邑毗连的是“夷邑”(故址在今亳州城东南部的城父)。焦、夷二邑是当时东南地区与中原腹地相沟通的交通要道。因而也是战略重地,“南北分疆,此亦争衡之所也”。公元前637年,楚将成得臣率师伐陈。夺取了焦、夷二邑,遂为楚地。尔后,楚平王筑谯城,并派太子建驻守城父,使得当时的谯、夷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在此置谯县,隶属砀郡。秦末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后,由于一时难以取北面的彭城,便占据谯县。

西汉,分国为十三个“刺史部”。谯县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东汉时,刺史部由13个减为12个,沛郡改为沛国。同时豫州刺史部置于谯。这对于谯县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建安末年,析沛国之一部署谯郡,谯的地位更显重要。曹操以谯郡一带为基地,不断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扩充自己的力量。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淝水,军合肥。”(〈魏志·卷一〉)也就是在这次战斗中,发生了〈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张辽威镇逍遥津”的历史故事。在经济方面,曹操在谯郡等地衽屯田,大力开展“军屯”、“民屯”,促进了谯城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魏文帝(曹丕)皇初二年(221年),鉴于谯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重要地位,也由于它是皇族本籍(曹氏父子及他们一些重要的文臣武将是谯郡人),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五都”,其地位相当显赫。

西晋,谯为谯国治所。东晋名将祖逖北伐时,曾于谯休整,练兵。南北朝,谯更名为“小黄”。清代诗人刘开路经亳州有诗名云:“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可见“小黄”曾是亳州的又一名称。

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南兖州”,治所设于小黄。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畿,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州‘,改称兖州为亳州,州治所仍设于小黄,“亳州”之名,始见于此。亳州从此成了南亳的后身。这时亳州的辖境,大约包括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瞧县以东、涡阳县西北的涡河、西淝河流域大片地区。到了隋大业二年(606年),亳州又改为谯郡,小黄县亦复名谯县。隋末朱粲起义,就爆发于谯郡的辖地城父。

唐代全国分为若干“道”,谯郡隶属河南道。武道七年(624年),谯郡更名为亳州。天宝元年(724年),亳州又改名这谯郡。乾元元年(758年),谯郡再次更名为亳州。建中二年(781年),亳州与颍州、宋州由“宣武军”节制(“军”是唐代的方镇)。宣武军都督府设在亳州。当时亳州下设八个县:谯、临涣、赞、城父、鹿邑、蒙城、永城、真源。

唐代亳州更盛于魏。开元年间,唐王朝按照辖境大小、经济强弱和位置轻重,将全国的州划为七等。七等中除“四辅”、“六雄”之外,就轮到“十望”。亳州被列为“十望”之一。而且,在亳州所辖八县之中,也有七个被列为“望县”。亳州经济、政治地位可见一斑。同时,它仍然作为军事要冲而受到重视。唐末王仙芝、黄巢起义,首先占领的城镇就产亳州。

宋初,全国分为十五“路”。亳州隶属淮南路。后来十五路改为二十四路,淮南路分为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亳州属淮南东路。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入侵淮、泗地区。亳州沦为金地,隶属金之“南京路”,下辖六县(谯、城父、鹿邑、卫真、永城、赞)、五镇(双沟、郸城、谷阳、赞阳、保安)。金灭亡后,亳州复归南宋。

元灭宋,将全国划为十二个“行省”,亳州隶属河北江行省归德府,下辖六县:谯、赞、鹿邑、城父、卫真、谷熟。至元八年(1271),鉴于长期战争造成人口稀少,亳州的辖县重作调整,领地仅留谯、城父、鹿邑三县。辖县的地位,也由“望”而降“下”。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起兵反元,拥戴韩林儿称帝,人称“小明王”,立国号“宋”,以亳州为国都。次年元军即攻陷亳州。

明初,亳州降州为县,隶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亳县又升为州,不辖县,隶凤阳府。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都曾占据过亳州。

清初,全国设18个省,亳州隶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划为江苏、安徽两个布政使司,亳州隶安徽。雍正二年(1724),因凤阳府辖地过大(五州十二县),不易治理,升凤阳府所辖之亳州、颍州、泗州为直隶州,并将太和、蒙城二县划归亳州。雍正十三年(1735),清廷将颍州升为府,将亳州降为颍州府的属州,并将太和、蒙城二县从亳州划出,归颍州府直接管辖。

清末,太平军将领林凤祥北伐时曾取道亳州。咸丰三年(1853)的捻军起义,就爆发于亳州东雉河集(今涡阳且县城关镇)。同治三年(1864),捻军真心我被镇压后,清廷为了便于对汉族人民特别是对捻军根据地的统治,析出亳州东乡十三保(当时亳州有八十五保)和宿州、蒙城、阜阳的一部分,设置了涡阳县。这时亳州辖境的范围,已经与现在的亳州市谯城区大体相当。

公元1912年,民国成立。亳州改为亳县,隶属安徽省。

民国二十七年(1938)5月21日,日本侵略军第一次攻陷亳城,并继续西侵。次年4月26日,日寇第二次占领亳城,国民党亳县政府迁至古城集。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部分主力部队曾三次取道亳县,当时亳县存在着两个政权:国民党亳县政府控制着城关、城郊以及交通要道,共产党所领导的力量则在边远农村地区建立了县一级人民政权,例如雪商亳、商亳鹿柘、鹿亳太、雪涡亳等根据地。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辖城关及郊区,与其他边区县并存。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专员公署。1986年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隶阜阳公署,其辖区不变。1998年2月,收归省直接管辖。2000年5月,设地级亳州市,管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一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1-31
涡阳汉为城父、山桑、至县地,北魏、北齐曾置涡阳、丹城、龙山县。隋改置肥水县。清同治三年(1864),由亳州、宿州、阜阳、蒙城析置涡阳县,因袭北魏涡阳县名而命名。 

涡阳得名虽自北魏始,但当时之涡阳在今蒙城县北,不在现今的位置。真正意义上的涡阳,应追溯到此前的1864年,由清朝设立县制,迄今已有140年的沧桑历史。
    1852 年(清咸丰二年),颖州、宿州两地饥民遍野,更兼太平军北伐节节胜利,民愤激扬。同年十月,捻军首领张乐行率众在毫、蒙间之雉河集起义,杀官吏、占城池,转战山东、江苏、安徽等数省,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1864 年(同治三年 ),安徽巡抚唐训方,令布政司英翰奏以“雉河集为蒙、毫接壤之区,距城较远,以致强寇叠起,屡抚屡叛,非添设州县,教养兼施,不足以资弹压而移风化。今拟于雉河集添设县城一座。”同治三年元月,英翰奏上。不久,上谕:“皖北……如有应行添设州县,着与僧格林沁面商,并咨会曾国藩妥筹具奏”。僧格林沁就增设新县一事,咨两江总督曾国藩:“所有蒙、毫、宿、阜,其间人稀地广。在抢匪未叛之先,地方已难兼顾,以致盗贼充斥。而现在贼氛甫灭,更宜倍加防范。查雉河集为蒙、毫、宿、阜居心之地,相距约在百里以外,应遵圣谕,添设州县,方足以资治理”。旋曾国藩函复会同具奏。 时唐训方已去职,新任安徽巡抚乔松年即扎谕布政司英翰会同按察司委派候补知州王峻会同蒙城、毫州、宿县、阜阳四州县实地勘查割界,规划设县事宜。报经署理布政司何耀,署理按察司李文森详审后,由两江总督曾国藩、安徽巡抚乔松年会衔县奏,并请钦定县名,或名以古之“涡阳”。复经军机大臣会同吏部妥议后,奉旨于雉河集添设县治,赐名“涡阳”。分蒙、毫、宿、阜四州县相连之区以隶之。 选择官员,妥为抚驭。同年,从毫州东部划出十三保九十六圩,从阜阳北部划出四集二十五圩,从蒙城西部划出十五保四十五圩,从宿县南部划出机集四十六圩,成立新县。 以原雉河集为县治。属颍州府。
  1913 年(民国二年),废颖州府,县境属淮泅道。不久,在领州设阜阳专署,辖涡阳县。
  1940 年元月,为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豫皖苏边区成立由共产党领导的涡北县,辖原涡阳县下属的丹城、义门、龙山三个区,计 15 乡。一九四四年九月,改涡北县为雪涡县。下辖十个区,属原涡阳县境的有曹市、青町、龙山、丹城、吴桥、雪枫、义门等七个区。
  1946 年秋,于县境西部建涡毫县,原属涡阳县境的有临湖、花沟两个区。
  1947 年冬,在县境南建涡阳县。原属涡阳县境的有花沟、西阳、张村、楚店、江集、路集、双庙等八个区,计 886 个行政村。
  上述雪涡、涡阳、涡亳三县隶属共产党领导的皖北专员公署第三分署。
  一九四九年三月,划三县原涡阳县境,仍并为涡阳县。
  一九六四年,划县市郊间集、张村、江集三区归新设之利辛县。涡阳县属安徽省阜阳专署。
  十年内乱初期,废专员公署,设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9 年,撤销地区革委会,
  恢复阜阳行政公署,仍辖涡阳县。
  2000年5月,涡阳复又归属古谯郡,今之亳州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1-31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妻”,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753年),由陈迁都巨阳。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公元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公元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各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处(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改属毫州。十三年,复改属颍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属安徽省。
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64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1-31
蒙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1-31
坛城是一座古城,有3500余年的历史。坛城山,上古名景山,后改北冢山。夏朝末,商族从黄河北迁到这里,首领成汤,曾在景山上与东方诸候会盟,故坛城最早称景亳,是汤的初都。汤王迁都后,于此地建诸侯国—冢国,此即蒙城称蒙的由来。北冢故城有三道城墙,称外城、中城、内城,今中城墙仍高于地平面5米余,周长4公里余,现在内城墙仍有遗迹。西周及春秋初,仍为蒙国。到了战国时期,坛城归楚,楚国于此设置蒙县。西汉中期,把蒙县改为山桑县,断续达九百余年。到了唐朝,公元742年,唐玄宗把山桑县改为蒙城县,并把县址从坛城迁到今蒙城,沿称至今。所以,坛城是蒙城的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称“蒙”之地。
  楚汉至唐,坛城作为我县的政治文化中心达一千多年。历史文化内涵,渊源流长,底蕴丰厚,是蒙城古老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历史中灿烂的一页。
  “北冢故城”早在1 9 9 6年就被列为蒙城县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O02年9月12日,亳州市政协在坛城镇隆重召开“北冢故城文史调研会”,肯定了北冢故城的研究价值。1989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省市政协、省市文物局、文化部门的专家、学者多次来坛城考查,给予“北冢故城”很高的评价。认为是我国商朝的古城址,有挖掘和研究价值。我县尉迟寺遗址是中国原始第一村,“北冢故城”—坛城,应该是中国商朝第一城。建设蒙城历史文化名城,开发蒙城旅游业,坛城必是未来蒙城经济发展的亮点。
  坛城古迹有:汤都古城、北冢山、量沙台、王常墓、饮马泉、庄子故居、卧龙岗、捻军领袖鲁王任化邦故居、龙山文化遗址等1 2处。有多处古迹都涉及国史,有极重要的研究价值。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北冢故城、北冢山、重要历史文物景点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保护和维修,特别是“北冢文史研究会”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历史研究和文字工作,搜集的珍贵史料,填补了蒙城上古史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揭开了司马迁《史记》记载庄子是“蒙人”之蒙的千古之谜,这为论证庄子是蒙城人,提供了有力史证,为下一步开发“北冢故城”,研究商朝历史和庄子文化,奠定了基础。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09-19
颍州。今沈丘县南一部分为古颍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