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80阅读
  • 8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53):延平府(南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4-15
  延平府:冲,难。延建邵道治所。明,领县七。雍正十二年,割大田隶永春。东南距省治三百六十里。广三百里,袤三百十八里。北极高二十六度三十九分。京师偏东一度四十九分。领县六。


南平冲,繁,难。倚。南:九峰山。东南:屏山。城西:虎头。东北:演仙。西北:莲花。西南:金凤。剑江一曰建江,为闽江上流。二源:东北东溪,上承建安建溪入,迳高桐,左合埂埕溪,右群仙洋、大小湆水,迳城东而南;西北西溪,上承顺昌大溪入,迳上洋口,左合鸕甪溪,又东南,右合黄泥溪,至双溪口,右纳沙溪,又东南,折东北,迳城南来会,是为剑江。右合十里庵口溪、南平里溪、罗源溪,左纳吉溪。又东南,左合岳溪,右金钢岭水,尤溪亦自南来会。又东,左合武步溪入古田。东溪、黯淡滩、南溪、龙窟滩险甚。嵢峡巡司。又大历废司。大横、剑浦二驿。

顺昌繁,难。府西少北百二十里。北:华阳山。西:凤山。西南:大明。西北:七台。城南大溪,二源:西北富屯溪,上承邵武大溪入,东南,左合顺溪,右大幹溪,迳城西而南,亦曰礶砧溪;西金溪,自将乐入,合交溪、娄杉溪来会,是为大溪。右合洄村溪水、南溪,又东,右合石溪、棋溪,入南平。镇四:仁寿、上洋、大幹、安抚。仁寿废巡司。

将乐疲。府西二百二十里。城北:西台山、龟山。东:莲花。西:钟楼。东南:天阶、乌石。东北:封山、石帆。南:仙人塘。西南:五龙。城南金溪,西北上承泰宁大溪入,迳万全北,合常溪、竹洲溪、将溪,屈东南,右合三溪寨水,左望江溪、獬村溪,又东,右纳池湖溪、水口溪,折东北,至城东南,是为金溪。龙池溪合沙溪自北来会。又东,左合安福口溪,迳三涧渡,右合常口溪、漠村溪,左濑口溪、黄坑口溪,又东入顺昌。西北瓜溪,屈西北入泰宁。万安巡司。

沙繁,难。府西南百二十里。城北:凤冈山。西:岩山。西北:陶金。西南:吕峰。北:将军。东北:马笠。东:玉山。南:七朵。其下沙溪,二源:一太史溪,西南上承永安燕水溪入,迳莘口,右合西霞坂水,左明溪,又北,右合蒋坑水,左斑竹溪、陇东溪,至城东南;东溪出顺昌界天柱山曰半溪,东南至漈口,又会瓦溪,合幼溪,又南迳城东来会,是为太史溪。又东,左合鸕甪溪、玉溪、杨溪、下涌溪、下湖溪,右洛溪、琅溪、丹溪、高溪、渔溪,入南平。北乡砦巡司。

永安繁,难。府西南三百里。城东二山,南登云塔,北栟榈。西北:黄杨岩。东南:斗山。东北:贡川。城北燕水溪,西北上承清流九龙滩水入,迳大岭,屈东,左合罗峰溪;右櫞岭水,至八仙岩。东连城姑田溪自西南来会,是为燕水溪。又东,右会南溪及浮流溪、林田水、桂溪,至城北,右合大梅溪,左益溪,又东北为贡溪,左纳坊溪、田沙溪,右合青溪,其东南黄田岭水,北合乌阬水为西霞坂水。其北明溪自归化入,又东并入。镇二:西洋、星桥。安沙、小陶二巡司。英果、黄杨、湖口三废司。

尤溪繁,难。府南百六十里。城北:永山。西南:鸕甪。西:璠山。东南:石井。南:眠象。东:参拜。尤溪城南二源:湖田溪西南上承大田县溪入,迳高才,左合包溪,右漈头溪及汶水,又北,左合新桥溪,右宝溪,至城南;青印溪出沙界罗岩峰,东南右合新坑水,左麻溪、小溪,迳城西来会,是为尤溪。又东为云潭,右合双髻山源湖水,左华南溪,又东,左合塔兜,右资寿溪,入南平。明溪北自归化入,又东入沙。官陂西南溉田数千顷,波及德化界。高才坂巡司。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8-12-31 17:11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4-15
南平,古今称延平.地处八闽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是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枢纽。
南平历史悠久,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土著人在此繁衍生息。东汉时期,就已建县,距今达1800年。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闽北两次成为福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代,闽北的经济、文化发展一度居于全省、甚至全国领先位置。

汉初属南越国。汉建安元年(196)设南平县,寓平定南疆之意。西晋太康初年改为延平县。唐武德三年(620)设延平军。五代称延平镇。宋为剑浦县。元大德六年(1302)复称南平县。1912年撤县设延平府,1913年裁府复设南平县。1956年11月析南平县设南平市,1960年1月南平县并入南平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4-15
唐贞观三年(629)拆将乐县东南两乡置将水场。垂拱三年(687)分南乡将水口为蠲科镇。景福二年(893)改为将水镇,后又改为永顺场,隶属建州。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将永顺场升为县。因“县有顺阳乡,水有顺阳溪”而名顺昌。清嘉庆版《延平府志》则称“以其初顺服,故名,取顺而昌之意”。

五代十国的闽天德元年(943),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殷,顺昌县为其所辖。天德三年(945)八月,十国的南唐灭闽,顺昌县为南唐所辖。南唐保大六年(948)置剑州(州治在今南平市),顺昌县属之。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剑州改称南剑州,顺昌县属福建路南剑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福建行中书省,南剑州升为南剑路。延祜元年(1314),南剑路改称延平路,顺昌县仍属之。

明洪武元年(1368),延平路改为延平府,顺昌县仍属其所辖。

清代,顺昌仍属延平府所辖。

民国2年(1913),废府、州改道,顺昌县属建安道(道治在今南平市)。

民国16年,废道改省、县两级制,顺昌县直属福建省。

民国23年7月,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顺昌属第九行政督察区(区设在今邵武市)。

民国24年10月,顺昌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区设在今南平市)管辖。

建国后,福建省划分为8个专区2个市,顺昌县属第二专区(专员公署驻南平),顺昌县属南平专区。1970年专员公署迁到建阳,改称建阳地区行署,顺昌县仍属之。1995年建阳地区行署迁回南平,改称南平市人民政府,顺昌县属辖,一直至今。

附:建县时间考证

顺昌建县时间,有关史志记载不一,主要说法有三:(1)《寰宇记》、《续通典》均云:“唐景福二年置将水镇改永顺场,寻立顺昌县”。似乎立县于景福年间。(2)《八闽通志》、明嘉靖《延平府志》和明正德、清康熙、乾隆、道光等版《顺昌县志》均说五代后汉乾祐元年始立县。(3)宋淳熙《三山志》载:“长兴四年(933)(王延钧)僭号,改元龙启,升(福州)为长乐府。是岁以罗源场为罗源县……建州永顺场为顺昌县,均属。”民国《福建通志》和《顺昌县志》均以《三山志》为依据,认定此说可信。且《十国春秋》有如下一段记载:“永隆二年(940年),延政取永平、顺昌二城。”《通鉴》亦有“天福五年(940年)王延政败闽兵,乘胜取顺昌”。此二说证明顺昌建县必在公元940年以前,后汉乾元年(948)立县之说不可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4-15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析建安县校乡置将乐县,属建安郡。晋隆安三年(399)析西乡置绥安县,义熙元年(405)改绥城县。隋开皇十三年(593)并入邵武县,隶抚州。唐武德五年(622)恢复将乐县;七年(624)又并入邵武,垂拱四年(688)再恢复;元和三年(808)并入邵武、建安二县,五年(810)又恢复,属建州。五代闽天德三年(945)升为镛州,南唐时废州为县。宋后历属剑州、延平路、延平府、建安道。1950年l月18日解放,历属南平专区、三明专区(地区)、三明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4-15
 
  晋义熙中(405—418)建沙村县,唐武德四年(621)改名沙县,永徽六年(655)之前时设时废。历属建州、汀州、剑州、南剑州、南剑路、延平路、延平府、建安道。1934年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在沙县建立苏维埃政府。1949年6月16日解放,历属南平专区、三明专区(地区)、三明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4-15
三明境内最早的县建制是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 析建安县东部地置将乐县,西部地置绥安县,属建安郡。晋义熙元年(405)改绥安县为绥城县。并于延平县南乡沙源地置沙村县。隋开皇十三年(593)绥城、将乐并入邵武县(隶江西抚州)。唐武德四年(621)恢复沙村县建制改称沙县(属建州);八年(625)从邵武县析出复置将乐、绥城县(隶建州);贞观三年(629)2县俱废;垂拱四年(688)复从邵武、建安析出原绥城、将乐县地,重置将乐县;开元十三年(725)置黄连县(属建州,二十六年即738年改属汀州);二十九年(741)置尤溪县(属福州);天宝元年(742)黄连县改名宁化县(属临汀郡);元和三年(808)将乐县并入邵武、建安县,五年(81O)再恢复(属建州)。五代南唐中兴元年(958)置归化县。宋建隆元年(960)置建宁县(均属建州),宋元佑年(1086)归化县改名泰宁县。明景泰三年(1452)析沙县、尤溪县地置永安县(隶延平府);明成化六年(1470)析清流、沙县、将乐、宁化县地置归化县(隶汀州);嘉靖十四年(1535)析尤溪、永安、漳平、德化县地置大田县(隶延平府)。清末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永春州分别属延建邵、汀漳龙、兴泉永道。
民国元年(1912)废府,将乐、沙县、尤溪、永安、泰宁、建宁县属北路道(1914年改建安道),宁化、清流、归化县属西路道(1914年改汀漳道),大田县属南路道(1914年改厦门道)。1925年废道,各县直属福建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建宁、泰宁、清流、归化为中央苏区县。1934年设行政督察区时,沙县、尤溪县属三区,大田县属四区,宁化、清流、明溪、永安县属八区,将乐、建宁、泰宁县属九区。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5)福建省省会内迁永安。1946年设九区(驻永安,辖永安、大田、德化、三元、宁洋、清流、明溪7县)。
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各县相继解放。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50年3月改南平专区),三元、明溪、永安、清流、宁化、大田、宁洋、德化8县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50年3月改永安专区,10月德化县划属晋江专区)。1956年3月撤销永安专区,7月三元、明溪县合并称三明县,隶属南平专区,大田县划归晋江专区,永安、清流、宁化、宁洋县划归龙岩专区(同年撤宁洋县,部分地划归永安县)。1959年2月撤销清流、宁化县,设清宁县,成立省辖三明市。1961年撤销清宁县,恢复清流、宁化县与永安同划归三明市。1963年三明市改县级市,原明溪县属地析出恢复三明县,设三明专区,辖三明市及三明、永安、清流、宁化、大田5县。1964年三明县恢复为明溪县。1970年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划归三明专区,同年12月三明专区改名三明地区。1983年撤销三明地区,三明市复为省辖地级市,市区设三元、梅列区。1984年永安撤县建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4-15
明景泰三年(1452)析沙县、尤溪县地置永安县。历属延平府、建安道。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5)福建省会内迁永安。1950年1月27日解放,历属永安专区、龙岩地区、三明专区(地区)、三明市。1984年9月,撤销永安县,设立县级永安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4-15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置尤溪县,历属福州、剑州、南剑州、南剑路、延平路、延平府、建安道。1949年7月5日和平解放,历属南平专区、三明专区(地区)、三明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12-30
延平府的大部分地方都给三明了,自己又占着建州府的地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