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546阅读
  • 26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184):平乐府(贺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09
平乐府:冲,难。隶桂平梧郁道。平乐协左右营驻防副将驻。明为府,领州一,县一。顺治初,因明旧。宣统三年,析贺县、怀集暨广东开建地置信都?。西北距省治二百十六里。广三百八十里,袤二百五十里。北极高二十四度三十五分。京师偏西五度四十七分。领厅一,州一,县七。

平乐冲,繁。倚。明府治,因之。东:团山、瓜岭。东南:莲花。北:目岩。东北:鲁溪。桂江一曰府江,自阳朔缘界南流,会修江。屈东,经府治西南,平乐江自北来会,又东南流入昭平。平乐江亦曰乐川,上源曰东江,自恭城入县。东北纳岛坪江,又东南,势江自恭城东南境西北流注之。折西,诞山江合南平江西北流注之,折西南,合于府江。沙子街,县丞驻。水驿三:昭潭、昭平、龙门。

恭城简。府东北九十里。北:仙姑。西:石盆。东南:五马山。东北:印山、银殿。西北:金龙山。东江自湖南永明入,西南流,平川江合平源瑶小河南流注之。折南,右受南江,南错入平乐。旋复入县境,经治东,左受下山源、北洞源水,入平乐为乐川。平乐营分防汛驻城。东北:龙虎关汛。有镇峡寨巡司,因明旧置。

富川繁,难。府东北二百六十里。东北:独秀岩。西南:白云山。东南:东山。富江出县西北石鼓山,东南流,左受麦岭水,经治东南,龙窝水合白源水西南流注之。又南至锺山渡,折东南,左受白沙水,入贺县曰临水。麦岭,县北,麦岭营驻防。雍正八年移同知驻。光绪三十三年徙信都。旧治东南锺山下,县徙置镇,通判驻焉,宣统元年废。富贺营分防汛驻城。东白沙、东北牛岩、东南锺山、西北小水峡有汛。西南有白霞寨巡司,因明旧置。

贺繁,难。府东南百九十五里。东北:临贺岭,即桂岭,五岭之第四岭也,与湖南江华、广东连山接界。西:瑞云山。西南:大桂山。临水自富川经县西北,东南流,右受马窝山水,左受里松墟水,经治北。又东南,右受大桂山水,贺江合桂岭诸山水西南流来会,东南入信都。富贺营驻城。东龙水、东北大发、大凝墟有汛。县丞驻桂岭大会墟。西北:里松乡巡司。

信都厅 简。府东南五百七十里。光绪三十四年,析贺县、怀集暨广东开建地置,改平乐府分防麦岭同知为抚民同知,移驻信都。铺门墟旧隶三县,抚民耕兵划归厅辖。宣统元年,迁治官潭墟。北:湖头山。西北:大鼇。西南:云台。临水自贺南流,经治东,又南,右受临田水,至铺门墟,深冲源水西南流注之,右受云台山水,南入开建。东石牛坡、南铺门墟有汛。旧信都巡司,光绪三十四年废,改信都厅照磨兼司狱。

荔浦简。府西七十五里。东北:三奇、火焰。西北:镆铘山。东南:鹅翎。修江一曰荔江,自修仁入,左受荔江尾水,东北经治东,左受夹板隘水,右受丹竹江水,又东北,绿水河上承栗江、普陀河、龙坪河东流注之,东北入平乐注桂江。平乐协右营分防汛驻城。北两江墟、东北马岭、西北王瑶隘、西南莲塘有汛。

修仁难。府西南百二十里。东北:罗仁山。西南:凌云山。南:崇仁大峒。修江出西南瑶山界分水坳,东北流,经治东,至罗仁山东南麓,入荔浦曰荔江。四牌溪出西南文笔山,西北流,经四牌墟,入永福。平乐协右营分防汛驻城。西:石墙堡汛。

昭平冲。府南二百里。东:木皮山,其北接米岭,山高路险。雍正三年,开凿岭道,上下四十里。东南:天朝岭、羊角岭。桂江自平乐流入县北,右受归化江,左受思懃江,经治东,又东南至马江塘,富郡江出县东,合招贤水西南流注之,东南入苍梧。平乐协左营分防汛驻城。东南榄水、东北莲花、燕塘、山口有汛。东樟木墟巡司,东南马江塘巡司。

永安州简。府西南百六十五里。东北:石鼓山。东南:石印、古眉、摩天岭。西南:力山。西北:天堂、马鬃岭。眉江,古蒙水,一曰激江,出州西北,东南流,右受浊川水、西江水,经治南,左合银江,又东南,六樟水东流注之,又东南,榕木岭水西南流注之,南入藤县曰濛江。平乐协右营分防汛驻城。

注:今迁治贺州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4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09
平乐县历史悠久,为历代州、府所在地。春秋为百粤地,秦属桂林郡,汉属苍梧郡富川、荔浦二县地。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始设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乐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称昭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平乐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昭州。元大德五年更名为平乐府,明、清因之。新中国成立之后,平乐专署曾设在此。1958年专署撤至梧州,划规桂林地区管辖。1998年桂林地、市合并,平乐县划归桂林市管辖至今。

 1、唐武德八年(621年,大约秋季的9月),刺吏江齐贤迁乐州至今县城。
  2、元大德五年(1301年,大约9月),昭州更名升为平乐府,领平乐、恭城、立山、龙平四县,属广西两江道。
  3、明正德六年(1511年)9月已酉,贺县瑶族覃公浪等联合怀集覃文敬、连山李公胜等起义、及平乐县鱼狗等地民众,出府江东西两岸与官兵作斗争,历时三年。后被总兵官柳文等镇压,破270寨,杀4470人,俘1230人。
  4、万历四年(1576年,九月秋),以龙平县旧址建昭平县,割平乐二里给昭平。
  5、康熙十一年(1672年,9月)丁亥平乐城发生地震。伤亡不大。
  6、嘉庆四年(1799年秋)在城厢泰山街,今罗汉街,建清真寺一座。
  7、民国29年9月初9晚上7点钟,县城半边街“谢祥盛纵火,延烧一昼夜。上至寿福庵(现水厂),下到下关街对面码头(今电影院处)除两幢有防火墙加铁门外,其他统统被烧成灰烬。
  8、民国35年9月,平乐县参议会召开关于修建各乡镇汽车公路问题。
  9、民国38年9月,中共桂东地委批准成立平、恭工委,肖含艳任书记。
  10、1954年9月15日,平乐县开始实行棉布供应计划,每人每年为16.5市尺。发布票。直到83年取消。
  11、1957年9月20日,在全县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先是对不法地主、富农和残余反革命分子的斗争,然后在人民内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和大辩论。
  12、1958年9月,县领导亲自指挥全民灭麻雀、老鼠、苍蝇、蚊子四害活动。
  13、1959年9月28日,全县共精简干部1030人,下放农村第一线959人。
  14、1966年9月,兴建虎豹电站。
  15、1967年9月上旬,平乐县人民武装部向文革两派宣传中央《关于收缴被夺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的“九。五”命令。
  16、1968年9月5日,县革委把逃到农村躲避运动的干部、群众当成“匪”来清剿。16日共抓25人,杀21人,以与“匪”有关为名,一起抓来杀害77人。
  17、1968年9月6日,平乐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
  18、1968年9月13日起,桂林专区卫生工作会议在平乐召开,主要贯彻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精神。要求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从此,我县农村走上了“赤脚医生”的道路。
  19、1975年9月,平乐县委书记田振声出席全国农业学大赛会议。从此,我县掀起了农业学大赛热潮。平乐当月被评为全国农业学大赛先进县。
  20、1976年9月18日,平中设万人灵堂,各乡镇、学校设灵堂,追悼毛泽东逝世大会。
  21、1979年9月3日18时,二塘公社周塘渡槽崩塌12拱,长130余米,压死民工10人,伤6人。
  22、1984年9月1日,我县撤公社设乡。
  23、1985年9月23日,桂林市国安局,在平乐破获第一起国民党特务案。依法逮捕了特务分子黄珠平。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09
恭城原名茶城,关于改名的原因有这样一个传说:据传当时茶城民众很苦,茶税很重,百姓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周渭返乡后,出于怜民之心,将“茶”字稍增笔画,“茶城”便成了“恭城”。这样一来,既然不是茶城,朝廷也就不认为恭城是茶叶出产地了,从而免去了恭城人民繁重的茶税。

  周渭奏请朝廷减免恭城百姓的赋税确有其事,但若说是周渭将“ 茶城”改为“恭城”,却值得探讨。周渭,恭城路口村人,是位正直不阿,廉洁奉公的清官,对北宋朝廷屡有建树。周渭入中原为官,妻子一直留在恭城。至开宝三年(970年),广南各州县平定,朝庭下诏各县访求,周渭的妻子方得朝廷的钱粮周济。周渭任广南转运副使,才有机会回恭城探望,使家乡父老乡亲倍感荣耀。周渭也很关心家乡的建设,来这里后便兴办学校,教育儿童,还奏请朝廷减免刘钅长(南汉国君)统治时期定下的繁重赋税。周渭亡故后,恭城人民感戴他的清操硕德,敬他为周王,为他建庙塑像,至今仍留有他的庙宇两座:一为县粮仓所在地的老周王庙;一为县医院所在地的新周王庙。解放前每逢阴历六月十五日周渭诞辰,该地都有盛大的纪念活动,沿街必摆供品祭祀。可见恭城人民对周渭感情之深厚,以致在曾三捷编纂的旧《恭城县志》都有周渭改茶城为恭城的记载:“宋太祖遣潘美攻刘钅长,克昭州(今平乐一带)属之旧茶城,催盐茶,周渭请愿还所赐诰命,请除盐茶之禁,更别邑名,遂易茶城为恭城,乡民德之。”

  其实,早在唐朝肖铣时就已改“茶城”为“恭城”了。据光绪十五年重刊的《恭城县志》所载:“隋末梁肖铣起兵巴陵,据粤境,始分平乐地置县,曰茶城。唐武德四年肖铣置平乐州治,改茶城为恭城。 ”该文对“茶城”改为“恭城”说得非常详细,应属可信之列,而民众的误传,很可能是出于人民怀念周渭对桑梓的恩德之故。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09
地处楚粤边陲之贺县,春秋以前属“百越”之地,与中原始有交往,这从县境的大量出土文物可作证实;战国时代,楚之势力已扩及到贺县;秦代在岭南置郡,贺县处桂林、南海、长沙三郡交界地区,史籍说其归属有二,一说属桂林郡,一说属南海郡;秦末汉初近百年,贺县属赵氏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在今贺县北部及昭平县置临贺县,县治今贺街镇;在今贺县南部的信都、铺门、仁义三镇及广东封开和怀集县西北部置封阳县,县治今铺门镇,两县均属苍梧郡。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孙权置临贺郡,治临贺县,属荆州,辖冯乘、富川、临贺、封阳、建兴五县;建兴县为分临贺而置,治今桂岭镇。晋因吴制,太康初年,武帝改建兴县为兴安县。南朝宋因晋制,至泰始六年(470年),明帝改临贺郡为临庆国,治临贺县,追封文帝第十六子东平王休倩为临庆王;齐建元二年(480年),高帝复临贺郡名,属湘州;治所临贺,领临贺、封阳、兴安、荡山等县;十八年(598年)改兴安县为桂岭县;大业初,炀帝废贺州,桂岭改属熙平郡,封阳改属苍梧郡,省临贺、荡山入富川,改名为贺川县,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高帝复置贺州,治临贺,领封阳、桂岭、临贺、富川等县;天宝元年(724年),玄宗改州为临贺郡,辖县复增设荡山县;乾元元年(758年),肃宗又改郡为贺州。贞观元年(627年),太宗设道,贺州属岭南道桂管;咸通三年(826年),懿宗分岭南道为东、西二道,贺州属岭南西道桂管。五代因唐制,贺州初属楚,后汉高祖乾祜元年(948年)归南汉;宋开宝三年(970年)归宋。宋开宝四年,太祖省封阳、荡山入临贺为乡,贺州领临贺、桂岭、富川三县,属广南路;至道三年(997年),太宗分广南为东、西路,贺州属广南东路;微宗大观二年(1108年),改属广南西路。元代仍为贺州,辖县增怀集县。明洪武初年,贺州属浔州府,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降贺州为县,称贺县,治所在今贺街镇,改属平乐府。清代因明制,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分贺县下六里地置信都(散)厅,治今铺门镇,属平乐府。民国元年(1912年)改信都厅为信都县,与贺县同属平乐府;二年废府,三年设道观察使,六年改为道尹,贺县属桂林道,信都属苍梧道,八年,信都县治迁信都镇;十年废道,十九年设民团区,贺县、信都属平乐民团区,区治所初在平乐,后迁贺县八步;二十三年改民团区为平乐行政监督区,二十九年又改为平乐督察区,三十八年五月为第一专区,十月为桂东军政区,治所都设在八步,贺县、信都均属之。建国初期,贺县、信都同属治八步的平乐专区,1951年8月,专员公署迁平乐;1951年8月15日,信都与贺县合为一县,称贺县;1952年9月,县治由贺街迁八步;1958年7月平乐专署撤销,贺县属梧州专区;1970年改称专区为梧州地区,贺县仍属之。贺县现今辖20个乡镇,其中镇15个,乡5个;有壮族镇1个,瑶族乡2个,领277个村公所,14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137个村民委员会。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09
  据史志记载,贺州市富川地区在夏商周三代为荆州南越之域,春秋战国为楚地,三国时归吴国,两晋南北朝时属湘州,唐宋以来归岭南西道、广南西路即后来的广西省。细而折之,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富川地区属南海郡地,居住在这儿的西瓯族,从此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今富川瑶族自治县本属古富川、冯乘二县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分秦三郡为九郡(即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并折都庞岭南麓临贺银山地,始置富川县,以县内有富水而名之,隶苍梧郡,属交州,《汉书·地理志》记载,苍梧郡领十县,其七为冯乘,其八为富川。 疆域东与冯乘县(今湖南江华和广西富川的部分地域)为邻,西与荔浦县相接,北与谢沐县(今湖南江永)为界,南与临贺县(今贺州八步区)相靠,幅员广大,总面积约为5751平方公里,县治在今钟山县钟山镇。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分全国为十道,将冯乘县划入富川,升富川县为岭南西道桂管富州,元代之后又将富川撤州成县、隶贺州,属广西等处行中书省(即今广西省),沿垄至今。富川的县治曾在过矮石、富阳古明城和钟山镇,直到1961年7月1日富川与钟山分县之后,县政府所在地便设在富阳镇直到现在。

潇贺古道又名秦建“新道”,其雏形秦“古道”最初建成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冬。富川于春秋战国时属楚地,为楚越之交境,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时秦皇朝派猛将尉屠睢帅师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南征西瓯岭南,其中一军(中军)从古九疑之塞即今萌渚岭(亦称临贺岭、姑婆山)挥戈南下,东接连州、北连道州、从永州、谢沐、冯乘、富川、临贺、封阳、广信直达海南(今佛山)、广州。此军在岭南与西瓯族人相持三年多以后,借助岭口古道(即潇贺古道)向南推进,很快击败了西瓯人的反抗,占领了整个西瓯,并将岭南化分为三郡:桂林、象(今南宁)、南海(今佛山),富川(冯乘)属南海郡,据说至今在南海、佛山还有记录这一史实的谱志和碑刻。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即其统一岭南后的第二年,赢政为了便于对岭南三郡的辖制和管理,便在岭南古道的基地上,扩修了一条自秦国都咸阳到广州的水陆相连的秦代“新道”——潇贺古道,并与其海上丝绸之路相接。据考证,秦尉屠睢督修从道州到封阳、广信的这段水陆古道,历时两年,动用湘、桂、粤三地戍民四十多万人,其中因病、饿、工伤、杀伐有二十万多人遗尸工地。由此可见修建古道的凶险和艰难。


      对潇贺古道的描述,《晋书·地理下》说:“自北徂南,入城之道,必由岭峤”。宋人周去非在《岭南代答》卷一《地理门》中说:入岭南之途有五,“自道(道州)入广西之贺(临贺)四也”。说明道州至贺州的这条古道属于五道中的第四条。清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书方舆纪要》卷八十一中,说秦末尉佗如不在桂岭拒防,其后果必然是,北兵“从道州而风驰富川、临贺之郡,则西粤之藩篱尽决矣”,文中说明了这条“新道”的具体走向是“道州—富川—临贺新道”。它是在楚越岭口。“古道”的基础上扩筑而成,是一条水陆兼程,以水路为主的秦通“新道”。它由湖南道县的双屋凉亭、麦山洞入江永县的锦江、岩口塘至广西富川的麦岭、青山口、黄龙(富阳)、古城。陆程全长为170多公里,经过三十多个村寨和城镇。路宽1米至1.5米不等。多为鹅卵石和碎角石铺成,也有用青石块铺垫而成的,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蜿蜒曲迴于巍峨的西岭山脉丘陵之间,北连潇水、湘水和长江,南结临水(富江),封水(贺江)和西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过“新道”紧密相连,成为海陆丝绸之路的主体,为楚越交流拓展了通途,开了湘粤桂交通的历史新纪元。另外,由于这条古道连潇水达贺州,所以人们将之命名为“潇贺古道”。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09
贺州信都镇
历史悠久。据记载,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封阳县;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废县为乡,称信都乡;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乡为厅;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厅为县;1951年,信都县并入贺县后设立信都镇,今信都镇隶属属广西贺州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09
没落的平乐......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09
荔浦县建制于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属苍梧郡。与今阳朔、永福、富川、贺县、怀集、苍梧、藤县、平南诸县交界。此后境域几经迭变,三国时入吴,属始安郡。甘露元年于县境分置平乐、永丰、建陵三县。隋开皇十年分置隋化县。唐武德四年分置崇仁县。宁代以后,与修仁、立山二县时有分合,但荔浦县名历代未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67年,经过几次的调整后,县界基本固定不变。自县城北至界牌22.7公里,与阳朔交界;南至田尾村21.3公里与蒙山交界;西至八里塘23.1公里与金秀交界;东至分水坳23.4公里,与平乐县交界。全县东西最远距离58公里,南北宽距为52.1公里。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09
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52年5月28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地跨东经109度50分——110度27分,北纬23度40分——24度28分之间。

  1951年2月,永宁乡和崇义乡合并成金秀瑶民自治区,归修仁县管辖;古朴乡和岭祖乡合并,加上车田、中山、林秀等村成立岭祖瑶民自治区,归蒙山县管辖;1951年8月,修仁县撤销并入荔浦县,金秀瑶民自治区属荔浦县,原修仁县桐木、七建、头排、三江等区亦划入荔浦县。其余各乡仍分属象州县、武宣、桂平、平南等县管辖。



  经广西省人民政府决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1952年5月28日,正式成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县级),属平乐专区管辖。区治金秀。1955年8月26日改称大瑶山瑶族自治县,1958年改属柳州专区,1966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改称金秀瑶族自治县。

  1952年成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县)时,原武宣县翁祥村、象州县中平区青山村划归本县管辖,1954年原荔浦属大樟、互助2个小乡划入本县;1955年原荔浦县属桐木区(包括今桐木镇和七建乡)划归石龙县管辖,头排区划归鹿寨县管辖;1957年,原县属大樟区本山乡划归桂平县。1984年7月17日,国务院批准,象州县桐木公社、鹿寨县头排区划入金秀瑶族自治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09
昭平县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改龙平县为昭平县,以原昭州、龙平县各一字得名;又说意为招抚平定,“招”、“昭”谐音,故名。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又改昭平县为龙平县,属昭州。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省龙平县入平乐县,万历四年(1576年)复置昭平县(治今昭平镇),属平乐府。清因之。1958年属梧州专区。1971年属梧州地区。后属贺州地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09
蒙山古为百越地,汉属荔浦县。蒙山在南朝梁陈(502-589年)时期置县,即金安(今蒙山县陈塘镇金相村)、蒙(今蒙山县治东扣里蒙山下,唐代蒙州亦建于此)。隋开皇十年(590年)分荔浦县置隋化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立山县,观八年改置蒙州,因州东有蒙山,山下有蒙水,居民多蒙姓,故名蒙州。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改蒙州属岭南西道——桂管。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蒙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蒙州,领纯义等3县。永贞元年(805年)避宪宗皇帝讳,改纯义为正义。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正义县为蒙山县。熙宁五年(1072年)废蒙州,以东区、蒙山两县并入立山县,隶昭州。元朝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废立山县为立山乡,属荔浦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置永安川取永久安宁之义),属桂林府。并开始编村设里。弘治三年(1490年)九月,改为长官司,五年复为永安州,属平乐府。万历年间(1573-1620年),永安州设3里。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分5里。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辖5里326村街70堡。
  民国元年(1912年),永安州改为永安县。3年,因国内有3个地方同名,故复称蒙山县至今。先属桂林道,后属平乐区。14年,撤里设区,全县辖5个区。解放后,蒙山县属平乐专区。1950年4月,全县辖3个区,1958年7月改属梧州专区(后称梧州地区)。1997年4月,属梧州市。(以上根据“梧州市政府网站”等资料汇总)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6-30
有没有蕩山県的資料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06-30
可是平乐县今天属于桂林。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5-01-23
哭,茶城建县初址和县名改称两大问题现在是悬而未决。
桂林恭城县江贝村九队人士,基层文物工作者;擅水果种植,喜花鸟鱼虫。

贺州乏力,荔浦当立;北连桂柳,南接贺梧。
广西茶江流域——中国最大的柿子,柚子产区。

君不见:那姓盛的修铁路,那姓李的坐中堂,
                 来年复又逢甲午,水师旗舰在北洋。
哎呀呀:勤政殿上忙泡面,中南海的包子香,
                 钓鱼台上姜尚去,抗俄还数杨凤翔。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5-01-23
当年风传的荔浦市没搞成,据说是平乐人的反对
桂林恭城县江贝村九队人士,基层文物工作者;擅水果种植,喜花鸟鱼虫。

贺州乏力,荔浦当立;北连桂柳,南接贺梧。
广西茶江流域——中国最大的柿子,柚子产区。

君不见:那姓盛的修铁路,那姓李的坐中堂,
                 来年复又逢甲午,水师旗舰在北洋。
哎呀呀:勤政殿上忙泡面,中南海的包子香,
                 钓鱼台上姜尚去,抗俄还数杨凤翔。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5-01-23
回 桂山 的帖子
桂山:哭,茶城建县初址和县名改称两大问题现在是悬而未决。(2015-01-23 13:36)嬀/color]

此話怎講。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5-01-23
回 桂山 的帖子
桂山:当年风传的荔浦市没搞成,据说是平乐人的反对(2015-01-23 13:40)嬀/color]

哪年的事?荔浦夠達標?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5-01-24
回 kook 的帖子
kook:此話怎講。 (2015-01-23 18:55) 

迁了四次县城,历史记载混乱,县名早期也是混用,县里没有统一意见
桂林恭城县江贝村九队人士,基层文物工作者;擅水果种植,喜花鸟鱼虫。

贺州乏力,荔浦当立;北连桂柳,南接贺梧。
广西茶江流域——中国最大的柿子,柚子产区。

君不见:那姓盛的修铁路,那姓李的坐中堂,
                 来年复又逢甲午,水师旗舰在北洋。
哎呀呀:勤政殿上忙泡面,中南海的包子香,
                 钓鱼台上姜尚去,抗俄还数杨凤翔。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5-01-24
回 kook 的帖子
kook:哪年的事?荔浦夠達標? (2015-01-23 18:55)

      @kook  
            地级市,管桂林南部几县,桂林地市改革那几年,传得很厉害
本帖提到的人: @kook
桂林恭城县江贝村九队人士,基层文物工作者;擅水果种植,喜花鸟鱼虫。

贺州乏力,荔浦当立;北连桂柳,南接贺梧。
广西茶江流域——中国最大的柿子,柚子产区。

君不见:那姓盛的修铁路,那姓李的坐中堂,
                 来年复又逢甲午,水师旗舰在北洋。
哎呀呀:勤政殿上忙泡面,中南海的包子香,
                 钓鱼台上姜尚去,抗俄还数杨凤翔。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5-01-24
回 桂山 的帖子
桂山:迁了四次县城,历史记载混乱,县名早期也是混用,县里没有统一意见(2015-01-24 20:17)嬀/color]

四次的位置相距遠嗎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5-01-24
回 桂山 的帖子
桂山:@kook  
 级市,管桂林南部几县,桂林地市改革那几年,传得很厉害
(2015-01-24 20:21)嬀/color]

還不如平樂來管
本帖提到的人: @kook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5-01-24
回 kook 的帖子
kook:四次的位置相距遠嗎  (2015-01-24 22:38) 

2次很近,2次很远;有争议的是近的2次
桂林恭城县江贝村九队人士,基层文物工作者;擅水果种植,喜花鸟鱼虫。

贺州乏力,荔浦当立;北连桂柳,南接贺梧。
广西茶江流域——中国最大的柿子,柚子产区。

君不见:那姓盛的修铁路,那姓李的坐中堂,
                 来年复又逢甲午,水师旗舰在北洋。
哎呀呀:勤政殿上忙泡面,中南海的包子香,
                 钓鱼台上姜尚去,抗俄还数杨凤翔。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5-01-24
回 kook 的帖子
kook:還不如平樂來管 (2015-01-24 22:39) 

平乐发展太差了,管不住,荔浦离蒙山,金秀也比较近
桂林恭城县江贝村九队人士,基层文物工作者;擅水果种植,喜花鸟鱼虫。

贺州乏力,荔浦当立;北连桂柳,南接贺梧。
广西茶江流域——中国最大的柿子,柚子产区。

君不见:那姓盛的修铁路,那姓李的坐中堂,
                 来年复又逢甲午,水师旗舰在北洋。
哎呀呀:勤政殿上忙泡面,中南海的包子香,
                 钓鱼台上姜尚去,抗俄还数杨凤翔。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5-01-25
回 桂山 的帖子
桂山:2次很近,2次很远;有争议的是近的2次(2015-01-24 23:50)嬀/color]

其實賀縣老縣城也搬過兩次 都在同一個鎮 而且都很近

临贺故城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是中国古代县治延续时间最长的城址,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贺县始设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县治在贺水东岸、今贺街镇大鸭村(大鸭村城址)。西汉末城被毁,遂迁至临水与贺水交汇为贺江处的洲尾(洲尾城址)。不久即被洪水冲毁,东汉初迁至临水西岸、今河西村(河西城址),并一直延续下来。随着经济发展,在河西城址对岸又逐渐形成附属城区,即河东城址。在四个城址附近,已发现六个古墓群和一处宋营盘,并出土从西汉到民国时期的大量文物。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5-01-25
回 桂山 的帖子
桂山:平乐发展太差了,管不住,荔浦离蒙山,金秀也比较近(2015-01-24 23:54)嬀/color]

曾經幾百年的老府城 怎麼發展不起來了 甚麼原因
郡(虛級)—縣(廣域自治體)—市鎮村(基礎自治體)
華夏國廣西郡臨賀縣八步市城東里靈峰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