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26阅读
  • 5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10):套西二旗(阿拉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19
阿拉善厄鲁特部,至京师五千里。东鄂尔多斯,西额济讷,南宁夏、凉州、甘州,北逾瀚海接赛音诺颜、扎萨克图盟。袤延七百馀里,即贺兰山地驻牧蒙古。
系出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与和硕特同族。和硕特旧为四额鲁特之一,故称额鲁特部。哈布图哈萨尔十九传至图鲁拜琥,号顾实汗。有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兄拜巴噶斯初育以为子。后自生子二:长鄂齐尔图,次阿巴赖。游牧河西套,称西套厄鲁特。巴延阿布该阿玉什号达赖乌巴什。子十六,居西套者,曰和啰理,曰墨尔根,曰额尔克,曰都喇勒,曰哈什哈,曰陀音,曰土谢图罗卜藏,曰博第,曰多尔济扎布,曰诺尔布扎木素,曰爱博果特,曰鄂木布。和啰理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以来归授扎萨克,赐牧阿拉善,诸昆弟子姓隶之。其居青海者,曰扎布,曰阿南达,曰伊特格勒,曰巴特巴。扎布授扎萨克,领其族。见青海厄鲁特部传。鄂齐尔图号车臣汗,子三:长额尔德尼,子噶勒丹多尔济;次噶尔第巴,子罗卜藏衮布阿拉喇布坦;次伊拉古克三班第达呼图克图。后皆绝嗣。阿巴赖裔为准噶尔所掠,故不著。
有矿,有林木,幅员广阔。其北毗连赛盟南境各旗,南邻甘肃镇番等九县,为漠南蒙古大部落。自为一部,不设盟,受宁夏将军节制。有佐领八。


额济讷,旧土尔扈特部,在阿拉善旗之西。东古尔鼐,南甘肃毛目县丞地,北阿济山,东南合黎山,南与东北、西北皆大戈壁,当甘肃省甘州府及肃州边外。
系出翁罕六世孙,曰玛哈齐蒙古。有子二:长曰贝果鄂尔勒克,有曾孙曰书库尔岱青。第四子曰纳木第凌,生纳扎尔玛穆特,为土尔扈特阿玉奇汗族弟。阿玉奇汗游牧额勒济河。康熙四年,诏封纳扎尔玛木特之子阿喇布珠尔为固山贝子,赐牧色尔腾。先是阿喇布珠尔尝假道准噶尔谒达赖喇嘛,既而阿玉奇与准噶尔策妄阿喇布坦修怨,阿喇布珠尔自唐古特还,以准噶尔道梗,留嘉峪关外,遣使至京师。上悯其无归,故有是命。五十五年,阿喇布珠尔奏请从军效力,诏率兵五百驻噶斯。旋卒,子丹衷袭。
地杂戈壁,较诸部为瘠苦,北接扎盟南境。各旗有佐领一,不设盟长,受陕甘总督节制。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6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19
在阿拉善左旗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原称定远营)中央,有一个漂亮的四合院落,那便是阿拉善亲王的府邸了,这个府邸里前后一共住过十位王爷。


  公元1685年,蒙古额鲁特中的霍硕特部落在顾实汗之孙和罗理的统领下,从新疆游牧至贺兰山西北,1690年,清政府把阿拉善地区正式划给和罗理作为奖赏,并且在1697年正式设立阿拉善霍硕特旗,封和罗理为多罗贝勒,授札萨克印章。自此,阿拉善霍硕特旗成为一个正式的行政单位,但是这个旗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它是由清政府理藩院直接管理的。


  在历史上有“科尔沁出国舅爷,阿拉善出驸马爷”的说法,清皇室与阿拉善霍硕特旗之间保持着频繁的联姻关系。满蒙联姻是满清王朝控制、笼络蒙古各旗的一种普遍策略,但是清王朝与阿拉善和硕特蒙古的关系又格外亲密。在阿拉善九代十王中,从第二代旗王阿宝开始,到最后一代亲王达理札雅,有史料可查证的就有29人次的联姻,其中仅娶皇室各亲王、郡王、公及贝勒的公主的就有12人。这对于蒙古49旗之外的这个特别旗而言实属殊例。这种联姻,既打开了阿拉善旗对外开放的渠道,也引进了先进的京城文化,带来了京城先进的技术、工艺、生活方式和文化信息,推动了定远营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最后一位王爷达扎雅时,其福晋在巴彦浩特设新式学堂,用北京话教学,加之当地饮食也多仿北京的菜膳,故使外地商人、官人来巴彦浩特经商、做官,有一种身居北京的感觉,因此巴彦浩特就有了“小北京”的雅称,并且广为流传。当时的定远营内联银川,外接漠北,西通新疆,处于朔方保障、沙漠咽喉这样一个西北战略要塞的位置上,是商贸交通的要道。定远营城的建立,聚集了人口,方便了往来商贸运输,吸引了商贾客户入住,有力地促进了商业经济发展和文化的兴起,对于封闭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这是一个特有的历史景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19
阿拉善得名于贺兰山,是贺兰山的音转。贺兰山,由匈奴“贺兰”部落在这里居住而得名,“贺兰”为“骏马”之意。贺兰山横峙西北,素称“关中屏障,河陇咽喉”。黄河以西贺兰山阴至额济纳河,是北方历代少数民族的牧地。早在原始社会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散布在各处的历史遗存和古代文物记录了人类远古的足迹。在额济纳旗境内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用石英石击成的石器;在原阿拉善旗境内曼德拉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古代先民留下的8000多幅岩画;1958年在阿拉善旗巴彦浩特西南的鹿圈山上发现了灰坑遗址,出土双耳红陶罐,它和甘肃仰韶文化有密切联系,属新石器时代晚期;1998 年在阿拉善左旗布固图苏木头道沙子发现了公元前5000——前3500年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存,出土器物有石器和陶器;2002年在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苏海图发现有大面积石器分布,其中有打制石器、细石器和磨制石器,断定为石器制造场。同时伴有陶器分布,主要有彩陶罐、绳纹罐、鬲、圆底罐等。这些都说明当时人类在这里已有了比较广泛的活动。
  此后,大禹治水、穆王西巡、王母举觚、老子成仙……,都在这里留下了先人的踪影和传说。自春秋时代起,狄、匈奴、鲜卑、柔然、党项、回纥、突厥、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这里游牧生息。千百年来,敦厚善良、勤劳朴实的阿拉善各族人民,在征服自然、创造历史的同时,也传承着远古的文明,延续着自己生命的年轮。

阿拉善蒙古族主体部落的由来

  阿拉善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阿拉善境内的蒙古族由阿拉善和硕特部、额济纳土尔扈特部、原籍外蒙古的喀尔喀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蒙古各部组成。其中主要的是阿拉善和硕特部与额济纳土尔扈特部。
  和硕特与杜尔伯特、准噶尔、土尔扈特合称四额鲁特。
  明朝时期,蒙古分为东部的鞑靼和新疆北部的瓦剌两大部。满族兴起以后,从十六世纪中叶起,大漠以南的察哈尔、科尔沁、土默特、鄂尔多斯等二十四部蒙古族先后归附清朝,称为内蒙古。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分为车臣汗、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三部,与清朝是“朝贡”关系,称为外蒙古。阿尔泰山以西的瓦剌部当时叫额鲁特蒙古,分为互不统属的四个卫拉特(部):杜尔伯特部在额尔齐斯河流域,土尔扈特部在塔尔巴哈台山的雅尔一带,和硕特部在乌鲁木齐地区,准噶尔部在伊犁河流域。
  四额鲁特的形成始于明初。元灭亡以后,鞑靼与瓦剌间因为汗位之争,发生了长时间的战争。瓦剌首领猛可帖木尔死后,马哈木、太平、把图勃罗三部分立。明王朝为了削弱蒙古的势力,采取拉拢、打击、分化、制衡的政策,先封瓦剌的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图勃罗为安乐王,利用他们来牵制东蒙古的力量。在支持瓦剌打败东蒙古后,永乐帝朱棣看到瓦剌势力日增,又转而支持主持东蒙古政局的漠北蒙古领主阿鲁台,封他为和林王,打击瓦剌。当阿鲁台恢复势力后,朱棣又转而扶持瓦剌,使之与阿鲁台抗衡。明王朝的这种政策,加剧了蒙古各领主间的混战。
  1416年瓦剌首领顺宁王马哈木死,子脱欢嗣位后,兼并了和林、贤义、安乐三王的部属,合四部为瓦剌。十五世纪四十年代,瓦剌势力日益强大,成为明王朝北边的劲敌,曾于1449年挥兵南侵,发生“土木堡”之变。但到十六世纪,瓦剌蒙古内部又产生分裂,逐渐分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大部落。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四额鲁特由于人口、牲畜的不断增多,各部间为争夺牧场和财产,不断发生争斗。其中准噶尔部势力最为强大,经常恃强欺凌、吞并其它邻部。为了摆脱准噶尔部的侵扰,避免冲突,其它诸部开始向外迁移,寻求新的牧地。十七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土尔扈特部与和硕特部都因不堪忍受准噶尔部的欺凌,相继离开了原来的居住地。而和硕特一部最后落户阿拉善、土尔扈特一部最后落户额济纳,其根由就从这里开始;阿拉善两个主体蒙古部落的来源就从这里发端。
  土尔扈特源出于历史上的客列亦惕部,其始祖为元臣王罕(也作翁罕),王罕曾参与成吉思汗的十三翼之战,为之守护神。元亡以后,客列亦惕部一直是北亚地区强大的势力,后被瓦剌部顺宁王脱欢打败而衰落。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末的三百年间,塞外蒙古各部经常处于分裂状态。期间的土尔扈特从失败的衰落中逐步发展壮大,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参加了卫拉特诸部三次大联盟中的早期和中期两次联盟。从始祖王罕算起,七传至贝果鄂尔勒克,与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组成卫拉特四部额鲁特集团。九传至和鄂尔勒克,一度驻牧于塔尔巴哈台山一带。由于该地狭小贫瘠,加之不堪准噶尔部的压迫,和鄂勒克决计西迁。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和鄂勒克率领其部众,并联合和硕特和杜尔伯特部的一部分,约五万帐,二十多万人,离开原牧地逐渐西迁,沿伊施姆河和托波尔河,越过哈萨克草原,到达伏尔加河流域下游,形成了单独的土尔扈特汗国,亦即俄国所称的卡尔梅克汗国(俄又称土尔扈特部为卡尔梅克部)。
  不久,俄国在这一地区集结兵力,驱逐土尔扈特人,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克战死,十传至书库岱青。至
  1659年,迫于俄国的压力,土尔扈特首领书库尔岱青不得不在形式上臣服于沙皇俄国,而在实际上,土尔扈特人依然保持着内政的独立。
  到十七世纪末,继漠南蒙古之后,喀尔喀各部也于1691年归顺了清王朝,于是在蒙古民族中,就只剩下准噶尔和土尔扈特这两个东西相隔数千里的汗国。两个汗国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顽强地奋斗着。土尔扈特人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繁重的兵役、徭役之苦,汗国的独立性几乎丧失殆尽,尽管国际上早已视其为俄国的属国,但土尔扈特人始终不愿以俄国为祖国,仍然思念着天山北麓的故土,渴望到圣地西藏去。正是在这种背景和心理之下,土尔扈特首领阿玉奇派其侄子阿拉布珠尔到西藏礼佛。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阿拉布珠尔与母亲和妹妹率众500人假道新疆伊犁,辗转到西藏礼佛,并拜见了达赖喇嘛。5年后返回,途经准噶尔部时,正遇阿玉奇与准噶尔部交恶,阿拉布珠尔归路被阻。于是阿拉布珠尔便派使入京请求内附,康熙皇帝于四十三年(1704)准奏,封阿拉布珠尔为固山贝子,赐牧于敦煌附近的党河、色尔腾地方。阿拉布珠尔的回归,拉开了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序幕。其子丹忠继位后,因党河、色尔腾地近准噶尔部,为避免准噶尔部的侵扰,于1731年呈请内徙,经陕甘总督查郎阿同意,移牧于额济纳河流域。1740年,丹忠卒,子罗卜藏达尔扎袭多罗贝勒职。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廷设“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授罗卜藏达尔扎扎萨克印,赐王府驻地曰:威远营。其境域东西长50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总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因额济纳旗既不属于外蒙古57旗之列,也不属于 内蒙古49旗之列,而是直隶清廷理蕃院管理,受陕甘总督节制,故称“特别旗”;又因为额济纳土尔扈特是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先驱,故称“旧土尔扈特”。
  从1704年阿拉布珠尔受封固山贝子始,到最后一代郡王塔旺嘉布(1949年),额济纳土尔扈特共历十代十二王。从1698年算起,额济纳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已达306年;从1731年移牧额济纳河流域算起,额济纳土尔扈特部在额济纳定居生存已达273年之久;从1753年建旗到现在,额济纳旗已有251年的历史。
  和硕特部源出于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之后,故为台吉贵族,姓博尔济吉特氏。 在土尔扈特部西迁不久,原在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原苏联境内)和新疆一带游牧的和硕特部领主顾实汗(名巴尔斯图鲁拜虎),也因受准噶尔部的威胁,于1637年率其大部属民离开原居地,进居青海,此后即称青海和硕特。顾实汗之兄拜巴噶斯率和硕特部少数属民也于同年从乌鲁木齐迁徙到阿拉套岭以西。1642年,顾实汗应西藏黄教之邀,进军西藏,并乘西藏内乱,逐步占领、统一了全藏。顾实汗还扶持西藏黄教派,促进了西藏的政教统一,并敦促西藏内附,归顺中央政府。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到十八世纪二十年代近一个世纪中,和硕特部在西藏、青海有举足轻重的军事势力,对明末清初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671年,噶尔丹夺取准噶尔部的统治权后,不断向喀尔喀部和漠南蒙古地区进攻,大肆侵扰和残害新疆、青海、西藏的各兄弟民族。康熙十六年(1677年),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被噶尔丹袭杀,所遗部众统属于和罗理。和罗理难与噶尔丹抗争,被迫与弟兄11人率部由青海向东迁徙,移牧额济纳河流域。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和罗理至京奏请归顺,康熙皇帝赐牧阿拉善地区。自此,和罗理部定牧阿拉善,和罗理等弟兄12人与部众称“阿拉善和硕特部”。和罗理的另外4个弟兄留居原地,仍称“青海和硕特部”。与和罗理一样因受噶尔丹势力的迫害,先后迁居阿拉善的共有2部4批5支额鲁特人。2部:和硕特部和准噶尔部。4批5支:他们分别于1677年、1682年、1688年、1689年4 批进入阿拉善,其中1677年是2支。这部分人,构成了西套阿拉善额鲁特蒙古的来源,也是阿拉善建旗后主要居民。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王朝将和罗理部按内蒙古四十九旗之例,编制佐领,册封和罗理为多罗贝勒,授扎萨克印,正式设置阿拉善和硕特旗。其疆域“至京师五千里,东起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西与额济纳河源接壤;北逾瀚海,从喀尔喀起始;南与甘肃省凉州、甘州接界,袤延七百余里。”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以上(后划出去的磴口县4166平方公里,乌达区580平方公里…),居内蒙古自治区各旗之首。旗府额肯衙门设在“夏日布勒都”(今阿拉善左旗锡林高勒苏木境内,又名紫泥湖)。雍正八年(1730年)清廷在贺兰山西麓十里修建了定远营(今巴彦浩特)城,不久,赐给了当时的阿拉善和硕特阿宝郡王(阿王),九年(1731年)旗府迁至定远营。
  从1697年和罗理被封为阿拉善和硕特旗的第一代蒙古旗王到最后一代亲王达理札雅(1949年),阿拉善和硕特共传九代十王;从1686年康熙皇帝赐牧阿拉善始,和硕特部已在阿拉善定居长达318年之久;从1697年建旗始,阿拉善旗已有307年的历史。
  这两个旗,清代直属理藩院,民国时期直隶国民政府行政院蒙藏委员会,均为特别旗,不设盟。

古代文明和历史传统

  阿拉善地区为历代北方游牧民族放牧生息之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大漠南北,长城内外的各族人民在友好往来、经贸交流和彼此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纵贯东西、横跨南北、沟通中亚、连接西域的草原“丝绸北道”,“居延”就是这条交通线的枢纽;戈壁绿洲、瀚海沙漠、古郡重镇、关隘要塞、城堡烽燧、居延汉简,构成了阿拉善地区丰富多彩、威武雄壮的历史画卷和独特的历史文化。
  阿拉善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居延地区由于其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历代都把它作为战略要地来开发建设,使居延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北方的昌盛之地。也使古居延与古罗布泊、古楼兰一样,在古丝绸之道上熠熠生辉。
  汉代是居延地区的创基和空前发展时期。自从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败匈奴、收复河西后,汉武帝为了保卫河西走廊的安全,开始大规模开发营建居延。公元前102年,“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同年筑居延城,并派强驽都尉路博德,屯守居延,修汉长城,大规模地修筑障塞、烽燧,以遮断匈奴进入河西的道路,史称“遮虏障”。它以居延城为中心,南达河西走廊北山之一的合黎山(合黎山、龙首山合称北山,祁连山称南山),由北入蒙古,再向东,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北与汉光禄塞墙连接。形成了中国古代居延地区以汉长城为主体,烽燧、亭障互助配置,有机结合的森严的防御体系。
  为了解决戍边将士的粮食问题,汉王朝还在居延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屯田活动。居延屯田主要是军屯,汉末曹魏时期又出现了民屯。据出土汉简记载,在汉武帝征和(公元前92——89年)年间,居延屯田区已设立专职屯田的“农亭长”,由张掖太守总负其责。当时的农田区分布在破城子以东,殄北塞以南,京斯图淖尔以西的广大区域内,弱水河穿流期间。古代屯田者在河两边挖修了许多条纵横交错的渠道从事灌溉。据卫星拍摄的照片和实地勘测,古代居延屯田的面积达60万亩之巨。此后各个历史时期居延地区的屯田都没有超过汉代的规模。经过汉代近三个世纪的垦殖开发,居延地区出现了人口众多、商贸兴旺的繁荣景象。阿拉善历史上农耕种植业的历史就从这时开始。
  汉代农业科学家赵过创造的新农具和新的耕作技术在居延得到推广应用。赵过创立的新的耕作方法叫“代田法”,它是一种适于北方旱地作物的耕作方法,能收到“用力少而得谷多”的效果。推行“代田法”以前,我国实行的耕作方法是“缦田法”,即翻地以后,在地上散布五谷,不分行列。这种方法往往使地力用尽,必须休耕,上田一年,下田要三年,这种落后的方法,效率很低。“代田法”是在地上开沟培垅,作物种在沟内,沟变成垅,垅变成沟,年年可以转换。这种耕作方法可以保持地力,并且有利于抗旱保墒,较之“缦田法”是耕作技术上的一次重大革新。赵过还改进旧的耕作方法 ,创制耦犁,推行牛耕。居延屯田就已使用牛耕,并使用从内地运去的铁器。据史书上说,赵过的“代田法”曾在皇帝的离宫内进行试验,打谷子比一般田地每亩多出一石以上。于是汉朝廷又命令在关中的“公田”和居延等地区进行试验和推广,以后又推广到其它地方去实行。可见,居延屯田时推行的耕作技术和耕作工具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汉代居延地区的屯田戍边活动,开了居延地区开发建设的先河,奠定了居延作为边防重镇的基础。以后历经魏晋、隋唐和夏元时期,历代王朝均在居延 地区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唐代在这里设“宁寇军”,建宁寇军城,在与突厥 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夏元时期,居延地区再度繁荣起来,西夏在居延设“黑山威福军司”建黑山城,作为防御漠北蒙古的重地。元代在居延设“亦集乃路总管”,由于元帝国的疆域的空前扩大,居延地区成为通往西域和漠北的交通枢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只是到明代将居延划为边外地,并将人口内迁后,居延才再度沦为草原。
  古之居延,处在我国西北戈壁瀚海的腹地,东西两侧的阴山和天山与居延相距各近千公里,三者约在一条线上;北距杭爱山千余里,南去祁连山800余里,鄂尔浑河上游的哈尔和林与居延及酒泉大体也在南北一条直线上,而居延位于东西、南北两条大路的交汇点上,这样的地理位置,自然就成了周围各族人民活动的大舞台,所以,历代都把它作为西北的一个军事重镇。
  居延西北的阿尔泰山脉与其北面的杭爱山脉两麓,是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游牧民族的活动地,汉代有匈奴,唐代有突厥、回鹘,宋代有蒙古,而他们的统治中心则又都出现在今蒙古国的哈尔和林地区,曰“龙城”或“龙庭”。每当他们南下时,都取道“龙城故道”,越居延,夺酒泉;汉军直捣“龙城”,也多次出居延以北攻。
  公元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汉军以李陵为将出居延塞向北进攻匈奴,《汉书》记载了这次行军的道路:“陵于是将其步卒5000人,出居延,北行30日,至浚稽山上……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且战且行,南行数日抵山谷中……引兵东南循龙城故道……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说明这次进兵走的就是龙城故道。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就曾途经居延。唐代“安史之乱”时河西走廊被吐蕃切断,居延地区便成了长安通往西域的主要通道和“丝绸北道”的重要关隘。
  成吉思汗率大军不止一次沿居延南下,因为当时的河套和宁夏地区,还在西夏的统治之下,这条南下的线路对蒙古和中亚的联系更显重要。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军征西夏就是从居延黑城进军的。直到十三世纪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张掖出发,赴元帝夏宫所在地上都拜见忽必烈时,也走过居延古道,并在他的游记中对黑城的景象作了生动的描述。
  居延东达阴山,西通天山,东方阴山下的河套平原与土默川平原,其背后就是历史上的中原;西方的天山,不但控制着新疆南北,而且是历史上远通中亚的要途。中原地区与西域 的主要通道是河西走廊,而居延道路既与之平行又直接联系着东西两大地区,一旦河西走廊被割据,旅行者便取道马鬃山麓,过居延,趋河套,渡黄河,赴中原。这种利用居延进行南北交通、东西往来的情况,具有悠久的历史。
  公元1122年,辽国首都析律府(今北京)被金兵围困,辽皇族耶律大石见大势已去,遂率一支部队出今内蒙古的大青山,过鸡鹿寨(今磴口县北),经居延,行万里抵达中亚寻思干(今撒马尔罕),建立了“西辽国。”在《宋史.外国传》高昌国条下,有王延德的报告,其意是:王延德一行于黄河北角(今磴口县巴彦高勒一带)渡河,穿过乌兰布和沙漠,经过居延,从马鬃山北麓,到达天山东端的巴里坤谷地,再转经哈密到达高昌国。
  居延与古楼兰一样,在古丝绸之路上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楼兰当时位于丝绸之路南线的要道上,而居延 则在河西走廊通向漠北——外蒙古和西伯利亚的交通要道上。北方一条丝路的支线,就是从阳关、敦煌,向北沿弱水到居延,再经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到达山西的大同和北京一带,特别是当中原陷入战乱时,这条北方与中亚的要道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阿拉善地区和额济纳地区作为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联系的重要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共产党人王若飞就是从蒙古骑着骆驼经阿拉善草原回国进行革命活动的。
  居延以它边塞重地的地位和特有神韵引来了众多文人的感怀和吟唱,汉唐以来的许多著名文学家在体验这里边塞生活的同时,触发了创作的灵感,留下了大量的不朽诗篇乃至千古绝唱,从而更增添 了居延的壮美。
  唐开元25年(公元737年),时任监察御使的王维出塞到边防前线进行宣慰,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同时他还热情洋溢地描写了唐军昂扬奋发,英勇作战,并取得胜利的情景,在其《出塞作》中这样写道:“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唐初著名诗人陈子昂于28岁时第一次从军,随乔知之的军队北征同罗、仆固,途经居延城。他在《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的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闻君东山意,宿习紫芝荣。沧州今何在?华发旅边城。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无为空自老,含叹负平生。”军旅北出张掖,沿着弱水来到合黎山峡口时,北望居延一片莽莽苍苍的景象,陈子昂写道:“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城?”当他在居延听到绿树间的莺啼时,喜不自禁,写下了“边地无芳草,莺声忽听新”的诗句。
  在一些文人的想象中,居延是那么的遥远和荒凉。唐朝杜甫感慨地写道:“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宋代苏轼本来是比较旷达之人,然而提到弱水,仍然是不胜遐远之思,他在《金山妙高台》一诗中写道:“我欲乘飞车,车访赤松子,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唐代诗人胡曾在其咏史诗《居延》中写道:“漠漠平沙际碧天,问人云此是居延,停骖一顾犹断魂,苏武怎禁十九年。”在他看来,弱水及居延一带是荒凉可怕至极,且不说苏武是否在此十九年(其实苏武牧羊之地是在更北边的北海,即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只是停马驻车一看,就会令人“断魂”。当然这其中有文人仕大夫的言过其辞,但另一方面也更为居延增添了幽隐、神秘的色彩。
  在贺兰山、曼德拉山有大量刻制精美、绚丽多彩的岩画,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宗教信仰。
  在额济纳黑城文化区,存有许多汉代烽燧、城堡等古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居延汉简”和元代、西夏文物,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建于1730年的定远营,是阿拉善旗的旗府所在地,相传此处系东汉时班超的驻地,因班超被封为定远侯,故名之。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札萨克阿宝被选为驸马,康熙皇帝将其侄女(庄亲王博果铎之女,封多罗郡主)指嫁于阿宝,第二年阿宝与多罗郡主成婚,康熙皇帝特于京城内赐府第,并命其为御前行走。以后清王朝与阿拉善和硕特蒙古的这种姻亲关系延续了下来,先后有12位皇室宗亲的公主嫁给了阿拉善和硕特的历代亲王。定远营由此也引进了京城 的先进文化,促进了这一地区游牧文化向都市文化、商业文化的迅速嬗变。王府建筑仿北京宫殿式样,画栋雕梁,古雅精致,旗内官吏平民以及喇嘛,纷纷仿效京城建筑和京城生活方式,在定远营形成一个特立于塞外的京城风格的市镇区。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定远营呈现出一派建筑典雅、京味浓厚,客店云集、商贸发达的繁荣景象,被外界誉为“小北京”。
  以贺兰山西麓的延福寺、福音寺、广宗寺为代表的阿拉善召庙,记录和保存了阿拉善地区丰富完整的佛教文化,并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风景名胜。和硕特、土尔扈特蒙古族的长调民歌、舞蹈、器乐、宗教和那达慕等文化艺术,形成了瑰丽的民族文化宝库。
  阿拉善各族人民不仅以辛勤的劳动开发建设边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同时还用自己的热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光辉篇章,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因躲避准噶尔部的欺凌而被迫迁至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身处异域,心念祖国,1698年阿拉布珠尔率部500人回归,成为全面回归的先驱。73年后(1771年),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历经长途跋涉,冲破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不惜付出重大牺牲,全部回归祖国,这一史诗般的壮举,以其雄伟悲壮而震惊世界,永垂青史。著名影片《东归英雄传》就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全部回归的英雄壮举。土尔扈特人全部回归后,清政府“指地安置”,大部分回到原来的居住地新疆伊犁一带,同时,依其原有系统,将一支划归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之内。
  阿拉布珠尔于1704年受封后,额济纳土尔扈特部已成为独立的一支,与清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其间准噶尔汗国日益扩张侵扰,大肆进行民族分裂活动,清政府出兵征讨,1716年,阿拉布珠尔请命出征,亲率500精兵配合清军征讨噶尔丹。丹忠继位后又率部协同清军再次征讨噶尔丹,因战功显赫,清廷于雍正七年(1729年)将丹忠由贝子晋升为多罗贝勒。
  阿拉善和硕特旗扎萨克(旗长)和罗理、阿宝、罗卜藏多尔济等人曾多次率部参加清军平息西藏、新疆叛乱的战争,并屡建功勋。尤其是罗卜藏多尔济,在乾隆平定天山南北准、回二部叛乱的二十多年中,率本部蒙古兵长年随大军征战,战功卓著,先后被封为郡王、亲王,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皇帝又诏命其子孙可代代承袭亲王爵位,享受“世袭罔替”的殊荣。
  在义和团运动时阿拉善和硕特人响应义和团运动,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发起进攻,攻陷了建有城堡的“三盛公”(今磴口县境内)教堂,赶走了洋教士。
  1925年年 以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人及苏联顾问乌斯曼洛夫、奥西洛夫等人到阿拉善旗宣传革命思想。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派周仁山、苏剑啸等地下工作人员到阿拉善地区宣传抗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打通通往蒙古、苏联的红色通道,争取人民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不少革命者和共产党员在阿拉善献出了鲜血和生命。
  1949年夏,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一伙窜到阿拉善,策划成立“西蒙自治政府”,妄图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抗,并诱劝阿拉善旗札萨克达理札雅出逃,遭到达理札雅的拒绝。1949年9月23日和9月27日,阿拉善旗札萨克—达理札雅、额济纳旗札萨克—塔旺加布,分别致电毛主席、朱总司令和19兵团,宣布与国民党政府脱离关系,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实现了阿拉善的和平解放。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19
阿拉善盟的境域,历史上曾是两个地区,即阿拉善地区和额济纳(或居延)地区。
  阿拉善地区,古为雍州之域,春秋时属秦,始皇时置北地郡,汉时属北地、武威、张掖三郡,晋为前凉、后凉、北凉所据。隋唐时属甘州、肃州。宋代为西夏所据,明末为额鲁特蒙古居住。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和硕特部的和罗理率部归顺,清王朝赐其地为其牧地,故称西套额鲁特或西套阿拉善蒙古。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建阿拉善和硕特旗,一直延续到1949年和平解放。
  额济纳地区先秦时称为“弱水流沙”,秦汉以后称“居延”。据考证,“居延”为古匈奴语,意为“天池”或“幽隐之地”。《书.禹贡》记大禹治水为疏通九浚大川,曾“导弱水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弱水即为今之黑河,其下游为额济纳河,合黎应为河西走廊以北的合黎山,流沙则为居延地区的流沙戈壁。
  两汉之时,汉朝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的匈奴,所以特别重视西北的防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霍去病率军渡居延泽,攻打祁连山,大破匈奴 ,给予匈奴右方势力最沉重的打击,迫使匈奴四万余人投降,并夺占了河西走廊。居延,这个神秘的地名,首次在中国史籍上出现。
  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派遣戍边甲卒十八万人在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今甘肃武威地区附近)二都尉府。同年筑居延城。为了遮断匈奴入河西之路,汉武帝又派强驽都尉路博德,在居延筑“遮虏障”,修汉长城。后又置“张掖居延属国”。汉代是居延地区空前发展的时期,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开发垦殖,居延地区的人口、牲畜、田亩已有了相当规模,因此到了东汉末年将居延升格为西海郡,与河西四郡并列。
  东汉以降,魏晋南北朝时期,居延地区一直称西海郡。晋怀帝永嘉(公元307年)后,居延先后被前凉(张轨)、前秦(符坚)、后凉(吕光)、西凉(李嵩)、北凉(沮渠蒙逊)所割据。隋唐时改属甘州、肃州。唐代曾设安北都护府和“宁寇军”统领居延军务。唐大历(公元766--779年)之后,居延先后被吐蕃、回鹘、契丹所占据。
  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居延归属西夏。西夏时期,居延开始进入又一个繁荣时期。西夏在这里设置“黑山威福军司”和“黑山镇燕军司”等军事机构,筑“威福军城”(即黑城)。从公元1205年开始,成吉思汗先后数次派兵经居延进攻河西。公元1226年2月,元军南下,攻破“黑山威福军司”和“黑山镇燕军司”,居延归属元朝。
  元统一中国后,于1286年在居延设立“亦集乃路总管府”(“额济纳”一名乃为西夏党项族语,意即“黑水”,自元朝以来由“亦集乃”转音而成),统领军政事务。有元一代,由于元帝国疆域空前扩大,居延地区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和漠北的交通枢纽。亦集乃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又处于鼎盛时期。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冯胜率军攻克亦集乃后,居延地区被划为甘州、肃州二卫的边外地,居民内徙,自汉代以来在居延的所有军事设施、屯垦设施及其它事业均被废弃。不久,该地区为漠北鞑靼占领,蒙古诸部游牧于此。
  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土尔扈特蒙古部族首领丹忠呈请内徙,经陕甘总督查郎阿同意,得额济纳河流域为牧地。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建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一直到1949年和平解放。
  民国时,宁夏护军使兼辖阿拉善旗和额济纳旗,后两旗直属中央行政院蒙藏委员会管辖。
  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旗和平解放,9月27日额济纳旗和平解放。1950年,两旗归宁夏省管辖。1954年4月19~23日,在阿拉善旗府巴彦浩特召开的“宁夏省蒙古自治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组成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阿拉善历史上第一个盟级政权从此产生。1954年宁夏省建制撤消,额济纳旗由甘肃省酒泉地区代管,改名为“额济纳自治旗”,阿拉善旗更名为“巴彦浩特蒙族自治州”。1956年,两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在巴彦浩特成立巴彦淖尔盟,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巴彦浩特市。1958年,巴彦淖尔盟和河套行政区合并,盟行政公署迁至巴彦高勒,阿拉善旗、额济纳旗仍属巴彦淖尔盟。1961年4 月,阿拉善旗划分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1969年额济纳旗复归甘肃省酒泉地区,阿拉善右旗划归甘肃省武威地区,阿拉善左旗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1979年,三个旗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4月1日阿拉善盟成立。盟机关设在巴彦浩特,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19
额济纳地区历史上的沿袭,也是很有意思的。夏商周的时候隶属乌孙,
先秦的时候属于大月氏,西汉初为匈奴领地,汉武帝时期,因为霍去病
收复河西,居延就归汉朝了。以后还改过名字为西海郡,魏晋南北朝时
期归属乱七八糟,唐朝的时候又被契丹之类的占领,宋时被西夏占领。
元朝破西夏,后来清朝占领,由东归的土尔扈特部落居住。再后来自从
解放直到今天,额济纳的归属大约变换了7次,主要就是在宁夏,甘肃
和内蒙之间。1979年的时候,最后一次由甘肃划归内蒙。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19
乌海市
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击败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收复河南地(辖境今巴彦淖尔盟乌加河以南、鄂尔多斯高原),将原有九原郡改为五原郡,又增设朔方郡,郡治在三封县(今巴盟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的陶升井,又称麻弥图库庙古城)。朔方郡下设10县,在今海勃湾地区设置沃野县。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筑沃野县城(今海勃湾区北新地古城)。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浑邪王附汉后,乌达地区为武威郡之北境地。

  东汉末年到三国、晋、十六国时期,活动在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号称“五胡”,大多进入长城以南,移居黄河流域。他们互相争战或者与中原王朝较量,形成长时间战乱局面。魏晋时,今乌达地区为西部鲜卑所据,南北朝时为前凉、后凉、北凉所割据。

  东晋大(太)兴二年(公元319年),羯族石勒强盛起来,尽得黄河流域中、下游广阔地区,建立后赵国。今海勃湾地区属后赵之朔州朔方郡。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后被前秦、前燕所取代,河水以西归前秦,为氐族苻坚所统治。海勃湾地区属前秦朔方郡。后秦皇初二年(公元395年),羌族姚兴部兴起,夺得前秦西部地区,称为后秦。姚兴在北部广阔地区设朔方郡,辖今海勃湾地区。

  东晋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魏王拓跋魏攻打朔方郡(辖今巴盟南部和伊盟北部)的铁弗部刘卫辰。卫辰被打败后部众四散,辖地尽失,变成魏的统治地域。

  东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强盛,在今伊克昭盟、陕西北部地区建立夏国,建都于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北,俗称白城子),辖地曾北达黄河,置幽州于大城(今伊盟杭锦旗东南),占有今巴盟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夏胜光四年(公元431年),夏国被北魏拓跋鲜卑族所灭,辖境归北魏。

  隋时,海勃湾地区属突厥汗庭之西境,为东突厥游牧地。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绥、银、丰、胜等州属关内道。关内道的灵州是隋朝灵武郡管辖地区,是黄河由南向北的东岸狭长地带,包括今鄂托克旗西部、鄂托克前旗西部及海勃湾地区。

  乌达地区,隋属甘州,治所在永平(隋改名张掖,今甘肃张掖)。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属肃州,治所在福禄(今甘肃酒泉)。公元八世纪安史之乱后期至九世纪中叶曾属吐蕃。

  宋、辽时期要,西北地区兴起的党项族趁宋、辽连年交战之际,据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给党项羌李彝兴以太尉称号,李彝兴向宋贡马三百匹,以示归顺。从此,今伊盟地区的绝大部分(辖今海勃湾地区)遂入宋朝版图,但仍为党项李所有,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今海勃湾地区为西夏灵州之地,乌达地区为西夏贺兰山防区。

  十三世纪初,游牧在北方草原的蒙古部落日趋强盛,铁木真登上汗位,尊称成吉思汉,于1227年灭西夏,版图统归元朝。元朝在全国设置一个中书省,十个行省,省下设路、府、州、县。当时,乌海地区为宁夏行省中兴路管辖。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中兴路为宁夏路,治所在今银川市。

  明时,乌达地区为甘州、肃州二卫的边外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立宁夏卫,后升为镇,辖今海勃湾地区,隶属于陕西都司,归中央右军都督府管理。明建文四年(1402年),蒙古鞑靼、瓦剌各部强盛起来,构成对明朝北方边境的严重威胁。明天顺六年(1462年)蒙古鞑靼酋长阿勒淖尔与毛里孩进驻伊克昭盟地区。明嘉靖中(1552-1566年)达延汗之孙衮弼里克墨尔根承袭济农爵位,名其部落为鄂尔多斯,清天聪九年(1635年),该部首领额瞵臣归附清朝,统领鄂尔多斯地区。

  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将鄂尔多斯地区划为6旗,实行盟旗制,海勃湾地区为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之西北境。清康熙二十六年(1697年),始设阿拉善和硕特旗。今乌达地区属阿拉善旗管辖。

  民国时,宁夏扩军使兼辖阿拉善和硕特旗,后直属中央行政院蒙臧委员会。民国3年(1914年),鄂托克旗归绥远省管辖。 民国18年(1929年)1月,宁夏省政府成立后,在磴口正式设县。随后又擅自将沿黄河南到石嘴山、北至河套,长约200公里的狭长地带划入磴口县(包括乌海地区)。民国19年(1930年),绥远省政府在黄河以东鄂托克旗地区设立野沃设置局,后改为沃野县,辖今海勃湾地区。 民国26年(1937年)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占领沃野县,划归宁夏,改名陶乐县。

  民国38年(1949年)8月23日,鄂托克旗和平解放。9月7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成立。当时,海勃湾地区属鄂托克旗第三区(阿尔巴斯)。是年,9月23日,阿拉善和硕特旗和平解放。当时,乌达地区为该旗宗别立巴嘎的一部分。

  1950年3月31日,成立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人民政府,隶属宁夏省。1954年4月25日,成立宁夏省蒙古自治区,辖阿拉善旗、磴口县。是年9月,宁夏省制撤销,自治区改归甘肃省管辖,后又改为甘肃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1956年4月13日,将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改为巴彦淖尔盟,乌达地区仍归巴盟阿拉善旗所辖。

  1955年2月,海勃湾地区建立伊克昭盟桌子山矿区办事处,隶属伊盟。1958年1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阿拉善旗乌达镇。1959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桌子山矿区办事处,建立矿区人民委员会,隶属伊克昭盟。1961年7月9日,国务院第111次全体会议通过,批准建立乌达市和海勃湾市。10月1日,正式成立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分别隶属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

  1975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建立乌海市。竖年1月10日,乌达市和海勃湾市正式合并成立乌海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市人民政府设在海勃湾。下辖乌达、海勃湾、拉僧庙3个县级办事处。1979年12月,将3个办事处改设为区,同时,将拉僧庙办事处更名为海南区。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