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082阅读
  • 33回复

[俄罗斯]苏联刚建立时候的“远东共和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7-16
日本和本国反叛势力建的
若不曾被攻灭,倒也将是个强国啊
[ 此帖被keating在2009-10-31 23:2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7-16
看着地面很大,其实没几个人。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7-18
引用第0楼七人组之蛇骨于2007-07-16 23:39发表的 苏联刚建立时候曾以勒拿河贝加尔以东建伪远东共和国 :
日本和本国反叛势力建的
若不曾被攻灭,倒也将是个强国啊


貌似是苏联自己建的
作为缓冲国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7-19
引用第0楼七人组之蛇骨于2007-07-16 23:39发表的 苏联刚建立时候曾以勒拿河贝加尔以东建伪远东共和国 :
日本和本国反叛势力建的
若不曾被攻灭,倒也将是个强国啊

是苏俄建立的,布留赫尔当过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总司令。
存在即合理,不过研讨还是必须的~~~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8-03
历史上的远东共和国
远东共和国
 

  1920~1922年在苏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亦称赤塔共和国1920年初,红军打败了西伯利亚高尔察克军队(见苏俄国内战争),控制了贝加尔湖以西地区,而太平洋沿岸大部分地区仍被日军占领苏维埃政府决定在西伯利亚东部建立一个缓冲国,以暂时避免同日本干涉军直接发生冲突。远东共和国受俄共(布)中央远东局领导,形式上是一个议会制民主共和国1920年4月6日,贝加尔地区劳动人民立宪代表大会正式宣告远东共和国成立首都在上乌丁斯克,后迁至赤塔。1921年2月12日至4月27日,召开立宪会议,通过宪法,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会议。会议通过选举产生了以俄国共产党员A..克拉斯诺晓科夫为首的政府。年底 H..马特维耶夫接任政府首脑1922年2月,军事部长..布柳赫尔(加仑)率领人民革命军攻入哈巴罗夫斯克(伯力),10月开进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日本干涉军被迫撤离滨海地区。1922年11月15日,远东共和国并入苏俄。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8-03
远东共和国
远东共和国(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ДВР)是苏俄政府在俄国远东和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的一个被苏俄控制的共和国。该共和国于1920年4月6日成立,虽然有名义上是独立的,但主要是苏俄控制,主要是在苏俄和被日本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地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1922年11月5日,日本从海参崴撤退后,共和国合并到俄罗斯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远东共和国的地域大致在现在俄罗斯的赤塔州,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在1920年10月之前它的首都是上乌金斯克(即现在的乌兰乌德),之后迁至赤塔。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8-03
远东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土地问题.它根据苏俄的<土地社会化法令>,结合远东具体情况,先后制定了<调整土地利用规则>和<土地法>,并设立了土地管理机构.在具体实践中,它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土地重分,而是重点解决了缺地或少地农民的困难;它平息了布里亚特人与俄罗斯人之间的土地纠纷;它允许自由选择土地利用形式,允许土地出租和使用雇佣劳动;它力所能及地支持了集体经济的萌芽.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8-03
远东共和国与中国的经济贸易联系


初 祥 

远东共和国与中国有数千公里的边界线,边境地区的俄中人民长期以来经济联系密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仅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部2 000家企业中有一半属于中国人。十月革命后,由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双方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远东共和国成立后急于同中国建立外交和通商关系。优林以远东共和国商务总代表的身份来华,就通商问题与中方进行反复交涉。?
1921年4月30日优林向中国俄事委员会会长刘镜人递交了《通商条约草案》,共49条。《草案》内容涉及双边关系的所有重要方面,直接与通商有关的内容如下:(1)两国人民“为经商工作与为于其职业有关之事,或为个人之需要,有逾越或经过两国间边界之权,但经越国界只准由双方同意协定之地点通过”;(2)两国侨民的“身体之安全及自由与所有权之不可侵犯,应永远受两缔约国法律之维护及保障”;(3)两国侨民“应按照其营业性质及所在国国家法律市政规章缴纳各项国家省区及市政之税捐,两缔约国人民,无论以何种借口,不得被迫使其缴纳比较本地人民现在或将来担负以外或较多之税捐。两缔约国人民之不动产及各项商工业之营业,无论业主临时或常久离开其产业所在地点,均应缴纳一切法定之课税”;(4)
    两国政府“商允从速组织一双方混合会议,以拟定税则及税关规章施行之办法”,作为本商约的附件;(5)两国政府商允在订立商约后,“即建设一联合会议,以商订联合行车及税则之办法”,以便适当且迅速地运输货物及搭运旅客;(6)两国相互输出任何物品,“如对于此项物品运入他国无有禁令时,不得加以任何之禁止。禁止输出及输入之货品单附于本约之内,如有更改,须经缔约国双方之同意”;(7)两国政府商允给予对方商船自由驶入所有已开商港的权利。”在中国商港内之远东共和国船只,及在远东共和国商港内之中国船只,以及船上货载与财产,无论有何条件及情形均不得加以扣留、拘押或受禁止”;(8)两国政府商允另定一在国境河流航船办法的专约;(9)本商约订立后,远东共和国政府“即提出关于中东铁路办法及与该路相联合各机关办事程序特别协约草案”。15月4日,优林得到中国外交部的答矗涸室橥ㄉ涛侍狻?月13日外交总长颜惠庆会见优林,就《通商条约草案》、中东铁路及松黑两江行船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双方基本同意尽快缔结商约。然而,由于列强的干预,主要由于外蒙古问题,通商谈判终无结果。?
应优林之请,北京政府同意谈判解决外贝加尔铁路与中东铁路直接通车问题。1921年1月9日,由远东共和国交通部长沙托夫与中东铁路督办宋小濂在哈尔滨议订《中东路与俄国贝加尔路临时交通办法》:一、先通货车,明定每周内开车次数;二、在华俄交界八十六号小站地方设军事检查厅,由护路军担任;三、满站俄海关及后贝加尔铁路之工厂应限令迁出境外;四、该工厂一时不能迁移,应由中国暂行保管;五、俄路车辆到满站装卸后,须即开回俄境;六、满站路务由中东铁路主持,贝加尔路不得干涉2。?
在此基础上,远东共和国代表与黑龙江省地方官员就开通边界问题进行谈判。1921年3月7日,远东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亮宾克夫与督办呼伦贝尔善后事宜兼外交部交涉员钟毓在满洲里签署了《黑龙江官府远东政府开通边界章程》(十二条)和《会订东赤两路开通车辆条件》(十三条)。《开通边界章程》内容主要包括:一、俄人不得在中国领土上“为任何政治之鼓吹,即此种鼓吹行为与中国社会不能相容并反对中国政治及社会组织者”;二、远东共和国政府应保护本国内的华人“生命、财产之安全,并予以特别利益之待遇”;三、在满洲里站的俄国后贝加尔税关及赤塔铁路“所有之工匠、地包及其他附属之铁路用品、材料、建筑物等项”,“应于特定期限内撤出中华民国境界(在未撤出之前,赤塔铁路得临时使用行车正当必需之物品)。赤塔铁路管理权不得超逾八十六号小站,惟税关、邮局、殖民局产业应照停止前俄帝国领事待遇案,暂由中国政府保管”;四、持有有效护照的华人回国,“远东共和国政府不得禁止携运金银、货币及各种皮张出口,但运出大宗五金并贵重品,须先行报明远东政府指定之官署备案”,并且“华商在远东共和国营运进出口货物,所纳税不得越过俄商在中国所纳进出口货物之税数”;五、“中华民国官宪不应在其领土内协助反对远东共和国政府之俄人,远东共和国各官宪亦不应在本国领土内协助反对中华民国政府之中国人”;六、旅居远东的华人“不得协助反对远东共和国现行官府之俄人,但远东共和国政府对于华人及其有关系之俄民未经证明事实之前,不得借口华人有护庇反对人之行为,故意搜索及侵害”3。
  《会订东赤两路开通车辆条件》包括下列主要条款:一、“为救济在远东共和国华侨及德奥俘虏起见,先定开货车交通,每星期暂通往返货车各二次,客车各一次,每次押送货车不得过二十人”;二、自1921年5月1日至11月1日期限内须迁出“满站札省地包、水楼、工匠及其他附属之铁路材料、建筑物等项”,且“至迟不得逾三个月迁竣”;三、“满站地包、工厂于借使期间由赤路派总管理,由东路派员充任帮办,所有一切费用由赤塔铁路照支,薪工由东路所派之员监督发放”;四、“赤路站务,经理售票、挂车一切事宜,由东路站长兼任,经费开支由赤路担任。满站事务,赤塔铁路不得干涉”;五、从前在满扣留之札路车头、车辆于未开车前应由东路、赤塔各派代表,会同钟督办,按现存实数调查明确,开车第一日先拨给一半,余俟报明中东铁路督办核示办理。至在东路其他各站所有之札路车头、车辆,应由东路迅速查明确数。远东共和国各路现存有之东路车头、车辆,亦应由远东政府会同东路委员迅即查明,双方结清”;六、“赤路在满之职员、工人概守中国政府法律、命令,并由中国官府派军警官兵监视、保护”;七、规定1921年3月8日12时“为货车开行之第一日”4。
这两项协议最终未获双方政府批准,故未实行。此外,双方还商定了互相交换普通和挂号邮件的通邮协定。1921年6月赤塔和哈尔滨建立了直接电报通讯。8月,中东铁路局局长与远东共和国交通部长议定两国于11月通行客车。?
如前述,两国关于中东铁路的交涉终无成果,直到1924年中苏两国才签订了《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
关于松黑航权问题的交涉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920年黑龙江开航后接连发生阻拦华船事件,中国黑河道尹向远东共和国阿穆尔当局提出严重抗议。优林使华后,北京政府即准备与之交涉松黑般权问题,但因优林未能交出阿穆尔等地方政府承认其代表权的证书而拖延。第二年4月优林致中国外交部节略,提议两国各派代表组成委员会,商订松黑两江航行临时规则。不久又发生航行纠纷。7月初,为解决松黑航行问题中方提议在哈尔滨举行会议,而远东共和国则提议在布拉戈维申斯克举行。这时又发生了中国船只在三江口被阻与被炮击事件,中方提出抗议,并影响了两国通商条约的谈判。8月9日远东共和国代表再次向中国政府提议召开关于松黑航行问题的会议。但因外蒙古撤兵问题迟迟不能解决,这一提议又被搁置下来。1922年5月27日,远东共和国代表团提出要让苏俄政府代表参加关于松黑航权问题的谈判,遭到中方拒绝。在两国政府尚未正式会商松黑航行条约的情况下,远东共和国驻华东省特别区全权代表于1922年5月30日单方面发布布告,规定“欲航往远东共和国界必须向驻华东省特别区远东共和国全权代表得航行证书。且轮托各船收运之货物,亦须领取货物证据(即货物之出处),方能免去边哨检查”,等等。从而为谈判设置了障碍,致使航行纠纷时有发生。如8月远东共和国军舰在三江口强行检查过往华轮,不久又发生中国杭州船被扣事件。这些侵犯中国固有航权的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的抗议。?
黑龙江航行问题引起双方沿江地方当局的关注,并派出代表举行了谈判。1922年5月27日俄阿穆尔国家水道转运局督办特派阿穆尔水道局局长工程师拉库金与中国黑河道尹特派外交科长王杼及外交顾问车席珍在黑河签订《中俄黑龙江航行地方临时协议》(九条),并规定了捐额,有效期为1922年行船期内。该协议规定了“航行黑龙江内之中俄两国轮船风船运货载客或木排暨木排所载之货客加捐筹款维持阿穆尔流域两国边界之公共河流航路暨修江行船之设备整顿行船之办法”。它是“一种地方双方协议性质,并不牵动或变更水道航船章程及其他以往阿穆尔河章程,亦并不影响中俄两国运费之规定。”此《协议》主要内容有:一、“凡轮船、风船所载之货物暨搭客应缴之捐额,由双方规定之。中华黑河道尹兼交涉员、俄阿穆尔国家水道转运局督办召集中俄两国各公司暨各团体与航务有关系者公同议决实行”;二、“凡关于……收捐问题暨监督各项开支等事,俟协议定后,由中俄合组机关另定细则行之”;三、“中国方面无论中俄轮船、风船或木排,由中国海关一律收捐。至俄国方面,无论中俄轮船、风船或木排,由阿穆尔水道局所委之委员一律收之”;四、“水道设备之工程,安设灯照,清理江底礁石或沉物暨其他一切工作,归阿穆尔水道局承办,所需费用应由中俄两国货票捐全数收入开支。但前项修江安灯各项工程,凡在中国方面,系以地方名义,暂时委托俄岸承办”5。1922年7月22日,双方又签订了《黑龙江航行临时协议细则十六则》,作为上述协议的补充。它规定“所有收入一切捐款,专为修理中俄两国交界之黑龙江全部航路暨安设灯照之用,不得移作别项用途”。《细则》还详细规定了收捐办法和捐款的使用办法。?  尽管远东共和国代表团没有同中国签订任何国家间的协议,但它的活动却增进了两国的相互了解,改善了两国的关系。1921年5月,远东共和国交通部在哈尔滨设立了商务代表处。9月初,远东共和国工商部派商务专员常驻哈尔滨,远东共和国的贸易代表还到北京、上海等地活动,洽谈贸易,成交额颇为可观。两国的地方贸易和边境贸易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了。
在远东共和国境内有数以千计的中国商人以及大大小小的店铺和商行,仅布拉戈维申斯克一地就有华商600余人。华人商会活跃在远东的各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尼科利斯科耶、伊曼、布拉戈维申斯克、比金等。远东共和国政府鼓励其活动,甚至允许它们有自己的警卫队。这些华商与中国国内商界有广泛的联系,在发展远东共和国的对外贸易中起了重要媒介作用。如1921年7月21日哈巴罗夫斯克的华人商会与沿阿穆尔省供应和食品管理局签订出售给它数千普特面粉、200普特豆油、2 000俄尺布匹的合同。
中国沿边省份的商人一直与隔江相望的远东地区保持着贸易关系。1920年5月中国的一个私商代表团前往布拉戈维申斯克,与地方当局签订了交换原料的合同。1920年8月中国商人将四条驳船的肉类运到布拉戈维申斯克,缓和了该城居民的食品奇缺状况。1920年9月7日阿穆尔省林业管理局与中国人刘江福签订了关于出售1.3万-1.6万立方俄丈烧柴的协议。1920年12月11日远东共和国第二军采购委员会与中国公民符罗山和高永长签订了出售2万普特海鱼的协议,次年3月末完成了供货。?
从1920年末起远东共和国与中国的贸易状况有所好转。1921年从外贝加尔经满洲里站运往中国的货物达2.5万吨,主要是煤炭、木材、建筑材料和马鹿角;从中国输往外贝加尔货物2.74万吨,以面粉、肉类、蛋、油、糖、鱼等为主。同年经乌苏里铁路输入中国东北北部煤炭62.2万普特。次年经此路线从中国东北北部输往远东5 200头牛6。从1921年最后几个月起,远东共和国增加了输往中国货物的数量,主要是煤炭、生铁、木材、水泥、毛皮。远东共和国与中国的贸易额在1922年有较大增长。1922年上半年经中东铁路从满洲里输往远东共和国各种货物(布匹、鞋、糖)约200万普特。远东共和国与中国外蒙古的边境贸易很活跃,1920年远东共和国在外蒙古购买300万金卢布的牲畜。同时出口100万金卢布的商品。远东共和国与中国通过黑龙江水运进行的贸易,每年入超数额都相当大。1920、1921、1922年远东共和国出口额分别为47.19万、39.57万、89.55万美元;进口额分别为391.24万、161.85万、224.43万美元7可见,1922年远东共和国的出口额有大幅度提高,比上年增加1倍多,表明国内经济状况在好转。其中中国大黑河口岸1922年进港俄船422艘,输入货物120万普特8。根据科列茨基的材料,1921年从中国输入30.2万卢布的货物,1922年则达到271.5万卢布,增长了8倍。?
应当指出,远东共和国与中国的贸易额很难作精确统计,因为国家没有垄断对外贸易,合作社和私人也参与了外贸活动,而且有很多走私者。可以肯定,从中国东北进入远东共和国的货物(主要是粮食)数量是相当可观的,远不止上面指出的数字。?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中国东北,尤其是东北北部最便捷的出海口,因此自然成为中国东北进出口的中转站。1921年中国东北北部已有22%左右的出口粮食经由该港运出,1922年中国东北北部全部出口货物的88%和总货物运输量的71%从该港过境。经乌苏里铁路进出中国的货物大多经符拉迪沃斯托克中转,1920、1921、1922年出口货物分别为12.29万、44.75万、62.79万吨,出口货物分别为1.48万、1.31万、2.79万吨9此货流量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远东共和国与中国贸易的进出口货物,而绝大部分是经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转口贸易的货物。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8-17
俄国革命时期,日本占领下的远东
1689年《尼布楚条约》,清政府代表曾提出中俄以 勒拿河 为界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37052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8-18
远东共和国(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ДВР)是苏俄政府在俄国远东和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的一个被苏俄控制的共和国。该共和国于1920年4月6日成立,包括后贝加尔、阿穆尔和滨海三个州!虽然有名义上是独立的,但主要是苏俄控制,主要是在苏俄和被日本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地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
  1922年11月5日,日本从海参崴撤退后,共和国合并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俄罗斯联邦。远东共和国的地域大致在现在俄罗斯的赤塔州,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在1920年10月之前它的首都是上乌金斯克(即现在的乌兰乌德),之后迁至赤塔。
[ 此贴被私掠者在2007-08-18 14:13重新编辑 ]
1689年《尼布楚条约》,清政府代表曾提出中俄以 勒拿河 为界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37052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11-01
也许不用通过战争,我们会收回失去的领土,当然是在更高层面上。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11-12
俄罗斯 远东共和国 地图 Far Eastern Rep.1920-1922
俄罗斯 远东共和国 地图

    1850年,沙俄在阿穆尔河河口建立了一座城市—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远东地区的开发。东西伯利亚省长Н•Н•穆拉维约夫将军和考察者Г•И•涅维利斯基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滨海边疆省成为这一地区第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中心设在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建于1856年)。1858年建立哈巴罗夫斯克城(起初只是哈巴罗夫斯克村,1893年建市)。1860年成立了新的边疆省——阿穆尔边疆省,中心设在布拉戈维申斯克,1880年该边疆省中心改设在哈巴罗夫斯克,同时在该边疆省内设立了哈巴罗夫斯克专区。1884年这里成立了阿穆尔河沿岸总督管辖区,中心设在哈巴罗夫斯克。管辖区内有阿穆尔边疆省、滨海边疆省、外贝加尔边疆省。1909年滨海边疆省又分成三个边疆省——萨哈林边疆省、堪察加边疆省、滨海边疆省(中心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县被划入滨海边疆省。1920年新的阿穆尔河沿岸边疆省从滨海边疆省中划分出去,中心设在哈巴罗夫斯克,而后改建为省,并入远东共和国。
  1922年远东共和国撤消,成立远东州,中心设在赤塔,从1924年起改设在哈巴罗夫斯克。该州包括阿穆尔省、外贝加尔省、勘察加省、阿穆尔河沿岸省、贝加尔沿岸省、滨海省和划归中东铁路的地带。这些省在远东州仅存在了三年。1926年重新对远东进行地区划分,用专区代替省。1926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在前远东州的版图上建立了远东边疆区,中心设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内有9个专区:阿穆尔专区、符拉迪沃斯托克专区、结雅专区、勘察加专区、尼古拉耶夫斯克专区、萨哈林专区、斯列坚斯克专区、哈巴罗夫斯克专区、赤塔专区。1938年10月20日远东边疆区又被一分为二,划分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当时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中有阿穆尔州、犹太州、下阿穆尔州、勘察加州、萨哈林州、楚科奇民族专区、科里亚克民族专区、科雷马河各区。1947年萨哈林州脱离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1948年阿穆尔州也分离出去。1953年由科雷马河各区成立了独立的马加丹州和楚科特民族专区。1956年成立了勘察加州。当时还撤消了下阿穆尔州,它所属的所有地区划归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直接管辖。从1991年起,犹太自治州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独立主体。
1689年《尼布楚条约》,清政府代表曾提出中俄以 勒拿河 为界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37052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11-19
远东共和国不过是苏俄对日作为暂时缓冲而设立的地带而已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11-25
斑竹留言:第一张图请说明来源
   第一张图是美日计划分割俄罗斯联邦而独立出来的未来 远东共和国 范围!

     远东共和国是当时苏俄建立的“缓冲国”,实际上仍然受到苏俄的控制,只不过因为但是苏维埃政权还不够强大,不便于在东北亚地区建立威胁到东北亚政治格局的红色政权!  
     1920~1922年的远东共和国的领土范围实际上就是俄罗斯的全部太平洋流域地区(即外兴安岭以东、以南的俄控地区)和贝加尔湖以东至大兴安山间的北冰洋流域区,再加上东北部诺斯山(外兴安岭北支延伸)以北的楚科奇地区(也属
北冰洋流域)!

[ 此帖被keating在2009-10-23 21:26重新编辑 ]
1689年《尼布楚条约》,清政府代表曾提出中俄以 勒拿河 为界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37052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8-01-19
“ 1850年,沙俄在阿穆尔河河口建立了一座城市——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远东地区的开发。”
----
黑龙江的中俄共有在法律上是通过1858年爱珲条约成为现实的。楼主的资料是否表明,此前俄罗斯已实际控制黑龙江主航道的通行权?
大漢四川軍政府都督、咨議局議長、龍門山羌族熊貓族自治州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8-01-21
引用第9楼shutangxuan于2008-01-19 17:37发表的  :
“ 1850年,沙俄在阿穆尔河河口建立了一座城市——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远东地区的开发。”
----
黑龙江的中俄共有在法律上是通过1858年爱珲条约成为现实的。楼主的资料是否表明,此前俄罗斯已实际控制黑龙江主航道的通行权?


    是的,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政府无力顾及北方,俄罗斯趁机建城设省,就是后来的滨海省,省会庙街!
1689年《尼布楚条约》,清政府代表曾提出中俄以 勒拿河 为界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37052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8-01-21
1798年,沙俄完全控制了库页岛,而清政府似乎对此事一无所知.
托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8-01-22
很短命的一个国家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8-01-28
附上远东共和国国旗和军徽
远东共和国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简称ДВР
在1920年10月之前它的首都是上乌金斯克(即现在的乌兰乌德),之后迁至赤塔。


引用第13楼星之海洋于2008-01-22 14:31发表的  :
很短命的一个国家


       远东共和国是当时苏俄建立的“缓冲国”,实际上仍然受到苏俄的控制!    
      只是没有机会成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也没有像卡累利阿那样转为自治共和国,呵呵,应该是由于都是当地的主要居民都是俄罗斯族的关系!
     当时被取缔的共和国还有
北高加索的顿河共和国、库班共和国、捷列克共和国等!    
[ 此贴被私掠者在2008-02-06 11:12重新编辑 ]
1689年《尼布楚条约》,清政府代表曾提出中俄以 勒拿河 为界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37052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8-02-03
引用第14楼私掠者于2008-01-28 01:13发表的  :
      远东共和国是当时苏俄建立的“缓冲国”,实际上仍然受到苏俄的控制![表情]
      只是没有机会成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也没有像卡累利阿那样转为自治共和国,呵呵,应该是由于都是当地的主要居民都是俄罗斯族的关系!
    当时被取缔的共和国还有
北高加索的顿河共和国、库班共和国、捷列克共和国等![表情]


“缓冲国”这个说法不错!
捷列克共和国是哪里?
这些都是苏联成立时一起取消的吗?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8-02-03
引用第16楼星之海洋于2008-02-03 13:45发表的  :
“缓冲国”这个说法不错!
捷列克共和国是哪里?
这些都是苏联成立时一起取消的吗?


请看这个帖子——【自己拍照】《俄国历史地图集 800 B.C.~1970   1972年版》by [英国  马丁-吉尔伯特]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36620

1689年《尼布楚条约》,清政府代表曾提出中俄以 勒拿河 为界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37052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8-02-13
    http://218.10.232.41:8080/was40/detail?record=3&channelid=34357&presearchword=
刊次:1991.增刊(总第25期)    哈尔滨对外经贸史研讨会文集     
           
     
二十年代哈尔滨对苏贸易概况
    
     
    
           
    本世纪20年代,苏联强化对华外交,以至于中苏两国关系一度交往频繁,影响着哈埠对苏经贸关系的发展。
    一、苏联的对华多轨外交政策
    1917年,列宁领导的彼得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当时尚在俄国殖民残余势力统治下的哈尔滨,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战后,围绕中东铁路之权益,列国八仙过海,竞争激烈。在国际干涉军武装进攻苏俄的同时,日、美、英、法等国家对中东铁路实行了所谓"国际共管",还于哈尔滨设立了以美国工程师斯蒂芬为首的国际监管铁路委员会技术部。
    新生苏俄政权建立伊始,对中东铁路之归属走向也极为关切。在1917年底,列宁曾经电令哈尔滨工兵代表苏维埃夺取中东铁路地区的权力,但是未能如愿以偿。嗣后,在最困难、最艰苦的1919年,苏俄政府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决定废除沙皇政府以前与中国缔结的一切条约或协定,放弃沙皇政府从中国攫取的满洲和其他地区。然而,随着苏俄在国内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及其在国际地位上的日渐提高,它在第一次对华宣言中无偿归还中东铁路的诺言,却不翼而飞。
    苏俄政府从它的远东利益出发,仍不惮其烦地执著地与中国北京中央政府和中国奉天地方政府热商,力图改善中苏关系,成功地实行了对华多轨外交。从而促成中苏正式建交,取得外交上的突破。然而,随着苏联对华打出的"远东牌"所潜伏着的诸多矛盾的逐步激化和剧烈碰撞,诱发了举世瞩目的中东路事件。
    站在哈尔滨立场上审视,20年代中苏关系历经冷与热的变奏,这一方面促使哈尔滨同苏联经济贸易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开拓,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哈尔滨同苏联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走过了一条陡起陡落的曲折道路。
    二、苏联在哈埠建立的商务机构
    1920年4月6日,作为苏俄缓冲国,远东共和国正式成立。为恢复和发展中国与苏俄的贸易关系,1921年1月9日,中东铁路督办宋小濂与远东共和国交通部长沙托夫在满洲里签订中东铁路与俄国贝加尔铁路临时交通办法。双方旋即又签订了满洲里到伊尔库次克联运合同。
    1921年2月,远东共和国设驻哈代表部,同年5月,远东共和国交通部也在哈尔滨设立代办部。同年9月,远东共和国驻哈代表部设立商务代办处,卡比斯金斯基任首席代表。
    1922年11月14日,以团长柏谷丁为首席代表的远东共和国驻京代表团奉命撤消,"其以前与中国交涉事宜",概由以团长越飞为首席代表的苏俄驻京代表团接办。同年12月10日,远东共和国驻哈代表部亦奉命撤消。与此同时,苏俄政府在哈尔滨设立代表部,第一位代表是波果金。   
    1923年,苏俄政府先后在哈尔滨建立了国营阿穆尔轮船公司驻哈代表部、远东林业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和苏俄石油公司满洲分公司等商务机构。③
    1924年5月31日和1924年9月20日,苏联政府同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分别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和《奉俄协定》,并促成中苏两国正式恢复邦交。1924年10月5日,苏联首先在哈尔滨建立了总领事馆,首惩总领事为拉基金。随着中苏关系的弥合和改善,苏联政府陆续在哈尔滨创建了许许多多的大型网营商务机构。其中,苏联远东海外贸易代表部,实力雄厚,在东北以至整个中国都享有较高的声望和信誉。
    苏联远东海外贸易代表部始建于1924年底,由十个业务部门组成,它们是:(1)工厂制品输出部,(2)药品制品输出部,(3)果实制品输出部, (4)烟草制品输出部,(5)木材制品输出部,(6)机器制品输出部,(7)陶器制品输出部,(8)海产品制品输出部,(9)燃料制品输出部,(10)总务部。
    该部还以哈尔滨为中心,投资创办了推销店、代理店、专设店17个,当时有职员250多人。从1927年至1931年,该部对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满地区的商品输出额缀合达14000万元哈大洋。该部足20年代苏联对中国进行直接出口贸易的最大的国营商业组织。
    苏联在哈尔滨创办的其它大型国营商务机构是:苏联石油公司东三省总经理处和总批发处、苏联乌苏里铁路局驻哈尔滨商务代办处、苏联外贸部葛斯特尔克公司、苏联纺织联合公司、苏联第一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苏联黑河国家航运局、苏联交通部驻哈尔滨国营商船队、苏联胶皮联合公司、苏联煤碳公司、苏联中央组合公司、苏联北满谷物输出公司等,共计20多家。另外,散布其周围的中小型商号450家。
    在苏联远东银行的支持下,这些大中小各种商务机构积极活动,促进了苏联对华贸易的迅速发展。
    三、哈尔滨对苏贸易的变化趋势
    在1919年至1923年期间,哈尔滨对苏贸易规模,略微超过一战时期的双边贸易水平。以铁路贸易为限,1919年,贸易额为3000万关两,1920年和1921年,由于苏俄国内战争吃紧,贸易额为2600万关两和2400万关两。到了1922年苏俄红军基本控制远东地区局势之时,哈尔尔滨对苏俄的贸易货值峰回路转,一下子跃升为5000万关两。
    若把进口与出口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出超额高达8400万关两。这其中,哈尔滨过境贸易及转口贸易的突然增加,便构成哈尔滨在这一阶段对苏俄持有较大的引人注目的贸易顺差。
    1924年以后,中苏关系暂时进入平和阶段,哈尔滨对苏联贸易不断扩大,与年俱增,1924年,贸易额5500万关两,1925年6200万关两,1926年8600万关两,1927年9900万关两,之后增势不减,1928年跳过了1亿关两的高度。
    这一时期,哈尔滨对苏联的进出口贸易额平均占整个中国对苏联的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为80一35%以上。因而,当时的哈尔滨,被世界商务界称之为中国的"东方芝加哥",成为中图对苏联进行贸易的最大枢纽和基地。哈尔滨对苏联的贸易,便构成了中国对苏联贸易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但震惊中外的中东路事件,使哈尔滨对苏联的贸易迅速从巅峰跌落下来。1929年,双边贸易额骤减至5400万关两,1930年略有回升,是6500万关两。
    1924年至1928年,哈尔滨对苏联的出口贸易额累计为28400万关两,进口贸易额为8500万关两,出超额为19900万关两。
    1929年至1931年,哈尔滨对苏联出口贸易额集合为13300万关两,进口贸易额合计为4300万关两,出超额为9000万关两。
    从哈尔滨对苏联出口贸易的趋势来看,1919年至1921年,出口额在1700万至2400万关两之间徘徊。1922年至1925年,出门额是增长的,一般固定在4000万至4600万关两的框架之内。1926年以后,出口贸岛额几乎年年递增。1926年为5600万关两,1927年是6500万关两,1928年是7500万关两。而到了1929年至1931年期间,出口额大大下降了,流连在3900万至4900万关两之间。
    从哈尔滨对苏联的进口贸易角度考察,进口货值的最低年份为1921年,是670万关两,进口货值的最高年份为1928年,是260O万关两。在 1922年到1931年期间,除1923年和1924年这两年进口额分别是800万关两和900万关两之外,其它年份的进口额,均在1000万关两至 2000万关两之间游荡。④   
    四、哈尔滨对苏联出口商品构成
    在1919年到1923年的哈尔滨对苏俄的出口商品结构中,大豆比重逐渐回归。1919年,大豆占总出口额的比重是7%,1921年为 36%,1923年上升为47%。豆饼出口异军突起,其比重由1921年的18%递增到1923年的27%,栩反,小麦、食品和面粉的出口则受到冲击。小麦在总出口额中的比重,1919年是23%,1920年为20%,1923年则锐减到6%。食品在总出口额中的地位也是趋降的,1919年山 14%,1920年占22%,1923年时,猛跌到4%。面粉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例,1919年为10%,1920年是23%,1923年暴落至4%、此外,烟草、杂粮、茶叶等商品的出口走向,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错位变化。   
    1924年以后,虽然中哈尔滨对苏俄的贸易的名称改为对苏联的贸易,但大豆、豆粕、豆油仍居主要地位。大豆在总出口额中的比重,1926年为 52%,1928年为62%,1931年时是64%。豆粕的比重一直在总出口额中稳定在20%以上居高不下,1926年占26%,1928年占 22%,1930年上涨至33%。豆油出口也较景气。一言以蔽之,这一时期,"大豆三品"的出口比重在哈尔滨对苏联总出口额中,平均占94%上下。
    五、哈尔滨对苏联进口商品结构
    研究1919年至1923年的哈尔滨从苏俄境内的输入商品构成,不难发现,情况较之出口复杂。其中,变化幅度较大的商品主要是钢铁机械、棉纺织品和皮革等货物。
    1919年,在哈尔滨对苏俄的进口商品结构中,钢铁机械产品的比重为60%,1920年骤落至20%,1921年的比重略有回升,是35%,1922年继又下降,为12%,而到1923年时则狂跌至4%。
    棉纺织品,1919年的进口比例仪为4%,1920年和1921年时,分别上升到12%和15%,1922年,其增长的比重达至40%。不料,1923年时,刚刚抬头的进日高额旋又暴落至6%。
    皮革的进口趋势比较明期,总的来说,是逐年递增的。1919年,皮革进口数量占哈尔滨对苏俄进口总额的比重是20%,1923年时,这种比重扶摇直上达到62%。
    1924年至1931年期间,鉴于农产品的进口能够带来更大的实惠,苏联在对哈尔滨贸易中输入大宗商品是麻袋、钢铁机械、煤碳、棉纺织品等。其中,麻袋的进口份额在10-21%左右,钢铁机械的输入地位在18-34%上下,煤碳的购进百分比在8-27%之间,棉纺织品的进口比重际隙于6-14%。其它诸如砂糖、石油、杂货、化工、医药等类别的商品,也有比重忽上忽下、参差不齐的交替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产生的结构性影响和被动不及上述那些进口商品至关重要和醒目。   
    六、几点结论   
    总而言之,20年代是中苏贸易的繁荣时代。在这一历史阶段,中苏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哈尔滨对苏贸易完全受中苏国家关系的制衡和影响,它们的繁荣与衰落恰与中苏国家关系的状况成正比。第二,苏联从中国进口的基本上是农副产品,相反,苏联向中国出口的原则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这样,便形成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这神贸易格局自然对苏联十分有利。第三,苏联以哈尔滨为"大本营",设立了许多的大型国家商务机陶,还建有数百家的中小型商号。在北满,在东北,在中国,形成了点线面结合,铁路与水运结合,城市与腹池结合的强大的商业网络,并以此为依托,保证和促进了苏联对华贸易的长足发展。
    资料来源
    ①林军:《论俄侨哈尔滨工兵代表苏维埃夺权事件》,载《求是学刊》,1989年第5期。
    ②《黑龙江历史编年》,198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③《哈尔滨历史编年》(1896一1949)。
    ④S.M.RCo:《Tfucle Refara of Narth Chiaa》。1919年至1931年详细统计。
          
赵德玖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研究所)
   
[ 此贴被私掠者在2008-02-13 13:53重新编辑 ]
1689年《尼布楚条约》,清政府代表曾提出中俄以 勒拿河 为界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37052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8-02-26
第二张图是1868年 沙俄 Amur省区划图,注意看东部,完全是按照殖民者习惯——用经纬度作为边界!

引用第25楼上帝之城于2008-02-24 16:29发表的  :
还我河山,郁闷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国父 孙中山
[ 此贴被私掠者在2008-02-26 17:24重新编辑 ]
1689年《尼布楚条约》,清政府代表曾提出中俄以 勒拿河 为界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37052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8-03-08
俄罗斯人口 2008年1月份统计,减少到1.24亿人
俄罗斯人口 2008年1月份统计,减少到1.24亿人,俄罗斯官方说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1689年《尼布楚条约》,清政府代表曾提出中俄以 勒拿河 为界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37052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8-03-11
苏联时代为对抗日本而建的缓冲国
统一天下,君临万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