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514阅读
  • 8回复

[西藏]藏北无人区概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01
— 本帖被 keating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15-07-22) —
刘务林 唐召明


无人区在哪里

  西藏自治区西北部,藏语称为“羌塘”,意为“北方空地”。由于其地势高亢、生态环境特殊,历史上人迹罕至,被人们称为“无人区”。藏北高原由北部的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东部的唐古拉山,南部、西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脉所环绕成一个基本属于封闭型内流水系的陆地。其面积约为70万平方公里。而西藏自治区境内达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约20多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于冰川冻土、气候严酷、水源缺乏、植被稀疏,仍属于无人居住区,仅有少数游牧民季节性地在其边缘地带活动。藏北高原因大自然的独创,为世人所瞩目的“世界屋脊之屋脊”,构成了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是一个具有独特生态系统的生态地理单元。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是当今世界人类最后为数很少的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和缺乏深入研究的区域之一。在人们的想象中,藏北高原空旷、荒僻、神秘,然而事实与想象大相径庭,这里有着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这里地势平缓开阔,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地热温泉常年云蒸雾罩。夏秋之季,南部草原上茵茵绿草点缀鲜花,蔚蓝色天空白云飘荡、雄鹰自由飞翔,湖水荡漾着碧蓝的秋波,鱼群畅游,天水一色;鸟岛上鸟巢密布,上空万鸟齐飞,遮天蔽日,鸟卵似鹅卵石布满大地;南来北往的高原特有珍禽异兽成群结队,吼噪喧嚣,气象万千。蓝天、白云、阳光、碧水、绿茵、野生动物组成一幅十分和谐的辽阔画面,使人真正领略到高原天地苍穹的意境。这一切可为现代文明“泛滥”的人类工业社会提供一块不可多得的、原始纯朴的游乐园。


历经沧桑,藏北高原无人区

  藏北高原无人区,也像大陆的其它地区一样,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海陆变迁的历史。早在距今约8亿年以前的晚元古代时期,这里是一片波涛翻滚的汪洋大海。大约在距今8亿年,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使边缘海盆隆起为陆地。到距今约6亿年~2亿年前的古生代时期,藏北高原又沦为波浪滔天的海洋,被称为“古地中海”,或者称“特提斯海”。距今2亿到8000万年是青藏地区地壳运动较为频繁和强烈的时代。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海水逐渐向西南方向撤退,陆地不断增生,到距今约1亿年中生代末白垩纪,藏北高原已全部脱海为陆地。距今约5000万年前的第三纪始新世中期,该区并没有立即强烈隆起,而是在长期的剥蚀夷平作用之后,到上新世末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夷平面,称之为“原始高原面”。其基本面貌已形成目前藏北高原的雏形,所不同的是那时海拔高度只有几百米。至距今约2500万年的中新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之前,藏北高原仍为地势低平的夷平面。现代藏北高原的平均高度则是上新世末以来几百万年期间强烈隆起的结果,而能制造工具的人类出现在距今300万年到150万年之前,所以说藏北高原也可称之为是与人类同龄的高原。上新世末至第四纪,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藏北高原开始大幅度强烈抬升,至今累计上升了3500米~4000米。高大的山原隆起,古海西撤,山地冰川反复进退和大气环流易轨改道等,使藏北高原的生物区系和野生动、植物也随之经历了严酷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发生过大规模的迁徙和交流而形成目前藏北高原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科和地理区系,同时保留了古老野生动、植物的痕迹。这里,我们试描画出藏北高原从晚白垩世后期至今生物演递的过程:距今约7000万年以前的晚白垩世后期到第三纪古新世初期,以至3000万年前的渐新世中晚期,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藏北高原海拔不达几百米,南部喜马拉雅山脉还没有隆起,印度洋的温湿季风可以毫无阻挡地长驱直入。当时的气候潮湿炎热,在广阔的河谷平原遍布桉树、榕树、树蕨等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各种哺乳动物大量出现,呈现着一派植物繁茂、动物兴旺的太平景象。距今约1200万年的第三纪上新世早期,藏北高原海拔约1000米左右,南部喜马拉雅山仍然较低,气候仍然温暖而温润,有着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植被和稀树草原景观。代表性植物有桉树、桃金娘、水杉、山龙眼科以及雪松、棕榈、核桃以及藜科等。自由奔腾往来于欧亚大陆上的兽类有西藏三趾马、唐古拉大唇犀、小古长颈鹿、古猫、猫、羚羊、黑河低冠竹鼠等,各种古老的动物仍然悠闲自在地生活在广阔的丘陵、平原上。距今约1000万年到几百万年的第三纪上新世晚期和第四纪更新世早期,藏北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迎来了它发展史上最重要、最强烈的造山运动。这一时期冈底斯、喜马拉雅等高大的山脉迅速隆起,藏北高原加快抬升,南部的大山脉已严重影响到藏北高原的气候,致使茂密的森林消失,各科动物争相四处逃命和加速演化。至今约300万年~400万年的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更新世,随着青藏高原的整体上升,藏北高原已成为平均海拔2000米~3000米的高原。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气候变冷变干,亚热带植被已向东部及南部边缘山地撤退。保留在藏北高原的植被表现为间冰期的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草原、草甸。三趾马动物群已无法适应环境而全部灭绝。为了适应坚硬的草原,三趾马退化为仅仅中间一个趾着地的动物。继而出现了现代动物的种类,有西藏野驴,以及牛、盘羊、鹿、高山鼠等。至今约50万年~100万年的第四纪晚更新世,青藏高原再一次强烈隆起,藏北高原上升得更快,平均海拔已达到4000米。特别是喜马拉雅山的巨大山体,阻挡了印度洋的暖温气流,使藏北高原气候日益严寒干燥、河湖干涸、森林退缩,而逐渐替代以草原、草甸。在这一时期的进化过程中,动物种类也不断发生变化,啮齿类动物种类增加,在草原上较多的黑唇鼠兔、喜马拉雅旱獭、松田鼠、藏仓鼠以及白唇鹿等许多野生动物的种类已接近现代藏北高原的动物。这一时期,人类的祖先也开始在藏北高原活动。据中国地质学家们考证,在藏北高原西南部边缘的喜马拉雅山北坡,西藏定日县的苏日山区发现了40万年~5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晚期人类在该地区活动的遗迹,有比较简单、原始和粗糙的刮削石器和尖状石器。它们均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更为古老的产物。今天在现代藏北高原无人区腹心地带的巴毛穷宗随处可捡到大量的旧石器和细石器。至今约1万年左右以来的第四纪全新世,藏北高原已上升为平均海拔4700米~5000米,气候更为严寒干燥。在全新世冰期前高温期,高原上还多为高山灌丛。此后小冰期迭现,藏北高原已成为现代的干旱荒漠植被;随着冰期的进退,在藏北高原活动的人类也不断往返于此,其野生动物种类与现代物种基本一致,但野牦牛、盘羊、藏野驴、藏原羚、藏羚羊、岩羊遍布现代的藏北高原无人区。最后一次寒冷期在距今300年左右,在此之前进入藏北高原的人类可能撤出了该区,鹿科动物白唇鹿、麝等物种已向东部边缘转移。随着近百年气温回升,人类又开始再度进入藏北高原,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人类在藏北高原南部的农业活动与狩猎,南羌塘已没有了野牦牛的分布,藏羚羊、藏野驴等重要物种已濒临绝迹。只有藏北高原北部“无人区”保留了地质历史年代以来繁衍于藏北高原的“旧居民”野牦牛、藏羚羊等动物种群。


四周环山的神秘大地

  藏北高原是从新生代,特别是上新世以来,随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整体大幅度抬升,开始奠定了地质基础和地貌雏形。现代的藏北高原在北、西、南三面分别为昆仑山—可可西里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所环绕,呈一个基本为封闭的高原。四周山脊的海拔高度在5500米~7000多米,北部与新疆交界的木孜塔格蜂海拔高度为7723米,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峰海拔高度为7111米。区内主要山脉多呈东西走向,山峰海拔多在6000米以上。西部、北部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比较多,而且集中;东部和南部较少,且大多是彼此相隔遥远的孤蜂。除四周环绕的山峰外,在藏北高原上出现6000米以上的孤蜂达60余座,孤山雪线高度约为5500米以上,6000米以下往往有冰川。在藏北高原南部最高的山峰几乎全在6000米以下。特别是东南部山峰附近广泛发育着现代大陆性冰川。整个藏北高原存在着两级古夷平面即高原面和山原面。高原面由湖盆组成,中部较高,海拔多为4900米左右;南北较低,海拔分别在4500米~4700米和4800米左右。北部经常见到大片的波状剥蚀平原。藏北高原最普遍的地形特征是:高山山脊齐平,难见高出的山峰;丘陵、低山经常在同一平面上波状起伏,山势低矮浑圆,具有开阔坦荡、起伏平缓、湖泊棋布的高原湖盆地貌。山麓洪积扇向湖盆倾斜伸展。退缩湖岸在数级广阔的阶地之下,往往有道道砂砾堤呈弧形平行排列。堤间是浅平洼地,有时还有积水。绝大部分面积海拔5000米左右,山体断续分布,相对高差一般在200米~300米之间。湖盆地貌十分开阔。现代湖盆往往占据盆底极小部分,由于强烈退缩,有时分割成几个小湖。有些湖盆中湖泊已完全消失。湖岸多数级阶地,湖滨洪积扇中下部地表砂砾中饱含水分成沼泽状;但水生植物很少,夏季能陷人畜,通行困难。湖周多为5200米~5400米的低山和丘陵,低山、丘陵顶面是残留的高原面,山坡平缓,坡底多在10o左右。总之,整个藏北高原地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大地寒冻风化和冰缘融冰作用十分强烈、风沙地貌发育。众多的低山、丘陵纵横交织与盆地和宽谷交错分布。断续的高峰峻岭、河流、湖泊、湿地、古冰川遗迹广泛分布,现代冰川发育完好;在藏北高原的幽谷旷野之中,经常见到由旧火山爆发时形成的颇为壮观的石海、石林。石海中巨大的玄武熔岩经过漫长的冻裂、风吹日晒和剥蚀,逐渐分崩离析,形成奇态异状的石林奇观,形如石菜、石树、石笋等。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3-02-01
河流——封闭的水系

  藏北高原无人区内流水系的总面积为585542平方公里。水系内部高原面保持完整,但低山、丘陵仍然纵横交错,形成了数以千计以湖泊为中心的独立的向心状水系。由于藏北高原远离海洋,加上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喜马拉雅等南部高大山脉的重重阻隔,是西藏降水量最少的地区。这里太阳辐射强烈,多大风,蒸发量旺盛,因而造成地表径流贫乏。河流一般短小,大部分为季节性河流,大都蜿蜒在高原的宽谷中,且宽阔的谷地和细小弯曲分叉的水流很不协调。较大的河流多以内陆湖泊为归宿,还有许多小河只有雨季或冰雪融化时才有水流,自流自灭,汇集的水量往往被入渗与蒸发所损牦。河流的分布规律与降水量相一致,东南部密度大,较大的河流也分布在这里,且多为常年性河流;北部、西部密度小,且多为间歇性河流。径流年平均深度都很小,绝大部分在100毫米以下,同样为南部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该地区的河流除藏北高原南部有几条较大外,一般规模都较小。主要几条大河有汇入纳木错(错,意为湖)的测曲,汇入奇林错的扎加藏布(藏布,意为河)和扎根藏布,汇入鄂错的永珠藏布,汇入达则错的波仓藏布,汇入扎日南木错的措勤藏布,汇入塔若错的毕多藏布,汇入昂拉仁错的阿毛藏布,汇入班公错的麻嘎藏布等。河流沿岸沼泽草甸植被发育,是藏北高原重要的牧场。最大的河流是扎加藏布,河长409公里,年平均流量约27立方米/秒,流域面积为14850平方公里。其次是扎根藏布,河长355公里,流域面积16675平方公里。藏北高原无人区的水的另一大特色是泉水,也是其重要的生命源。由于地势起伏小,地表风化层较厚,融水和雨水的相当一部分是先渗入地下,而后露出地表。因此,泉水露头较多。据估计,藏北无人区较大的泉眼达数百个。冬半年,当泉水流出地表时很快冻结成冰,泉口附近形成白玉般的巨大冰体,小则几百立方米,大则数千立方米。它们如同巨大的天然固体水库,把冬季的泉水储存起来,到翌年夏季,又慢慢地化为洁净的淡水,浇灌草地,供野生动物饮用。泉水的水质很好,矿化度约在200毫克/升~2600毫克/升,总硬度为0.89毫克当量/升~20.0毫克当量/升。在干旱少雨、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无水源的荒漠地区有股泉水,是滋润草原的甘泉、野生动物兴旺发达的“圣水”。


巍峨的雪山和冰川

  冰川是藏北高原无人区的一大特色,总面积达1986平方公里。以高原上那些巨大的山岭为中心,古冰川作用遗迹广泛分布,现代冰川亦十分发育。数十座海拔5700米以上的雪山是一片晶珠碎玉般的冰雪世界,给宏伟的山原地貌增添了无限瑰丽的景色。高原现代冰川的发育已退缩到那些巨大山系的岭脊和谷地源头,普遍发育的是大陆型冷性冰川。冰川的融水是这里主要大河的补给源泉。


星罗棋布的湖泊

  藏语称湖泊为“错”,盐湖为“茶卡”。藏北高原湖泊面积达21396平方公里,占西藏湖泊总面积的88.5%,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强。这里是我国湖泊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围最大、数量最多的高原湖区。大大小小的湖泊,犹如一面面镜子,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忽闪忽闪好像夜空中的繁星。湖中鱼类繁生、鸟类群集,打破了高原上的单调与幽僻,为寂寞的原野增添了难以形容的天然情趣。随湖水中矿物质含量和湖水深浅的差异,湖水有白色、蓝色、蓝绿、靛青色;湖泊有淡水、咸水和盐湖。据统计,藏北高原共有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约497个,大于5平方公里的湖泊约307个。由于受藏北高原内部地形与气候的影响,其北部与南部湖泊的特点有较大的差异。北部降水少,水源不足,入湖河流比较短小,多时令河,湖泊个体不大,且分散孤立;南部降水相对较多,水系发育,湖泊相对密集。较大的湖泊有纳木错,湖面面积约1920平方公里;奇林错,湖面面积约1640平方公里;扎日南木错,湖面面积1023平方公里;当惹雍错,湖面面积835平方公里;多格错仁,湖面面积350平方公里;班公湖等。西藏最大的湖泊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素以海拔高、面积大、景色瑰丽著称。湖面海拔4740米,面积约1920平方公里,是西藏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南侧是念青唐古拉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主峰7111米。山上冰川发育,冰雪融水是纳木错的重要补给水源。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北部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湖中有5个岛屿兀立,最大的朗多岛,面积达1.24平方公里。还有5个半岛凸入,其中最大的扎西多吉半岛面积为10平方公里左右。该半岛由于溶蚀作用,形成有许多峰林、溶洞、天生桥、石柱等美丽多姿的岩溶地貌景观。纳木错最大水深33米以上。湖水清澈,透明度大,湖面呈深蓝色。湖水矿化度约为l。7克/升,水质微咸。湖水冬季结冰,至翌年5月开始解冻。湖内重要的经济鱼类为纳木错裸鲤,捕捞的体长88.33%为240毫米~380毫米之间,捕捞的平均重量为311克。年产鱼达3000吨。每年5月~7月有数千对斑头雁在湖心岛繁殖。湖滨草原沼泽区牧草丰盛,畜牧业生产较兴旺。


连绵成片的湿地

  在干旱寒冷的藏北高原无人区,湿地具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是这里一切生命赖以生存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藏北高原的生命源。湿地本身具有独特的小气候,水源丰富,牧草发达,是该地区许多珍贵野生动物栖息的重要场所。藏北高原及其湿地在整个青藏高原的生物地理区域中最具代表性。整个生态系统基本保持了原始的生态平衡状态,完好地保存了许多濒于灭绝的珍稀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但迄今人们对藏北湿地的认识和研究十分有限。湿地主要植被分别由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河滩灌丛,沼泽和水生植被等组成。常见的植被群系是:紫花针茅群系、垫状驼绒藜群系、青藏苔草群系、小篙草群系、冻原白篙群系、小叶棘豆群系、藏北篙草群系、红线草群系、海韭菜群系、杉叶藻群系、斑唇马先篙群系、蕨麻委陵菜群系、高原篙草群系、藏沙棘群系、匍匐水柏枝群系等。湿地常见鸟类有棕头鸥,斑头雁,赤麻鸭,普通秋沙鸭,普通燕鸥,鹮嘴鹬,黑颈鹤等。它们每年夏季在藏北高原繁殖。鱼类中,鲤科的裂腹鱼类是最常见的优势种,其次为高原鳅类。绝大部分鱼类10月至翌年5月在洞里休眠。藏北高原湿地分布规律与湖泊、雪山分布相吻合,东北部、南部、西北部湿地较密集;北部湿地分布较少,由于气候干燥,几乎没有永久性沼泽。常被人们误认为冷寂、荒凉的藏北高原,每年有8、9个月的冰封土冻,然而,一年四季却有热气腾腾的地热和温泉。至目前为止,藏北高原已发现有较大的地热区300多处,除了常见的温泉、热泉、沸泉外,还有喷气孔、冒气穴、沸泥泉、冒气地、盐泉以及热水河、热水湖。温泉里含有较高的矿物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胃病、肾病、皮肤病、关节炎、四肢麻木。难怪许多牧民翻山越岭,千里迢迢,抱病前往,以便自己能恢复健康。此外1976年西藏已在羊八井地热田建成了地热发电站,近年又建起了热水游泳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藏北人将用地热取暖、种菜、养鱼等。在藏北高原东部的羊八井有约40平方公里的热气田。这里一年四季总是笼罩着一股股蒸腾的灰白色热雾气,遍布有像开锅一样的滚泉,它们终年“咕噜咕噜”地从地下向上冒着70℃左右的热水。还有喷气孔、冒气地面;喷泉与间歇喷泉、温泉、热泉、沸泉等。具有种类多样,水热活动强烈,规模宏大等特点。水型有地表冷水重碳酸钠型,地下热水氯化钠型。其PH值为6.6~8.6,一般为7~8,属弱碱性。更引人入胜的是在羊八井地热附近,有一个热水湖,它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水温约50℃以上。每逢清晨或傍晚,地面气温降到0℃左右时,热水湖面上便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团团薄雾从湖中升起,愈来愈浓,一直飘向空中十余米高处,人在其中如入仙境。白天,地面气温升高,阳光高照,就是在这海拔4300多米的藏北高原也完全可以脱衣下湖游泳,融身于大自然,逍遥惬意,别有一番情趣。在藏北高原腹地、绒玛乡以远1公里处有一片温泉,终年热雾缭绕。即使在藏北高原大地严寒的冬季,温泉水流淌的地方仍是郁郁葱葱、温暖如春、昆虫活跃。温泉水温在80℃左右。泉水顺山势流淌,使整个山谷地温上升,遍地绿色苔藓。附近红石岩下的温泉,一池热水之中,密集的泉眼,整天无休止“咕嘟、咕嘟”地往外涌冒着一朵朵跳跃、翻滚的水花。正中的几眼大热泉翻出的水花高出水平面30厘米~50厘米,水花直径达20厘米。在大池边有一小片“石林”,岩柱是由不断涌冒出泉水的矿物质日积月累堆积而成的,每根岩柱本身就是一眼热泉。岩柱奇形怪状:有像头戴帽盔的“武士”,有亭亭玉立的“石笋”,有如倚天而立的“长剑”。最粗的岩柱两人合抱不拢,最细的直径也有30厘米;最高的达10多米,最低的也有1米~2米。


变幻莫测的气候

  测站藏北高原地势高亢,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远离海洋,位于地球亚热带纬度带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空气稀薄,其密度为719克/立方米,气压低,仅为549毫巴;氧气少,含氧166克/立方米,相当于海平面的59%;沸点为84℃;空气干燥少尘,透明度高,大气质量约为海平面的l/2。二氧化碳含量不及海平面的1/2,致使高原天空分外碧蓝,夏季在朵朵白云衬托下,景色格外妍丽。因地势高亢,四周为自由大气所包围,在冷气流影响下,大量热量以湍流、对流的形式逸散,因而地表大气所获得的能量有98.6%随即丧失,形成该地区少有的特殊温差大的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全年可达2850小时~3200小时(而成都是1186.8小时,上海是1932.5小时)。身在藏北高原倍感阳光灿烂,极目舒天。由于受一系列高大山脉的阻滞作用,削弱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冬半年则受西风环流的控制与影响,气候寒冷干旱,为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500毫米~400毫米~300毫米~250毫米~200毫米~150毫米~l00毫米~50毫米。降水量非常集中,85%以上降水在每年的6月~9月。大雨很少,日最大降水量一般不超过30毫米。常以冰雹和固体降水的形式降落,占年降水量的比重达90%以上。夏季由于气温较高、辐射强,在常年雪线约5500米以下的冰雹和雪很难持久保存,一般几小时内即融化。平均相对湿度34%~47%。年平均气温约为-1℃~4℃,最暖月平均气温2℃~5.5℃,最冷月平均气温-10℃~12℃,极端最低气温达-41.2℃,极端最高气温在20℃左右。无霜期小于70天,随着纬度的北移,逐渐过渡到没有绝对无霜期的区域。大于或等于17米/秒的大风日数在100天/年以上。年最大蒸发强度2465.3毫米以上。在西藏气候区划中,藏北高原大致在其3个气候区内,即由东南向西北分别是:(1)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气候区。包括藏北高原中和东部地势平缓、湖泊众多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一年中仅有5个月高于0℃,极端最低气温低于-35℃。年降水300毫米~500毫米左右,降水量仅为蒸发量的1%。全年大风日数70天~90天以上。(2)高原亚寒带季风干旱气候地区。位于藏北高原西北部,气候更干燥,全年降水量从东南部的200毫米到日土北部的5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改则地区11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在20%以下,常出现相对湿度为“0”的极端情形。干燥度越向西北越严重。7月份~8月份的平均气温高至11℃~12℃,全年有7个月气温连续在0℃以上。全年大风日数高达200天。(3)高原寒带季风干旱气候地区。分布在藏北高原西北边缘,平均海拔在4800米~5100米,气候极端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一年中有8~10个月平均气温低于0℃,极端最低气温在-40℃以下。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更强烈,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5℃,最大达23℃以上。年降水量约30毫米~50毫米。


植被——绿色生命

  据古生物化石与孢粉分析证实,藏北高原在更新世中期尚是温带森林草原,只是在晚更新世至全新世青藏高原急剧隆起过程中,原来的森林草原才退出该地;同时蒙(古)新(疆)等地的草原成分逐渐进入,许多植物适应了高寒生态环境,成为该地区的代表种。现代植被类型在我国植物区划系统中属于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区内植被类型较简单,以高原高寒荒漠草原为主,主要由紫花针茅、羽柱针茅、沙生针茅、青藏苔草、固沙草、垫状驼绒藜和几种高等植物群落所组成。至目前为止,藏北地区已记录的种子植物有40科、147属、470多种。其中菊科171种,禾本51种,藜科12种,豆科28种,莎草科21种,唇形科16种,毛茛科19种,蔷薇科10种,玄参科13种,十字花科33种。各种植物以不同的生活型适应着高原干旱、寒冷因而生长期短的气候,具有抗低温、早生的生态习性。绝大多数植物是叶面缩小成刺、被毛、植株低矮、茎短、花大、丛生或近似莲座状或垫状。生物生产力低,每公顷产草量合成鲜物质重量平均350公斤~700公斤。植被覆盖度一般在20%~50%左右。植被的平均高度12厘米~16厘米。草原植被缺乏豆科优良牧草,载食草动物的能力低,草场不耐践踏。但是由于面积广大,牧草适口性较好、营养物质含量比较丰富、毒草和有害草少,成为食草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藏北地区药用植物约有50种~60种,常见的有报春花、葱、狼毒、火绒草、风毛菊、虎耳草、垂头菊、青兰、紫苑、蒲公英、绢毛菊、大黄、锦鸡儿、翠雀、龙胆、毛茛、紫堇等属的一些种类。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3-02-01
最高的高原野生动物王国

  正因为藏北高原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交通不便、高寒缺氧,对人类而言,生存条件严酷,人类的生产活动不易开辟渗透,因而藏北高原历来被视为人类无法生存的“生命禁区”。但这些“恶劣”气候却是这里特有珍贵野生动物的天然保护屏障,创造了现代文明世界中一块宝贵的天然动物园。广阔的无人区,地域宽广,渺无人烟,没有人类生活和其它骚扰,安宁的环境是这里的野生动物生存发展的有利因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自然选择,藏北地区的野生动物,真正成了这里独特地理环境内的“主人”。它们从生态习性方面、生理结构方面都完美地适应着这里大自然为它们安排的生活“天堂”。如果离开藏北高原这块生活的“优越”环境,它们种群的灾难就会降临。即使大面积的雪灾发生,藏北高原的野生动物总能找到抵御灾害的方式,大雪融化后草原的牧草生长旺盛,将又迎来食草动物又一轮种群发展;干旱、少雨的藏北高原,却有雪山冰川之水为野生动物提供着不竭的水源;辽阔的草原虽然单位面积生物量低,但面积广大,野生动物的食物仍较充足;高原低温寒冷,制约着许多种病菌的繁殖蔓延,从而野生动物的发病率较低;广阔的荒野又是适应高寒、干旱动物不受人类惊扰的自由世界。高原上阳光充足,能加速呼吸,增强细胞功能,促使动物骨骼发育,故而提高了野生动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繁殖成活率。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藏北地区动物种类相对较少。少数适应于高寒缺氧条件的野生动物占据了藏北广大区域,成为这里动物的优势种。有蹄类中最普遍的是藏野驴、藏原羚、岩羊、盘羊、藏羚羊和野牦牛。其中,藏野驴和藏原羚多栖息在高原开阔的湖滨盆地和河谷,岩羊和盘羊多生活在山地,藏羚羊和野牦牛成千数百地栖息在藏北的各种环境内。啮齿类动物中,最普遍的是黑唇鼠兔和高原兔,二者的分布密度均很高。同样对藏北高原适应性很强的啮齿类动物有喜马拉雅旱獭、藏仓鼠、松田鼠。食肉类动物中分布最广泛的是狼和藏狐,其次多活动在雪山、冰川附近的是雪豹,依托裸岩山谷栖身的有棕熊和猞猁。高山草原、寒漠的鸟类,最普遍、数量最多的是褐背地鸦、白腰雪雀、棕背雪雀,它们多利用旱獭和鼠、兔的弃洞为巢穴,“鸟鼠同穴”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此外,分布广泛的鸟类还有藏雪鸡、西藏毛腿沙鸡等。夏季在藏北高原繁殖,冬季飞往西藏南部越冬的鸟类分布最为广泛的是赤麻雁。另外,斑头雁、棕头鸥、黑颈鹤,夏季进入藏北高原南部繁殖的较多。爬行类中最为广泛的是红尾沙蜥。两栖类仅见一种高山蛙分布在藏北高原南部大湖区湿地,数量较多。广泛分布于藏北高原的动物在身体机能上都显示了它们适应藏北高原高寒、缺氧的特征。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丰厚的毛被和皮肤以适应寒冷的气候;口腔宽阔,鼻腔扩大,呼吸和脉搏频数以及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均较高,以适应较低山仅有60%氧气的环境;听觉和视觉发达,善于奔跑,以适应开阔、缺少隐蔽条件的生活环境;高冠牙和牢固的臼齿、门齿,带肉刺的舌头,发达的前蹄甲,以适应寒漠取食的植被条件。藏北高原野生动物适应其特殊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反应,将有助于人类揭开对氧的利用之谜,解决人类在特殊缺氧条件下活动时,对氧气有效利用的问题。据近年调查统计,已知藏北高原有鸟类70余种,哺乳动物25种,爬行类3种,两栖类1种,鱼类15种。昆虫的种类达340余种,已记录到藏北高原的无脊椎动物有3种,无甲目包括盐水卤虫和56种枝角类。其中帕米尔蚤、喜马拉雅山低额蚤、阿里尖额蚤等是青藏高原特有种;轮虫类达22种,最常见的是鳞状叶轮虫,其中西藏叶轮虫、腰痕尖削叶轮虫是藏北高原特有种。藏北高原的野生动物中被国家列入一级重点保护的是:野牦牛、藏羚羊、西藏野驴、雪豹、黑颈鹤;二级重点保护的是:藏原羚、盘羊、岩羊、猞猁、兔猁、荒漠猫、棕熊、藏狐、赤狐、藏雪鸡、斑头雁、赤麻鸭、大鹰、白肩雕、玉带海雕、秃鹫、胡兀鹫、草原鹞、猎隼、红隼、西藏毛腿沙鸡、纵纹腹小鸮。


地上地下的宝贝

  藏北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干燥寒冷,生存条件恶劣,但其地质条件特异,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西藏和平解放前,藏北高原无人区的矿藏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西藏和平解放后,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藏北高原无人区的环境资源的活动中,一批又一批的地质队员进入戈壁荒滩、雪山峻岭……30多年来,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科考人员正在揭开这里矿产资源的神秘面纱。截至1990年底,藏北高原无人区已探明包括金属、非金属、固体燃料矿产共232种。其中的铬、铁、锑等多种矿产,无论从储量到质量都居全国之首。地热、铜、铁、硼、镁等均居全国首列。藏北无人区有大小盐湖100多个,盐类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有钠、钾、钙、镁、锂、氯等多种矿产。尤其是有的盐湖中所含铀、钍量之高,在国内外大陆盐湖中是罕见的。另外,盐湖中还有沉积的芒硝、石膏、硼砂、水碱、苏打等多种矿产。其次是非金属矿产。石棉、自然硫、水晶石、金刚石、红宝石、玛瑙石、猫眼石、松耳石、琥珀、羊脂玉等在这里均有发现。第三是有色金属矿产,包括铬铁矿、铅、锌、铜等。特别是铬铁矿不仅量大、质优,而且伴生有贵金属铂。铜矿也是优势矿种之一。另外,黄金也有一定的储量。第四,能源矿产有较大的埋藏量。经石油部门这几年的工作证实,藏北无人区地生储油条件良好,油源丰富,是我国内陆找油的重点地区之一。同时,藏北无人区还有天然气田。这里地热资源也很丰富,现已发现喷出地面的地热点达200多处。地下水也是藏北高原的一种宝贵资源。特别是对地处高原、干旱少雨的无人区来说,意义重大,它还将为以后对无人区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保证。经水文地质调查发现,藏北无人区的地下水资源无比丰富。还有,风能和太阳能也是藏北无人区独具的能源优势。由于海拔高,使这里具有风速大、风期长和太阳日照时间长、日照率高、辐射强的特点。这就为无人区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不竭的能源。藏北无人区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正如牧民在歌中唱道的那样:“地上盐矿与硼砂,地下地热石油煤;如此丰富矿资源,世间少有堪媲美”。


世界上最大、最奇异和最接近原始状态的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好这一块当今世界上人类的特有遗产,在许多中国科学家的共同呼吁下,1987年经国家林业部(1998年改为国家林业局)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的“西藏珍稀野生动物考察队”深入区划后,在藏北高原无人区的主要部位区划出了以保护完整的高原荒漠(湿地)生物多样性特有生物和自然地理环境为主要目的的综合类型自然保护区。1993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在藏北高原建立了羌塘自然保护区。位置约为:北纬31o44’~36o30’,东经85o13’~91o15’,总面积为247120平方公里。近期,结合科学考察成果,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正在规划扩大保护区的面积。自然保护区根据其自然状况和人类社会活动以及开发程度分别被划为南北两大块,即:(1)以色林错、格仁错湖泊群为主体的申扎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该地区俗称为南羌塘。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自然气候条件较好,牧业开发较早,有大面积的湿地、沼泽群体,是西藏特有水禽黑颈鹤等水鸟的重要的夏季繁殖地区。历史上较多的野牦牛足迹已在30年前消失。(2)以扎加藏布和波仓藏布两条大河为南界的广大藏北干旱、寒冷地区,被习惯称为藏北高原荒漠特有动物自然保护区。该地区也称为北羌塘。人口密度十分稀少,绝对无人区就在该保护区内。迄今这里基本还保存着较原始的自然面貌,保存着世界上最珍贵的野生生物群落,生活着独特的野生动物群体,如: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盘羊、棕熊、藏狐、雪豹、赤麻鸭等野生动物及紫花针茅、羽柱针茅、篙草、青藏苔草、垫状驼绒藜、昆仑篙草等植物群落。藏北高原荒漠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位于地球上最大的、最奇异和最接近原始状态的生态系统的心脏地带。由于受特殊自然环境的制约,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很容易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且,一旦破坏,很难再予恢复,因此,保护好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意义尤其重要。保护区保护了一大批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及国际上列为濒危的物种。保护区为开展对高原荒漠特有珍兽的生态学、生活习性、经济价值、利用价值、繁衍发展、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基因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场所。对保护区内高原荒漠特有动物生理适应性的进一步研究,很可能为人类适应高原缺氧提供重要信息。藏北高原荒漠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陆地荒漠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的副董事长柯蒂斯·波伦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令人兴奋的事态发展。划出这一大块生态保护系统是十分重要的。这个保护区比美国最大的两个野生动物保护区译空河三角洲国家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北极国家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均大三倍,比非洲最大的保护区坦桑尼亚的塞卢斯禁猎区大四倍。”


无人区里真的无人吗

  有人根据藏北高原西南部苏日山区发现的更新世中晚期人类活动遗迹估计,藏北高原人类活动已有40万年~50万年的历史。由于有关藏北高原的研究在这方面进行得很少,发现古人类活动痕迹的又多为非考古研究人员,故不能做出确切的解释。据近年在藏北高原已捡到的大量旧石器和细石器分析,人类至今1万年~5万年之间已多次往返于藏北高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由狩猎转为农耕文化时代。虽然在藏北高原尚未见到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但考察工作者们在藏北无人区腹地尼玛县绒玛乡加林山,发现了一个个丘陵山包,满山是油光发亮的青褐麻石,上面画满了各种图案。除画有人、牛、羊、马、野生动物等“图腾”符号外,还有猎人开弓、放牧和耕耘土地的图。据专家分析,这些岩画是史前期文化,距今有4000年~10000年。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学会制造工具,这些岩画肯定是远古人画上去的,而不是凿上去的。岩画上有狩猎、放牧,还有耕耘,可想在当时农牧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现在藏北高原无人区平均海拔5000米,几乎全年有霜冻,基本上没有能够耕耘、开展农业生产的地方。加林山岩画的发现,将意味着重新改写藏民族的起源、文化的发祥地、藏北高原气候的变化等等有关历史。这一切都有待人类考古学家们去探索考证。今天生活在藏北高原的牧人们很可能是在数万年冰期反复进退过程中坚守在这里的古人类的代表:每次大冰期结束,历经严寒磨难的藏北高原,欣然迎来了某个部落或一群猎人。他们在这里垒起洞穴、生起篝火,用骨器在坚硬的砾石上剥制作为箭头和刀刃的石片石叶,把剩下的石核作为加工兽皮的刮削器。“青藏高原是人类起源的摇篮”一说虽然仍属假说,但历史哲学家汤因比曾用实证主义方法,列举大量例证,“证明文明诞生的环境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环境,而不是一个非常安逸的环境”,由此提出一个公式:“挑战愈强,刺激就愈大”。近百年来藏北高原无人区,曾不断有外来人员经过或游牧民放牧,猎人也同时渗透进无人区,还有少量的淘金者。但由于该地区严酷的气候和高海拔,在其北部现在的绝对无人居住的地区一直使人们无法永久居留下来。据乔治·B·夏勒先生提供的资料表明:我国元朝时期曾有一位蒙古族将军次仁东都(固始汗),率领他的军队从新疆和田出发越过昆仑山,斜穿过藏北到达纳木错;18世纪晚些时候,清廷从纳木错向北到玉田(克里雅)开辟了一条商路,因这条路十分艰难,在19世纪被放弃了。1903年瑞典旅行家斯文赫定(Hedin)从新疆出发向南而行,没有见到人。一直到普若岗日山附近的令戈错(北纬33o50’,东经88o50’)东北,他才遇到“三个猎野牦牛的猎人,周围放着两、三个牦牛头和一些蹄子。”蓬瓦劳(Bonvalot)在1892年所走的路线和赫定相似,他在离今天双湖不远的普若岗日山南侧的山脚下第一次遇到游牧民的踪迹。利特德尔(Littledale)1896年离开新疆后,第一次遇到人是在嘎尔措(北纬33o25’,东经88o25’)。格瑞纳德(Grenard)1904年从新疆南来时,在两月内没有遇到任何人,后来在依布茶卡(北纬33o00’,东经86o42’)附近才见到了游牧民。1905年若令曾在阿鲁盆地以东见到一个废弃的淘金者营地,在鲁玛江东错(北纬33o00’,东经88o40’)以南约80公里见到一个正在使用的营地。1894年~1907年藏北地区的土匪,经常抢外来人员的行李和驮畜,“后来被西藏官兵抓住砍了头”。总之,在一个世纪以前,放牧的北部极限与今天的大致相同——阿鲁盆地(北纬34o00’,东经82o25’),戈木错(北纬33o38’,东经85o42’)、依布茶卡、嘎尔措,普若岗日(北纬33o50’,东经89o10’)一线,只是那时的游牧民都是季节性的。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公路修进了藏北高原,双湖等行政点建起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70年代申扎附近的几个乡向北迁移到双湖一线,建立了一些定居点。但大多数由于缺少淡水而被放弃,存留至今的仅有绒玛、查桑和嘎尔措(两个村子)等乡。尽管那里有较好的放牧条件,但1994年那曲地区为了保护珍贵野生动物已放弃了继续向嘎尔措以西北移民放牧的计划。目前,藏北地区南部(南羌塘)的行政区域是申扎县全境,到班戈县全境、尼玛县南部等乡、安多县南部等乡;藏北北部(北羌塘)的行政区域是双湖特区全境,安多县北部,尼玛县北部等乡,改则县全境,日土县东部各乡。估计有居民2.4万户,约12.5万人(其中已划为北羌塘保护区内人口约2万人,南羌塘申扎保护区内人口约1.5万人,其它地区9万人),有牦牛约36万头,马5万匹,山羊130万只,绵羊360万只。南羌塘的主要行政区申扎县在1959年建立。申扎藏语意为“皮火筒状山沟前”。古称纳仓德巴。建县时将以前西藏地方政府时期的申扎宗(县)和后达那伦珠则谿卡(村)的雅木地、巴扎、准布、塔尔玛、加龙等部落及谢通谿卡的堪巴查桑、新沟两部落和多巴、卡彭、多瓦、卓瓦等部落合并。20世纪80年代又将当时申扎县北部部分地区划为双湖行政区,西部和北部大片地区划为尼玛县。目前的申扎县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万,有牦牛约7万头、马约0.5万匹、山羊10万只、绵羊40万只。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以畜牧业生产为主,1994年人均收入约960元人民币。县城所在地甲觉底布,海拔4680米,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设有邮电、气象、银行等单位。全县各乡和80%的村均通公路。藏北高原无人区的主要行政区双湖特别区,位于北纬33o15’,东经89o50’,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地域辽阔、居住极度分散的县级特别区。平均海拔5000米,总面积达12多万平方米,总人口约8千人,属于纯牧业生产区。有牦牛2.5万头、绵羊38万只、山羊14.5万只、马0.5万匹,1994年居民人均收入约1525元人民币。该特别区的嘎尔措乡是最北部无人区南部边缘的牧业乡,全乡约有440人,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当地牧民生活水平较富裕,全乡有家牦牛2200头、绵羊2.8万只、山羊8500只、马约100匹,1994年居民。人均收入达2400元以上。近年基本上没有人猎杀野生动物的现象。


文化遗存

  在藏北高原辽阔的土地上,有许多地方都能寻找到人类的文明遗迹。在那些古老的年代里,这里曾是一个气候温和、可以耕耘的肥沃土地。只是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和撞击,使这块绿色的板块向上隆起,地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成了高寒、缺氧的无人区。距申扎县东100公里处,有座不高的三棱山,其中东棱的山脊上有一座古老的二层干打垒房,由于年代久远,3米高的墙体已风化成岩石了,但仍保持着一米多宽的厚度。在这座楼房的周围有许多全石结构,不曾用过半点铁、木的小平房。尤其令人费解的是,其中不少石屋是建在悬崖上的。类似这种形状、结构,又建在悬崖上的小石屋在申扎县北面的达琼山,尼玛县、双湖特别区两地也有不少。考察发现,它们好像是同一历史时期建造的。在尼玛县(曾为文部办事处)以北约10公里处的两座从北向南并排高耸的山下,有一大片古老房屋的废墟,总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也是用石头建造的。当初是否用过铁、木,尚无证可考。在这些古迹的东南侧,有一处人造石林,只有10几根。每根约有一人高、一人粗,当地人称它为:“盟杜孔”(盟墓坑)。在尼玛县卓瓦乡东部的孜古有108座古塔,现已残破不堪。许多迹象表明:很早以前,这里的气候条件比现在好得多。在申扎县的布嘎日山下有松香出土;在尼玛县的当琼湖边也出土过松香。由于年代的久远,其中有的已变成琥珀,将其放在火里焚烧,冒出来的烟,还有浓郁的松香味儿。在藏北无人区西部的某些山顶,曾发现有巨大的生铁锅或铜锅,锅底埋在土里,锅里灌满了土,长满了牧草,锅沿露在土外,有的还可以看到花纹。据说:有的大锅可卧睡上千只绵羊。还有人传说,有的大锅曾是魔国大王阿琼的神魂锅,至今还没有人敢动它。另外,据申扎县文教局的一位干部介绍,在双湖特别区莱多乡南面的扎拉香山顶上,有两把巨大的长刀,每把约有两米长。在双湖特别区最北部新发现一座古堡废墟。古堡中有一座高约6米、直径8米有余的佛塔。佛塔周围上百堵高矮不齐、大小不等的土墙残体中,最大的一堵墙体约20米高、40米长、11米厚,像是干打垒的土墙。在加林山和夏仓有很丰富的岩画。那些画或刻在石头上的岩画笔法简洁稚拙,表现抽象,图像既有单一的牛羊、野兽和“图腾”符号,也有猎人开弓和放牧的情景,还有农耕图和藏文。对于这些岩画,藏族牧民认为非人力所为。相传,尼玛县的穷宗遗址是古香雄国。香雄是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发祥地。经考证,苯教先曾盛行于阿里一带。藏北高原文部这偏远的地方,历史上到底是不是苯教的发祥地,尚待以后去考证。现在,它仍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3-02-02
留着吧,让我们的后代来开发,这里有着无穷的宝藏。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3-02-03
设立管理机构,限制人员进入。无形方案中昆仑省的双湖县作为羌塘的管理机构。
取消市管市县,撤销乡镇,县级自治。
都┬─区
│└───县
省┬─市───区
 ├─────市、县
 └─州┬──市、县
    └市─区
注:各级行政均可自治。州一般是自治州。州辖市大者可分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3-02-05
就象保护区的核心区一样禁止闲杂人等进入。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3-04-13
全西藏才多少人哪
凡是有日月出现的地方全是中华的国土
中华帝国军总司令 反腐委员会委员 驻车臣大使
中共琉球总书记 黄帝纪元4700年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9-01-05
生态环保还是藏北首位,不希望看到破坏生态环境,能协调发展就好。
近几十年,曾先后设立文部办事处、双湖办事处,发展为尼玛县、双湖县。建起了居民点、村镇、学校、商店、医院等设施,牧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关注地名以及高校设置,非诚勿扰、不喜勿进。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9-01-05
大好河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