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汉源,一般都祖述《禹贡》:“番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至于大别,南人于江。”
番冢山在哪里?《汉书•地理志》言番冢在陇西郡西县和氏道县境,亦即今甘肃省天水市南礼县东北。
但是到了公元六世纪初,即北魏正始年间(504-508),北魏政府却分沔阳县(今汉中市勉县)设置番冢县(治今勉县铜钱坝)。隋朝初年,更进一步废沔阳县,并人番冢县。隋大业三年(607),又改番冢县为西县。《隋书•地理志》:“汉川郡西县,有番冢山,有汉水。”这里说的番冢山在今宁强县东北,原名汉王山。于是汉王山下的汉王沟,也便被称作漾水了。
西县、番冢山和漾水“搬家”,说明汉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清代学者徐灏注《说文•水部•漾》:“盖《禹贡》‘山番冢导漾’,源出西和(按:古西县境)、成县,南流至略阳,又东折人宁羌州,与汉水通,流至武昌人江。其后略阳、宁羌(今宁强)之间水道中断,而西汉水(按:即甘肃漾水)遂人蜀境,合嘉陵江,至合州人江。”徐灏还引用清代另一名学者金榜的话:“(漾)水辍流,不与汉相属,由来已久。后儒于汉源求山番冢不得,因傍汉水之西,强名之曰山番冢。”
现代学者指出,今陕西宁强县北代家坝以东低矮的分水岭上,分布着河流冲击的卵石层,厚约0.5米,大小均匀。这种地貌显示出分水岭曾是一条古河床;从分水岭下东流的青泥沟(至烈金坝附近,与石钟沟和汉王沟相汇),谷宽水小。这种河相显示出青泥沟是一条断头河。分水岭的地貌和青泥沟的河相告诉人们,这里曾发生河流袭夺(也叫抢水)现象,嘉陵江袭夺了汉江的上源漾水(《陕西农业自然环境变迁史》1986年5月第一版)。
这就是说,古汉源应是发源于今甘肃省天水市南番冢山下的漾水;北魏以后,官方认定是今陕西宁强县北汉王山下的汉王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师生为编写《汉中专区地理志》,踏勘了现代汉江河源。认为:勉县武侯镇以上为汉江河源区。在河源区内,汉江有南北中三源。南源玉带河、北源沮水,在今勉县炭场寺和沮水村之间(相距约两公里)汇入中源。中源也分南北中三源,南源石钟沟、北源汉王沟,在烈金坝附近汇人中源青泥沟。师大地理系尊祟《禹贡》,仍以中源为上源,但认为中源中的南源石钟沟的流长、流量和流域面积都大大超过了汉王沟和青泥沟,因而主张以石钟沟为汉江正源。
八十年代,宁强学者认为南源玉带河的流长、流量和流域面积都大大超过了汉王沟和石钟沟,所以玉带河应是汉江正源(清勉县彭龄、民国宁强黎琴南亦有此论)。
1987年,地理学家杨联康先生,只身来汉中考察汉江上源。经宁强学者指引,杨联康踏勘了玉带河上源后便欣然而归。1989年新版《辞海》问世,将1979年版《辞海》“(汉江)源出陕西省宁强县”,改为“(汉江)上源玉带河出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这样,我国最有权威的辞书《辞海》便肯定了宁强学者的观点。如果以流长、流量和流域面积作为勘定河源三要素(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勘定澜沧江河源便依据此三要素进行的),并恪守之,则现代汉江上源既非汉王沟、石钟沟,更非玉带河。沮水流程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因此汉江正源应是沮水。宁强学者以玉带河与汉王沟、石钟沟相比,而不与沮水相比,因而得出的结论便是片面的、不足取的。
以沮水为汉江上源,最早出自成书于三国时期的《水经》。该书以漾水为西汉水(嘉陵江),以沔水为汉江。“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沔水又东南,经沮水戍而东南流注汉,曰沮口。”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注“沔水一名沮水。”“北方人谓汉水为沔水。”沮县,西汉置,属武都郡,辖今汉中市沮水流域及其以西地区。沮水戍即今勉县茶店镇,沮口即沮水村,东狼谷即今略阳沮水西源白河下游支流五狼河(《续修汉南郡志•黑河图说》)。沮水一名沔水,在沮口流人汉江后,汉江又名沔水,时至今日,汉江下游湖北省中部汉江沿岸的地名有汉阳,也有沔阳。《水经注》以五狼河为沮水上源,说明古人对沮水还知之不多,但《水经注》以沮水为汉江上源却是非凡之论。
沮水有东源和西源。东源黑河较西源白河为长,应是沮水上源。黑河源于汉中市留坝县紫柏山南麓,初名正河,西南流,至张家河后称黑河,南流,至黑河坝纳西源白河后称沮水,东南流,至沮水村人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