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03阅读
  • 1回复

[地名探讨]领略福州的地名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18
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福州的地名是福州地域文化的载体,是福州文化的一种体现。

  首先,地名是城市生命的起点和延续。2200多年前的“冶城”地名,标志着福州城生命的诞生;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由闽州改名为“福州”,是神州名府福州城辉煌的里程碑;而今的“福州”地名,则是八闽之都历史文化与当代文明相结合的现代化都市的定格。

  其次,地名是地域历史文化的化石。“欧冶池”(今省财政厅内),往往让人们勾起对两千年前春秋时期著名的冶炼家欧冶子在此铸造宝剑神器情景的遐思,那熊熊的炉火曾铸造出强大的闽越古国的基业。“祭酒岭”,记载着一段充溢着浩然正气、舍身成仁的历史故事:唐末闽国祭酒(相当今教育部长)湛温,不遵闽王王延翰命他去毒死建州刺史的荒唐指令,于途中的岭路(今西洪路)自尽。后人将其葬于岭上,并名此地为“祭酒岭”,以纪念其高义。又如“三坊七巷”这肇始于千年前的古韵悠悠的地名,古老的坊里,500多座古名居,是全国罕有的“古建筑博物馆”,闪烁着灿烂的闽文化光辉……

  地名中还蕴藏着一种凝聚力、亲和力,牵动着多少乡土情怀。2000年5月,旅居缅甸的老华侨王永秋先生,回到阔别60年的故里福州,一门心思地寻觅其儿时生活过的“铸鼎街”。这“铸鼎街”令他魂牵梦萦了一辈子,积淀着海外游子思乡的万千情愫。

  福州地名中还包含着许多民俗风情,令人回味。如有“龙”字的地名:龙首涧、白龙江、龙潭角等,反映了先民对龙敬畏的习俗。

  福州地名丰富多样,如藏“头”露“尾”的地名:水头、湖头;雁头、凤尾;港头、河尾,等等。

  如今,地名成了福州这座现代化城市的标志,是值得今人传承的一种文化。除了一些名存实亡的地名,如“破船街”、“粪倒楼”等不存在且不雅的地名外,其他的均不应轻易改动,以保其历史风貌,让这种地名文化能扎根于人们的思想中,并传诸后代;此外,还要对福州地名进行系统、周密的整理,如《福州地名》一书那样,使今人与后人都能领略到福州地名文化的内涵。

  让地名文化在繁荣福州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 此帖被长白游侠在2010-02-27 19:57重新编辑 ]
李清微信:13520508091
公众号:每天一杯好酒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3-03-18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40公顷,有居民3000多户,具典型福州早期民居和府第特征,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