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184阅读
  • 24回复

[城市群都会区]湖北的城市群划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10-08
湖北的城市群划分
— 本帖被 keating 从 南部 移动到本区(2015-07-23) —
                                  
       一主独大,两副何为?


        暗香痕 [原创]

   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湖北发展上作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决策,推出了许多关键性举措,笔者认为,核心就是加快“一主两副”建设,即把武汉建设成为省域中心城市,宜昌、襄樊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这种“1+2”的发展格局,符合湖北的实际。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这种抓重点、带全局的战略性决策正在逐步产生巨大的放射效应。

   就武汉来讲,这些年,在省委省政府提出“支持武汉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武汉真正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以来,武汉连续四年保持增幅在14%以上,财政收入也连续保持25%以上的增速。同时,对城市圈内8个市州的经济拉动也是有目共睹的。前不久,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获准启动,更将使早就被称为湖北“半壁江山”的武汉如虎添翼。

   值得忧虑的是,武汉这个龙头老大进步了,一主的格局形成了,但“两副”却仍是两条软肋。近年来,宜昌、襄樊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发展的势头仍然不够猛,发展的速度仍然不够快,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与相邻的河南南阳相比,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还有拉大的趋势。比如,2004年宜昌的DGP为589亿元,襄樊为 558亿元;2006年宜昌为695亿元,襄樊675亿元,年平均增幅都在12%左右;而无锡2006年GDP为3360亿元,三年平均增幅是15%;南阳2004年GDP就达到892亿元,2006年为1201亿元,三年平均增幅13.5%(规模企业生产总值、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农民人平纯收入等指标不用说了)。这些无疑都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肋软则身不刚。“两副”发展不够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形成对武汉经济、物流的高度依赖,加剧武汉的城市负担,同时,宜昌、襄樊两座城市的区位优势地位也将在竞争中丧失殆尽,势必造成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硬伤。鉴于此,支持宜昌、襄樊加快发展当成为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心,集中财力物力,支持两地发展,把两翼展起来,才能带动其他城市发展,带动全省经济更好地的腾飞。

   笔者建议,省委省政府必须用更加刚性的措施、柔性的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宜昌、襄樊的支持力度。一是让两地享有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同时享有“两型”试验区的优惠政策,哪个方面更优惠,就享有哪个方面的政策,让两地在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二是省直厅局在制定政策、项目扶持、资金安排等各个方面向两地有更多的倾斜,特别是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自主创新、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要把项目尽可能向两地集中。三是发挥武汉的拉动作用,在武汉产业集聚、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转移一部分项目到两地。

   当然,发展靠政策支持,更要靠自身努力。宜昌、襄樊两地能否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是发展的内在动力、关键因素。两地领导班子、干部是否以实干求发展,以作为争地位,人民群众拭目以待。

   值此两会之机,期望宜昌、襄樊两地的代表、委员们,多为“两副”建设鼓与呼。同时也期望其他代表、委员们立足湖北长远和未来,为“1+2”大格局的真正实现献计献策、贡献智慧。


                          爱恨皆湖北 另类解读中部城市圈的"生"与"死"
                                                                   2007年5月13日  来源:荆楚网  

  城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罕见的城市化实践,湖北也不例外。

  看看湖北城市规划“一主两副”(武汉作为湖北主中心城市,襄樊、宜昌作为副中心城市,荆州、黄石、十堰作为大城市继续支持大力发展。)就说明湖北正处于城市化的高温期,然而“城市”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文尺度和多样性格局?这个问题很缺乏冷思索。

  1、梳理历史上的湖北城市

  从春秋战国开始,湖北的经济文化重心一直是在以江陵(今荆州)为中心,继之而起则是襄阳、鄂州(今武昌)。究其原因,有学者研究认为,历史上湖北境内影响较大的交通干线主要有两条,其一经荆州、襄阳纵通南北,其二沿长江横贯东西。在经过鄂北的南北向交通占全国主导地位时,襄阳、荆州处于咽喉之地。及至途经鄂北的交通线衰败之后,长江一线临江而立的鄂州(今武汉武昌)交通勃兴,武昌更一跃成为“山水之聚,舟车之会”、“物货之交”的地方。

  2、都市有没有生命?

  换句话说都市生存的空间在哪里?即城市的生与死问题。目前湖北大中小城市可谓雄心勃勃,很多城市的定位都说要建立“大都市”(包括副省级,副地极,中心城市等),但城市的定位不是说在市县政府发展纲要里加上一条就可以实现的。众所周知,现在湖北城市都在面临“全面转型”,这意味着这些城市不再只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单位,也不再只是居住空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市的未来在于对城市进行包装,尤其是着力改变市容市貌,使得城市的环境焕然一新。无论是武汉还是襄樊、宜昌,江汉三副地极市甚至县级市,所有这些城市都正处于由身份暧昧带来的焦虑之中。这种焦虑弥漫每座城市的楼宇街巷,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市井百姓都在亲身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城市因为焦虑而成为寻找城市生存路径的先行者。因为被最大限度地插上了代表经济发展程度的标签(GDP至上主义的时代)而不得不而为之。城市间的竞争让湖北城市寻找“大都市”的可能成为一场比赛,整场比赛中,武汉(传言成为直辖市)似乎成了被超越的“假想敌”,其他城市能争夺的只是谁离它更近些(湖北省会城市)。其实湖北城市的长足发展不应该看GDP更应该看生态平衡和疾病(当然包括动乱和战争)这两大民生问题,这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症结所在。

  3、城市需要善意的改造和保护吗?  

  目前的城市理论中有很多论证,越来越多的城市学家认为城市的规模不宜超过50万人,不然交通、污染、生活服务等方面会出现“城市病”,甚至有人坚决主张将现代城市重新改造,达到“城市化的乡村”的新境界。然而湖北城市做大做强的步伐没有丝毫的延缓,看看宜昌,襄樊“摊大饼式”的郊区化,看看湖北所有城市“除旧布新”的方法开展大规模旧城改造。我们为之惊讶?这种善意的城市布局更新策略,构成城市活力元素是否让居民们提高了生活质量、让游客们感受到老街巷的风韵、让这个城市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延续下来呢?答案不言而喻。

  4、爱恨湖北城市

  湖北很多城市都无一例外经历了崛起和衰落的生与死。诸位若有时间的话,不妨到城市最初兴起的地方(老街)走一走,你就会承认这不争的事实。随着制造业向郊区甚至郊县转移,那些曾经辉煌的老街沦为“贫民窟”,当然现在已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乐土另当别论(死而后生)。更重要的一点是:政府不能容忍城市“座大”,影响权威,导致城市衰败也就成为必然。这并非耸人听闻。另外我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西方是女人在使用城市,男人挣钱,睡大觉,当然不会关心城市花园的花长什么样。所以推动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力量来自妇女,而中国则相反。这是题外话,扯远了。让我们用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五湖广方舆纪要序云:“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顾氏纵论湖广形势,说得再透彻不过了来结束全文。

[ 此帖被在水一方在2009-01-05 12:03重新编辑 ]
ups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0-08
武汉、宜昌和襄樊啥时候都升半级了?副省级已经冻结好多年了,直辖市更是政策不明朗~
而且,城市群是一种经济地理,不应该受行政的制约,武汉的城市圈第一圈层据说要纳入洪湖和京山,第二圈层公开的说法还包括信阳、岳阳和九江;襄樊应该和南阳共同组建城市群,两地都位于南襄盆地,文化近似,经济往来也多;荆州的城市群还应该考虑与常德合作~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10-08
           与以往的湖北经济地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
1.神农架林区退出鄂西北融入鄂西南;
2.潜江取代洪湖进入鄂东地区 ;
3.鄂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由宜昌取代荆州。
[ 此贴被在水一方在2008-10-11 16:5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10-09
襄樊、十堰、随州、南阳、商洛、安康,这3省6市是一个区域合作体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10-10
潜江市和仙桃市南边的监利县和洪湖市应该纳入武汉经济圈。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10-10
襄樊和南阳组成经济协作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10-10
引用第5楼上善若水于2008-10-10 17:17发表的  :
襄樊和南阳组成经济协作区

内地跨省组建经济协作区难度较大,可行性较小。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10-11
虚省,按LZ图示组建地方一级政府.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8-10-11
引用第4楼仙峰俊俏于2008-10-10 15:00发表的 :
潜江市和仙桃市南边的监利县和洪湖市应该纳入武汉经济圈。

         二者已经被考虑以观察员的身份入圈。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10-12
引用第8楼在水一方于2008-10-11 16:53发表的  :
         二者已经被考虑以观察员的身份入圈。

哦!这可是国际惯例啊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GZH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10-12
江汉平原城市群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8-10-12
不要辜负我们的期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8-10-14
这样加上周边省份相邻地区重新组省感觉还不错,襄樊再加上河南的南阳什么的。武汉经济圈算作是个直辖市,宜昌再割点重庆的地盘,感觉貌似还不错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8-10-14
这样加上周边省份相邻地区重新组省感觉还不错,襄樊再加上河南的南阳什么的。武汉经济圈算作是个直辖市,宜昌再割点重庆的地盘,感觉貌似还不错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8-10-14
楼上说的好,却是一厢情愿!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8-10-14
襄樊、十堰、随州、南阳、商洛、安康,这3省6市是一个区域合作体----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省。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8-10-16
       襄樊、随州人说的是“南腔北调”,虽然与武汉、宜昌等湖北南部同属于西南官话区,但是方言听起来与北边的河南南阳、信阳相差不远,而与武汉、宜昌相差甚远,所以在文化上“不南不北”。十堰城区以全国各地移民为主,说的是标准普通话,而十堰管辖的县却是陕西腔,文化上不被认同。现在经济上湖北“重南轻北”,硬是把襄十随这三个“汽车城”的共同命运主宰--东风集团(3市的汽车产业都是围绕东风转的,东风是连接3市的纽带)迁往武汉,建立高度集权的省会经济中心,“劫贫济富”。所以襄十随一直很恼火,离开湖北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 此贴被在水一方在2008-10-16 19:3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8-10-16
引用第15楼车子于2008-10-14 08:47发表的  :
襄樊、十堰、随州、南阳、商洛、安康,这3省6市是一个区域合作体----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省。

或许真的可以如此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8-11-08
感觉随州还是融入武汉好一些,至少在区域经济方面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8-11-09
武汉城市圈就是个直辖市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8-11-10
楼主的武汉都市圈加随州可设立新省,江夏省或武汉直辖市
全国30-60个省,省5000万人
每省20-40个县和城区,县150万人
每县20-40个乡和街区,乡5万人
市镇虚设。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8-11-12
         湖北,早点散伙吧!除了武汉城市圈还在搞建设,其他城市都已经事实上被湖北“遗弃”了,各自寻找出路。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8-11-23
引用第19楼hbmc于2008-11-09 21:58发表的  :
武汉城市圈就是个直辖市

放屁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8-11-27
荆州东部的几个县市也应该列入武汉城市圈.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9-01-04
引用第23楼tayaka于2008-11-27 00:18发表的  :
荆州东部的几个县市也应该列入武汉城市圈.

       今年洪湖市、监利县都成了国家级贫困县,至此除了荆州城区和危在旦夕的小城石首市,荆州70%的地区“赤贫”化!因此洪湖市与监利县呼吁脱离荆州市也越来越急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