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56阅读
  • 3回复

[规划其他]我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阜新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10-24
让“矿竭城衰”成为教科书中的“历史故事”
——我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阜新市探访实录

    新华网沈阳10月24日电(记者 杨成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难题,矿竭城衰在国际上早有先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早在2001年就批准辽宁省阜新市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记者日前来到阜新市,亲身感受经济转型战略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新变化。

一个矿工的转岗和一座矿业城市的产业转移

    修棚架、铺棚膜、拴铁丝固定……不到4个钟头,郭军就和几个朋友把自家种养蘑菇的温室修整一新。老郭一脸黝黑,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工作服,格外醒目。他说:“这是我以前当工人时矿上发的。”

    今年40多岁的郭军在6年前是辽宁省阜新市新邱露天矿东采区的一名普通工人。他在矿上工作了10多年,一直以为会像老一辈人那样,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养家糊口终此一生。可是,煤矿2002年破产了,他丢掉了工作,除了得到1万多元的经济补偿金外,一无所有。而那时,他的妻子失业在家多时,唯一的儿子正在上学,生活一下被打乱了。

    阜新市是我国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在过去的50多年里,累计为国家贡献煤炭5亿多吨,发电1600多亿千瓦时。在郭军一家陷入困境前后,阜新市数以万计的煤矿工人同样经历着类似的遭遇,整个城市陷入了生存危机。

    数十年的高强度煤炭采掘,严重破坏了阜新的城市面貌。上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地下被掏空,形成“采煤沉陷区”,地面上的房屋出现裂缝、甚至塌陷,数以万计的百姓有家不能住。以海州露天矿为代表的裸露大矿坑,堆放采煤废弃物形成的“矸子山”,以及随之相伴的山体滑坡、残煤自燃等环境污染问题,让阜新成了一个“不宜人居”的城市。

    国有煤炭采掘企业长期是阜新经济的“主力支撑”,但随着资源的日趋枯竭,众多矿山企业发展难以为继,不得不先后破产。财力原本捉襟见肘的政府失去了税源,大量矿工下岗、失业,百姓谋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城市因为煤炭资源的枯竭而失去发展动力。

    阜新市市委书记姚志平告诉记者,阜新作为全国第一个试点市,上对国家、下对百姓,责任艰巨而光荣。阜新开始了持续至今的探索与实践,有信心闯出一条体现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让“矿竭城衰”成为教科书中的“历史故事”。

企业繁荣、百姓富裕成为政府推动城市转型的“主线”

    《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政府文件。这一政策重点指出,通过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阜新市发改委主任刘文启告诉记者,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关键在于通过基层探索、实践,找到建立“两个机制”的具体路径。说白了,就是要明确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地使用国家扶持的大笔资金。阜新市作为第一个试点城市,在过去7年时间里,已初步建立起“两个机制”的雏形。

    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方面,阜新市围绕“人的补偿、企业补偿、城市功能补偿和环境补偿”等方面开展工作,缓解困扰城市生存的燃眉之急,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

    各级政府多方筹资,支付国企职工解决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直接增加低收入产业工人群体的现金收入,缓解生活困境。地方建立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维护稳定的安全网,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国有煤炭企业长期积累的社会负担沉重,为维持其长远生存与发展,政府积极推进这类支柱企业政策性破产,以此实现减负,重塑企业活力。

    地方政府修复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直接为群众提供物质保障。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的矿区“三废”排放、地面沉陷和植被破坏等问题十分突出。阜新市近年来对城市道路、供水、排水、供暖、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阜新市从2002年开始,多方寻求资助,进行了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目前已有约30万名群众告别居住多年的危旧房,搬进了总建筑面积近400万平方米的新房。

    在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方面,阜新市围绕“深化煤炭采掘业发展、重点发展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基地、新型的能源基地和煤化工产业基地三大支柱产业”开展工作。国有煤矿企业每年采煤总量保证在1000万吨以上,为地方经济转型提供财力和时间保障。同时,阜新充分开发当地农业资源,发展现代食品加工业,实现就业和富民两项重任;在利用煤炭发电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和煤制天然气等新型的能源产业;阜新还计划发展煤化工产业,目前正重点推进煤基烯烃及下游产品、煤制油和焦油加工等项目。

    截至2007年,阜新市经济总量由2001年的70.5亿元上升到195.5亿元,年均增长16.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1年的4.5亿元增加到现行体制的11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19.5%。

倡导人文关怀,寻找城市激情

    一个小小篮球,如今成为阜新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最佳载体。全市每年组织各类正规篮球比赛8000多场次,有近20万人参加。

    阜新的篮球运动发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阜新矿务局当时经营形势好,有实力将国内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吸引到企业,组织大量赛事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久而久之,篮球运动在当地群众中不断推广。

    “阜新人热爱篮球,证明大家是有激情的。一个有激情的城市面对暂时的困难必将勇敢而坚强。”姚志平说。

    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阜新人参与篮球运动,不仅强壮了人们的身体,更让他们在运动中磨炼出积极向上、坚韧不拔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了面对生活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此外,阜新市在推进经济转型过程中,还在全省较早建立了慈善机构,城市义工人数居辽宁省各城市前列。其中,一项旨在解决特困家庭未成年患病子女的“蓓蕾生命救助行动”,已筹集各类捐款110多万元,目前已医治了百余名特困家庭的患病儿童。

    阜新市一些政府干部对记者表示,消除社会各阶层贫富分化,有赖于未来城市经济的全面复兴,绝非一时之功。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在全社会引导人文关怀,应该是弥合物质财富鸿沟的一剂“妙方”。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0-25
要不是近两年煤炭价格上涨和国家扶植,阜新早该破产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10-25
阜新市上了本期的《城市地理》杂志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10-29
我有个朋友是阜新市的,夫妻下岗后举家南下广东打工,现在还不错,在广东安家置业了。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