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717阅读
  • 67回复

[西藏]从滇藏铁路谈到藏东南未来蓝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8-11-12
好想去藏东南旅行!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8-11-13
梁光烈藏南扫墓,对印战略是否会有重大调整?

http://hi.baidu.com/xingel/blog/item/2ab8d946ec3bb20e6b63e5fb.html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8-11-13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8-11-13
收复印占藏南,改设·藏南省,进驻藏南建设兵团200万,从四川、贵州移民800万!!!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8-11-13
引用第28楼孟想于2008-11-13 13:26发表的  :
收复印占藏南,改设·藏南省,进驻藏南建设兵团200万,从四川、贵州移民800万!!!

真是梦想、“猛想”。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08-11-13
贵州18万平方公里,3900万人。藏南6万余平方公里,就算人口密度和贵州一样,也能有1300万人。考虑到地形复杂和海拔问题,移民进去5、6百万应该是松松的。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08-11-13
支持楼主的提议
但不赞同楼主的“对环境一点影响也没有的”的说法
任何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都会有影响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08-11-13
引用第30楼北极星于2008-11-13 14:19发表的  :
贵州18万平方公里,3900万人。藏南6万余平方公里,就算人口密度和贵州一样,也能有1300万人。考虑到地形复杂和海拔问题,移民进去5、6百万应该是松松的。

贵州人口不是稀,而是密,这个参照是没有用的,汗,就贵州的生态环境来说,3900万人是个很大负担,这点贵州人都知道。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08-11-13
哪一年可以修好才是更现实的问题。
吾之所愿——复我汉唐 兴我华夏!
大中华帝国——万世长存!
自由—民主—我可以为此奋斗终生!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08-11-13
引用第31楼风翔于2008-11-13 16:02发表的  :
支持楼主的提议
但不赞同楼主的“对环境一点影响也没有的”的说法
任何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都会有影响


  呵呵,我的原话是对中国内地环境没有一丁点影响的,这是因为、一、藏东南地区海拔高,印度洋暖湿气流只能沿峡谷而上,到拉萨的时候,已经非常弱了,而通过藏东南到达内地几乎是很弱的,另外加上藏东南雨量大,湿气重,空气污染常常会被控制在一定空间,因此向东蔓延的烟尘污染因此打住.二、藏东南河流流向的是印度,大量用水、水土流失、洪水发生,和内地无关.当然藏东南的发展,也会给藏东南、印度和孟加拉国带来一定伤害,对于藏东南的伤害主要是一定空气影响、河流受到污染、生物资源受到破坏.


对于空气污染问题,藏东南气流急,湿润程度大,雨量富裕,污浊空气更新快,不过的确对藏东南上游的中国地区会造成一定影响,比如拉萨、嘉黎等等,这样是否会对雪山造成污染,有待考究.

对于河流污染,不会破坏藏东南饮水安全,毕竟藏东南降雨量较大,流速快,河流就更新快,不会对水生动植物造成伤害.又由于藏东南河流众多,不会造成引水安全问题.

对于生物资源,藏东南生物资源是非常充裕的,大开发中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可以划出一些保护区加以保护,以免象内地六七十年代那样造成很多地方的生态大破坏.
[ 此贴被风儿在2008-11-13 16:5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08-11-13
引用第32楼风翔于2008-11-13 16:04发表的  :
贵州人口不是稀,而是密,这个参照是没有用的,汗,就贵州的生态环境来说,3900万人是个很大负担,这点贵州人都知道。

贵州的人口相对于贵州自然是密了,但是相对于东部省份明显是稀的。正因为贵州较多分布的石灰岩地形导致承载力有限,所以才以贵州为参照,而没有以承载力更高的东部省份为参照。即便如此,以贵州为参照得出的数字还是打了对折后仍有5、6百万。藏南的承载力总不至于连贵州的一半都不足吧。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08-11-14
中国已准备好随时“摊牌”解决藏南问题!(图)
看字样   适合高原的战机在训练

印度一个古老的文明之国,与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4000年前曾经独立发明过一种文字,摩亨殊达鲁文字,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国际宗教之一佛教的起源地。但印度始终没有完全统一过。印度人不重视记录历史,研究印度历史必须借助古代中国,希腊、和穆斯林等国家的文献,近代印度历史则必须要依靠英国文献,可以这样说印度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含羞的历史。是英国的入侵才结束了印度四分五裂的局面,把其从"蒙昧"带入了现代"文明",在强盗英国长达近200年的教唆下,印度从循规蹈矩改造为专攻于趁火打劫的准强盗,从八国联合军队侵略中国,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圆都留下了印度匪兵作恶的痕迹,与其说是强盗英国对印度的奴化教育,不如说是印度努力复制英国的影子,印度如饥试渴的吸吮英国的现代文化,英语自然成为官方语言,印度的军徽就是英国殖民其的缩影。是啊太长了,近200年的统治!英国已经在印度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客观上说印度对英国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我们可以这样形容印度的心态,那就是"爱恨交加",其一方面极力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自信,另一方面尽可能的向外掩盖自己深深的民族自卑心,所谓自信,由于英国长时间的殖民统治,日不落帝国的对外政策就是掠夺,就是扩张,靠的是铁血手腕,在印度看来其主子就是他的榜样,不过在英国敲骨吸髓式的盘剥,印度已相当虚弱,无力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肌肉。我们知道自卑的前提是自信,当人的自信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而且又无力掩饰的时候,就会转化为一种可怕的动能,那就是"恨"。
  以后这种"恨"转嫁在无辜巴基斯坦国家的三次侵略战争中表现的及其丑陋。1947年印度脱离英联邦独立,我们知道在尼赫鲁时期,其倡导不结盟运动,蒙蔽了很多爱好和平的国家,就是这个尼赫鲁在第一次对巴战争时,迫不及待揭下了自己的遮羞布,对曾经是自己的兄弟的巴基斯坦大打出手,发动了罪恶的印巴战争,把百分之九十以上信奉伊斯兰教的克什米尔地区据为己有,然后又在该地区移民印度教徒,有意造成流血冲突,为打击伊斯兰抵抗运动寻找借口,为了推行自己的大印度梦想,1962年印度又看准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时候,血淋淋割下中国12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曾经夺回藏南,打得阿三望风而逃;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退回实际控制线,甚至还后撤了20公里。印度随后又占领该地区,为了永久霸占藏南,向藏南地区非法移民了200万人,试图生米煮成熟饭,随后在那里成立了所谓"阿鲁那恰尔邦",印度主要政党也在那里设立了支部,印度还在那里"选"出了"邦议会",甚至印度议会里也有"阿鲁那恰尔邦""选"出的议员,他们代表了藏南印占区印度移民的利益,当前印度移民在人口比例上已经占了绝对优势,并在印占区部署了大量军队,同时还在修印占区的路,目前在中印实际控制线两侧的东段,而且该地区紧靠印度本土,印度可以快速大规模派军队支援。

  可见印度为了对藏南霸占可谓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研制出核武器,不惜重金买来二手航母以增加对抗中国砝码,给中国收复领土造成现实的困难,现在老掉牙的航母有了,又七拼八凑了一些万国武器,自然腰杆也挺了起来,最近又为中国"量身定做"了烈火3导弹,所以不难看出印度不顾本国百姓的福祉,勒着瘪肚皮,穷兵黩武的目的。我们还知道印度在中国西藏上的立场,抱着达赖这具僵尸,拿着鸡毛当令箭,口里时不时地放出一些臭气,在西藏问题上为其招"魂",妄图永久霸占藏南。现在印度为了继续实现大印度梦想,正在实施把印度洋变成印度之洋的大战略,每一次印度的国家重大决策都是冲着中国,所以很容易理解印度在外交措词从不顾及中国的感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可耻印度,真可谓机关算尽!

  结束语:解放近60年来,中国上上下下始终在说的一句话,中国还很弱小,等着中国强大了就没有敢欺辱中国了,我想不明白,难到就中国在发展吗?其他国家都是停滞不前吗?中国强大了是什么词?他是唯一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动力吗?我看未必,他是水中月,说的难听一点就是自欺欺人,中国就是在等待强大的过程中,印度搞出了原子弹,就是中国在大踏步迈向现代化的时候,印度搞出了一箭放出三颗卫星,的确中国现在还不是很强大,但这并不能做为借口,事实证明,中国就是在这种忍辱负重的等待中,才被割的体无完肤,好战必亡,但你有没有想过忘战必危那!可喜的,是我们国家以认识到这一危害性,已经在中印边境军事部署对印度形成压倒性优势,充分显示我国对收复藏南主权的决心!


哈哈,重点是有个照片不会传上
[ 此贴被天山客在2008-11-16 11:26重新编辑 ]
20岁的强省派
30岁的分省派
40岁的虚省派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08-11-14
可惜去年去西藏时没有能去这些好地方。
对了,正如楼上所说,对待阿三再不能手软了。
收复国土,吾辈有责!!!
南州草民,人微言轻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08-11-14
先赶紧建好铁路再说吧...

然后再考虑移民...
厦门狼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08-11-14
察隅人口增加很快?察隅有多少人了?
林芝米林地区的谷地是很显眼
但墨脱,连个公路都修不通的地方,你以为低于3000米就可以了?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08-11-14
引用第39楼QQme于2008-11-14 21:50发表的  :
察隅人口增加很快?察隅有多少人了?
林芝米林地区的谷地是很显眼
但墨脱,连个公路都修不通的地方,你以为低于3000米就可以了?

进出墨脱公路的确是一个难题,当前进出墨脱的公路是一个地震、泥石流、滑坡、塌方、水毁、冰害、雪害汇集为一体的"险道".就算这次准备新整修的墨脱公路计划我也不抱十分的热情,因为隧道太短,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墨脱公路,非得打很长的隧道,修更长的桥梁,尽量避开北部嘎隆拉山的冬季雪线、泥石流、塌方区.

不过我们应该相信这些问题最终会解决的,墨脱镇和背崩乡,特别是背崩地区,都是很不错的地方.
察隅外来人口无法和林芝比,但近些年外来经商的、务工的、务农的人员的确在加速,和林芝的四川人一样,这些人员大部分都不算计在当地户籍里,另外察隅有农垦场(原兵团场),很有特色,拥有四十年的历史,也算先驱了.
[ 此贴被风儿在2008-11-15 01:3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08-11-15
察隅政府网站说该县有流动人口1000人,大概就是指云南那边过去的人,对于这么个县来说,1000人确实不是个小数字了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08-11-15
引用第41楼QQme于2008-11-15 11:55发表的  :
察隅政府网站说该县有流动人口1000人,大概就是指云南那边过去的人,对于这么个县来说,1000人确实不是个小数字了


仍然是四川的多,早期察隅移民有河南的.四川人都很喜欢藏东南这块地方,四川方言已经是这里比较重要的汉语了.
同样在察隅政府网上还有一个流动人口数据,是2742人.另外,单一个下察隅镇政府统计该镇流动人口为全年5000人.不过1000人也好,2742人也好,还是5000+Y人也好,都是2005年的数据的了,已经失效.根据这几年很多游记和当地朋友介绍,我估计2008年察隅全年流动人口至少不会低于一万,较长期居住的流动人口至少不会低于3000人.现在内地在察隅投资的日益增多,虽然都是小打小闹的,但还是吸引了许多人过去的.这些流动人口中,很有部分人已经成为察隅户口了,也有很多人在考虑是否"正式"移民该县,我所知道的几个特例都是四川人移民.
[ 此贴被风儿在2008-11-16 01:3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08-11-16
引用第42楼风儿于2008-11-15 13:28发表的  :
仍然是四川的多,早期察隅移民有河南的.四川人都很喜欢藏东南这块地方,四川方言已经是这里比较重要的汉语了.
同样在察隅政府网上还有一个流动人口数据,是2742人.另外,单一个下察隅镇政府统计该镇流动人口为全年5000人.不过1000人也好,2742人也好,还是5000+Y人也好,都是2005年的数据的了,已经失效.根据这几年很多游记和当地朋友介绍,我估计2008年察隅全年流动人口至少不会低于一万,较长期居住的流动人口至少不会低于3000人.现在内地在察隅投资的日益增多,虽然都是小打小闹的,但还是吸引了许多人过去的.这些流动人口中,很有部分人已经成为察隅户口了,也有很多人在考虑是否"正式"移民该县,我所知道的几个特例都是四川人移民.

这个地方其实交通非常不便,不知道有什么产业能吸引人口。。。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08-11-16
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察隅没有什么大工业大农业,感觉很杂乱.但察隅的产业比大致是3/3/3.其中第三产业要略强于其他产业.
通过一些零碎的东西可以了解察隅吸引移民的状况.

建筑业:察隅和广东佛山是帮扶对子,佛山不但出人到察隅从事政务,也派教育和医疗人员来支援.察隅气候比较接近广东,广东人还是比较适应的.察隅的很多基建都属于佛山的援建,每年差不多都有一批项目,察隅广东人政府此外在一些基建上也积极吸引投资.

工业和农场式种养植业,察隅每年都拟定一批种植、养殖园地,以及木料厂,食品、药材加工厂之类的东西拿出来全国招商.

察隅资源:察隅有很多的动植物标本,有兰花,也有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察隅四季如春,和错那和墨脱相反,中控察隅比印控察隅土地要肥沃,因此察隅平地是高产土地,另外还有香蕉、菠萝、水稻、莲藕、西瓜、茶叶等西藏比较独特的产品.察隅资源提高了加工业和商贸业.

旅游业:有很多人都说察隅一没人文,二没风景,但却仍然有很多人到察隅观光,我看观光的目的还是究其西藏江南一说,还有神奇的邓人.说实话,在西藏大地上出香蕉菠萝的地方本身就值得一看.

餐饮业和运输业,由于上述原因直接提高了察隅的这两个行业.

移民察隅的人的理由多是这样的,一、气候、环境和内地一样,二、比内地好发展,三、竞争没有内地激烈,四、有宽松的政府环境,五、人口没有内地拥挤..........
[ 此贴被风儿在2008-11-16 14:2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08-11-16
我建议把西藏的香蕉打出品牌来
那卖的一定很快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08-11-16
引用第45楼djgdjgdjg于2008-11-16 14:27发表的  :
我建议把西藏的香蕉打出品牌来
那卖的一定很快

那必须要发展交通阿,不然还没运出西藏就都烂了......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08-11-16
看来风儿对那边情况非常熟悉。

修一条察隅----贡山-----维西的公路,可以解决察隅和怒江州的封闭状况,便于进入,不知难度有多大?
20岁的强省派
30岁的分省派
40岁的虚省派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08-11-16
引用第47楼天山客于2008-11-16 19:21发表的  :
看来风儿对那边情况非常熟悉。
修一条察隅----贡山-----维西的公路,可以解决察隅和怒江州的封闭状况,便于进入,不知难度有多大?


怒江州到察隅有简易公路,不过问题是严重的.要想解决察隅-云南交通,真的得按高速公路的造价来修.
[ 此贴被风儿在2008-11-16 20:3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08-11-16
怒江州本身的交通就很艰难,贡山县通往州府的公路是在峭壁上硬修出来的,宽度有限,而且一边山崖一边是怒江,一年里有相当长时间还要被雪封路不能通行,贡山县的交通比察隅也好不到哪里去。仅仅是修好贡山到察隅的公路并不解决问题。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