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lmqx.gov.cn/gov/govinfo/Detail.aspx?ID=1385乌鲁木齐县地处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南缘,始建于1886年(清乾隆十二年建迪化县),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2月11日,迪化县人民政府成立,1954年2月迪化县更名为乌鲁木齐县,是首府乌鲁木齐市唯一的直辖县。为顺应城市总体发展需要,2000年8月,近郊的七道湾乡、二工乡、大湾乡和地窝堡乡交市区管辖;2002年3月,达坂城地区一镇四乡一牧场划归新成立的达坂城区管辖,为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2006年6月,乌鲁木齐县整体搬迁至板房沟乡。经过行政区划调整,目前,辖区面积4621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32万亩,森林面积138万亩,天然草场500万亩。辖2镇7乡,全县总人口85409人,其中城镇人口10185人,农村人口 75224人(农村劳动力38826人);全县由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45.5%,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 25.39%,回族占总人口的23.77%。
县境幅员辽阔、民风纯朴、风景秀美、物产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拥有发展地方工业、乡镇企业、旅游业和农牧业生产的良好基础,是一个以农为主、农工牧结合的城郊型经济发展区。全县大体分为三个经济区:一是北郊冲积平原农业区,耕地比重大,园地集中程度高,是全县的水稻种植区和蔬菜、瓜果、牛奶、蛋禽、水产等主要副食品生产基地。二是南郊冲积平原农牧区,农田旱地多,是小麦、油料、马铃薯、蚕豆种植区和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区,这一区域风能、太阳能、土地和矿藏资源丰富。三是南郊山区,是林业、草原畜牧业和自然风景区,有丰富的原始森林、草场和旅游资源。
自然条件优越。乌鲁木齐县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日照时数长,热量充足。平原、低山农区年平均气温5—7℃,南山前山带为2-5℃,其他区域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平原、低山山区最热月7月极端最高气温42℃,最冷月1月极端最低气温-41.5℃,年均降水量 208.4毫米,年均蒸发量2616.9毫米,年均无霜期179天,年均日照时数2813.5小时。县境内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面积164平方千米,固定储量73.9亿立方米,有“天然固体水库”之称。药用野生植物有雪莲、贝母、党参、麻黄、甘草、红花、锁阳、大黄、益母草、当归、大蓟、小蓟等200余种,野生动物有数10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北山羊、黑鹳、大鸨等4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棕熊、猞猁、雪鸡等20种。南郊雪山之下,有连绵数百里的70万亩天山原始森林,苍松翠柏,树木葱郁,与森林相伴的山区草原,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冬暖夏凉,既是富饶的天然牧场,又是优美的避暑胜地。
矿产资源种类多。境内地下矿藏富饶,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炭、石膏、石灰石、沙金、耐火粘土、熔剂灰岩等1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24亿吨,石灰石7000万吨,建筑沙石料1亿多吨。此外,与达坂城交界的托里乡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可开发风电产业。
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捷。乌鲁木齐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与县毗邻,兰新铁路和南北疆铁路在县域相汇,312国道、216国道、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乌奎高速公路穿县而过,程控电话已开通全县城乡。县乡公路也进一步完善,已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公路网,建成的南郊环山公路位于南天山一带,连接我县南郊五乡一镇,还连接着我县主要旅游景点:小渠子、菊花台、白杨沟、一号冰川、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照壁山、苜蓿台等十几处著名风景区。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6-04-08 11:3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