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得名第三种说法——言子传学何处青溪?
高文斌
奉贤得名,史上向有两说。其一以清雍正年学者黄之隽为代表的“奉贤者,泾之一”说。其二以清乾隆《奉贤县志》编纂者为代表的“相传子游曾至其地故以为名”说。笔者简说其二。
我们知道,上海海岸线变迁经历漫长过程,奉贤东西部成陆时间相差较大。沿5000年以上的柘林冯桥、新海古文化遗址一线,是沙堤岸线,俗称冈身(约与今南竹港河贴沿平行),证明当时这里早已成陆,并曾是海岸线。而这条海岸线堆积固定了很长时间,只到4世纪(3000年前)才开始向前推移,经考古学家科学测定,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奉贤最东的海岸线是今金汇港河位置。10世纪初(900年前,唐朝)海岸线终于到了奉城一线。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乾隆时不是有人说“相传子游曾至其地”吗?并说言子还在“青溪”这个地方设馆传学,而后人根据奉城古称青溪,就把奉城作为言子来过的地方,现在看来,这只是古人慎言的“相传”,而非事实。
那么,这位孔子唯一的南方徒弟,《言子春秋》和《言氏家谱》记载的吴地逸民从之游者以千计,道启东南的今江苏常熟人到底有没有来过奉贤?也有可能。《奉贤历史文化名人》作者张志弟先生说,言子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冬来的青溪,这个青溪在今奉贤什么地方呢?笔者以为很可能是在公元前四世纪成陆的南桥一带。南桥和青溪能扯上关系吗?能。既然奉城和青村都古称青溪,青溪既然是一条芦苇茂盛的出海河流,试看浦南运河,不排除这里早有河流,而南桥一带正处其上游。
清嘉庆十年(1805年)南桥先建言子祠,清道光十五年(1835)奉城后建言子祠,两者都毁于抗战,奉城还有“古游里”称奉贤街(今奉粮路一带),不知这里面是否有种县城之争的暗示,或是西源东进的“传承”。
如今的奉贤,海纳百川,对于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视折射了一个地方的“内涵”,在“敬奉贤人,见贤思齐”、“想休闲,到奉贤”等文化旅游语境中,我们收获的是悠然和愉悦,唱响的是多元与和谐。
[ 此帖被文艺委员在2010-08-21 09:2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