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省县直辖的说法很是流行,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现在大家都将市刮县和行政层级过多作为省县直辖的依据。从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意见看,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会全面铺开,而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改革可能还将作长期探索。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凡是新成立的省(直辖市),推行的都是省县直辖体制,如海南省和重庆市。而浙江省探索的却是省直接管理县财政体制改革,当然浙江的义乌很有可能成为浙江省省县直辖的首个县级行政区。
但是,地级市真的是一无是处了吗?在浙江省已经实现省直接管理县财政的体制下,地级市还有可能搜刮县级行政区吗?或许还有人说,争项目、争资金。即使不是地级市,县与县之间也仍然存在着争项目、争资金的可能。所以,这不是否定地级市存在的理由。
我想以浙江省台州市的实例来说明地级市存在的必要性。
一、浙江省台州市的简要情况:
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沿海东南部,介于宁波与温州之间。全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千米,浅海面积8万平方千米,全市户籍总人口569.39万人。历史上,台州就作为一个稳定的建制存在;解放后,台州经历了二次撤销二次重建的历程,1994年,台州市异地建市(与之同时建市好像还有湖南的张家界市),经过15年的发展,地级市的行政建制对于台州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台州市的设立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所起的积极作用
台州市的设立最关键的是形成了中心城市,广大台州百姓认同了台州。
1、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台州从有建制开始就没有形成过中心城市,城市首位度并不高,建国以后被两次撤销,这是重要原因。台州市成立以来,台州市区的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台州的知名度也不断提升。最关键的是,台州的中心城市基本形成。
2、经济快速发展。根据台州市统计局网站的数据,2008年1-11月,台州全市财政总收入229亿元,其中台州市区财政总总收入95亿元,比例为41.5%;台州全市工业用电量101.76万度,其中台州市区工业用电量40.59万度,比例为40%;台州全市外贸自营出口额100.89亿美元,其中台州市区41亿美元,比例为41%。
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因为有了认同的中心城市,台州市区作为交通中心、医疗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的地位正在逐步建立或已经巩固。甬台温铁路、甬台温高速、台金高速、台州港等都以台州市区作为终点、起点或中点。
4、对台州的认同感不断加强。以前台州人外出,要么说自己是温州人,要么说自己是宁波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家不知道台州。现在台州的民营经济被称为台州模式,台州市三区之间的心理藩篱也正在逐步消除,联系日趋紧密。
三、台州市的设立对各县市的影响:
1、对外可以统一台州的品牌,如天台的国清寺、仙居的神仙居、临海的江南长城、温岭的长屿洞天、黄岩的大瀑布、玉环的大鹿岛、椒江的城市建设、路桥的市场群,都可以统一在台州的品牌下运作。
2、推进南北互动发展。台州长期以来南部发达,北部落后,台州市通过南部支援北部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协调发展。
3、可以凝聚台州人的自豪感。台州中心城市的形成,使台州人的对外形象不断强化。
四、地级市搜括下属县市了吗?
1、台州市搜括了下属县市吗?浙江已经实现了财政上的省县直辖,台州市本级的财政来源于三个区级政府的财政上缴和台州市经济开发区的财政收入,其余六个县市无论发达与否,并没有上缴一分钱给台州市本级政府。事实上这是不公平的,台州市花的是市区的钱,管的却是全市九个县市区的事。
2、台州市与下属县市争项目了吗?台州市的民营经济高度发达,很多的投资都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国家投资并不占主导地位,并不存在争项目的事情。反过来,因为台州市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台州市区的企业家通过投资北部不发达地区,反哺了不发达地区,完成了政府行政行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台州市与下属县市争资金了吗?似乎也没有。华能电厂位于玉环县大麦屿,三门核电位于三门县健跳镇,将要开发的头门岛港口位于临海市东部。当然,不争资金,不争项目,台州市区并不是不能上项目。如机场,总要位于市区吧?如铁路总站,总要位于市区吧?如高速公路,起点总要位于市区吧?当然目前在争取中的大石化工程,可能是唯一的争取项目,但却是污染极其严重的项目,呵呵,台州市有奉献精神吧?
[ 此帖被曲径通幽在2009-01-01 09:4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