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998阅读
  • 4回复

[地方沿革]古赤壁之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3-12
古赤壁之谜
   古赤壁之谜(转)
作者:李三秋
赤壁,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古战场。
  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
  周瑜于此破曹公。
  这是唐代大诗人描绘赤壁之战的诗句。

  据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冬,曹操亲率20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在诸葛亮的说服下,与刘备联合作战。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善水战之短,利用火攻大破曹军。
  其时,“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倾之,烟焰张天,人马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这次战役,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智取强敌,为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样著名的战场,自然是文人雅士们吟咏感怀的对象。然而怪的是,古战场赤壁的具体位置,竟也众说纷纭。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曰:“
  折戟沉沙铁未消,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予周朗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题为《赤壁》的绝句,是作者把黄冈(古黄州)城外的赤鼻矶视为古战场而写的。

  北宋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时,也误认黄州赤鼻矶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在这里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词。词中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后人因称黄冈赤鼻矶为文赤壁。然而谁都知道这里不是真正的古战场。因为赤鼻矶的地理位置既不在樊江上游,又不在大江之南,与史书所载不符。
  那么,武赤壁,也即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在哪儿呢?对此,也是有争议的。
  一种看法认为,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这种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
  《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另一种看法认为。赤壁应在湖北蒲圻县西北。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著的《资治通鉴》也主是说。
  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切合实际呢?“蒲圻县西北”说较为可信。这不仅因为《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李吉甫生活的年代与赤壁之战的年代较接近,和更早些时候的《荆州记》有与《元和郡县图志》相同的记载,而且因为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出来,从而证实了这里是真正的古战场。
  据南朝盛宏之《荆州记》记载:刘宋元嘉年间,在赤壁已发掘了曾参与赤壁之战的东吴大将吕蒙之墓,“墓中有一骷髅极大,蒙形长伟,即蒙骷髅也。”

  另据《南史·宋书·符瑞志》载:刘宋大明七年,蒲圻出铜路鼓,“独足四面”。南宋诗人谢枋得在《赤壁诗序》中说:”予自江夏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崖有赤壁二字,因登岸访问父老曰:“乌林有烈火岗,上有周公瑾庙地今士人耕地得箭镞,长尺余,或得断枪折戟,其为周瑜破曹军处无疑。”
  在赤壁对岸的乌林,1973年出土了东汉晚期的铜马镫一件,印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的瓦砚一台,并有东汉铜镜、陶瓷器和箭镞等。
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层中发现沉船上的铁环、铁钉、东汉铜镜等物。
  同年,又在赤壁山上发现铜、铁、玉带钩各一件。
1977年在赤壁山和南屏山各发现一枚传令旗上的三棱形镂孔铜镞。
1987年3月7日,在赤壁金鸾山坡一座东吴砖室墓中,发现诸葛亮设计制造的铜弩机一件,同时还发现东汉五铢钱和规矩星纹铜镜。
  同年4月9日在同一地方,又发掘出东吴都尉武官陈文和墓,墓中出土一件更好的铜弩机,上有射程表尺,有铭文,还出土钢剑一柄、草叶纹镜一面,“大泉当千”一枚及青瓷器等`37件文物。
  通过发掘出来的这些遗物,可以断定,这里便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3-12
赤壁之名起于何时(转)

赤壁在何处?也曾发生过论争,现在基本上已解决。确定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至于黄冈的赤壁则被证明并非当年鏖战之地,但苏东坡既有词赋佳作,就把此处命名为东坡赤壁。这不失为一种十分明智的解决办法。

但是,仍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存在,即赤壁之名起于何时?今据《中国名胜词典》之《赤壁之战遗址》条目释文:“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此用火攻,大破曹操战船,当时火光照得江岸崖壁一片彤红,‘赤壁’由此得名”。

应该说解释得比较清楚,也确实反映了大多数人的看法。因此,人们基本上深信不疑。是否可作为定论呢?似乎也很难。

我们进一步追溯历史记载,却发现了疑窦。作为第一手材料,陈寿的《三国志》应该是最可靠的记载了。

《魏志·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蜀志·先主传》:“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吴志·吴主传》:“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这三篇关于曹操、刘备、孙权的详细传记中,都对赤壁之战作了类似的记载。这一场大战爆发之前,大火焚烧曹军战船之前,此地早就被称作为赤壁了。

宋代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对前贤著述中之疏漏每多补正,但对赤壁之战中地名之用法仍沿袭《三国志》,称:“……进,与操遇于赤壁”。也是先有赤壁之地名,然后才有这一场大战。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不是野史,而是正史,而且是颇有美誉的正史。古代的小说家、戏剧家创作《三国演义》以及有关题材的杂剧、传奇,并没有轻率地“戏说”一番,而是根据这些正史作了一定程度的敷演与夸张,创作态度还是相当严肃的。

《三国演义》第49回写东吴大将黄盖诈降时,点明:

盖乘一天顺风,望赤壁进发。则曹操的指挥中心设在赤壁已无疑义。第50回实际上是战役胜负已定,着重描绘曹操弃舟登陆,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的狼狈万状。所以一开始便十分突出地接连用了三次“赤壁”这个地名:

却说当日满江火滚,喊声震动。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

后来的杂剧、传奇、评话、说唱则又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作进一步的夸张、渲染。也有些唱本或艺人即兴发挥,不顾前面早已多次提到赤壁这个地名,快要结束这一节目时又补上一段原本多余的话,说“赤壁”由此得名。虽然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听众不是考古学者,也从未有人觉得有些矛盾。

《辞海》 《中国名胜辞典》不应说法各异

《辞海》1999年修订本对[赤壁]条目的释文比较审慎,作为山名。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

复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江水注》:“江水左经百人山南,右经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也”。

还引了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三位作者的三本著作都晚于《三国志》多年,对于赤壁之得名问题均避而不谈,是否与那次大战有关,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作为山名的第二种解释,则谓“在湖北黄冈市西北江滨,一名赤鼻矶。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故名。”

不知何故,未引古籍及其原文。固然明确否定了此处赤壁之得名与三国时赤壁之战无关,但对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无甚意义,因赤壁之战不是在这里进行的。

我认为《辞海》1999年版中[赤壁]条目的释文仍有商榷的余地。首先是应该面对地名起源尽可能作出正面回答,如果难下结论,也可将难下结论的道理讲清楚,或举出几种不同说法,对之有倾向性的说明,认为某种说法比较可信或可取。

而《中国名胜词典》同为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两书对[赤壁]条目之释文可以有繁简之不同,内容则不应有目前存在的矛盾。

按常情常理推测,江面上大批战舰焚烧时,烈火熊熊,将江岸削壁烧成赤(红)色缺乏科学依据,但烈火将江岸削壁照映成赤(红)色则完全可能,赤壁得名于赤壁之战可能性不能排除。

但是,《三国志》在曹操、刘备、孙权传记中记载大战揭幕之前一再用“战于赤壁”、“遇于赤壁”等字样,这确实值得探究。我认为这是史书作者行文上的技术问题。

史书作者在其他方面也有类似的技术处理手法,例如对人物称谓之处理,《三国志》的《武帝纪》实际上是曹操传,因为曹操死后,曹丕称魏文帝,曹操才被追赠为“太祖武帝”。于是《武帝纪》从一开始就称曹操为“太祖”了。

在“赤壁之战”尚未开始之前就用“赤壁”为地名称谓,情况有一点相似,我们可以从此处得到不少启发。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以少胜多之战役,官渡之战的战场原名官渡,淝水之战的战场原名淝水,不存在战场与战役名称的先后问题,赤壁之战则存在这个问题,而赤壁之战在军事学、军事史以及文学艺术领域的影响较另外两次大战影响更广泛更深远,能够尽可能说清楚最好。

耗资不菲、隆重拍摄的影片《赤壁》与观众见面,影片对地名如何处理,对此,我甚感兴趣,故而撰文谈一谈以往史籍中之不同的处理,以为观众之谈助。(作者:蒋星煜)

文汇读书周报 (本文来源:新华网 )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3-13
两个赤壁不是一个地方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10-18
武昌府金口鎮。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10-18
华容道争议更大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