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072阅读
  • 224回复

[游记]貓行天下--迷你貓遊記系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4-06
遊記系列  1 <<上海假期>>


I

R

當飛機抵達浦東機場的時候,已經是夜間十點半了。班機在澳門耽擱了,所以我比預期的晚了半小時才到。

那天,我坐在靠近窗戶的位置,身邊都是不認識的人,但熟悉的口音,繁體字的報紙,讓我還有彷彿置身台灣的感覺。我隻身坐在擁擠的機艙,一種微微的緊張從心頭升起。我望著窗外,是一片寧靜的黑夜。只有少數幾點燈光,疏散的分佈在低垂的夜幕之中,乍看之下,跟尋常的夜間飛翔一樣。

但我知道這趟旅行其實是很不一樣的。

因為我即將抵達的國家,對我來說,帶有一種特別的意義。

上海快到了,廣播提醒我們。我扣緊安全帶,卻忍不住屈身貼著窗外往外看。似乎渴望從沒有什麼特別的夜景中,找出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我知道,再過幾分鐘,我就會抵達一個神秘的世界。

一個彷彿很熟悉,又很陌生的世界。一個似乎很親近,其實卻也相當疏離的國度。

從來沒有一片土地,給我帶來這麼複雜的感覺。對於台灣,我的故鄉,我可以沒有保留的認同她,想念著她。對於世界每塊土地,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自由的畫分我和她們的心理距離。就只有眼下我看到的這片土地,我不知道該怎麼定位她。說喜歡也不對,說討厭也不對,她如果繁榮興盛,我會感到開心卻又帶著不安,她如果衰弱頹敗,我會憂愁但似乎也會覺得比較放心些。我希望她好一點,強一些,但又不希望她太好,太強。雖然我的血統與基因來自這片土地,現在她卻是一片,我連認同都說不出口的地方。但是我研讀的知識,我使用的文字,我熟悉的歷史,一大部分卻來自這片廣大的土地。我不清楚羅馬帝國是怎麼滅亡迦太基的,我也無法吟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但是我知道李商隱曾經在長安寫下許多隱喻的詩句,我知道1644年北京出現了三個皇帝。這樣的土地,有過很美的典章文化,有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我怎麼可能沒有一點感情投射呢?

但矛盾的是,任何對這片土地的感情投射,對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台灣人來說,都是一種過度天真的行為。

在我成長的歲月,我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她。等到兩岸開放了,我也始終沒有機會親自造訪這個從小就在我記憶中不斷出現,但也始終在我生活中不斷缺席的國度。

就像玻璃動物園中,那個缺席的父親,給小孩子帶來永恆的影響。

R,你知道我有多麼不願意在我重要的人發生大事的時候不在場嗎?因為那樣的遺憾是很長遠的。

當然,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小時候對這個國度的種種美好想像,都已經消散。長大之後,我有了更多更廣的情感認同的對象。我的理性告訴我,這片土地上的人,至少有部分,對我的家園是抱有敵意的,他們的飛彈瞄準我們,他們打壓我們國際空間的,還有許多恐怖的刑事案件,令人昨舌的污染案件,貪污案件,政治迫害事件發生。那是個親近不得的世界,就像巨大的磁鐵,把世界的錢和資源都吸過去。台灣媒體一直在告訴我這裡的許多事情。但是網路上認識的朋友,又讓我看到另外一個不同的景象。這裡的人,不是每個都那麼的瘋狂脆弱,也有許多真實的人生的喜怒哀樂,在這廣大的土地上演。

到底這裡是怎樣的一個國家。這裡的人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連我也迷糊了。

但很快,我就會看到了,飛機已經降落。

兩千零七年九月二十一號晚上十點四十五分,我步下了飛機,第一次踏上屬於中國的土地。


II

R

從機場到飯店,有許多方法。因為飛機誤點我本來以為大概只能搭計程車。想不到走出機場大廳,最後一班巴士還沒走。一位光頭的司機大聲吆喝著,”快上車喔!最後一班車了,搭不上就要打的了喔!”。還不大清楚打的是什麼意思的我本能地三兩步跳上巴士,擠到座位上,手中緊緊著捏錢包,準備掏錢付帳。我找到一位大嗓門的大嬸,盡量用比較捲舌的國語問”車錢多少?”。大嬸用帶著奇怪口音的國語跟我說,等一下再付。態度還算和氣。雖然不是那種輕聲細語的禮貌,但你可以感受到她對遊客的善意。我坐在座位上,看著窗外的景致。寬敞的機場門外,許多旅人拉著行李,匆忙著行走著。整輛巴士擠的滿滿的。最後巴士幾乎所有能擠的空間都塞滿了人才開動。周遭的中國人們一如我想像的扮演著平凡著眾生相,有人打瞌睡,有人切切私語,有人高聲聊天著,長相跟服裝跟台灣不會差很多,但口音卻明顯有別。這裡聽不到台灣習慣的台灣國語。整個車大概只有我覺得這個巴士內的場景是新鮮有趣的吧!車開動後,大嬸開始收錢,我還正好奇這麼擠那位大嬸怎麼收。想不到大嬸還真厲害,硬是在這麼狹小的空間中鑽到每個細縫中跟每位乘客收錢。只看她俐落地一下子用國語,一下子用我聽不懂得方言跟所有乘客東問一句,西問一句,一下子整車子的乘客的車錢就乖乖進了大嬸的口袋了。她的口音我不懂,應該是上海話吧!我想。到了上海,聽到上海話,是很正常的。

R,我已經在前往上海市中心的路上了。你一定無法想像,從踏下飛機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已經悄悄變了,本來的些微緊張,被振奮所取代。因為一切都這麼新鮮,這些不同口音的人,簡體字的看板,微涼的空氣。是的,我已經到了中國,這裡跟台灣不同,我很明顯的感覺到這個差異。真神奇呀!才不過短短六個小時,我就離開了我每天生活的軌道,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我在想,行星歲歲年年的依循著同樣的軌道運轉,會不會也會羨慕流星可以自由的穿梭在沒有規則的軌跡中。而現在的我,就是天空下偶然的一枚流星,滑行到另一個廣闊的宇宙。這裡沒有每天日復一日的工作等著我,是的,我的上海假期終於開始了。窗外是筆直寬闊的大馬路,許多汽車行駛在兩旁,路旁是暗綠的草地與灰色的建築。雖然浦東機場附近不像甘乃迪機場那樣可以看到整個市區光耀奪目的夜景,可是我可以預期,當我抵達飯店的時候,黃浦江兩岸的燈火一定會非常的美麗。

就跟一百多年前的外國人一樣,我經由上海進入了中國。如果說紐約是美國東岸的大門,迎接了無數歐洲移民進入到新世界。那上海應該就是中國東岸的大門,把現代迎入古老的中國。在那個整個中國都還沈睡在前現代的蒙眛以及被連天的戰火燒的遍體鱗傷的年代,上海這個1843年開埠的港口,已經是繁華似錦,烈火烹油的國際大都會了。有多少現代的人事物是從上海進入了中國並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呢!整個都市文化,包括報紙,戲院,電影,小說,娛樂界,時尚,計程車,自來水,電燈,電話,金融產業,黑幫等現在我們生活中很習慣的事情,從上海進入中國。甚至一些當代思潮,如改變二十世紀中國命運的共產黨,也是在上海發跡的。更別說各領風騷的海派文人了,郭沫若,張愛玲,魯迅,徐志摩都曾經在這個大城市居住過,留下許多不同風格的作品。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多少冒險者,來到黃浦江畔的都市賭下自己人生的命運。他們來到這座城市的時候,他們會看到什麼?現代社會,賺錢謀生,剝削抗議,公民意識,吃喝玩樂,流行商業,這跟中國古代講究修身齊家內聖外王的淑世理想是多麼不同呀!當中國人被時代的巨輪推擠到必須放棄傳統的思維時,他們會是多麼惶恐與困惑呢!近代史寫滿了數代中國人的哀愁,血跡斑斑而且欲走還留,而我想我應該可以在這繁華的大城中感受到那種滄桑的感覺的。身為大都會,多元而豐富的內含總是挖掘不完,R,我們都是從現代都市長大的小孩,我們都知道一個城市可以容納多少美麗與醜惡的事物。奢華與墮落只有一線之隔,希望與死亡無盡的循環著。一百年前,也許只有這裡的孩子可以感受我們的感受。你知道,我喜歡古老的東西,但我更喜歡那種古老中帶著強烈情緒的事務。是的,我期待我將會在這個假期中感受到。特別是,這是屬於我的文化傳統所經歷過的強烈情緒。

燈越來越亮了,窗外,出現了一棟棟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這就是陸家嘴了吧!一個嶄新的商業區,代表著這個一百年多的大都會在沈寂了數十年後重生的無盡生命力。我跳下擁擠的巴士。站在寬廣但行人不多的大馬路上。我停下來,看著天空,吸了幾口氣。給這個城市打了聲招呼。”上海,你好,我來了。”。

R,你相信嗎?上海很快就給了我回應。當我打了的(原來就是計程車的意思)到了飯店。A已經在飯店等我多時。他看到我,跳了起來,大喊”你總算來了,怎麼這麼晚。”我一邊跟他解釋飛機誤點的事情,一邊謝謝他。這次要不是他的熱情邀約,我還真沒辦法在這工作繁忙的時候抽空來這個大城市玩。快看,他拉著我到窗邊,打開窗簾,一條溫柔平緩的河水,緩慢的出現在我眼前,河的另一邊是穿流不息的車輛,馬路後是一排櫛比鱗次的莊嚴建築。

那是外灘,A指著說,這就是黃浦江。

我彷彿聽到江水滔滔在跟我說。台灣人,歡迎來到上海。

III

R

第二天,我很早就醒了。我在上海的第一夜睡得很甜。這個假期很短,我必須把握時間。

從飯店出去走沒幾步路,就到了濱江公園。我依著石頭步道,走到黃浦江盼的瞭望台,定神看著這一條寬闊的水。昨夜初見黃浦江,是在夜間的飯店樓上,那裡距離遠,燈光又暗,看的不真切。現在我置身在這暗青色河水的旁邊,聽著水流著,聞著江南綠水的味道,彷彿一蹲下就可以摸到江水似的。

江上有許多不同的船在航行。對岸是大名鼎鼎的外灘,一排厚重的古典式房子,佇立在江岸。前面的馬路,車水馬龍的行駛著。好一副忙碌的都會景觀。

今年是2007年,58年前,我祖母也是從這裡搭船前往台灣的。河,應該還是當年的那條,但人事已非。我想起電影滾滾紅塵裡面,男女主角在上海的碼頭逃難的情形,那時候的碼頭,擠滿了要逃到台灣的難民。大家擠呀!拼命往船上鑽,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機會,那怕是千萬分之一也好,搭上船逃離那即將降臨的恐怖命運。共產黨已經渡江,南京已經淪陷,上海風聲鶴唳,解放軍就快進城了。那種混亂,實在非生長在承平時候的我所能想像。也許,一個鬆手,就是一輩子的生離死別。多少妻離子散,多少生命沒有辦法彌補的遺憾發生在那一刻。

R,有時候我多慶幸,我沒有生活在那樣的歷史中。所以現在我可以悠閒著,踱步看著這溫柔的江水。

當時,看過這種場景的,就是眼前這沈默的水嗎?當時,浦東還是一片村莊,當時,上海是否有預感她一百多年的黃金時期即將結束。等著她的是將近30年的閉關自守。等到她重新張開眼睛時,一代人已經換了。香港,新加坡,首爾,台北,這些之前落後她許多的城市,現在都搖身一變,成為亞洲新興都市。

1949,對一個城市,對許多生命,都是關鍵性的轉折點。而現在默默看著黃浦江的我也是。如果沒有從這裡順利搭船離開的祖母,我也不會出生。

江水始終是這麼沈默,我想她大概已經對人世的聚散離合感覺到麻木了吧!

但是,至今人們依然像潮水般向她湧來。生活在她旁邊,一如一百多年前一樣。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破壞與建立,停滯的與前進的,都依偎著這條平靜的江水。

當英國人選擇在這裡開埠的時候,黃浦江就註定不會是一條寂寞的河流。一如隅田川,塞納河,哈得遜河以及泰晤士河一樣,她的命運和身旁的城市緊緊連在一起。不論在這座城市昌盛,還是這座城市衰落的時候都是。

同時,她還必須忍受無止境的觀光客,就像今天的我一樣。一個喜歡胡思亂想的旅人。

可以幫我照張像嗎?一位女孩說,北方口音,跟昨天聽到了上海口音不同。

當然可以,我說,接下她的相機。

我終於看到黃浦江了,她說,語氣裡充滿著高漲的興奮。昨天我才到上海呢!真是一個好大的城市。

我點頭表示同意。幫她拍下了第一次接觸到黃浦江的振奮。

我知道,對於她,對於我,看到這一條負載著這麼多情緒的河流,都是意義重大的事。

細雨,緩緩的飄了下來。


IV  
R

這次旅遊,事出突然,所以沒有很多時間做功課。幸好上海有一位朋友S鼎力幫忙,在出發前幫我們擬定了一些重要的點。所以我們的行程才不會毫無頭緒,出門靠朋友,這句話果然相當有道理。

依照S建議的行程,我們要啟程前往東方明珠塔了。

就算在高樓如雲的浦東,東方明珠塔也是一座十分搶眼的建築,她的外型是相當具有現代感的兩個大球豎直相連,然後再往天空延伸上去。像指揮棒一樣一節節往天空延展。她不是最高的,但造型應該是最流動的。圓球漆成紅色讓她在灰濛濛的天空中顯得更加明亮。東方明珠置身在浦東,很自然的成為這一帶的地標。

S跟我說過,這是來上海必來之點。所以雖然今天細雨濛濛,視野可能會受到影響。我還是義無反顧的買票上樓。

R,你喜歡登高望遠嗎?我非常喜歡。我坐飛機總是坐窗邊,就是貪圖那種從天上俯視天下的感覺。有的時候我想,我明明不是一個文組的學生,為什麼總是對地理,地圖這類別人可能覺得無聊的事情這麼興致盎然。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我從小就對空間的分布很敏感。能從看似雜亂沒有意義的空間分布中,找到規則,加以分析甚至預測以後的分布,我覺得是快樂的。例如上海為什麼座落在今天的位置,而不是座落有更久遠的歷史在蘇州或是南京這類的問題就深深讓我著迷。而沒有一種視角,能像登高望遠那樣帶給我這麼完整的空間分布的資訊。是呀!當人類學會飛翔,知道從天空看地上是什麼樣子的時候,世界就變了。當我居高俯視,我好像佔據了一種超越而脫離的位置,地上的景物都縮小成模型的比例,有種不真實的的感覺從心底滋生。就像夢遊仙境的愛麗絲,不知道吃了什麼蘑菇,周遭的東西都變小了。像夢般縮小的不只是房子與車子,甚至連你在世界的瑣碎而艱難的生活也變得細小而離你遠去,這可以讓我享受一種難得的忘記自我的感覺。我去紐約時曾經造訪洛克斐勒大廈遠眺曼哈頓的夜景,看著堪稱舉世一絕的燈火,看著東河和哈得遜河交會,看著911的遺址,不經意的,我想起陳子昂的詩歌,在九月的晚風中呆呆的佇立了數小時之久。我到東京時也去過高聳的東京都廳眺望台,遠眺這世界第一大都會的狀闊。那沒有盡頭綿延出去的房子,燃燒著現代文明的超級都市,擁有一種光是看就會讓人深深感動的魔力。我想到,城市真是一種美麗的魔術,而創造城市的人也是一種奇妙而複雜的生物。甚至當我去台北的時候,我也曾爬上台北一零一的頂頭,看望這繁華的都會,R你知道嗎?台北的夜景不會輸給世界任何一個大城,有河流,街道,公園,遠方的山脈,閃耀彷彿銀河的燈光。車子是會移動的光點,黃來紅去,構成數條充滿律動的線條。你突然想起,這個城市裡,數百萬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著。你感到莊嚴,你感到這是奇蹟,而你親眼看到了這個奇蹟。

我終於搭著電梯登上這顆閃耀的明珠。絡繹不絕的遊客讓東方明珠頂樓的氣氛非常熱鬧。我聽到日文,英文,北方口音,台灣口音,上海口音的對話在我身邊流竄。我往觀景台一望,寬闊的上海進入眼簾。蜿蜒的黃浦江從腳下流過,正好在明珠所在的陸家嘴轉一個彎。黃埔江上船行如織,蘇州河正好從對岸匯了進來。我試圖追溯黃埔江下游,期待能看到長江。可是陰暗的天空阻擋了我的視線。轉個彎,四周高樓林立,這必定是浦東。一個光鮮亮麗充滿現代感甚至帶有些微後現代感的區塊。這麼密集的高樓,比起紐約下曼哈頓毫不遜色。我疑惑這些大樓裡面住的都是哪些人?跟曼哈頓,銀座與中環一樣是影響世界經濟秩序的時代菁英嗎?她們是否也會注視著東方明珠,以及人在明珠內的我。能在短短幾年內蓋了這麼多高聳入雲的大樓,投注了多少資源在其中。我彷彿看到上海在改革開放之後,積極要趕回失去的地位的那種急切又焦慮的神情。但過度快速的膨脹有時候是會讓人憂心的。弦繃的太緊,自然可以發出很高的音調,但過緊弦易斷。如果你一直往前看,往前衝,有時候你會無意中失去了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台灣的城市有些就是這個樣子。畢竟這個世界常常存在著一些,沒有立意保存就會消失的脆弱事物。我看著浦東的建築群,除了驚訝於她們的密集與高拔,卻也無法否認這個我想像中的上海似乎有一點不那麼協調的感覺。太新,太快,太密集了。無形中,給人一種沈重的感覺。

又繞個圈,我看到了黃浦江對岸的上海市區了。那裡的高樓沒有那麼多,沒有那麼新,卻親切許多。格子狀的街區,貼著黃埔江往西流瀉過去。建成區大到見不到底。我呆呆的看著浦西的上海,腦中穿過許多古老的故事,從戲劇,小說,歷史,到電影,逐一浮上腦中。那就是傾城之戀中,白流蘇懈逅范柳原的地方嗎?還是上海灘中,馮程程與許文強的戀愛之地嗎?那是徐志摩與陸小曼相識相知的城市嗎?還是八百壯士裡面孤軍堅守四行倉庫的地方。國民黨在1927年清黨從上海開始,日本人1932年發動的128事變也是在上海發生。太多故事了,就在眼前的房子中。就在眼前的雲煙中。離我很遠,也離我很近。

張愛玲說過,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我覺得這句話可以適合形容任何一個大城市。

我不禁微笑了起來。終究,我是一個喜歡聽故事的人。如果中國要找一個,華美墮落到讓人可以著迷的城市的話,那大概就是上海了吧!

於是我慢慢踱下樓。前往那佈滿蝨子的城市中逛去。

V

R

在雨中,我們搭計程車前往豫園。我本來想搭乘地鐵的,但A說豫園距離最近的地鐵站還有一小段距離,這種天氣在街上走一定會淋溼。與其被雨淋,不如搭車又快又可避雨。

豫園位在黃浦江西岸的市中心南方的老城廂,據說是上海最古老的城區。根據歷史,在春秋戰國時代上海這塊土地屬於楚國,是戰國四公子春申君的封地。所以上海又別稱申。上海這個地名第一次浮現在史書上,是南宋的上海鎮。元朝成立的上海縣,當然,那個時候的上海沒這麼大,沒這麼多人,沒有這麼繁榮的商業活動,在行政區劃中也只是一個尋常的縣城。在明朝,不但比不上被稱作留都的南京,行政位階甚至比蘇州杭州還低。但是依著便捷的交通與富庶的江南魚米之鄉,現在被稱作上海的這片土地在幾百年前就孕育了一座屬於傳統中國文化的城市。是的,是城市,不是鄉村,因為那個古上海已經具有城市的規模了。那時現代文明之風尚未沿著長江吹入中國,人民依據著儒家的道德律法處世,四周的農民以城隍廟附近為中心,定期來這裡集市買賣,城隍廟裡煙火鼎盛,每逢祭典周邊賣零食的,賣手工藝的,耍遊藝的,唱戲看熱鬧的人們大量聚集至此。仕紳也在這附近鑿池建園。讀書人學習時文參加科舉以獲取出人頭地的機會,商人在這裡出入有無。很難想像,在現在車水馬龍的大都會的過去,隱藏著另一個比較小,但風格完全不同的都市。這是在租界尚未來到中國前的上海,就像艾菲爾鐵塔還沒有蓋好之前的巴黎一樣,已經蹤跡難覓。只留下老城廂一帶的街區,難得的依然保留有那看不見的城市的遺跡。

現在的上海,從歷史的眼光來看,發展是不連續的。1843以前的東方城市,和1843年以後的現代城市,脈絡差距之大,簡直就像兩座城市重疊在同一座地方。其實近代中國城市都有類似的背景,台北又何嘗不是在日本的統治下逐步現代化,才把艋舺,大稻埕和台北城區統一在一起。但上海因為其現代化之後的步伐突飛猛進的太快,以致於這種斷裂顯得格外明顯。老城廂是古上海的的中心,在1843年之後勢必會面臨新的中心的挑戰。當租界悍然出現,帶來一切新的事務的時候,震撼的又豈只是千里之外的京師,咫尺之外的古上海是第一個捲入暴風的城市。她得面對商業核心的轉移,面對新的政治軸心的誕生,面對競爭與新的遊戲規則,面對蜂擁而入的移民,面對被新有的一切融合甚至吞沒的命運。

這對一度繁榮的城市來說有時候是種不可承受的重。R,我生長在一個沒落的城市,她曾經是島嶼上最高階的首府,但百年來的物換星移,如今她已經成為一個邊陲緩慢的老城,也許憑藉著過往的資產,她還不至於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是跟其他後進比,她就是少了那種充沛的活力,那種可以振奮人心的力道。我曾經路過老城西側最古老的一個街區,那裡的房屋低矮而破舊,其中間雜著幾間破敗無人居住的廢墟,伸出長而亂的雜草。那裡的街道狹窄曲折,有的地方只能容許兩位成人側身錯過。周遭出沒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不然就是新嫁到台灣的外籍婦女。黃昏的時候,街道很早就都沒有人了,四周冷清寂寥,你從老街中走過,你會發覺,你走過的是一段已經結束太久的故事。

而我卻無法忘記,在長輩的口述中,那個街區不過在一個世紀前,仍然是熙熙攘攘,商人攤販走卒出沒的商業區。武陵年少在酒肆裡面一擲千金,男男女女在宴席上浪笑不已。

滄海桑田,莫此為甚。

我思索著繁榮的意義,感嘆城市的面貌有時也像人生,瀰漫著難以解釋的起伏。但是人生可以不以飛黃騰達為目的。而城市是否也可以選擇走不追求財富與熱鬧的道路呢?

最近台灣掀起一股老街熱,淡水,安平,三峽,鹿港,每逢假日總是人山人海。許多原本荒蕪的老街在社會價值觀的轉變之下,浴火重生,變得又新穎又熱鬧,在新時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幻化成人們懷古憶舊的景點。專家說,這是當一個社會富裕之後,人們逐漸重視精神生活與歷史,重視自己的過往,特別是比較抽象與精神層面的部份之後會有的現象。於是各地紛紛興起發掘地方史的文史工作室。而商人看到有利可圖,自然更願意投資金錢來營造幻境,販賣一種復古的浪漫。

所以最近我去造訪那之前荒涼的小街區,驚訝於那裡轉變之大,簡直盼若兩城。年輕人多了,廢墟少了,路面全部重作,建築也大量翻修,街角穿插了幾個復古的裝置藝術,廟口前的廣場甚至裝設了一個舞台,各式童玩古董小吃蜜餞佔滿一街,遊客多到有時候會在街上動彈不得。

這就是所謂的都市更新嗎?

這種此消彼漲的現象,應該不會只在台灣發生,在新與舊衝突的中國一定更厲害。當南京路與霞飛路佔據世人的目光的時候,老城廂如果還希望在這個寸土寸金的都會佔有夠份量的一席之地,她必須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我相信她一定找到了。而我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造訪她。S說,豫園是來上海必逛的地方之一。而幾乎所有的旅遊書都不忘提到這個具有典範意義的景點。

就像東京的淺草,波士頓的舊城以及羅馬的遺跡區。一個都會總需要一個地方來彰顯自己的根源。藉著成為古上海的象徵,現在的豫園這一帶一點也看不到沒落的老舊都市常見的頹敗氣氛。從世界各地湧來的觀光客,把豫園和城隍廟附近擠的好像每天都是廟集的日子,熱鬧到喧囂的地步。當我步下計程車時,兩旁的攤位早就擠滿了絡繹不絕的遊客。有賣小吃的,有賣金銀器的,有賣字畫古董以及有賣手工藝的。大部分的商店端的是窗明几淨,美侖美奐。穿過那造型古老但建材新穎的重重牌樓,我走到了一個古老的世界。那裡面雕樑畫棟,重檐朱欄,曲水迴廊,依水而建的亭子,以及右至左的匾額好像把時間推回了幾百年前一樣。當然,如果沒有這麼多遊客,這麼多商店或者這麼明顯的簡體字的話,這復古的幻境會更真實些。來中國逛中國老街,理論上是很合理的。可是這麼現代的中國老街實在很難不讓人產生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我努力告訴自己,別認真了,上了戲臺就必須入戲,進入幻境就不要計較細節。

A說,肚子餓了,找點東西吃吧﹗老城廂這一帶的餐廳極多。旅遊書推薦了許多招牌響亮的名店,看得我每個都想嘗一口。A早就挑好了,帶著我往人群衝,搶到一個好位置點了富有盛名的饅頭。這些點心美味的真是讓人讚嘆不已。那細滑的小籠包,光是看到就讓人猛吞口水,香噴噴的,白嫩嫩的。真的咬了一口,有韌性的外皮與鮮濃的湯汁,吞入口中直讓人有幸福的感覺。另外一家著名的湯圓,也是門庭若市,排了好一陣才等到有空位。湯圓的嚼感很好,裡面的芝麻餡聞起來很香,鮮肉餡也是味道鮮美,在口內化開,直接讓人差點連舌頭也吞下去。

酒足飯飽的我們,帶著一身俗氣進入豫園參觀。這是我第一次造訪江南園林。而眾多的遊客也證明這個地方的確值得一遊。豫園裡面細膩的佈局,曲折的動線,巧妙安排的假山假水,樓館水池,總會在你意想不到的轉彎處出現。左轉一個小巧的亭子,右彎一個古樸的石頭,最裡頭還有一個華麗的小戲臺,這裡到處都有一種古典寧靜的感覺,彷彿連園中的松樹,屋簷下的欄杆,綠水中的鯉魚都會講故事一樣。一走進來,你就知道這裡不是凡爾賽宮的庭院,不是京都金閣寺的庭園,也不是土耳其蘇丹的宮廷。這是屬於古典中國的天地,藏著中國文人特有的雅緻與詩意。跟外面吵鬧的市集又是另一種風情。以前讀到大觀園,看到裡面的小橋流水,樓閣齋軒,青春兒女在裡頭吟詩賞菊,心中雖然很嚮往,但卻只能想像被曹雪芹寫成人間天上的乾淨地到底是怎樣的迷人。今天一看,才知中國古典庭園的誘人之處,精緻纖巧,帶有說不出的詩情畫意。這的確是可以隔絕園外的風刀霜劍的地方。畢竟,我們不得不承認,最近幾百年的中國文人,生活其實都相當的辛苦。不管內在,外在都會無盡的壓力逼迫過來。在這樣勞累的生活中築一個可以小憩的居所,應該是所有中國文人的夢想吧﹗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在這樣的園子中,品茗下棋,讀書賞花的,和三五好友一起夜遊於松濤之中,看月色流瀉而下,應該也是人間一大樂事吧
依依不捨的踏出豫園,我們旋即往旁邊的城隍廟逛去。宗教建築果然跟私人庭園不同。豫園裡那種閒適愜意的感覺,才進了一道門,就被莊嚴肅穆的神像的取代。我打起精神,板起一種肅敬的心態遊覽這座古老的廟宇。城隍是陰間的判官,以上海這種人情世故複雜的地方,城隍應該忙的不可開交吧﹗城隍廟裡的遊人沒有豫園裡面這麼多,周邊樑柱貼著幫人祈福禳災的宣告。內壁有解說,告訴我們這座城隍廟是幾度焚毀於兵燹與祝融,而最近是建築體是何時重建而成。我看著廟中的香火,依然旺盛著燒著,想到這幾百年來的樓裡樓落,心中感到許多無法輕易解釋的感嘆。A看我們已經花費了不少時間逛豫園,一直催著我們往下個點走。我們迅速繞了一圈,依照禮俗跟這裡的諸神合十一拜,就轉身走到外面的小攤販看。外面的街道稱作上海老街,建築物的造型都比較古老,走在其中彷彿時光倒流。街上佈滿了各色古玩,舊貨,書店,字畫,文房四寶,布莊,傢具店的店舖。布聯,酒招,燈籠三三兩兩的掛著,吸引顧客光顧。仔細看,好像每一個店舖都可以逛好一陣子。老實說,跟豫園外圍太過新穎的傳統建築相比,老街還真的有一種比較有歲月擦過的感覺。老街比較破舊,比較不整齊,街旁的弄堂又窄又擠,深深的不知道通往哪裡去?幾百年前的古上海人,是不是也是這樣悠閒的漫步過這條熱鬧的街區呢?這樣的生活方式,就算在中國,大概也不容易看到了。我曾經憧憬過的美好過去畢竟只曾存在於記憶之中。我邊逛邊走著,想像這種傳統的感覺,想像這種不容易聞到的古典氣味,就算是人為製造出來的也好,就算已經被商業機制滲透了也罷,對一個曾經對古中國懷有鄉愁的台灣孩子,總是要親自走過這樣的老街才能甘心吧﹗

雨稀稀簌簌的下著,快離開老街之前,我走進街角的豆腐坊,點了一碗,台灣沒有吃過的鹹豆花。我舀著碗中易碎的豆花,凝視著眼前這條古街。幾步之遙,就是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馬路了,一輛輛的士在路口等著載人。豆花輕軟,一扎即碎。我看著窗外的煙雨老街,也好像凝視著一種易碎的珍寶,艱難的留存在這繁忙的現代中國中。


VI

R.

一個城市的命運,有時跟一個人的命運一樣,有順,有逆,有得意,也有消沈。有的城市,曾經喧囂一時,卻在天災絕對性的摧毀力量下,霎然而止,古羅馬的龐貝是最著名的例子。有的城市,曾經繁華不已,卻沒有明顯理由地突然消失在歷史之中,如柬埔寨的吳哥,馬雅的蒂卡爾等,至今只剩下空蕩冷清的雄偉遺跡供人憑弔。當然,大部分的城市,不會消逝的這麼絕對。城市的生命週期往往比較長,比較和緩,但偶爾,一個城市的崛起也會像其覆滅一樣的具有這麼突然的戲劇性。近代中國,有兩個城市一直緊緊抓住我的目光,因為他們在近代之前,原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城,但卻在最近一百年中,一躍而成為中國數一數二的大城。

這兩個城市的興起,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她們都跟外國人的勢力介入有關,她們都是現代文明進入中國的入口,她們都曾經是帝國主義傷害中國主權的鐵證,另一方面,她們也都曾是戰亂的近代中國比較平靜的地方,成為眾多中國人避難之地,一直到現在,她們都是中國最富有的兩個城市。

是的,她們就是香港與上海。巧的是,揭開香港和上海這兩座城市歷史轉折點的,都是英國人。

英國是在1845年進入上海設立租界的。今日上海的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四個區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長寧區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區,盧灣、徐匯兩區主要是上海法租界。因為這些列強的勢力,1937年日軍攻下上海的時候,忌憚列強的力量,沒有侵入租界,所以租界就成為日軍勢力中的孤島,孤獨的庇護著眾多華人,一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

R,現在我即將前往過去屬於租界的地區了。第一站是新天地,第二站是淮海路。S跟我說,淮海路就是霞飛路,是舊上海最富盛名的繁榮街道之一。用法國元帥的名字替這條貫穿法租界的主要幹道命名,歷史真的給上海人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可是R,你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外國勢力進駐,上海的面貌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上海的歷史也不會這麼精彩又具有戲劇張力。

雖然公園門口立牌寫說狗與中國人不可進入的故事曾經無情的的傷了我年幼的心靈。

我又一次選擇了計程車來到新天地。從老街到新天地,好像一場神奇的時光旅行,前幾分鐘,你還在粉牆朱瓦的老街,現在,你已經置身在一個奢華絢爛的西方城市之中了。這裡寬廣的馬路,筆直整齊的街道,鋪著地磚的人行道,車水馬龍的交通,穿著時髦的男男女女,富麗堂皇的百貨公司。你很難想像,國民政府在我們課本裡寫的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苦難中等待我們拯救的大陸同胞也會有這等時髦亮麗的生活。

這裡簡直比台北還熱鬧。我對A說。

我和A走到一個稱作上海新天地的街區。這個街塊除了文字是中文,行人是東方人以外,你說她是紐約,是巴黎,我大概也不會懷疑。周圍的行人,看起來不是粉領新貴,就是都會雅痞。她們身段優雅大方,衣著搭配合宜,表情悠閒自信。那景象不是一個為政治,為生死,為道德苦惱的中國所常見的。既然是新天地,想必是晚近才開發的地方吧﹗我驀然的想起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的畫,十九世紀末葉那悠閒的法國,慵懶的陽光以及那愜意的週日午後。這裡的街道很明顯有經過人為的整飾。一磚一牆一瓦,都讓人感覺到典雅與協調。磚瓦是暗紅色的,一棟棟的洋房比鄰而居,沒有刺眼的招牌與突兀的曬衣繩,只看到精緻的街燈與素雅的建築立面柔和的歡迎我們。我們輕快的晃了進去,彷彿踩著輕巧的舞步,彷彿可以聽到有人在唱愉悅的歌。街道上擺著露天的咖啡雅座,商店裡流通的是米蘭與倫敦也看得到的流行服飾。我和A感染了這裡的休閒氣息,不禁選了一個位置坐下來,點了杯飲料喝。我很快就醉了,不是因為飲料,而是因為這裡舒暢閒適的氣氛。

A把我拉回現實,提醒我,還有好多地方沒去。該走了。我依依不捨的起身。準備離開。離開前,無意中瞥到街角一個牌子寫著,”中共一大會址”。原來我來到共產黨的老家了。我眉頭一皺,總覺得提倡階級革命的中國共產黨誕生在這麼一個資本主義氣息濃厚的地方有些離奇。也許這又是歷史的捉弄吧!

離開新天地,我們要搭地鐵去霞飛路。對於霞飛路,我有比新天地更多的期待。畢竟那裡是以前的租界黃金地段,應該可以看得到許多老上海的痕跡才是。而讓我更興奮的事情是,我終於要搭上海的地鐵了,R,對於喜歡軌道運輸的我來說,搭地鐵是我到每個大城市必做的事情。我喜歡把都市比做人,所以道路就是每個城市體內運輸有無的血管。城際運輸可說是大動脈與大靜脈,城內運輸就是器官內的微血管。對我來說,代表一個城市真正的地標與其說是充滿陽具崇拜意象的高塔,還不如說是富有更多陰柔象徵的地鐵系統。那是潛藏的,是隱微的,是容納的,是被進入的空間,就像細密的根,綿密的織在城市的地表下,有如一層肥沃的土壤,讓置換與流通成為可能。讓每個大城市都依賴至深。

我走進上海地鐵一號線的的黃陂南路站,整個建築體相當新穎,周遭環境稱的上明亮乾淨,至少比紐約地鐵乾淨許多。乘客很多,但還沒有擁擠到太離譜的地步。 我們買了張交通一卡通,刷卡進去,等地鐵車廂一來,進車,車子發動。一切都這麼明快俐落。在車上,大部分的遊客安靜的坐著,也有人用不同的口音聊天,不細細區分,這裡真的跟台北捷運的車廂很像。沒幾分鐘我們就到陝西南路站了。我和A走出地鐵站。繼續往淮海路前進。

淮海路果真是一條非常華麗的商業街道,招牌廣告綿延滿街。縱然在下雨的時節,也擠滿了眾多的遊客。從街上看過去,道路兩邊擠滿了商店。遊客大包小包著走著,許多人在街上忙著攔計程車。A和我信步走進一家進行大拍賣的商場。裡面的商品琳琅滿目,貨色齊全。看起來跟台灣的百貨公司沒兩樣。真是一個物資充裕的社會,我想。 除了口音,還有標價之外。這裡跟台北其實沒有多大的不同。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在我逛了幾個街區之後,一種輕微的失落,像黑煙一樣輕輕的從心中升起。

R,可是,讓我失落的,也是這一點。這裡跟台北,或者跟其他大城,好像沒有什麼不同。一個大城市該有的奢華與繁複,這裡都兼備了。可是這裡就是缺少了那份,我印象中上海應該會有的氣氛。我相信上海人越來越富裕,我相信中國在崛起,可是為什麼富裕的模樣會這麼類似世界其他的都市呢?

也許,我在戲劇小說中看到的那種歌舞昇平,在漫天烽火中抵死墮落的場景,原來就只是藝術家為了吸引讀者而刻劃出來的假象。也許,那種遺世獨立的孤島浪漫情懷,是特殊歷史背景下才能孕育出來的情調。現在的上海,畢竟已經過了一甲子了,這裡已經不是租界,霞飛路已改名成淮海路,沒有巡捕房與工務局,中國人也不再是備受歧視的東亞病夫。城市像人,會長大,會老。我不能指望世界永遠不會轉變,特別一個偉大的城市,更是永遠都在變化之中,永遠都在調整自己的關懷與位置。只是,我失落的是,現代城市總是越長越像。越來越沒有個性。那我心中那個充滿時代衝突的上海到哪裡去了呢?

我在雨中的淮海路旁佇立,試著澄清我的感覺,試著解釋這種落差。R,也許,我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我還只是造訪這座城市不到24小時的遊客,所以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只是最表層的東西。如果我在這裡久一點,我相信我可以慢慢捉到那種屬於一個城市特有的個性,那是深層的,從歷史的晃動中沈積下來的性格。我想。那個時候,也許我依舊可以從那種抽象的性格中讀到世故寂寥又冷酷的張愛玲吧!

畢竟,那個荒涼的如此美麗的城市,曾經這麼深深的感動過我。因為,似乎只有在上海,你才可以體驗到那種被如今也一直環繞著我們的現代生活扭曲的這麼淒涼的人性。

黃昏的腳步逐漸逼近。走了一天,我們都累了。我本來想搭計程車到另一個據說佈滿手工藝店的景點,但計程車司機拒載,硬是把我們趕下來。

下一站去哪裡?A說

不然我們去吃個飯好了。我看看手錶。雨還在下,天又快黑了。身心現在都有一點疲累。

好呀!A還是興致勃勃,我知道哪裡有一家不錯的店。A說,邊拉著我,往地鐵站走去。

VII

R

晚上六點五十,我從南京西路站搭地鐵穿越黃浦江。我埋在擁擠的人潮裡面,感受人潮的進出一如海水的起伏,刷洗我呆滯的表情。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有一種特殊的鏡頭,主角在鏡頭正中間不動,周圍的人潮像模糊的光影快速的繞行著,出現,旋即離去。主角和周遭的人群之間的關係顯得很疏離。兩者中間,沒有衝突也沒有關心,一如我們在這個世界中錯身而過的許多人。

我想,如果有導演想抓一種人群中的孤寂感,地鐵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需要刻意營造,就算在擁擠的時刻,每個人手中緊緊握著的依舊只是冰冷的金屬柱。

在陸家嘴站,一個打扮俏麗的女孩進車了。那是讓我眼睛一亮的女孩,短髮俐落,眼神靈動,有點類似愛蜜麗的異想世界裡面的奧黛麗朵杜。因為位置實在太擠,我鬆開抓緊鐵柱的手,讓開一個位置讓她也有空間可以站立。

最近的時候,我和某個上海姑娘距離只有五公分,八小時候,我不會愛上她,她也不會愛上我。

我們只是彼此遺忘。

R,地鐵的設計,有一個很巧妙的地方,她讓許多陌生的人被迫貼的很近。打破了人與人之間安全的緩衝距離,裡面的人為此反而得提高戒備,武裝自己。

在黃浦江的河床下,我貪心痛飲著著這種大都會特有的荒涼與疏離。

經過一整天的奔波,真的有點累了。剛剛吃完飯,卻覺得小腿肚很酸疼。連南京路絢爛的百貨公司也沒有心思細逛。只想趕快趕到目的地。這次的目標是東方藝術中心。S為了盡東道主之誼,特地幫我們安排一場音樂會,地點是在東方藝術中心,曲目是,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東方藝術中心於2004年落成,距離現在只有三年,是浦東的標誌性文化設施。S曾跟我解釋,上海本來就有大劇院,位在浦西市中心。而這個東方藝術中心可以說是改革開放之後,為了讓浦東這個新興的地區有足夠的表演場地,所以才新建的。

看得出來,上海市希望建造出一個新市鎮。不要這麼依賴舊市區,但又可以幫助整個城市擴張與發展。我有一個感覺,我現在站在一個成長中的巨人的血管裡。飛快的往一個新成熟的器官奔去。

到站了,我下車,冒著細雨往藝術中心走去。四周黑濛濛的,有寬大的馬路但卻沒有洶湧的人潮,附近的房子也比市中心少了許多,的確是很像是新開發的地區會有的景象。我們很快就到了藝術中心,藝術中心非常搶眼,寬大的建築穩穩的坐立在周圍的空曠之中。因為天暗又下雨,我沒有機會好好觀察她的外觀,但室內的擺設相當新穎。我和A踱到了門口,S還沒來。我坐在門口的台階等待著。前面有一個女孩手中拿著一本韓文書在讀,周邊也有不少金髮碧眼的外國人跟我一起等待入場。這場音樂會的觀眾不少,可以想像上海已經擁有一群夠大夠富裕的中產階級,願意花錢搭車來觀賞這類比較奢侈的表演。

就在開場前十分鐘,S來了。雖然第一次見面,可是這位濃眉大眼,長相端正英挺的年輕人還是很厲害的一下子就認出我來。他第一句跟我說的話是,對不起。然後用字正腔圓的國語跟我解釋塞車的情形,一手把票給我,一手還拿著一個便當。看得出來,他相當匆促。但行為與言語之間仍然相當有禮物與誠意。讓我感動的是,他竟為了一個素昧平生的遠來的遊客,花了錢買了兩張票,還風雨無阻的趕來,時間緊的連吃東西都差點來不及。我常聽說上海人勢利排外,眼高於頂。但S讓我對上海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因為開場時間就快到了,我和A匆匆跟S致聲謝,就連忙入場。盛大的表演廳內,座位已經滿了八成。第一個單元是人聲合唱,第二單元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燈光熄滅,表演展開。

R,貝多芬的音樂裡面,貝九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支。特別是第四樂章磅礡氣勢,每次聽都讓人動容不已。人聲在這個樂章,達到了比管弦樂更動人的力量。貝多芬譜曲的時候用席勒的一首詩來當歌詞,歌詞如下:

“啊!朋友,拋卻那些悲苦的旋律,讓我們來高唱快樂的歌吧!

歡樂女神聖潔美麗,燦爛光芒照大地,我們充滿火樣熱情,來到你的聖殿裡。
你的威力,能把人類重新團結在一起,在你溫柔的羽翼下,人們和睦如兄弟。
誰能得到高貴友誼,誰能得到幸福愛情,都和大家來歡聚,分享你的喜悅之情。
只要能夠在世界上找到一個知己! 找不到朋友的,只好讓他去哭泣!

一切生靈同享歡樂,在這美麗的大地上,人類都要尋求幸福,無論醜惡與善良。
上天賜我們美酒,及同生共死的朋友。它讓眾生共歡樂,也和天使同歡唱。

歡樂就像天上的太陽,運行在遼闊的天空;就像英雄的戰士,走向勝利的戰場。
擁抱吧,普天下的生靈!大家相親又相愛。朋友們,在那天堂住著慈愛的天主。
所有人都要來敬拜,敬拜慈愛的天主。啊!快到天上去找他,他就在那天堂上。”

聽著這美麗的快樂頌。我本來略顯疲憊的軀體突然也慢慢湧起一股神祕的精神。以前在音響裡面聽過無數次的音符,在上海的夜晚中傳來,卻一樣讓人心醉。那是一種莊嚴的沈醉。是呀﹗我的夜上海瀰漫著另一種不同的歌舞昇平。我坐在黑暗的座位上,耳朵傳來讓人亢奮的音樂。心中一直繞著這兩天看到的,想到的許多事情。其實我本來沒有料到這個週末會有機會來到這裡的。要不是A的邀請,還有 S的安排。現在的我大概還在台南百無聊賴的看電視吧﹗人生總是這麼奇妙,朋友的善意,讓我有了非常豐富又精彩的一天。讓我有這種機會,偶爾的掙脫角色的束縛,脫離例行的軌道,來這遠方的城市做了一場短暫的旅行。我可以扮演一個和平常的我全然不同的角色,審視這個不同的天地,感受許多溫暖的感覺。雖然這個城市,我對她依然還有一種陌生的感覺,可是比起一天之前的我,我們之間的距離似乎已經拉近了很多。

這樣美麗的偶然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R,誰說大城市裡的人總是孤寂的呢﹗在快樂頌的旋律中,我覺得我和整個音樂廳的人都融化了。融化在上海早秋的夜晚一場和煦的火焰中。


VIII

R

我從南京東路站走出來,慢慢往江邊逛去。今天晚上雖然有不停的細雨,但沒有大到會影響散步的興致。南京路上的建築明顯跟浦東的新式建築不同,沒有那麼尖銳拔高的花俏設計,但厚重的石塊和古典式的石柱卻讓這個街區的歷史感整個浮漲起來。

那就是和平飯店。S指著前方一棟高聳的樓房說,和平飯店有南北兩棟,有很陳舊,但是很昂貴的飯店。最近在整修,所以裡面沒有人。

看到大名鼎鼎的飯店就在眼前,我不禁停下腳步。那果然是很有氣派的一棟房子,造型大氣,在燈光照耀之下,有種神祕的感覺。出入過這飯店想必都是些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其實又何只和平飯店,當時上海是東亞首屈一指的金融與貿易中心。各大國際商業集團莫不在這裡設立重要據點,能在這條街區上出入的自然都是些有身分的人物。雖然在中國鎖國的幾十年內,上海曾經沒落一陣,但現在看這個氣勢,這個地區已經以讓世人驚嘆的力道,重新登上世界的舞台,任誰也沒辦法不去注意到這個地區的存在。

我繼續往前,往黃浦江的方向走去,在這個喧鬧的城市中,我知道我即將來到最繁華的地方。

R

我終於來到照趟旅程的高潮,外灘。

昏黃的燈光,打亮了眼前的街道。我看到一整排的厚重大廈,一字排開,堆疊在江邊的馬路旁在。大樓又高又挺,上面整齊的開了許多扇窗。每棟大樓皆有各自的造型,有的優雅,有的嫵媚。每棟建築都有雄壯的正立面,但其細微的裝飾卻各有不同。有的圓頂,有的尖頂,有的吊著大鐘,有的掛著旗幟,有的牆壁上有時刻,讓人想起歐洲古典的建築。這就是外灘了,這麼華麗,這麼金碧輝煌。而且這種古典氣派的氣勢,綿延了整條街。煞那間,我彷彿掉到一個幻想的世界,我走在一個由歷史的光輝與數代人的故事與血淚撲成的金粉大道上,淒迷的燈火,典雅的建築,優美的江水,組成了這麼一個不真實的景象。

十里洋場呀﹗這麼繁華又黑暗的美麗。是怎樣的從江邊升起,歷經怎樣的換手,怎樣的金融遊與政治角力?怎樣的幾次與時代的戰火擦身而過,又是怎樣的沒落又重生呢?有多少人的經過這個街區的時候,感受到深沈的恐懼,驚訝,歡樂,與悲傷呢?最近幾年,她看到對岸建成一棟棟參天高樓,她是否會哀傷年華的老去,還是依舊無情的陪伴著這無盡的山水呢?

R,你有沒有一種經驗,你在美術館中,突然間被一幅你想像不到的畫擊中,你呆呆的看在那些線條與光影的面前,感動的說不出來,感動的想哭。你只覺得好美,好美,以及好美。

人類在真正的美麗面前,原來是這麼脆弱,這麼的無能為力﹗

R,一個人的血液在血管中能流多快,我不知道。可是,現在的我,全身的血流動的速度已經快到我有點暈眩,有點飄飄然的地步。也許一瞬間,就可以從北極衝到南極。R,一個人的心臟在胸腔中,可以跳的多快,我也不知道,可是,現在的我,胸口漲得好緊,咚咚的聲響急促的傳來。

R,我彷彿能感覺,我走到了一個美麗的奇蹟。這個奇蹟裡面埋著一百年的孤寂,滄桑與複雜到說不出來的情感。S跟我解說,哪棟建築是原先哪個銀行,現在又變成什麼用途。我知道我沒辦法記住,我只能貪婪的看著,聽著,感受著。不時回頭深怕忽略了什麼細微的細節。我在呼吸的空檔品味那種溼潤空氣的感覺。我看到黃浦江對岸有璀燦耀眼的明珠,金茂,國際會議中心。那是一個新時代崛起的象徵。但我更喜歡外灘這一帶那迷離動人的燈光與建築。不管經歷多少朝朝暮暮依舊不離不棄地守著這段江水的房子。

走到一個天橋前的時候,S指著一條在江邊大轉彎的公路說,這叫做”亞洲第一彎。因為車開過來,一開始看到對岸的浦東美景,一轉過來換看到外灘雄偉的建築。”我和A莞爾一笑。我想到這裡是緊臨上海外灘的彎路,這個名字倒也相稱。我們走上天橋,走到靠近黃浦江的這段步道。繼續往北走。在堤防上,我們更可以盡情的比較黃浦江東西兩岸的差異。S依舊盡職的跟我們解釋這裡的文物典故。例如浦東新區是全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區,她的自治權利比其他區更多等等。我看著他滔滔不覺得講著,突然有點羨慕起他來。能生活在這麼美麗的地方,該是多麼幸運。


堤防快走到底了。為了答謝S這一晚的招待,我和A特地拉S到附近一座飲料吧喝點冷飲。我們坐在透明的玻璃窗前,窗外淋著滴滴答答的細雨。兩岸如黃金珠寶般的建築牢牢的鑲在黃浦江的兩岸。我和一位台灣老朋友,一位大陸新朋友,暢快的邊坐邊聊,一下子講典故,一下子談地理,一下子聊生活,一下子論時事。周邊美景如畫,清風陣陣徐來,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那個時候,其實我很希望這樣的夜不要這麼快過去。

可是畢竟人的體力有限。忙碌的一整天,身體和精神都真正的累了。夜深時分,燈光也逐漸熄滅。甚至連最後一班地鐵都已經離站了。我依依不捨的告別外灘,回到旅館就寢。

IX

R

假期,總是短暫。我的上海假期,經過一天奔波,終於也即將結束。今天我只有半天可以遊覽,A的計畫是這樣的,我們坐地鐵到人民廣場站,然後沿著南京東路的行人步行區慢慢走,走到地鐵站再搭車回到飯店。之後就得準備去旅館退房了。

我看資料說,人民廣場在租界時代是跑馬場。中共建國之後,逐漸改建呈現在的模樣,現在已經是上海市的市中心了。

南京路是上海最繁榮的一條馬路。昨天晚上我們經過的時候,因為走了一整天太累了,沒有時間好好品嚐她綺麗繁華的身段,後來急著去外灘,也沒有注意到南京東路這一帶的細節。周璇的夜上海是說上海是一個不夜城。昨夜我逛完外灘就沒力了,沒機會一窺上海夜晚的美麗。倒是在這一大清早,我造訪了這條素有名氣的南京東路。此時我看到一個城市剛剛從夜幕中甦醒。雖然沒有像歐洲城市一樣,有成群的鴿子聚集在噴泉廣場前面,但依然有不少行人步行於此。清晨的馬路兩旁商店大部分都還沒有開張。只有幾家賣早點的商店門口有人出沒。我想這應該是這裡一天中最寧靜的時刻。

雖然行人不多,可是看到兩旁櫛比鱗次的百貨公司,高樓大廈大型招牌,尚未閃耀的霓虹燈。我可以想像這裡在午後會變成多麼喧譁熱鬧的地方。寬闊的街道,最適合悠閒的散步了。我不禁想起台北的西門町,也是這麼一個適合悠閒的消磨一整個下午的地方。只可惜今天下午,我大概已經在飛往台灣的飛機上了。

就在我們這麼輕輕鬆鬆的行走在人行步道的時候,A突然發現周遭出現了很多穿制服的人。他們都是年輕人,看起來不過十幾歲,一律穿著橙色的T-shirt,後面畫一個大眼睛。一開始只是三三兩兩的出沒,我還以為是某某學校的制服。後來發現不對,橙衫軍越來越多,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他們是有組織的,而且有固定的目標。我走到一個廣場,竟然看到數百位年輕人紛亂的集合在那裡。他們各自組合聚集在一起聊天,表情開心而愉悅。還有人拿著彩色旗子揮舞,像遊行一個一隊隊列隊進場。司令台上有人廣播了,我聽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這群人是世界殘障運動會的志工,而今天是這群志工集合宣誓的典禮。

R,你知道嗎?當這群小朋友蹦蹦跳跳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他們是如此的快樂,他們的臉上帶著笑容,他們的衣服清潔時髦,他們的動作大氣又自信。我產生一點點錯覺。我記憶中,中國的孩子不是這樣子的。至少魯迅在狂人日記中,大稱疾呼要救救的孩子,跟眼前的這群人完全不同。這種沒有憂愁沒有飢餓,沒有畏懼與迷惘的表情,似乎只有在歐美日本或台灣曾看過。而他們的活動,作為世界殘障運動會的志工這類事情,更是一種表現現代城市居民精神的事情。這些孩子受過教育,有充裕的物質資源,知道並且有能力參與一個城市健康的活動,他們矯健的身影跟周圍繁華的街道看起來是這麼相稱。我不禁要羨慕起他們。因為過去百年來,能生活在這麼適合成長的空間的中國孩子實在不多。

當這一代人長大,會不會把中國帶到另一個不同的境界中呢﹗我想著。

離開了廣場,我和A突發奇想,想說之前在上海都逛這些寬大繁榮的馬路,看起來好像大概都如此。何不我們轉到周圍的小巷,看看弄堂裡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

於是我們隨手挑了一條小弄堂走了進去。

R,我現在還記得,我轉過小弄堂沒有走多久。看到的世界就好像倒退了幾十年。

建築變得老舊低矮,門窗變得比較破爛。裡面的人,不論是在門口聊天中年的婦女還是坐在昏暗的房間內的老人,穿著都很樸素,有的甚至有點骯髒,當然,還有人就只穿著內衣在弄堂中走著。他們臉上有皺紋,大部分沒什麼表情。有人在門口刷牙洗臉,有人當場在門口的地板蹲著切起菜來。跟南京路的開闊繁榮比起來,弄堂裡面迷慢著一股低濕的氣味,那種氣味混合了許多生活中常聞到的味道,有的臭,有的酸,有的老舊,有的是金屬製品的鏽蝕味,有的好像是食物腐敗的味道,以致於難以分辨。四周有人當街曬著內衣褲,不同的聲音傳了過來,包括聊天的聲音,吆喝的聲音,漱口的聲音。

行走在弄堂,其實不是很開心的經驗,倒不是因為我擔心有人搶劫或偷竊什麼的。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弄堂中完全變成了一個突兀的入侵者的角色。這是我在新天地,淮海路,外灘,甚至南京路不曾感受到的。我有一種感覺,我好像來到一個不該來到的地方,看到一些沒有準備被我看到的景象。沒有準備好,是因為這裡不氣派,不繁榮,也不美麗。可是這裡卻相當真實,真實到我幾乎要懷疑我之前逛的那些地方都不是真的的地步。可是,為什麼這種真實,卻讓我感到一陣同情呢?幾十年了,這裡的人依舊生活在貧窮與落後的世界中一樣。跟外面漂亮的大馬路形成強烈的對比。哪裡才是上海本來的面目,弄堂中的,還是馬路上的。

R,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我發現我的同情其實是相當不恰當的。這裡的人們用自己的生活步調生活著,為什麼需要平白接受外來者說三道四的眼光。我這樣,不就過度自以為是了嗎?在我小時候,台灣也曾經很貧窮過,只能看黑白電視機,電話不是用按著而是用撥的,喝水要打井。所有的社會都是從貧窮變成富裕的。從貧窮出身的人因為別人的貧窮而同情,實在不妥。

可是,畢竟弄堂裡的世界和大馬路的世界相差太遠了。弄堂裡的老人跟馬路上的學生幾乎像是兩個世界的人。而這兩批人卻又接鄰的這麼近。這種並置給人帶來的驚訝相當強烈。為什麼同一個城市裡面,卻可以收容這麼不同的世界。這幾個世界是怎麼看待彼此的?富裕與貧窮,現代與傳統,她們彼此對話,還是彼此敵視。那麼,這個城市還有多少面向,我還沒有看到呢?

也許,我突然有一種感覺,也許要到即將離開的這一刻,我才真正明瞭這個城市真正的複雜與廣大。

我走出弄堂,重新回到南京路。明亮的現代都市,又回到我身邊。人潮越來越多,商店陸續開門了。我站在擁擠繁忙的馬路中間,感到一種深深的,深深的迷惑。


X

R

回到旅館之後,我們到大廳辦理退房。剩下的時間只剩下兩個小時,大概也沒有機會再去哪裡逛了。當初我們在擬定行程的時候就覺得這個空檔不大好安排,幸好A發現飯店附近就有個遊艇碼頭,供人坐船遊江。於是我們馬上就把遊江排進行程裡面。按照計畫,接下來我們坐船遊江。

其實我一直想去長江附近走走。黃浦江雖然繁華似錦,但是畢竟不若寬廣無垠的長江來的雄偉壯觀。這次來上海,活動的範圍只有市區,沒有到江邊,心中畢竟存有一點遺憾。當時我滿希望趁著坐船之便,能從黃浦江航行到長江口看看那裡的景觀。

R,你是否還記得,我們中學的國文課本中有一課是余光中的詩,鄉愁四韻。那裡面是這麼寫的。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那酒一樣的長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當時讀到這首詩的我,只有十三歲。我不是在中國出生的小孩,理論上不會對那裡的人事物產生什麼具體的鄉愁。少不更事的我,沒有什麼人生經驗,更加不可能會了解這首詩想傳達的那種離家背景的傷痛。可是當我讀到這首詩,我卻神奇的對長江產生一種浪漫的想像。像酒一樣,讓人迷醉的水,一定是醇美的。

我不知道,其實,余光中詩裡的長江,就是整個舊中國的意思。

後來讀到白居易的憶江南之後,長江與江南在我心中就構築成了一種迷離而綺麗的意象。

歷史中,江南這一塊地方總是以她的聰穎,富庶,敏感以及纖巧聞名中國。文人,藝術家,思想家輩出。明清兩朝首都雖在北方,全國的科舉制度卻要限制江南考生的名額以免全國的官員盡被江南人壟斷。中古時代秦淮河畔的金粉,轉換成近代上海灘的淺酌。不論哪一個時代,我產生一種錯覺,彷彿整個中國最精緻的部份都潛藏在這喚做江南的角落。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到底大江之南的土地有什麼神奇的魔力,讓鴻儒與白丁都為之著迷不已。是精緻的文化,還是堅忍的民情。我沒有踏上過江南的土地,但這些文字,好像已經把我推到了幾百年之前。想像中的長江,應該是一個我曾經來過的地方,我會有一種莫名熟悉的感覺,也許幾百年前我曾來過。但畢竟時間已經過的太久,我已經忘記確實發生過什麼事情,只有模糊的情愫,漲滿我胸口。

我一直想到長江附近去走走。也許可以看到大江東去浪淘盡,也許可以看到我祖母離開前與故鄉最後一眼的碰觸。

但是直到上船後,我才明瞭,這艘船不開往長江,只是在黃浦江裡巡迴。沿著外灘與浦東繞一圈而已。

我無法掩飾我的遺憾。A拍拍我的背說,等一下上飛機,你自然看得到的。

於是我決定放下我的遺憾,好好享受在上海假期最後一個景點。

這個世界偉大的城市,一定伴有一條著名的河流。這幾乎是一種難以解釋的巧合。為什麼水會與城市這麼完美的交融。我無法解釋這其中的關係。但我知道能在水上緩緩的凝視一個大城市,是一種很美的享受,一如在空中,在高處一樣,你找到一個別緻的位置,有點距離,又不會太遠,於是城市就這樣自然地在水一方浮現。坐在船上,我又複習了一遍這兩天看到的景象。只是之前從路上,從塔上,從車上看,而現在我在水上。外灘的古典莊嚴,浦東的摩天大廈,以及大大小小還在興建中的工地。我看到岸邊車水馬龍的人,川流不息的車輛,沒有邊際的房子。蘇州河從外白帶橋緩緩注入。我看到橋旁立了一個三角錐形的紀念塔,是人民英雄紀念塔,為了紀念人民解放軍的勝利才立的。人民解放軍勝利了,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變局。想不到一轉眼這已經是半世紀前的事情。對錯好壞,現在已經無法判斷,我只確定當時的驚慌與哭喊已經平息許久,不復聽聞。取而代之的是這幾年經濟發展神速後,從全世界各地吸引來的人們。資金流動的聲音,伴隨笑聲與舞聲重新在弄堂與馬路上響起。上海依舊這麼喧囂。但隔著滔滔江水,我彷彿有所領悟,所有的硝煙,原來都會散去,燈會熄滅,歌會唱完。繁華落盡之後,真正的偉大不存在於有形的市景,金錢堆積的建築與服飾,或是朝去暮來的勝敗,而在於歷史本身。千百年後,這裡的建築都將腐朽,我眼前存在的所有人也會均死去。只有黃浦江依舊會這樣流動著,把無限的哀愁注入那我看不到的長江。但是人們會記得,這個時代的中國曾經怎樣圍繞著一個稱作上海的城市而起舞。這是一個有千萬人口的城市,依偎在黃浦江畔,這些人生活著,快樂著,但或許也,受苦著。這是一個古老的土地上一個新成長的城市。沒有人知道這個城市下一步會走到哪裡,但是,R,我覺得我好像在見證歷史的行進。我突然想起,回去之後一定要告訴祖母,她離開時,看到的景象,如今變成怎樣的模樣。

短短二十分鐘的航程。在細雨濛濛中結束。靠岸的時候,雨變大了起來。我和A撐起傘,倉皇離開碼頭。趕到正大廣場去。S要來送行。S特地把我們帶到一家道地的上海菜館,點了幾道有當地特色的小菜。讓我們嚐嚐什麼是上海菜。雖然味道不像的台灣口味這麼習慣,但我們卻有吃的津津有味。在用餐時我提到這幾天對上海的印象,A提到上海外國人不少。S說上海是全世界韓國本土以外韓國人第二多的城市,也是日本本土以外日本人最多的城市,光是台灣人就有幾十萬人口在上海定居。我驚訝於這個城市的國際化與寬闊,卻也對台灣這幾年停滯不前頗擔心。我的故鄉,如果再不充實自己,真的會被北方的老大哥超越的。當然,一個城市總有自己的問題,S提到上海許多當地的市政議題,例如到處施工,交通擁擠,市政府的官僚等等,讓我聽的好生熟悉,因為他講話的語氣跟台北人抱怨台北市政府根本如出一轍。那個時候,我很想問他他對這個城市的感覺。但我沒有問,不過從他的語氣看來,雖然有許多批評,他應該很喜歡這個城市。

吃完飯,我提到來大陸這麼久都沒機會逛到大陸的書店,有點可惜。S說這裡就有呀﹗他帶我們到正大廣場的書店逛了一圈。還買了幾本書送給我們。一直到最後,我們要搭計程車去坐磁悬浮了,S還送到飯店門口。那個時候,我真有一種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感覺。大陸的人情味,讓我感到非常窩心。

於是,我帶著滿滿的收穫。往磁悬浮列車的車站而去。

XI

R

我是搭乘磁悬浮列車抵達機場的。上海磁悬浮示範運營線是全世界第一條投入商業化運營的磁悬浮列車,也是目前全球地面運輸工具中速度最快的列車。線路正線全長約33公里,設計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430公里,單線運行時間約8分鐘。

這個速度,如果加上翅膀,應該可以飛起來吧﹗

磁悬浮車站的建築跟上海地軌二號線龍陽路站共構,地下站台是地鐵,高架站台是磁悬浮。龍陽路一帶似乎已經是浦東的郊區了,周圍的人群與建築密度比起陸家嘴少了一截。我下了計程車,買了票,很快的就搭上電扶梯到了月台。月台上架著有一個很大的透明棚帳,採光好,看起來非常明亮。我一走上月台,就想起莫內著名的畫,聖拉查爾火車站。一樣的亮高棚帳,護衛著列車進出。外頭是藍天,裡面是等著上車的乘客。不少人跟我一樣興奮著拿著相機打算捕捉列車進站的英姿。我想,既然稱作磁悬浮,列車行駛著時候是否可以看到車輛浮在軌道上。沒有等多久,列車來了,我睜大眼睛瞧。看了一列新穎帥氣流線的列車威武風光地奔馳入站。沒有看到輪子,可是縫隙太窄,也難以判斷車子到底是不是浮著。我利用空檔拼命捕捉磁悬浮列車不同角度的倩影,畢竟這是世界唯一的,留下紀念之後可以帶回台灣跟家人說嘴。

坐上了車,車子很快就駛離了龍陽路站。車子飛快的奔馳在長江三角洲上,周邊的景物也飛快的往後退,速度快到輪廓都有些模糊。我坐在窗邊,看著窗外的景致,細細感受搭磁悬浮列車的感覺,速度雖然快,但車內卻很平穩。不愧是世界頂尖的科技,列車坐起來相當舒適。我一直在注意牆壁上的速度顯示器,看看時速最高可以增加到幾公里。台灣高鐵最快是可以超過三百公里,那已經相當快了。可是上海的磁悬浮卻可以快到超過四百公里。A眼明手快,看到數字超過四百舉起相機就喀一聲拍了下來。

終於在中國搭到地上的火車了,我想,當初祖母從北平逃到青島,又展轉到上海搭船,中間逃難的過程是否有搭過火車呢?當初祖父從貴州到廣州,準備搭船來台灣的時候,中間這段路是否也是搭火車呢?有趣的是,這次來中國,搭乘的軌道是地鐵和磁悬浮。倒是傳統的火車沒有坐過。台灣的火車和高鐵靠左邊走,中國的磁悬浮卻靠右邊走。連火車系統也可以看出兩地文化的差異呀﹗

R,火車,是我喜歡上一切軌道運輸的起點。台灣是個島嶼,台灣的鐵路就正好圍著台灣繞一圈,像一條珍珠項鍊一樣,每個車站就是項鍊上的珍珠。從高中開始,每天我都要經過台南市的青年路平交道,到一中上課。我生活的城市就這樣被鐵軌分成兩半,一半屬於同學,學校,一半屬與親人與家庭。要出發到遠方,要送家人遠行,或者接人回家,我也大部分到台南火車站去。所以火車一直是我心中離開與歸來的象徵。在台灣,不管我離家多遠,看到鐵軌,我會想到沿著這個軌道就可以回到我家,於是異地也神奇的和家鄉相連,似乎那種遠離故土的鄉愁也得以得到補償似的。很多年後,我才知道,我每天上下學經過的台南市青年路平交道竟然是台鐵最西的平交道,台南車站是台鐵最西的車站。原來台南的位置這麼偏西,如果沒有鐵路,台南和台灣其地方的聯繫想必會很不方便吧﹗也許就是這麼一份一起長大的感情,所以雖然後來台北捷運,台灣高鐵,高雄捷運等等新的軌道運輸慢慢興起,每個都又新又快又現代。但我還是最偏愛台鐵這個有點老舊,有點傳統,卻很窩心的軌道。甚至,我去世界各地方都喜歡坐坐當地的軌道,也跟這種經歷有關。

可惜這次沒有坐到中國的火車。我想著。下次再來吧﹗我轉念想到,索性直接坐到拉薩去。

磁悬浮實在跑的太快了,我還想沈浸在這種坐火車的感覺,我還試圖在想像中為她裝上翅膀,飛行在這海與大陸,過去與現代的邊際的時候,列車已經抵達了機場大門。

依依不捨的下車,身邊還是不少人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時刻為這世界唯一的高科技磁悬浮列車拍照。我和A走到機場大廳畫位,準備搭機回家。我還特地挑了一個靠窗的位置。這是我第二次來到浦東機場,前幾天入境時為了趕去搭巴士,沒時間細看。現在仔細端詳才發現這個機場真的好大。不愧是上海地區的空中大門,裝潢的很氣派,人多商店也不少。天花板漆成藍的,還黏滿白色棒子當作裝置藝術,藍色和白色都是天空的顏色呀﹗難怪會給人一種輕盈的感覺。

等了幾個小時,登機的時候終於到了。因為浦東機場太大,我們出了登機門之後還坐了接駁車在機場內繞了很久才抵達我們的飛機。要離開中國了,我對腳下這片祖先踏過的土地感到些微不捨。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下次有緣再訪也不知何年何月了。當初我懷抱著尋找故事的心情抵達這裡,這兩天我的確感受到了許多,但上海告訴我的這些故事卻不會讓我感覺到滿足,反而讓我發覺我不知道的故事其實更多,而我變得更想知道跟她有關的一切。中國真的太大了,還只是上海一地就可以有這些見聞。整個中國該有多少值得一遊的地方呢﹗

飛機終於在午後的白雲下起飛。在抵達白雲之前,我終於從窗外看到我魂牽夢縈的長江了。果然這麼寬廣,這麼浩瀚。像一條藍色的緞帶,連結美麗的海洋與大陸。那種壯麗的美感讓我捨不得把眼光從窗戶邊移走。此時此景,我突然想起蘇軾曾在前赤壁賦中這麼寫: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這是我覺得中國古文中最美的一段文字,而我眼前的這兼有古典壯麗美與浪漫激情美的水就是這段文字的舞台呀﹗

我還想多看一點。飛機已經飛到白雲的上頭。人間一切都隱沒在雲層之下。只有久違的陽光,亮晃晃的照著。

我只能,對著白雲深處,對那剛剛跟我對望過的江水,那豐饒的江南土地,那熱情招待過我的繁華城市,輕聲道別。謝謝,你們真的讓我過了一段精彩而難忘的上海假期。                                                      
[ 此帖被minimal在2016-08-22 12:08重新编辑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24 发表于: 2018-12-28
不错,很美妙又细腻的文笔。
只看该作者 223 发表于: 2017-02-28
在我國小的時候,我對世界的印象還很模糊.台灣之外,我大概只知道幾個舉世聞名的大城市,例如倫敦,巴黎,東京.其他哪些國家有哪些城市,我大概都一無所知.就算當時世界最強的美國,我大概也只知道有個做紐約,有個洛杉磯,有個舊金山.其他還有哪些地方,我就不知道了.

說來諷刺.這些城市名字之所以能進入我的意識.還是因為電視新聞的氣象報導中有提到我才得知的.
可是在我那個知識貧乏的年代.美國中部有一個偏僻小城的名字卻很早很早就進入我的世界.不是因為上課有提到,也不是因為爸媽跟我講過.而是因為一個童話故事中曾經過出現這個地名.這個城市在那個故事中很重要,雖然只有在故事的開始與結束的時候出場.但整個故事,那個城市都是一種象徵.代表一個讓人有歸屬感的地方.

這個地方的名字是堪薩斯.那個故事就是綠野仙蹤.

不滿十歲的我,讀過那個故事之後,就記住了堪薩斯這個名字.

桃樂絲有一句有名的台詞是這樣的."托托,我感覺我們已經不在堪薩斯了。"(Toto, I've got a feeling we're not in Kansas anymore.)

那個時候的我,還不大明白這句話背後的涵義.以及這個故事在美國文化中的意義為何?

我不明白的是,一開始桃樂絲不是就身在堪薩斯,想像彩虹的另外一端存在著一個美好的地方嗎?小女孩用歌聲傾訴,想逃脫世界絕望的混亂.但為什麼當她被龍捲風帶到一個奇幻的地方之後,她卻又一心想回家呢?

她是何時改變的?在旅途的哪一刻?

那個年代的我成天生活家裡.沒辦法體會到那種想回家的感覺.

長大之後,我去過許多地方.終於有某些時刻,通常是在我遇到壓力,感到矛盾徬徨的時刻,我也產生了這樣的感嘆.我感覺我們已經不在堪薩斯了.我已經離開了安全的地方.要獨自面對險惡而艱難的世界.然後我才領悟到,為何童話中的女孩,一心想要回到堪薩斯.

也許畢竟要經歷過這一遭,桃樂絲才能明白,彩虹的另一端不在遙遠的天邊,而就在自己每天生活的小鎮上.

記得,桃樂絲在童話中說過另外一句話.沒有比家更好的地方了!"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這句話不但感動了電影的觀眾,感動了二戰時每一個離鄉背景到歐洲打仗的美國大兵,也感動了幾十年後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流浪的旅人.

所謂的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我想應該就是Kansas吧!

現在的我,雖然已經可以很輕易的把美國五十個州的名字如數家珍的背起來.但Kansas依然對我來說有一種特別的意義.這個名字連結的不只是一塊地圖上面的領域,還是對一種美好的,讓人有歸屬感的地方的隱喻.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22 发表于: 2016-08-22

2015年,我去了三個地方旅行。我想在每個旅程中各找一個景點寫篇遊記,當作那一年我旅行的記憶,這是第一篇。


直島的暮色


我想,你都看到了吧?

這個灰色而孤寂的港口。

如此的荒涼,寂靜,一個人都沒有。獨自停留在日與夜的交界,慢慢的被浸到黑夜之中,彷彿沉浮在記憶的邊緣,即將被世人所遺忘。

讓人不由自主的聯想起荒漠,聯想起廢墟,或者某種神秘冷酷的異世界。

這是我在直島拍攝的照片。我拍完就立刻傳給你。

我記得,剛認識的時候,你曾經問我,我眼中的世界是甚麼樣子。

我想看看你看到的世界。你說。

而我一直沒有給你一個正式的回復。

我總是笑而不答。因為那是一種很難描述的概念。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世界在每個人的腦海中印下不同的、難以抹除的景象。有人的世界永遠都是熱鬧而溫暖的,有人的世界永遠都是陰冷而黑暗的。這種景象往往會塑造一個人的人格,影響一個人的處世原則。

就像你,一個開朗的小孩,生長在富裕的都市之中,熟悉外語、消費與網路,從小就備受寵愛。你溫柔而聰明,朋友眾多,你對身邊的人都很好,大家也都很喜歡你。

我可以想像,你眼中的世界一定非常美麗,玫瑰色的天空,就像春天那樣繽紛多彩。

也因此,我更難對你展現我的世界。我缺少一個比喻,一個入口,可以讓別人容易理解,容易接近。

我和你是如此的不同。

一直到這次,我來到直島的海邊,我走進了一個荒涼的港口。我才發現,是的,那就是我看到的世界。

我終於知道如何跟你訴說,屬於我世界的故事。

直島,是一座位於瀨戶內海的小島。二十一世紀的日本,在人口與經濟成長都巨幅減緩的年代,大部分的人口都聚集到都會區。鄉下通常都呈現出落魄蕭瑟的景色。而鄉下的離島可以說更是偏遠中的偏遠。交通不便,產業蕭條,留下來的不是很老的老人就是很小的小孩。

我是在朋友的推薦下才知道直島的名字。據說倍樂生公司為了扭轉日本鄉間這種衰敗的命運,在過去十多年一直在進行一項實驗。他們興建了許多博物館,還邀請藝術家在直島上建置了各種前衛的裝飾藝術。他們舉辦瀨戶內海藝術季,透過當代藝術來帶起旅遊業,吸引遊客前來。訪客到訪此島,不僅可以欣賞這裡的藝術,同時也可以感受到當地緩慢鬆弛的生活節奏及鄉村的美麗景色。另外一方面,直島上面的居民也可以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減緩人口流失的速度,一舉兩得。

那天的我,就是一位訪客。

我出生的南台灣也有類似的故事。在商業邏輯的作用下,人民紛紛聚集於都會區,只留下無法離開的人守著破敗的鄉間。太多次了,每當我驅車行走在北門鄉下,總是看到一幅幅蕭條的景色。人口少、氣氛沉悶、許多房子已經無人居住,整個社區顯的相當破敗。很多跟我年紀差不多的人都擁有相似的人生故事。在求學時離家,以後就在都會工作,只留下長輩在老家。所謂老家,就是偶爾在假日回去看一下的地方。所以當我聽到直島的故事,立刻就對這個地方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好感。我知道在台南海邊也有很多落魄衰敗的鄉村,受困於人口老化與產業衰退,找不到在這個年代繼續前進的出路。如果直島的例子能給我們一點啟示,也許我們也可以想出如何讓北門的鄉村再度興盛的好方法。

所以當朋友邀請我去直島旅行的時候,我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但那座島嶼真的異常遙遠。為了來到直島,從台南出發,我換了八種交通工具。機車、巴士、高鐵、飛機、火車、新幹線、電車還有渡輪。一路上背著行李,上車又下車。每到了一個新的站點又得忙著買票。一早出發的我,踏上直島的時候已經傍晚了。

黃昏的直島,天空正飄著細雨。我們搭著島上的公車前往投宿的民宿。民宿的老闆是一位很有氣質的老婆婆,講話輕聲細語的。她帶領我們到一個鋪著榻榻米的房間。房間雖然小,卻很雅致。家具上都布置著手工製作的色紙裝飾,非常可愛。看起來在直島的這一夜應該會很舒服。

放下行李。我們趁著天還沒有暗。徒步到附近的街上走走。

雖然是偏遠的鄉間小島,但街道仍然十分乾淨。白色的建築襯著窄小的馬路,散發著一股恬靜安適的氣息。路面行人不多。剛下過雨,空氣清新而香甜。我和朋友走沒多久,就到了海邊的港口。

海邊沒有一個人,非常安靜。

天空正逐漸從灰藍轉成黑色,天頂填滿複雜的漸層。黃昏了,海風襲來,帶來絲絲寒意。眼前的大海,深邃而平靜,沒有邊際地延伸到遙遠的彼方。海面上可以看到幾座深黑的島嶼,棲息在視野兩旁。岸邊停著幾艘小船,像被遺棄那樣擱在岸邊搖晃著。偶爾有幾隻不知名的海鳥飛過這寂寥的天地。

好一片安靜的世界。萬物被染上不同的灰階,像一幅巨大的黑白照片,矗立在我的眼前。

我的視野被這樣的景色填滿。不知道為什麼。在那一刻,我突然湧上一種熟悉的感覺。我總覺得像這樣的景色,好像不是第一次看到,好像曾經在哪裡也遇過。

因為,這裡的空間是如此的孤寂。明明空間中充斥著許多像是船隻,馬路,碼頭之類人工建築,但卻杳無人跡。人,來了,又走了。灰色的港口就像某個廢墟一樣,流瀉著無盡的寂寞。海風呼呼吹著,細雨絲絲下著。我看著這個彷彿被遺棄的世界。卻莫名地覺得心疼。我站在海邊,怔怔呆望著眼前的一切。

好多畫面,突然快速的在腦海中顯現。

我想起了以前被遺棄的感覺。我想起了許多疼痛與受傷的經驗。我想起以前當我身邊的人離開我的時候,我也曾經感到這樣的荒涼。我曾經如此無助地墜入無邊的孤寂之中,無法跟任何人產生連結。就好像眼前這片寂靜的港口。港口原來應該是應運運輸而產生的,但廢棄的港口卻只讓空間顯得更孤寂,也讓這個島嶼顯得更加封閉與孤絕。

是的,島嶼。其實從很早之前,我就覺得島嶼是一種隱喻。每一個人就像一座孤島,停留在人海之間。人與人之間總有跨不過的鴻溝,就好像島嶼之間總會有寬廣的海洋一樣。這個世界給我的印象,就像大海給島嶼的印象那樣,神秘而危險。年輕的我,曾經抱著熱情,試著去探索這個世界。但我終究失敗了。許多年後,我才發現我能找到的位置,就是退回原點,就像眼前的港口,接受這一片孤獨的黃昏。

黯淡,冷酷,荒涼,沒有顏色與聲音。

這才是世界,真實的面貌。

直島是孤寂的,他的孤寂被人看到了,所以倍樂生公司才在島嶼上舉辦藝術活動,希望能緩解那種被遺棄的感覺。北門的鄉間也是孤寂的,他的孤寂至今沒有辦法改變,所以越來越多人選擇離開。而我也是孤寂的。所以我才來到了這裡,所以我才看到了這一幕。

我突然發現,我知道該怎麼回答你多年前的提問了。

我想要告訴你,我的世界就是直島的暮色。

你可以理解嗎?

畢竟跟你熟悉的世界,是如此的不同。

天黑了,要不要回去了。朋友說。

朋友的詢問把我拉回現實。我抬頭看著天空。天果然暗了,整個港口幾乎完全沉浸在一片安靜的黑夜中。

我點點頭。跟著朋友離開海邊。往民宿的方向走去。日本的鄉下沒有什麼夜生活,天才剛暗,街道上就安靜的有如夢鄉。世界依循著一種非常緩慢的調子前進,所有房子都關上大門,街上沒有人蹤,甚至好多家都沒有開燈,看來日本鄉下人丁稀少果然不是虛傳。

你看。朋友突然指著前面一家亮著燈的民宅說。那邊有一家餐廳還有在營業。我們過去吃吧!累了一天,吃飽就可以回民宿休息了。

那橙黃的燈光在黑暗中顯的相當顯眼。

我們這兩位外國客人就這樣走進了一家溫馨雅致的義大利餐館。剛踏入餐館玄關的時候,我產生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沒想到距離那荒涼的海岸咫尺之處,竟然就存在著這麼一方明亮又溫暖的空間。餐廳內沒有其他客人,榻榻米上的矮桌,擺著旅遊文宣。燈光是柔和的黃色。室內的布置簡潔而素淨,米色的裝潢,木質的家具,好像來到老朋友家中,非常舒服。當老闆娘把可口的咖哩燉飯端上桌,我立刻大口嚼下。我吃著,吃著。那香濃滑潤的燉飯,滑入口中,像舞蹈般攪拌著,散發著溫醇的滋味,讓人莫名產生一種幸福的感覺。朋友笑著,跟我開心地聊著今天的趣事。優美的輕音樂在耳邊迴繞。我覺得我像掉到一個美好的迷夢中,被世界溫柔的擁抱。

真矛盾。前一刻,我還在幾公尺外這座島嶼的海邊回想孤獨。但此刻在昏黃的燈光下,我腦海中流過的卻是完全不同的畫面。我想起剛剛跟世界連結時內心的雀躍,我想到被人溫柔對待時候的感動。

那感動是如此的真實,真實而且強烈。特別是在半小時前我才在海邊經歷過那段孤寂而絕望的回憶。對比之下更是鮮明。

你會不會覺得,直島這邊的人對觀光客很友善?朋友說道。公車很密集,飲食非常可口,到處都可以看到介紹文宣,民宿的老闆娘和餐廳的老闆對我們講話都很和善。

我想可能跟這裡一直有外國觀光客有關。我說。瀨戶內海藝術季舉辦好多年了。在國際間也小有名氣。

在觀光客沒有來之前。這裡應該是一個偏僻荒涼的小島。你看剛剛海邊都沒有人。朋友說。可是訪客的來訪改變了這裡。否則,我很難想像日本鄉下在這個時間還有這麼美味的餐館招待外地人。

聽著朋友的話,我心底驀然地升起了許多念頭。

曾經孤寂的直島,在歷經變化之後,熱情擁抱著來訪的客人。訪客的確改變了這座島嶼,這個故事是不是暗示孤寂並不是永遠不可改變的。孤島是可以重新被造訪的,而每一個荒蕪的城鎮,都有機會重新跟這個世界連結。直島如此,北門也應是如此。

就像今夜,初次造訪這個島嶼的我,產生了多少感動。直島真誠地展現了她的孤寂與熱情給我欣賞。而我彷彿能體會,正是那些曾經被遺棄過的人,才知道該如何慎重的珍惜這脆弱的連結。

連結,不但改變了被造訪的島嶼,也改變了造訪的遊客。

然後我想起了你。一個總是吵著要我講故事的孩子。你是否也是來證明我並不是被遺棄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呢?

原來,像我這樣的孤島,也會有人願意造訪的。

也許,我看到的世界並沒有我想像的那樣簡單。我看到的直島的暮色,也並不只有一種面貌而已。沒有島嶼應該是孤寂的。不知道為什麼,我莫名產生了信心,這樣執抝的堅持起來。

吃飽了。回去吧!朋友說,早點休息。明天還要去看很有名的地中美術館。那裡有很棒的展覽喔!朋友補充說道,是安藤忠雄策展的,展覽就好像在玩空間的魔術一樣。

還沒到美術館,直島的一切就已經給我像變魔術的感覺了。我說。

當下,我下了一個決定。回到台灣之後,我會跟你講述我的故事。我會花許多夜晚的時間,慢慢地跟你講一個長長,長長的故事。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21 发表于: 2014-10-26
回 xt1214 的帖子
xt1214:我也喜欢在旅行时思考,同样会在旅行结束时有稍许的低落甚至遗憾。
不过,我比较懒,不会留下文字记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2014-10-26 11:27)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叉踢姐姐V5
地图开疆北西南,日记救国千古传。
外患不决转重庆,内患不决进台湾。
花园口水救干旱,长沙城火送温暖。
金元劵多富国民,保甲连坐抚赣南。
死守南京唐生智,决战东北张毅庵。
精忠报国汪季新,爱民如子汤河南。
昔日英豪名尤在,今朝果粉战四海。
嘴炮无敌灭悍匪,网军神勇复左岸。
垂死病重惊坐起,王师健儿入梦来。

只看该作者 220 发表于: 2014-10-26
回 minimal 的帖子
minimal:多謝XT君的回復與捧場
我也常常在本板看到XT君貼的各地美景的貼子
....... (2014-10-26 00:35)

我也喜欢在旅行时思考,同样会在旅行结束时有稍许的低落甚至遗憾。

不过,我比较懒,不会留下文字记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小号:云中城堡
只看该作者 219 发表于: 2014-10-26
回 xt1214 的帖子
xt1214:楼主感情细腻,文笔优雅,配上优美的图片,读来真是一种享受。 (2014-10-25 09:27) 

多謝XT君的回復與捧場

我也常常在本板看到XT君貼的各地美景的貼子

受益良多呀!

大家都是喜歡旅遊的人...以後一定可以多多分享旅遊的感動和消息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18 发表于: 2014-10-25
楼主感情细腻,文笔优雅,配上优美的图片,读来真是一种享受。
小号:云中城堡
只看该作者 217 发表于: 2014-10-23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
优雅的文笔配上美轮美奂的图片,图文并茂!
不错,跟着猫君一起去旅行,当然只能是想象中。


多謝荒州君的肯定

如果荒州君來我島玩,我很樂意招待荒州君一起去走走

如果下次有機會到中國大陸旅行,經過荒州君所在的城市,也很期待能看看荒州君生活的國度有多美麗...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16 发表于: 2014-10-23
优雅的文笔配上美轮美奂的图片,图文并茂!
不错,跟着猫君一起去旅行,当然只能是想象中。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215 发表于: 2014-10-23
挑了幾張照片

傳上網路. 搭配文字..我想這樣的遊記應該更容易閱讀吧!

希望大家喜歡..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14 发表于: 2014-10-21
終於寫完了..最後一集..遊記完成..整整寫了一個月呀! 26k字..哈哈..原來我比我想像的還有毅力嘛!.

謝謝各位看倌的觀賞..

接下來我會慢慢把照片補上的..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13 发表于: 2014-10-21
2014 歐陸行 遊記 16.法蘭克福之夜
16.法蘭克福之夜


在歐洲的最後一夜,我住在法蘭克福。


這也是我這次旅行最先抵達的城市。繞了一圈,我又回到原先的地方。


我知道旅程已經接近終點了。我即將回到島嶼上,回到我原先的軌道。那規律而一成不變的生活,通常沒有什麼驚喜,但卻穩定的生活。


就如同所有戲劇必定會落幕一樣,所有旅程也會有一個終點。雖然不捨,但也有抵達了終點之後,才可以開啟下一段新的旅程。


當巴士接近法蘭克福的時候,還沒抵達市區,遠遠地我們就看到遠方的河畔矗立著許多高樓大廈。華麗的天際線,蜿蜒在美茵河畔。有充滿現代感的商業大樓,有教堂高聳的尖塔。新舊雜陳,古老與現代並置。我知道,法蘭克福快到了。因為歐洲人跟其他地方的人比起來,比較不那麼熱衷摩天大樓,所以歐洲城市也不常見摩天大樓聚集的中心商業區(CBD)。但是法蘭克福是一個例外,法蘭克福是歐洲難得的有摩天高樓群聚的CBD的城市。


法蘭克福不是德國第一大城,而且不是首都。但卻有著在全歐洲都不容易看到的摩天大樓CBD。德國人在這方面令人刮目相看。相對於其他國家多半首都獨大,遙遙領先其他城市。德國卻沒有這麼極端的一級化,柏林,漢堡,法蘭克福,慕尼黑,科隆,各領風騷,各有各的可觀之處。像法蘭克福,以人口看來是德國第五大城。但很少國家的一國第五大城還擁有法蘭克福這麼高的知名度。


巴士把我們載到法蘭克福的中心點-衛戍大本營(Hauptwache)的行人徒步區。該廣場上有許多雕像以及據說歌德在此受洗的卡特琳娜大教堂。但同行的成員鎖定的目標是廣場上的百貨公司,準備大血拼。假日的衛戍大本營,街頭人非常多,街上,百貨公司裡面,滿滿都是人。德國的百貨公司跟台灣的百貨公司其實擺設差不多。不同樓層,擺放著不同主題的商品。我匆匆逛了一下百貨公司,本來想買些德國地圖,但在百貨公司內都沒有看到喜歡的地圖,而且其他並沒有特別想買的東西。我很快的走出百貨公司。越過人來人往的羅馬人廣場與市政廳,往美茵河邊走去。


美茵河畔有一大片碧綠的草坪。河上跨越著一座造型典雅的鐵橋,Eiserner Steg。三角形的鋼骨讓橋的外型像一隻展翅飛翔的鳥,靜靜的棲息在美茵河上,優雅,簡潔而俐落。我走上橋樑,傍晚的微風徐徐吹來,法蘭克福的天際線在眼前展開,從這裡可以看到市政廳和皇帝大教堂,還有悠哉悠哉的航行在美茵河上的船隻。這裡的空間非常悠閒而愜意。鳥兒在天際飛翔,我行走的鐵橋好像也可以在河流上飛翔。鐵橋的鐵索上鎖著許多鎖,這些鎖象徵著永結同心。德國人也有把同心鎖鎖在Eiserner Steg上的習俗,象徵感情不變。看來期待永恆的愛情,是東方與西方的人們共同的願望。


我在美茵河畔悠哉的晃了一陣子,集合的時間到了。我回到羅馬人廣場和我的團員會合。巴士把我們載到火車站附近的餐廳用餐。在餐廳門口,我和我遠嫁到德國的表姐會合了。看到久違不見的表姐讓我非常開心。好像又回到小時候暑假到阿姨家作客和表姐表妹一起玩耍的歲月。想不到幾年不見,我們都長大了。表姐帶我回家,招待我在她家過一夜。我看到了表姐夫,表姐的公公婆婆,還有第一次見面的小外甥女。我把從台灣帶來的見面禮送給小外甥女,表姐也送了我很多東西。小外甥女可愛極了,圓圓的臉頰好像隨時都在笑,眼睛又大,個性很溫馴,幾乎都不哭。看起來長大應該會是一位溫柔又漂亮的女孩。那夜在表姐的公公婆婆家,我們很輕鬆的聊著,我還品嚐了德國啤酒,德國小點心,感受了一下典型德國家庭週末夜晚的活動。


第二天一清早我就醒了。表姐準備了豐盛的德國早餐。乳酪,香腸,三明治,很多食物都是我在台灣沒吃過的。吃完飯,我就要趕去機場準備搭機回台灣了。表姐夫和表姐載著我往法蘭克福機場前去,那就是我一個禮拜前飛來的機場。德國的高速公路沒有速限,表姐夫開的很快,看的我羨慕不已。真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在德國開車,奔馳在沒有速限的高速公路上。


抵達機場之後,我在櫃台辦妥了登機的手續。出關前,表姐招待我在機場的咖啡廳喝咖啡。我們又好像回到小時候在高雄阿姨家那樣,天南地北的亂聊著。只可惜,才剛見面就要道別了。我們都覺得時間太短。表姐跟我說她明年過年會回台灣。我跟她約好到時候一定要來我家,讓我好好招待一番。表姐欣然答應,然後她歡迎我下次再來德國玩。她聽了我這次旅遊的經歷之後,告訴我其實德國還有許多地方我沒有去過,下次可以帶家人一起過來。住她家也都很方便的。


登機的時間快到了,我依依不捨的跟表姐道別。出關,檢查完行李,退了稅。我直接往登機門走過去。那一刻,我驀然覺得胸口悶悶的,什麼話都不想講。快回國了,心情有些低落。我坐在登機門窗前,看著飛機一架一架的起飛,落下。想到人生的來來去去不也是這樣的匆促嗎?這次旅行就這樣結束了。我經歷了好多好多的感動,有老城,教堂,森林,高山,古堡,雪山,瀑布,古城,花園,綺麗的河水以及碧綠的湖泊。我閉上眼睛,好像都可以想起那麼多畫面浮現。我想我心頭已經不經意的被染上一層淡綠色了吧!不知道下次來歐洲會是何年何月的事情。旅行帶給我的,總是比我預期的更多。雖然每次旅行結束都會低落一陣。但我喜歡這樣的自己,一個會對旅行上癮,一個容易被旅行所感動的自己。有這樣的自己在,就算每天例行的生活多麼瑣碎與艱難,我都可以有事情可以期待。因為我擁有一種可以讓自己快樂的方式,旅行,走到異國的空間,發覺新鮮而有趣的事情。這是我不會厭倦的方式。


廣播提醒我,可以登機了。我拎著行李,慢慢走向機艙門。離開之前,我依依不捨的向這片美麗的國度告別,並許下再度來訪的心願。


希望這個願望可以很快成真。










[ 此帖被minimal在2014-10-23 16:17重新编辑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12 发表于: 2014-10-21
2014 歐陸行 遊記 15.停滯在時間中的老城牆
15.停滯在時間中的老城牆

羅曼蒂克大道位在德國南部從維爾茨堡到菲森,全長約350公里,沿途文化景觀豐富多彩。綠野,古城,交錯排列。在這些古城中,羅騰堡是非常著名的一個城市。羅滕堡(Rothenburg ob der Tauber),德文含義是「紅色城堡」,城內房子屋頂大多暗紅色,位於德國的羅曼蒂克大道和古堡大道的交會點。是德國所有城市中,保存中古世紀古城風貌最完整的地區,也是最富有浪漫情調的城市。

所以當我走入羅滕堡的時候,我很驚訝的發現,我必須要先穿越一道城牆,從城門走進去。果然是古代城牆著陣仗。

一踏城內進去,大家都嚇了一跳。城裡的空間宛如時光倒流。一切都這麼古典。黑色的石板路,旁邊排著各色古老的房子。屋頂是紅色的,白色和黃色的古典牆面上撲滿了鮮花以及各種形狀的窗。教堂的塔樓上面鑲著巨大的時鐘。廣場上有雕像,有噴水池,有市場,以及古老的市政廳與市議會。市政廳後面有一個高塔,可以攀登上塔頂眺望整個城堡。城堡內到處都是商店以及博物館。這裡遊客如織,大家都興高彩烈的行走在這古老而浪漫的空間內。彷彿自己也化身中世紀的人物,在這樣的古堡內生活。

當然,我知道我不是中世紀的人。那個年代距離今天已經很遠了。就算我走進教堂,跪下禱告,教堂對我的意義和對原先生活在這座城堡中的人的意義也已經有所不同。我不是騎士也不是教士,不需要在這裡受洗,上禮拜,我也不需要在這裡度過我的一生。我和古人不只是服裝不同而已,我是一個在現代都會文明長大的孩子,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與頭腦都已經被現代文明滲透。我看不到古人凝視同樣的廣場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所捕捉到的那種空間感。當我走到這個空間,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前有未有的驚奇,那麼多理應消失的空間元素卻突然完整的出現在眼前。高塔,城牆,教堂,古色古香的廣場,這一切似乎暗示著人間有些事情是可以經歷時光的淘洗也不會改變的。但我也知道,古人看到這個城堡不會有這麼驚奇的感覺。這是他們尋常的生活空間,一如都會空間對於我的意義。空間可以保留,感受空間的那一代人卻已經不復存在。我領悟,人間有些事情終究是無法抵抗時光的淘洗的。而那種不容易保留的,往往是更抽象更不容易看出來的事情。

我在這座熙熙攘攘的古堡內悠哉悠哉閒逛。走過各種老建築,教堂,露天咖啡座以及商店,享受這種特別的氣氛。悠閒,古典,平靜,連時間好像都走得好慢好慢。最後我來到老城牆旁邊。城牆已經很古老了,紅色的磚頭上爬滿綠色的植物。從城牆俯瞰出去,城堡外的原野是一整片怡人的綠意,城堡裡面則是一整片暗紅色的古老天地。只有遠方的汽車偶爾開過,破壞了這幻象的整體感。古堡怎麼會有汽車呢!應該騎馬才是。倚著這一片古老斑駁的牆,我不禁想到,城牆在以前是城內與城外的界線,城外有敵人,城內則是被保護好的特別空間。但現代的敵人,如果真的要攻擊,城牆根本擋不住。如今城牆變成幻覺的界線,城外是現代社會,是真實的,牆內則是被特意保留下來古代空間,就像標本,奇幻而不真實,已經不再有生氣,但卻依然這麼美。那種美歷經了歲月,讓殘存下來的空間顯得更加動人。但不知道為什麼,被這迷離的空間環伺的我,感動之餘,卻莫名有一點遺憾,就好像看著袋狼與度度鳥的標本那樣,知道那種生活方式是永遠回不來了。

我不禁想到,現在我習慣的生活方式,會不會有一天也會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然後後人必須花錢買票走到一個被特地堡留下來的標本城市內,欣賞那已經消失的城市,竟然是這麼美呢?

消失的永遠最好,一如最美的永遠只存在於心中。

所以旅途中所遇到的一切終將也會離開我們。這樣我們才可以把感動提煉出來,儲存在記憶中。


時間到了,巴士即將發動。我全身沾滿了羅滕堡的浪漫氣息與古典風味,慢慢的走出城門,離開幻境,回到屬於真實的世界之中。




















[ 此帖被minimal在2014-10-23 16:16重新编辑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11 发表于: 2014-10-20
2014 歐陸行 遊記 14.管風琴與壁畫
14.管風琴與壁畫


從小我就是聽著格林童話長大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漢斯與葛麗特,小紅帽,七隻小羊與大野狼.這些都是陪伴著我長大的故事.不管是在床邊,在教室裡,或是在圖書館的小圓桌旁邊.每當這些故事被娓娓道出,我就好像可以輕易的走近那奇幻的世界.動物是會講話的,魔法是存在的,主角可能善良,勇敢,但仍須面對許多離奇的命運.邪惡很容易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是不是每一個故事都會有美好的結局. 聽著這樣的故事長大的我,有時候不免好奇,這些童話是在哪裡被創造出來的呢!

原來就是在德國.格林童話是十九世紀格林兄弟收集日耳曼地區口耳相傳的故事,用文字寫下才出版的.之後廣受歡迎,流傳至今.

當初格林兄弟尋找的是蘊含德意志民族特色的童話和故事,但當這些童話流傳至今.受影響的已經不限於德意志民族了.連我這個從小生長在亞洲的孩子,也對故事的內容,或者其中蘊含的啟示耳熟能詳.甚至在我的夢境中,偶爾也會出現森林,魔法,會講話的動物等等元素.

所以當我們在初秋的黃昏,步行在德國壁畫村的街上的時候,我一直在欣賞壁畫村家家戶戶牆壁上的圖畫。這座村莊稱作奧伯拉瑪高(Oberammergau),以壁畫、木雕、耶穌受難劇而聞名。一走進這個村落,除了典型德國鄉村那種雅緻的氣氛與古樸的木造建築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房子外牆上面的壁畫。那些畫顏色繽紛,裡面的角色表情生動,構圖也很多變。整個調性和這個雅緻的小鎮很搭,給人一種純淨,虔誠,清淨的感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村民開始在房屋牆壁上繪畫各種色彩豐富的畫。大都是描繪宗教主題或者傳統童話故事,久了這個村落就被暱稱為壁畫村。宗教的典故我不熟,但是童話的典故我熟多了。當我看到漢斯與葛麗特,小紅帽,七隻小羊與大野狼這些熟悉的角色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我開心極了,我好像又回到小時候,坐在床邊聽著媽媽拿著故事書講故事。只是今天那些圖畫放大了起來,站立了起來,成為畫在牆上的大型圖畫。我記得以前的我非常喜歡聽故事。聽故事對我來說總有一種特別的魅力,好像世界的祕密就這樣被展現在眼前,而你期待又開心著閱讀著。你覺得閱讀是件快樂的事情。雖然長大的過程中,我往往必須閱讀很多很多資料,閱讀逐漸變成一種讓人感到壓力的苦差事。可是那天黃昏,當我散步在那樣閒散愜意的空間中,清風徐來,夕陽西下,我踏著那石磚小道,越過鮮花,紅瓦與黃牆,數著家家戶戶外面的壁畫,指認著裡面的情節,人物,以及猜測背後的故事的時候,我好像又重新找回那種愉悅的感覺。


那是我好久沒有感受過的輕鬆與愜意。


同樣好久沒有感受過的,是我在來到壁畫前的前一站,抵達威斯教堂時的感動。


威斯教堂是1983年被列為世界遺產的,他是一棟洛可可式的建築,紅瓦黃牆的矗立在巴伐利亞草原,遠遠看去就相當有氣勢。走進室內,教堂的建築非常精細典雅,裝飾相當華麗,弧線優美,色彩柔和。圓拱,梁柱,壁畫,每一個元素都精美異常,讓人看了讚嘆不已。


當我踏入教堂的時候,已經六點了。我還來不及驚嘆眼前華麗的建築,我耳朵就傳來一陣好隆重好莊嚴好熟悉的音樂。放眼望去,教堂內每個人都靜靜在沈浸在這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有人低頭禱告,有人陷入沉思。我抬頭看到教堂二樓那華麗精緻的管風琴,在燈光的照耀下顯的神聖而莊嚴。而我突然想起,那悠揚而熟悉的旋律就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快樂頌呀!


原來就是那曾經感動我無數次的偉大音樂,現在在這神聖的空間內演奏著。這是多麼巧合的經驗。我剛剛踏入教堂的時候,根本沒有預料到,快樂頌會在這座世界遺產中等我。我坐了下來,閉上眼睛,讓那雄渾的音樂毫無阻礙的進入我的意識之中。我的頭腦有很多思緒飛奔,卻都總是一閃即逝。慢慢的,那些繁雜的思緒都沈澱了。教堂果然是一種神奇的空間,在管風琴那深厚的琴音的洗滌下,我感覺到一種被溫暖的光籠罩的感覺,覺得分外的安祥與平靜。好像已經被赦免,感動不已。我張開眼睛,看到眼前的壁畫,聖壇,金碧輝煌,竟然產生一種好像作夢的感覺。


是夢,還是真。旅行和生活,那一個比較真實。這或許也是周夢蝶或者蝶夢周等級的問題吧!


不過我確信,只有旅行,我才會這麼容易接觸到驚喜。景物,人情,回憶,交相浸潤,往往會提煉出讓人意想不到的激情。奧伯拉瑪高的壁畫,威斯教堂的快樂頌,都是我這趟旅行值得紀錄的景點。











[ 此帖被minimal在2014-10-23 16:16重新编辑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10 发表于: 2014-10-15
2014 歐陸行 遊記 13.新天鵝堡
13.新天鵝堡


我是在雨天搭著馬車,離開新天鵝堡的.


那天山中小徑兩旁是碧綠的森林, 達達的馬蹄清脆的響起. 帶著我們離開山頂那夢幻般的空間.坐著馬車,我腦中一直回憶剛剛在城堡中看到的風景.然後我突然想到,1886年6月12號,新天鵝堡的建造者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被押解送離新天鵝堡的時候,是不是也搭著馬車行駛過相同的馬路.他是否有料到,他的生命即將在第二天終止.而他的人生將會成為一部讓人嘆息的故事.


在還沒有到達新天鵝堡的時候,我就已經看過這座城堡了.優雅的白色,華麗雕琢的造型,看起來高貴而莊嚴,配上下雪或者楓紅之類的自然背景,會美得更加動人.好像只應該出現在卡通或者神話之中,想不到竟然真的存在於巴伐利亞的山頂上.我現在還清楚的記得,當我們一行人初次走到橫跨在波廊特峽谷上的瑪麗安橋,遠眺新天鵝堡的立面的時候,大家都驚呆了.所有人不約而同地拿起相機捕捉那美麗的畫面.一棟像絕世美女般的白色典雅城堡,孤傲的佇立在綠色山巒之上.黑瓦,白牆,整齊的窗櫺,細瘦的尖塔像天鵝的脖子那樣帶著優美的線條,那樣的高貴脫俗,散發夢幻的氣質.哪怕當時天空正下著雨,沒有人捨得移走相機或者目光,大家驚嘆連連,對這棟如天鵝般的城堡傾心不已。

但城堡並不只有遠觀好看.當我們隨著眾人一步步踏入城堡內部時,我們才一步步感受到那位耽溺的國王為了將自己的幻想重建為真實而付出的努力. 新天鵝堡內的裝飾非常華麗,地毯,壁畫,窗户,列柱廊,製作的都相當精細.不同風格的建築元素彼此共存.繁複而唯美,羅馬式的斗栱,拜占庭式的圓頂, 哥德式的起居室, 讓人看了目不暇給.堡內甚至還有人工鐘乳石洞,小瀑布與水池.此堡名字稱作新天鵝堡,據說是路德維希二世要把小時候聽到的天鵝武士的傳說化為真實.所以堡內到處裝飾有天鵝的日常用品、幃帳、壁畫,就連盥洗室的自來水水龍頭,也裝飾著天鵝形狀。路德維希二世最崇拜理查華格納,所以華格納的元素使用的也很多,崔斯坦與易索德,羅恩格林, 紐倫堡的名歌手,唐懷瑟, 巴西法爾都以壁畫型式融入在堡內的空間中.當我走過不同的壁畫,腦中不禁就浮現不同的音樂.一股中世紀的夢幻情調,盈滿著整個古堡的空間.讓行走在內的遊客感受到浪漫,以及些許的不真實.


是的.不真實.因為這座充盈著幻想氣味的城堡.並不是真正建在城堡的年代.他跟萊茵河上那些具有真實武裝用途的城堡是不同的.十九世紀,火砲早就發明了.城堡早就失去了他們歷史上防禦的價值.而不再是國家需要致力建築的工事.路德維希二世不是為了防備的需要才建築城堡.他的動機完全只是為了滿足心中對美的渴望.那浪漫的中世紀神話,那氾濫的華格納意象,那精雕細琢的好像不應該出現在人間的美麗,那孤絕的佇立在山峰頂端,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姿態,在在顯示國王的心不在人間,不在此時此地,而在想像的世界,在天上.對國王來說.真實的人間是醜陋的,讓人想逃避的,甚至是必須懺悔的空間.他厭倦首都慕尼黑的紛紛擾擾,寧願躲到這種遺世獨立的古堡中.在這座古堡,沒有喋喋不休的群臣,只有他最傾心的美,流洩在空間的每個角落.


多麼耽溺,多麼任性的人呀!這個人如果不是國王,這麼不顧現實的結果可能只是過一個失敗的人生罷了.可是當他是國王,當他擁有將這麼不切實際的美夢成真的權力的時候,這種耽溺卻可能讓他的生命走向一個更危險的結局。果然歷史告訴我們,巴伐利亞王國的臣子受不了國王這麼揮霍無度的蓋城堡.終於發動政變,以精神失常且已經無法處理公務為由,在1886年6月12號於新天鵝堡將路德維希二世逮捕,送到慕尼黑南郊的貝爾格的一座城堡軟禁.

隔天,國王就被發現死在貝爾格附近的湖泊之中,享年41歲。



這個悲劇的結局,讓我在參觀新天鵝堡的陳設與建築的時候,不斷驚嘆之餘,內心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唏噓。路德維希二世的個性並不殘暴,他浪漫,耽溺,對美執著,對於崇拜的音樂家可以毫無保留的支持。他獲得很多鄉民的喜愛。他統治期間,巴伐利亞遠離戰爭保持著和平的狀態。不像同時期的普魯士戰火四起。這種個性讓他可以不顧現實的在人間打造他的幻夢,但也是這種個性,讓他被指控為精神失常,甚至遭逢英年早逝的命運。


過度耽溺,可以算一種失常嗎?誰沒有耽溺過?我們每個人內心或多或少總有被美感動的經驗。不論這種美是來自藝術還是來自愛,大家都很喜歡沈醉的感覺。但這種耽溺要多深,才不致於被當作是病態。當我們天生的稟賦和我們角色的要求差距太大的時候,改造自己來適應世界是否就是唯一正確的答案。沒有路德維希二世的偏執,歷史上就少了一個曲折的故事,少了這麼夢幻的城堡,以及像圖騰那樣唯美不真實的空間,而可能只是多了一個平凡到我們連名字都難以記住的國王而已。


在雨中的馬車內,我看著四周碧綠的風景,以及遠方漸行漸遠的白色城堡。巴伐利亞的山林依舊這麼秀麗,但我心中卻帶著矛盾,我不知道我應該羨慕這個國王,還是應該哀嘆現實的殘酷。我知道我自己永遠也不可能過得那麼耽溺。可是有時候我不禁也想,能不顧一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把生命投入在自己最崇敬的價值中,其實也是一種勇敢吧!


我並不勇敢。可是我也希望我能在我的世界中,建構出一個可以讓我安全耽溺的空間。像新天鵝堡那麼美,但又不需要支付到生命這麼龐大的代價。


這大概是我在與這瑰麗絕世的古堡邂逅後,最後的感悟。
















[ 此帖被minimal在2014-10-23 16:44重新编辑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09 发表于: 2014-10-14
海德堡不错,号称德国最美之处,哲人之路可以走走。
只看该作者 208 发表于: 2014-10-14
回 papa 的帖子
papa:
又看了一遍,接着看,继续~~~
文笔好赞,看上去很细致,台湾国文教育出来的作文水准,确实很耐看。加油,期待更多作品~~~


呵呵!謝謝papa君的肯定與欣賞

我最喜歡有讀者可以跟我交流了。

目前我已經寫了12篇..這次遊記預計要寫16篇.

剩下4篇我會盡快趕完

在旅行的感動還沒有被時間沖掉之前留下紀錄.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07 发表于: 2014-10-14
2014 歐陸行 遊記  12.大湖中的花園島
12.大湖中的花園島


波登湖是位於瑞士奧地利德國三國交界處的大湖,由三國共同管理。湖的北岸屬於德國,東南岸是奧地利,西南岸則是瑞士。她是德語區最大的淡水湖,湖水周圍的景色相當秀麗。

那一天,我是從湖的北岸接近這座湖的。那時候我剛剛跨過國界,離開瑞士進入德國境內。那是一個晴朗的黃昏,氣候涼爽,空氣中隱約帶有青草的味道。我們巴士抵達湖畔的時候,太陽已稍微偏西了。雖然九月還是初秋,太陽下山的時間仍然比較晚。可是當我們一群人進入湖畔的時候,導遊還是提醒我們,大概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遊歷。

我們要遊歷的地方,稱作美瑙島( Mainau)。是一個位在波登湖中的小島,和陸地只依憑著一座長橋相連。這個島位在湖的北岸,屬於德國。據說這是一座花園島,上面栽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花卉。萬紫千紅好不漂亮。當我踩著長橋過去的時候,我就在想,到底是怎樣的一座花園呢?

我才踏入這座花園。門口就有一尊由鮮花佈置成的超級大笑臉對我們們微笑。那歡樂的臉似乎預告了這座花園的基調,是歡愉而快樂的。果然當我一步步走入花園深處,我簡直遺忘了現在是秋天。因為島上的花園,滿滿開著一叢又一叢的花,說是春意盎然一點也不為過。我不是花卉的專家,大概只能依稀認出水仙鬱金香玫瑰蘭花與菊花。但是我很清楚的知道,走在花園內,視覺與嗅覺都可以感到上乘的享受。各種鮮花,一叢叢展現在眼前。花形美麗而嬌豔,色彩飽滿,繽紛。有紅,有紫,有鮮黃,有亮橘,你還沒走近,就聞到淡淡的香味撲鼻而來。那花香輕輕柔柔的飄入你的頭腦,好像也無形中飄入你的記憶,喚醒你想起以前曾經走入花園,走入滿園的鮮花中的感覺。你會想起那種清新,那種溫柔,那種彷彿被世界輕輕的擁抱著的幸福感。你會領悟到,雖然這個世界有很多兇暴的人,有很多殘酷的事情,可是不可否認,我們的確也真的承受過許多美,許多善意,許多讓我們多年後想起來都會感動的溫柔。

我慢慢呼吸著,迎著花香與晚風而走。當我走到島嶼的深處,眼前出現一道優美的歐式庭園,佈置著噴泉,流水,階梯,迴廊以及奼紫嫣紅的眾花。庭園後的森森林木中間,藏著一座鵝黃的宮殿與教堂,那是屬於這座島嶼的主人,貝恩納道特伯爵的宮殿。原來這位貝恩納道特伯爵是位瑞典爵士,1932年因戀上平民女子,放棄王位繼承,前往溫暖宜人的波登湖邊買下了美瑙島。貝恩納道特伯爵酷愛園藝,在島主近70年悉心照料下,美瑙島栽滿奇花異草,成為今天這樣的世外桃源。也才有今天讓我這麼經驗,彷彿世外桃源的空間。


離開了那位痴心伯爵的宅底。我踱步穿越了幽靜雅緻的綠色林道,來到波登湖邊。波登湖是廣闊的大湖,湖面平坦而明亮,從岸邊幾乎望不到對岸。湖畔栽有依依楊柳,晚風吹來,夕陽照下,顯的格外詩情畫意。我站在秋天的湖畔,想著剛剛匆促看過的一切,花海,森林,癡情的伯爵,以及眼前的秋水長天。我總有一種闖入夢境的感覺。能在這樣的黃昏,這樣遙遠的異國,走入這樣的空間,完全超出我原先期待的美,讓我感到分外感動。我閉上眼睛,輕輕呼吸著,我希望能把此刻這樣的感覺記住。很多年後,就算我遭遇到人生必經的坎坷,我會希望我可以記起,我曾經在這樣的地方,被滿園的花香,被一段段溫柔的故事,被這寧靜的秋水,靜靜的擁抱過。












[ 此帖被minimal在2014-10-23 16:14重新编辑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06 发表于: 2014-10-14
又看了一遍,接着看,继续~~~
文笔好赞,看上去很细致,台湾国文教育出来的作文水准,确实很耐看。加油,期待更多作品~~~
[ 此帖被papa在2014-10-14 00:36重新编辑 ]
国之兴也, 其荣非他人所得攘; 国之亡也, 其辱非他人所得代。
只看该作者 205 发表于: 2014-10-13
2014 歐陸行 遊記  11.雪山
11.雪山


當我在鐵力士山頂的時候,我的身體被三片氣勢雄渾的巨大色塊所包圍。


當時天空晴朗,一整片溫柔,澄淨,沒有瑕疵的深藍。覆蓋在頭頂。天空中有雲。密密聚集著,奔騰著,漂浮不定。棲息在天空的蔚藍與白雪中間,時時刻刻都在變換形狀,變換質地。


然後地面是雪。全部都是。無垠的雪白。撲滿了整個視野的下半。雪的白和雲的白是不同的。後者是飄逸的,前者是密實的,但都同樣廣大深邃,可以包圍你。身處這白與藍的世界中,有種超現實的感覺。視覺的顏色減到最低。放眼望去,只見深黑的岩石與安靜的雪地間雜著。雪地的表面光滑,岩石的表面粗糙,但同樣的孤絕,同樣嚴峻。在這裡,你看不到植物,也看不到動物。雖然陽光很亮,但空氣很冷,呼吸都會引致一陣白煙。你可以聽到風的呼號聲。你隱約覺得,你好像來到一片文明起始前的蠻荒大地,你很清楚知道,你是個入侵者,是個遊客,你的凝視不屬於這裡。


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緩緩踏入雪地的。剛走出塔樓的時候,周遭很多遊客。看到雪,大家都興奮著叫著,跑著,拿起相機猛拍。我身處在喧囂的人群中,還覺得很安全,這裡是人間,是我熟悉的空間。我開心,但不害怕。我在雪地越走越深,搭上Ice Flyer纜車,越過山丘,抵達另外一個山嶺上。我知道我正在走向一個神秘的世界。那個世界好美,雪地是如此的柔和,潔白,安靜,掩蓋了世界的一切。好像所有曾經激動的事情都可以安靜的沉睡在這樣的天地裡。純粹的白,藍,以及黑,將空間點綴的奇幻又迷離。世界就是如此的單純,卻又這麼美。那裡的空氣清潔而寒冷,每次深深呼一口氣,都會覺得胸口涼涼的。你站著凝視這樣的大地,會有點懷疑,這是夢還是真實的。你會慢慢覺得,所有的情緒都被凍住,不再奔騰。不再瀰漫。然後你好像發現瑣碎的情緒如塵埃落盡之後,有一雙清明的眼睛,陪著你觀看世界。觀看這寧靜的世界。


但是這寧靜很快被打破了。不遠處的斜坡上,傳來嘻笑的聲音。斜坡上有人在玩雪盆和雪橇。原來在雪地也可以玩得這麼瘋狂呀!我逛了過去,興高采烈的加入玩耍的陣容中。我拉起一個雪盆,躺進去,讓工作人員把我推入斜坡。然後雪盆就以飛快的速度往下爬,邊滑還邊自轉。在下滑的時候,眼睛只看到藍色的天空和白色的雪牆在轉。好超現實的經驗。我整個人嚇的放聲大叫,好久沒有叫得這麼盡興了。當雪盆停在斜坡下方的時候,我意猶未盡的摸著我劇烈起伏的胸口以及猛烈跳動的心臟,覺得振奮不已。我很快爬上山坡繼續玩雪橇。當我騎著雪橇往斜坡下滑的時候,速度好快,好刺激。我驚恐地看著斜坡,本來想忍,後來還是忍不住大叫起來。一直叫到我划到斜坡底部,整個人褲子外套都沾滿白雪為止。


我從來沒有想過這麼優雅潔白的雪地也可以是這麼振奮的遊樂場。正當我再次爬上斜坡頂端想再刺激一下的時候。一陣大霧襲來。能見度驟然下降,我發現我突然被大霧鎖在這山頂孤絕的空間中,世界變成白茫茫的一片,本來近在咫尺的夥伴突然間看不到了。我不敢亂動。蹲下,卻只摸到寒冷堅硬的白雪。寒風驟起,聽得到怒號的聲音,冰冷的觸感入侵我縮在厚重外衣下的肌膚。我心中莫名地升起一種孤獨的感覺,彷彿被世界遺棄,被關在這種荒涼的山頂。第一次,我在雪山上感覺到恐懼。剛剛還充滿歡笑的空間,瞬間變成渾沌陌生,好像隱藏著看不到的危險。我開始懷念人間,那複雜瑣碎卻也安全的世界。然後我才驚覺,原來我離開山腳下的世界才不過幾小時而已。


才離開幾小時就開始想念,我果然被人類的世界豢養的太久了。我苦笑的想道。本來我還以為我多堅強呢!


一陣風吹來,大霧慢慢散去。那寧靜優雅的雪景又重新展現在眼前。路出現了,夥伴也出現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卻已經沒有繼續遊玩的興致。我走回ice skyer纜車站,搭著纜車往人間走去。纜車站附近正好沒有人,我隻身搭上纜車,穿越鐵力士山荒涼的山谷。Ice skyer是那種雙腳懸空的纜車,本來我以為一個人搭乘會很可怕。可是當纜車真正開動。當眼前那崎嶇的岩層,潔淨的白雪,以及迷濛的雲霧依序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我卻神奇的沒有感到害怕。在那短短幾分鐘內,我得到一種非常難得的視野,從空中,俯瞰這罕無人煙的荒原。巨大的色塊,零散的切割了我的視野。每一秒的變動都像是一幅巨大的畫。大地的冷冽,狂暴與無情是如此讓人畏懼,卻又這麼美。而我今天不是在電視機前面或者電腦前面看著這些。我是在纜車上,用我的肉眼,直接迎接這一切。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享受這一刻的孤寂與寒冷。我讓所有感動沒有阻礙的塞滿我的情緒。我努力記著,努力拍照,想把這裡的一切在記憶中留下來。那一刻,我驀然覺得平常的生活被太多瑣碎無意義的小事情佔滿了。這多可惜。這個世界真的存在著,比那些事情更美更深邃的空間。只是我常常沒有看到而已。


其實我整天關注的事情只是這個世界非常狹小的一部份。不是嗎?


至少,來過這裡之後,我可以提醒我自己,世界還很大。我真的可以不必要太在意,某些微小的順境與逆境。


下了iceskyer纜車。肚子有點餓了。我打開背包拿起麵包來啃。補充點熱量,對抗寒冷。雖然服務區有餐廳,但我不想浪費時間提早回到人間。好不容易來到這寒冷的雪山。我希望能多看一點,多感受一點這種孤絕的味道。我走過高山的步道,走過冰洞。一步一步又重新回到那安全,溫暖,有著凡人生活一切所需的現代世界。一直到集合時間前的最後一刻,我都徘徊在雪地,捨不得離開。最後還是真的快趕不上下山纜車,我才匆匆忙忙的搭車離去。


我不是生活在北國的人,我也很少有接觸到雪的經驗。所以每次碰到雪,對我來說都是非常難忘的回憶。對我來說,走過雪山,是一種人生的隱喻。那種交雜著歡笑,危險與孤寂的旅程,就好像去經歷人生必定會有的諸多瑣事。當下可能七上八下,但是千帆過盡之後,我們終究會找到屬於我們的感動與意義。那些感動,只屬於我們,別人的眼睛看不到,沒有走過雪山的我也不會感受到的,不但開拓了我們的視野,也是讓我們成為現在的我們,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重要原因。

















[ 此帖被minimal在2014-10-23 16:13重新编辑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04 发表于: 2014-10-09
2014 歐陸行 遊記 10.阿爾卑斯山腳下
10.阿爾卑斯山腳下


阿爾卑斯山有兩種表情,一種是溫柔的表情。無邊的綠意,從視野的邊緣傾瀉下來。鮮嫩的綠草坪撲滿了你的眼簾,也平息了你內心的浮躁。在翠綠的底色上,偶爾有白雲飄過,偶爾有深綠的樹叢分佈,偶爾有黑色或者紅棕色的尖頂小屋溫馴地佇立著。遠遠望去,像積木一樣星羅棋布的分佈在綠野之間。灰色的道路,像是綠色拼布中的縫線,把各種美麗的色塊縫在一起。如果加上碧綠的河水流過,有時如鏡般清澈,有時又泛著粼粼波光,整個景象更是充滿靈氣,那種富饒溫暖的景象,寧靜而生機盎然,就好像一貼良藥,當你靜靜俯視,彷彿就可以洗清你的眼睛,肺,以及心。讓你可以沈澱常年堆積在胸口的塊壘,連呼吸都變得輕盈起來。

從Interlaken到Grindelwalt,我一直沉醉在這樣的氣氛中。和緩的山巒,如詩如畫的氣氛。空氣清新,視野碧綠一片。Interlaken的草原上有遊客在玩飛行傘。看到那些人自由的翱翔在這樣的天地中,如此的自由奔放,讓我看了好生羨慕,也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像鳥一樣,恣意飛翔在這樣平靜優美的天地中。


當巴士抵達Grindelewalt的時候。我看到阿爾卑斯山的另外一種表情。Grindelewalt的海拔已經有1,034 m 了,當我抵達那富麗堂皇的旅館,走出大廳時,我抬頭往山頂看,在林線以上的高峰,只看到裸露的岩層,已經不是綠色了。高山上的岩峰,不是黑色的堅硬岩石,就是茫茫的白雪。高山溫度低,我遠遠望著山頂的嚴峻世界,感受到一種粗獷與蒼茫。山嵐漂浮在山巔,月光若隱若現,讓山頂的景色顯的更加迷離而朦朧,充滿未知,神秘,以及危險。這是阿爾卑斯山另外一張嚴峻的表情,粗糲,無情,冷漠,卻依然這麼美。我知道阿爾卑斯山頂的原始世界和山腳下那碧綠如茵的溫柔鄉是相當不同的,只是我沒有想到,這兩個世界竟然貼的這麼近,幾乎是比鄰而居。


那天晚上,我居住在Grindelewalt的飯店中。Grindelewalt是一個山中小鎮,也是瑞士人來到阿爾卑斯山旅遊的重鎮。景色非常迷人。從Interlaken有火車可以搭過來。到了Grindelewalt下了火車之後,可以改搭纜車往更高的山上前去。當我坐在飯店那燒著壁爐,精緻華麗的大廳的時候,我邊聽著鋼琴演奏,邊想著,下次如果能來此地,一定要搭纜車往更高的地方走去。


我想看看那種蒼茫無情的高山世界,是怎樣的表情。


睡了一夜,第二天,我在太陽還沒有升起的凌晨起床。摸黑往Grindelewalt的街上走去。我想看看阿爾卑斯上是怎麼甦醒的。想不到才走出旅館,街上雖然冷冷清清的,所有店都還沒有開,但Grindelewalt的火車站已經燈火通明,原來這麼早就有班車抵達。我越過車站,來到一個可以觀賞風景的高原。靜靜的守著。九月的清晨,山上的氣溫還很冷,我拉緊我的外套,靜靜的看著這溫柔又無情的山巒在我眼前醒來。慢慢的,天空的金黃光突破雲層,照在山頂的靄靄白雪上。積雪亮了,嶙峋的岩石也亮了。我首先看到的是阿爾卑斯山嚴峻的表情,充滿大地的力與美,那種崢嶸的岩脈,堅硬得讓人敬畏。我彷彿親眼凝視生命還沒有誕生之前的世界,無情冷酷得讓人心醉。慢慢的,山嵐被陽光蒸融。阿爾卑斯山山腳那柔情似水的碧綠世界又像一幅畫那樣被揭露出來。看著那無邊的綠意,我不自覺的想起葛利格著名的音樂,皮爾•金的清晨。我輕輕哼著那首的清晨的旋律,一股溫熱的熱流從心頭逐漸浮上胸口。我隨著逐漸揚升起的弦樂,看到了天空漸染的美麗,看到朝霞與晨曦,看到了溫暖的陽光在大地撒下金黃,看到美麗的山巒的甦醒,看到了希望的誕生。


我慢慢呼吸,吐著白茫茫的霧氣,在光影的變換中,我細細捕捉所有細節的變化,享受這一剛一柔完全不同的美景。我內心感動不已,暗自慶幸自己能走到這彷彿奇蹟似的空間中。這都是因為阿爾卑斯山,一座神奇又絕美的山脈。


我想我會永遠記得我這一天在Grindelewalt看著阿爾卑斯山醒過來的早晨。














[ 此帖被minimal在2014-10-23 16:12重新编辑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03 发表于: 2014-10-07
2014 歐陸行 遊記 9.黃金列車
9.黃金列車


當我踏入琉森火車站的時候,我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寬敞的棚子,下面有好多月台,每輛月台旁都停著不同的火車。各種可愛的火車頭,一個一個展示在我眼前。我興奮極了,簡直差一點跳了起來。身為鐵道迷,來到這個場合就好像就好像飢餓的小孩被帶至糖果屋那樣,我在人來人往的車站內,奮不顧身地穿梭在每一個月台邊,一個一個拍照,流連忘返。看到團員還露出難得孩子氣的笑容驚訝的說,哇!好多火車呀!這麼開心的結果就是差一點迷路在人潮中。幸好後來總算找到了導遊,被帶至第12月台,我們的黃金列車前。黃金列車的外型是非常帥氣的紅白塗裝,窗戶非常大,方便乘客瀏覽窗外的美景。車邊用紅底白字漆著Luzern-Interlaken Express。走進車廂,車廂內的裝潢簡單雅緻,椅子是黑色的,看起來乾淨整潔,給人一種很休閒的感覺。

我很快的找到一個位置。把相機拿出來。把眼神對準窗外,準備迎接這素有盛名的阿爾卑斯山景。

列車開動了。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好像一場慎重的儀式即將展開。

我們很快的就離開了琉森市區,當阿爾卑斯山那典型的碧綠原野,如畫般徐徐地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大家都陷入一種恍神沉醉的狀態,唯一的反射就是拿起相機來猛拍。

首先是綠色,無邊的綠色,飽滿而鮮嫩的綠,充滿生機而讓人振奮的綠色,化成綠草坪,從山頂流洩下來,盈滿了整個視野。那麼柔和,那麼整齊,那麼豐盛,彷彿要從眼前滋生到心頭上,讓人覺得安祥而平靜。在遠方的山腰上,則是點綴著一叢叢用深綠畫成的蔥鬱森林。片片的卷雲,依附在山腰上,時而奔騰,時而舒捲,渲染出千姿百態的形狀,讓安靜的景緻多了好多變化。近方的綠色大地上,偶爾會間雜著幾戶人家,一色黑瓦紅牆的古樸房子,看起來樸拙又可愛。成群的牛羊,悠閒的散步在這無邊無際的綠野中,彷彿不知道紅塵苦難為何物。此情此景,讓人聯想到伊甸園,聯想到桃花源,聯想到畫家構思出來的田園畫,那麼無憂,那麼愜意,讓人看了心曠神怡,沈積在胸口的鬱悶也慢慢被這樣的綠意給消融了。整個人好像都清爽了起來。

當火車駛過湖邊的時候,窗外的景色又變得更加輕盈。阿爾卑斯山的湖水是綠色的,碧水如鏡,在日光照耀下,映出波光粼粼。雲影漂浮在水面上,染出深淺不一的神韻。時而像天鵝那樣優雅,時而像霧夜那樣迷濛,本來就靈氣逼人的風景,加上水的映襯,顯的更加柔美而雅緻。火車的窗好像是舞台,讓我們看到一幕幕如詩如畫的景緻。自然是最高明的舞台設計師,簡單的幾個元素,綠水,白雲,青山,就塑造出一幕幕讓人如癡如醉的意境。大家都看呆了,我甚至忘了按下快門。我像小孩子一樣一直睜大眼睛注視著窗外,貪婪著看著,一秒鐘也不願意把視線別開。


我們的列車,就這樣一路被美景圍繞。繞過一個又一個湖泊,一座又一座綠色的山峰。一直繞了一個多小時,才抵達終點站,Interlaken。這個位於兩座湖泊間的山中小鎮。


當列車停在月台上,導遊宣佈大家應該下車的時候。坐在座位上的我,感到一陣暈眩。我掙扎的站了起來,卻總還有一點意猶未盡的感覺。我覺得我好像做了一趟神秘的美夢,雖然時間不短,卻永遠覺得不夠。雖然我知道,夢終究會醒的,而旅程必須繼續。可是我視網膜上被塗上的綠色卻沒有這麼容易褪去。所以我用力告訴我自己,別遺憾,當我擁有作夢的能力,只有有機會,我還是可以重新回到那如畫的夢境之中。美帶給人的感動不應該是沒有限制的耽溺,而是應該讓人更加珍惜那種可以感動的能力。


於是我背起背包,下車走下月台。往旅行下一站前進。



















[ 此帖被minimal在2014-10-23 16:35重新编辑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02 发表于: 2014-10-06
2014 歐陸行 遊記 8.琉森湖畔的木橋
8.琉森湖畔的木橋


瑞士雖然是一個內陸國家,許多城市卻都建在湖畔。蘇黎世位在蘇黎世湖畔,日內瓦依著日內瓦湖,琉森旁也有一座浩瀚秀麗的琉森湖。我向來喜歡有水的城市,水總是可以讓城市顯的更清澈,更有靈氣。琉森市區有一條羅伊斯河流過,河上有一條建造於1333年的木橋,叫卡貝爾橋,至今已經快800年了。此橋由木板建成,上有蓋頂,整條橋呈現紅棕色,有如一條水上長廊。這條廊橋歐洲現存最古老的木橋,橋內的橫樑上鑲著一幅幅圖畫,描繪十七世紀時琉森的故事。行人過橋的時候,半路行經一座六角形水塔,有尖聳的褐色屋頂以及淺色的塔柱,看起來相當古樸。木橋和水塔是琉森最著名的標誌。


琉森的老城區就分佈在卡貝爾橋兩側的街區。這裡的巷道鋪上石磚,街道不寬,很適合徒步行走。街道兩旁的建築多半是紅瓦白牆的古典造型,顯的華麗而雅緻。牆壁上常常可以看到許多繽紛的壁畫,加上廣場,雕像,湖面吹來的微風,還有窗口處處佈滿的鮮花,整個老街區的空間讓人覺得非常悠閒而舒適。這裡的遊客非常多,各色國際精品幾乎都在這裡設有商店。有些店裝飾的非常奢華,簡直像宮殿一樣,裡面販賣著高單價的名錶。我徒步經過,發現有許多東方臉孔的客人在裡面。聽口音,說的是中文,但不像台灣的。原來那些遊客多半來自中國,以慷慨出名。中國遊客在瑞士的高消費力,已經讓瑞士人學習到應該聘請會講中文的店員或者擺設中文簡介來增加生意。我走了進去,看到許多中國遊客受到店家非常殷勤的接待。他們一件一件的挑選他們中意的名錶,一點也不會因為標價上面的驚人數字而稍皺眉頭。這種豪爽的購買力讓我嘆為觀止。我隨手逛了一圈,每一只精細名錶的價錢都如此高不可攀,我實在沒有辦法買的下手,只好黯然離開。


但是對我來說,消費的魅力永遠比不上走進一個詩意美麗的空間那樣讓我著迷。我徒步沿著羅伊斯河走,繞過那神秘可愛的窄街,壁畫,廣場,雕像與鐘樓,踏上卡貝爾橋,就好像踏入那800年前就存在的空間。橋上的空間相當明亮,抬頭就可以看到歷史的圖畫。湖上的微風吹來,涼而不冷。五顏六色的鮮花讓視野變得更加柔軟而俏麗。橋下的湖畔,兩三隻天鵝優雅的游過。我倚著橋望著遠方的青山,橋下的碧水,還有兩旁街區那有如童話般夢幻典雅的教堂與房屋,總覺得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好像無意中踏入一場軟綿綿的夢中。


但是琉森的景物不是只有這些夢幻雅緻的老街道而已。在老街區旁的一個小山區,有一座獅子廣場。獅子廣場的公園中有一座丹麥雕刻家伯特爾·托伐爾德森製作的垂死獅子像。此雕像刻畫一隻受傷獅子,紀念在法國大革命時在巴黎杜樂麗宮犧牲的850名瑞士僱傭兵馬克·吐溫稱這隻獅子為世界上最讓人悲傷和感動的一塊石頭。我可以理解馬克吐溫為何會這麼說,當我一看到那幅雕像,就被那哀傷痛苦的表情給迷住了。明明是一隻壯碩勇猛的雄獅,卻傷痕累累的倒在地上,充滿無奈與憂傷。牠背上還插著一隻斷箭,牠前腳還撲著一塊盾牌,可是他已經沒有力量繼續捍衛牠想捍衛的人了。這種充滿象徵意含的姿態,讓人哀傷而動容。這是一個悲劇英雄的隱喻,用來紀念恪守職責,為了保護法國王室而死的瑞士人。


雖然法國大革命中,王室代表的是保守反動的那一方。他們的覆滅乃歷史的必然,去捍衛他們顯的有點不識時務。可是我一直覺得,人之所以是人,不是機器或者程式,有部份的原因就在於,有的時候我們的行為不是經由仔細的算計才決定的。當人類遵守某些抽象的信念,到了不顧自身安危的地步,那種超越性的人格始終會讓人敬佩。而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也會超越一時的人間紛擾而成為讓後人緬懷的崇高意象。一如琉森這隻受傷的獅子帶給無數後人的感動。


離開卡貝爾橋,我往琉森火車站走去,下一段旅程快開始,我即將和這個美麗優雅的小城道別。下次若有緣再來,也不知何年何月了。在踏入火車站之前,我回首最後看了一眼卡貝爾橋上的紅色水塔,呼吸了一口琉森暖暖又濕濕的空氣,微笑著揮手和他道別,然後轉身,踏入琉森火車站的入口處。














[ 此帖被minimal在2014-10-23 16:34重新编辑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只看该作者 201 发表于: 2014-10-06
2014 歐陸行 遊記 7.走入雨中的蘇黎世
7.走入雨中的蘇黎世

當我抵達蘇黎世的時候,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我下了車,撐起傘,想看清楚這個瑞士最大城市。但大風颳起,把傘吹花了。我們一行人狼狽地躲到商店裡面。寒意襲來,我看著蘇黎世的街頭,城市的街景在雨中顯的堅硬而冷清,顏色不多,就算有,也是缺少溫度的淡色系。行人多半穿著西裝,面無表情,匆促的走著。蘇黎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種拘謹冷漠的表情。

好不容易,過了幾分鐘。雨小了,慢慢停了。我們一行人離開躲雨的商店。開始在蘇黎世的街道上漫遊。蘇黎世市區位在蘇黎世湖畔,利馬特河像一條深藍的腰帶,從蘇黎世湖流出來,穿越蘇黎世,最後注入阿勒河中。沿著利馬特河兩岸,就是蘇黎世舊城區主要的街道。這裡兩旁佇立著許多古典厚重的建築。房屋樣式簡樸優美,風格統一。沒有花俏的顏色與造型,但整個空間卻讓人覺得乾淨而雅緻。許多宏偉的大教堂彼此距離都不遠,蘇黎世大教堂的雙塔,聖母大教堂的綠色尖塔,以及聖彼得教堂的鐘面格外搶眼,幾乎在城市每個角落都看得到。蘇黎世的人不管開車,走路,都顯著相當沉穩以及安靜。乍看之下不容易看到什麼熱情,彷彿有點距離感。但也因為這樣,這裡也就少了東京,台北,紐約,上海這種大城市總是揮之不去的喧囂和浮誇。走在舊城區街頭,你很難相信這裡會是一個國家的第一大城。這裡的空間未免顯的太安靜。就好像一個太有教養的女孩,你不容易看清楚她真正在想些什麼。

隨著導遊的步伐,我們來到利馬特河一個稱作林登霍夫的小山丘。導遊說,這裡可以看到最美的蘇黎世。我慢慢的爬上了這座小山丘,迎面而來的是一片栽滿菩提樹的樹林。那個時候雨剛停,空氣清新,帶著微微的甜意。茂密的菩提樹,綠蔭遮天,地面上撲滿的金黃落葉。好一片詩意的空間。我踏進林登霍夫的菩提林,走到底就是一片瞭望臺,倚著石欄,正好可以遠眺整個蘇黎世的舊城區。一整片古典雅緻的城區,就像畫卷這樣在我們的眼前展開。天空正慢慢放晴,深藍的利馬特河優雅的穿越市區,河上的石橋,像腰帶一樣鑲在河面上。那些宏偉的大教堂像城市的守護神,穩重的肅立在城市的角落。剛剛在街上看到的那內斂的方型建築,從高處望去,竟然有點像積木疊成的童話世界那樣,充滿一種特別的趣味。河畔有大片的綠地,民眾三三兩兩的停留在草地上,讀書,聊天,聽音樂,享受閱讀以及交流的樂趣。整個城市看去是如此的安寧,靜謐,又剛剛被雨洗過,顯的格外乾淨。凝視這樣的空間,好像可以讓人遺忘人間的荒涼與苦悶。不知不覺,剛剛來到蘇黎世被風雨吹趕的狼狽就這樣消散在這一片平靜的菩提樹林裡。

下了林登霍夫,導遊領著大家往餐廳走去。一路上我們行走在蘇黎世繁華的馬路上。藍白斑紋的路面輕軌電車,緩慢而優雅的行走在道路兩旁。莊嚴古典的建築立面,沿著馬路佇立。我們走過噴泉,拱門,還有方方正正的窗格。雨後清涼的黃昏時刻,蘇黎世終於讓我們看到她紙醉金迷的一面,各大國際精品名店,琳琅美目的佔滿火車站前的大街。穿著時髦花俏的貴婦們忙碌的進出各大名店。但我的目標並不是那些名店,我脫隊快走,隻身走到了瑞士全國最大火車站-蘇黎世站。身為鐵道迷,車站絕對是我不能錯過的景點。蘇黎世火車站有一個類似城堡的雄壯立面。一個高聳的大拱門,氣勢非凡。踏入車站內,是個空曠的空間。眾多遊客流動在這個空間中。有街頭表演,有叫賣,有熟悉的喧囂,有眾多不同膚色的遊客穿梭在眼前。諸多月台一列排在眼前,裡面停著通往歐洲各大城市的列車。這是一個非常現代的場景,節奏明快,流動俐落。從一個點,你好像就可以前往全世界。看著那些列車,我真希望下一次我能夠搭著火車,而不是巴士,造訪這座城市。

我想,很多從外地搭火車來蘇黎世的人,他們對蘇黎世的第一眼印象一定跟我不同,火車站附近的空間味道和在老城區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在這裡,我感受到現代大都會的嘈雜與熱鬧。蘇黎世不只是有那種拘謹冷漠的表情。在另外一個角落,她同時也有滾滾紅塵該有的一切喜怒哀樂,七情六慾。一個繁華的城市,本來就會有很多張臉。但蘇黎世不管是矜持清秀的表情,或是熱情舞動的表情,都流露著一種獨特的魅力。知性兼有感性,古典兼有浪漫。

吃完飯,我們走向巴士,準備離開蘇黎世。我在利馬特河畔的石廊上逛著。時間已經晚了,夜幕即將降臨,天空和河水的顏色都變得越來越深。我望著靜靜的河水,想著剛剛幾個小時,在雨中與蘇黎世邂逅的情景。其實我真的滿喜歡這城市淡雅的氣質的,只是行程匆促,轉眼就要離別,有些遺憾。就在這時刻,一隻天鵝,輕輕的從水面飄了過來。那麼安靜,那麼優雅。潔白的羽毛和優美的弧線,讓人看了動心不已。就像這座優雅的城市,總是靜靜的顯現自己獨特的魅力。我向著溫柔的利馬特河,偷偷許下了下次再來訪的約定,然後才在最後一抹夕陽落入地平線之前,踏上巴士,離開了這一座城市。
















[ 此帖被minimal在2014-10-23 16:11重新编辑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