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作者:thirstysun , 发表于2004-06-04 11:06 ,转自金庸茶馆,在此向原作者致敬!原文网址:
http://bbs.jycg.com.cn/showtopic-5530.aspx#中国古代每次改朝换代都要损失大量人口,隋唐之际便是如此,根据史料记载,隋朝统一全国后人口增长迅速,到隋炀帝大业年间人口已达4600万左右,但是唐高祖时期人口仅有1500万,隋末唐初连年征战导致人口锐减三分之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短时间内3000多万人口损失呢?
先看一下隋朝人口的增长情况:
593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时中国人口约为3000万左右。隋朝中国人口增长飞快。隋初隋朝加陈朝有400多万户人家。到大业时,仅30年就增加到800多万户人家。
隋代盛时全国人口(不含少数民族)接近五千万。
按照官方户籍统计,隋文帝受禅之时全国户数不到四百万,几年之后增加到了六七百万,而灭陈之后,全国户数增加到了九百万户。隋朝人口最多时大约4600万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其直接原因是隋文帝统治的加强:
南北朝时期各地隐瞒户口严重,而且各地方志抄录的时候经常抄错字,比如少抄或者多抄个零甚至把数字抄错(如三五混淆),结果全部统计起来,不同时期数字自然有差距。
而隋开皇三年(公元583),文帝下令各州清查户口,发动民人互相检举,户口太大的强令分家单独立户,结果又进账四十四万多人丁,新增人口一百六十四万多。经过文帝这么一折腾,人口统计数字便很接近实际情况了。当然,历代人口统计永远有误差,人口总有出生死亡,统计总有疏漏错抄,但隋代的误差不会高于十分之一这一人口统计允许值。
要考察具体证据可参阅书籍:冻国栋《中国人口史·隋唐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葛剑雄主编)、赵文林等主编《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出版);《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岑仲勉著)、《隋代户数的增长》(作者汪篯)、《隋代户口的几个问题》(作者李德清)、《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作者梁方栋)等;《通典·食货志》、《北齐书》、《周书》、《隋书》以及各地方志等等。
总结各方意见,当时的情况大约是这样的:
经过十六国的破败征战,北朝人口在北魏时期迅猛增长,北魏相当地区人口增长都在三倍以上。魏末人口大量减耗,东西魏交接地带战争残酷而持久,破坏严重,而农民多离开自己的土地依附豪强。与此相应,西魏早期户数大约七八十万,东魏早期户数大约二百七八十万。而北齐灭亡时候,也就是公元577年,整个中国北方户数实际应在六百万左右,人口大约三千多万。而隋开皇九年灭陈之前,隋户数已经有六七百万。陈代是个瘪茄子,经过严重地隐瞒人口和恶劣统治,被隋灭掉的时候仅有五六十万户,仅及隋的零头。
灭陈之后隋代人口大幅增长,仅仅到了隋文帝开皇十二年,隋朝境内就已经出现了“地少而人众”的大难题。在大业五年,户数达到了九百多万,人口四五千万。
隋代人口的增加,除了社会经济的持续上升,官方统计的不断核实严抓,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注意,隋代兵制发生变化,府兵人数得以纳入统计系统。而隋文帝早期奉行节俭,结果导致仓库里粮食装不下,首都和地方的仓库连过道都塞满了粮食,于是下令妇女、奴婢、部曲免税,男子二十二岁才算一丁。据说当年李密打开洛口仓和黎阳仓,聚口百万去吃这些粮食。一直吃到瓦岗寨失败,这些粮食居然都没吃完。
此外,隋唐气温变暖,温度比南朝平均暖和一二度,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水平。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水稻种植技术北魏时期已经被发明,但是南朝始终没有推广,即使气候变暖,南方仍然种植粟——小米,但这种作物又不是很适合南方土地,因此南方人口在隋唐之前始终很少。隋唐之后水稻的种植情况待考。
下面说唐初人口的骤减。
先看数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也就是唐太宗死之前十年,《通典·食货》记载这时候著籍人口也就户三百万。据说武德年间全国户数也就二百万,备考。与隋大业时期相比,仅从账面上,中国人口就减少三分之二。
这个数字当然是有误差的,但决非空穴来风。《通典》、《旧唐书》、《资治通鉴》、《文献通考》都曾反映过。看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从高祖到中宗,官方数据是稳定增长的,决不是说高祖太宗时候人口极少,而国家稳定了人口统计加强了就一下子冒出来很多人口。按照官方数据,直到唐玄宗时期人口才超过隋代。且不论这是否符合实际,但用来反推唐初人口数据还是很有作用的。
此外,隋末人口减少还有一些明显原因。隋代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就在河南、河北和山东,这里的人口占全国一半。而隋末这里又是起义和战争最残酷最频繁的地方,王世充、瓦岗军、窦建德刘黑闼等人都在这里活动。即使在隋朝盛期,这里也是炀帝东征和东巡的基地,严重扰民,严重害民。在唐军残酷地镇压和屠杀了河北农民起义之后,这个曾经是中国人口最密集地区的情况已经是这样的了:
今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崔(上艹下佳)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所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贞观政要·纳柬》选魏征言)。
河南山东本有户272万,贞观时期不足30万,仅及隋代九分之一。即使有误差,恐怕这里的户数也不会超过60万。以上这片地区还没包括遭灾更严重的河北道。《旧唐书》中贞观年间河北道人口仅仅35万户,而同时期隋代高峰期这里有200万户。
同时期,关中一带、江淮一带以及陇右也都严重遭到破坏。有多种材料可以证明。长江以南破坏略小,但是那里人口比重在唐初简直太小。
下面看看通过这些现象我们能够明白什么道理。先说人口怎么会减少这么剧烈?很多人不相信或者说不肯相信人口能够如此骤减现象的真实性。实际上,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人口在短期内一下子减少一半那都是可能的。为什么呢?
饿死一个人,往往一星期时间足矣。可是种庄稼却需要一年或者半年。试想,设若战争发生,战场所在地的农民还能安心种地么?不是躲避战火就是躲避拉丁拉夫,再有死于战火的,这样,只要播种或者耕耘或者收获有一个环节遭到破坏,则颗粒无收矣。颗粒无收,农民就要吃老本。但是隋唐仓廪府库都控制在官府,哪能允许百姓随便开仓?无本可噬,便有饥馑。如果连续几年饥馑,那后果又将如何?
至于说直接屠杀,似乎远远没有破坏农业害死的人多。破坏农业,才是真正的杀手。
然而,历代统治者或者军阀或者起义者,为了打赢战争,是不会顾惜这点的。有余力者自然会照顾本地生产,比如当年朱元璋就把自己的根据地整治得很不错,但他们又会不把敌方土地民人当人看,发动战争不看年节,所到之地也不管是否扰民,缺粮食了在当地抢些粮食也成了理所当然。这种现象绝不是屡试不爽,但是绝对数量应当不少。有这么几次,人民一下子减少一半甚至更多那就变成很自然的事情了。
可见,隋唐之际人口暴减,很有代表意义。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破坏而不是屠杀,而破坏农业的最直接因素是政权更迭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战争。对农业破坏力次之的应该是气候天象的变化、开边战争以及横征暴敛的肆虐等等。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学者们做学问的首要目的是做学问,用自己的努力去搞明白一些事情,而不是某些人所咒骂的那般,更不是那种依照自己的心胸和感情去想象某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