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朝的路(府)与与直隶州,县与散州的区别
元朝的路,多是由金、宋的府、州升置而来,大抵南方三行省(江浙、江西、湖广)的路和宋朝的州府区别不大,因为多是直接升路改置;北方的路往往和金朝差异很大,比如北方的冀宁路,几乎就是金朝的整个河东北路(下辖好几个州),因为北方的路很多都牵扯到蒙古国时期的投下封地、汉人世侯的往事。
元朝的直隶州有个集中分布的现象,一个是在陕西,一个是在腹里。腹里的直隶州,大多是因为元朝初年拆分汉人世侯的时候形成的,比如东平路是严实的地盘,后来拆分出了曹州、濮州、冠州、高唐州、德州等等等,又因为这里边牵扯着五户丝户和投下封地,导致腹里的鲁西地区出现了极为复杂的区划。
陕西那边的问题,则牵扯到一个叫“巩昌总帅府”的历史问题,这个理论上算是世侯问题的遗留。
但整体而言,元代的直隶州可以看做是对路(府)的一种补充和节制。
元代的散州,有两种情况:一则是延续了金末的一种变革——县而优则州。换句话说,如果这个县的人口多、税赋多,亦或者是军事要地,那就会升为州,而这个州的特点就是没有附郭县、隶属于路(府),也就是俗称的散州。这种散州和县的区别就是级别高一些,其他的基本上和县没有区别。
还有第二种情况,就是金宋的某个州,整体打包隶属于隔壁的州府,俗称“带艺投师”,特点是上边有路(府),下边有县。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沿袭了金朝州府的属郡问题,也就是节度州名下还有几个刺史州的设置。所以,路(府)——州——县这种设置,在元朝出现在北方的几率比较大,江浙、江西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