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72阅读
  • 5回复

[自然地理]巢湖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8-03
一、成因
  巢湖流域的地质构造单元位于塔里木一中朝板块和华南一东南亚板块的交汇地带。这两大板块于距今约1.95亿年左右的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会聚,拼合形成了今天的安徽大陆,巢湖流域恰处于这两大板块的分界部位。
  在印支运动以后的燕山运动期间,整个侏锣纪、白垩纪约1.96—0.8亿年巢湖流域以垂直断陷为特征,安徽省的西界到巢湖一带沉积了厚数千米的侏锣白垩系地层。
  喜玛拉雅期,第三纪开始,巢湖一带进一步断陷,沿着一组北东走向和另一组北西走向的断裂、断陷,使大别山北麓的流水在这里受阻,形成断陷湖。大约是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前500——350万年),湖泊面积较大。
  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距今约1.5万年到现在,表现为大量泥沙不断流入湖中,湖水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形成现代的巢湖。
  二、演变
  巢湖形成初期,湖盆下沉趋势显著,表现了岬湾曲折见溺湖岸的特点。现地图上10米等高线即为当时的湖岸轮廓,湖泊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原先在巢湖市(原巢县)城关附近的大沼泽窦湖早已消亡。白湖以及包括无为洲在内的广大滨湖地区,当时亦属巢湖水域。据史料记载,仅宋代以前的200多年间,湖泊面积就缩小了五分之一。原湖湾所在的杭埠河、南淝河、柘皋河及裕溪河的沿湖河口三角洲圩田,在人们未围垦之前为巢湖四大湖湾,后经河川泥沙的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或湖泊滩地。今日的湖盆自然形态已被人类活动所改造,然而在老三角洲圩区的河口仍然不断地生长着的三角洲使湖盆日渐淤浅。据计算每年约有200万立方米泥沙淤积在巢湖。根据现有资料的分析与航空相片解译,从1955—1979年的25年中杭埠河口三角洲围垦区的总面积约有62平方公里。除上述地段外,湖区其它地段的沿岸,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据分析,25年来岸线向湖区推进的最大水平幅度在80至100米左右,平均年发展速度尚不足4米。
  巢湖建闸后使巢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原有广大面积的滩地沉淹湖底,输入泥沙的蓄积增多,加剧了湖盆的淤塞。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8-03
巢湖位于长江水系的下游。湖水主要靠地面迳流补给,流域面积为1293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闸以上9130平方公里,闸以下3808平方公里,集水范围包括合肥,巢湖、肥东,肥西,庐江,舒城、无为等两市五县。灌溉面积达400多万亩。
  沿湖共有河流35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杭埠河、白石天河、派河、南淝河、烔炀河、柘皋河、兆河等。入湖河流呈向心状分布,河流源近流短,区内地势起伏不平,表现为山溪性河流的特性。
  巢湖水系分布很不对称,杭埠河、白石天河、派河、南淝河、烔炀河,柘皋河等主要河全来自西部及北部的山地,其中以杭埠河、白石天河、南淝河为巢湖水系的主流,约占整个巢湖流域面积的70%;南部的河流更短,水量也小,有石山河、谷盛河、兆河、十字河、高林河等。巢湖水系之水从南、西、北三面汇入湖内,然后在巢湖市城关出湖,经裕溪河东南流至裕溪口注入长江。
  一、南淝河
  发源于肥西县长岗乡,经董铺水库、合肥市区、肥东县建华、圩埂、唐小郢、杨墩、三汊河、板桥至施口入巢湖,全长65公里,流域面积1618.5平方公里。其中合肥市芜湖路桥至施口30公里可以通航,是合肥市的唯一水运通道。南淝河大小支流有13条,主要支流有四里河、上板桥河、店埠河、长乐河等。
  二、派河
  发源于肥西县中部周公山,李陵山等丘陵地带,河道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城西桥、上派、中派、下派入巢湖,全长48.9公里,流域面积584.6平方公里。河床上游弯窄流急,下游宽直流缓。枯水季节水深1米,主要支流有苦驴河、梳头河、王老堰河、滚子河、古埂河等,多为季节性河流。上派至河口常年通航。
  三、杭埠河
  属天然河流。源于岳西县主簿园,自西南向东北流经舒城县龙河口、马家河口至将军垱,下经庐江县境广寒桥于王四六渡下(左岸为肥西县),在大潭湾与丰乐河合流,汇新河再入巢湖,全长139公里。流域面积2070平方公里(不包括丰乐河),其中山区1580平方公里,丘陵区330平方公里,圩区160平方公里。沿途支流众多,流入龙河口水库主要有河棚河、晓天河、毛坦厂河及支流;汇入龙河口以下杭埠河的主要有龙潭河、南港河,清水河、马槽河及丰乐河等。
  杭埠河河道80%以上处于山区,水土流失严重,马家河口以上和新街一带,泥沙淤塞几乎与内圩地面相等,河床弯曲,上宽下窄,落差较大,每逢大雨,泄洪不畅。六十年代杭埠河上游兴建了龙河口大型水库,既控制了山洪危害又发展了大面积灌溉。1976年后,下游又进行了整治,增加了泄洪能力。
  四、白石天河
  又名白山河,发源于庐江北部金牛丘陵地带,向东北至三汊河左汇牛首河,再向右拐汇罗埠河,经南灵北注入巢湖,全长57公里,流域面积843平方公里。
  白石天河系天然砂质河流。自高山尖至石头镇36公里称金牛河。石头镇至白山河口21公里称白山河,河道弯曲浅窄,上游泥沙流失严重。
  五、兆河
  属人工河流。原名操河,又称皂河、马尾河,全长13.6公里。清李恩缓《巢湖志·河汊》载;皂河在巢县马尾河内,相通可十数里,为曹操所开,水入巢。抗日战争期间,驻守皖中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第七师曾组织力量在原基础上开挖过一次,没竣工,中间龙头凹长100米的高岗未挖。1953年春经长江水利委员会区域规划处设计,由省公安厅及巢县、庐江两县抽调人员在巢县(现巢湖市)沐集乡设立“兆河工程指挥部”。两县动员民工12500名,公安厅调劳改犯3000名,从1952年12月21日动工,到1953年3月31日完成。全线工程长度14500米。至此巢湖与白湖勾通,并连接塘串河,形成统一水系。塘串河兆河一流域面积550平方公里。
  六、柘皋河
  唐宋时名石梁河,后随柘皋镇兴盛而改称柘皋河。源于桴槎山东雒,流经柘皋镇,至河口村入巢湖,全长37公里,属平原河流,沿线有夏阁河、中垾河汇入,流域面积540平方公里。
  七,裕溪河
  又名运漕河,古称濡须水。西起巢湖东口门,东南至裕溪口入长江,全长77公里,是巢湖唯一的通江河流。沿途有清溪河、西河等较大支流,流域面积3808平方公里。
我已开通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2611437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8-04
巢湖至今还很原始,船只很少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8-04
三国时期,为沟通江淮之间的运输,魏国在江北开凿和疏理出了一条运河——巢肥运河。这条运河既是物资运输通道,更是军事要冲。魏、吴交兵,双方水师多在巢肥运河一线进行争夺战。仅《通鉴》记载发生于巢肥运河沿线及其近旁的战役,即达22次之多。巢肥运河的走向,在东关至合肥段,与现今的航道走向基本一致。现在的巢湖正常淹没线以下,仍有一条断断续续的河沟,这正是历史留下的遗迹。这条运河,在三国时比大运河还要重要,到西晋时,仍发挥着沟通江淮交通的重要作用,但到东晋南北朝时期,巢肥运河虽可通航,但已趋向没落,到隋代开通南北大运河后,巢肥运河才更加没落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8-04
诸葛恪东关筑堤

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谨之子,东吴名臣,曾任太子太傅。他深通兵法,尤其擅长于利用各种地形条件防御和打击敌人。据《三国志》记载,黄龙二年(公元230年),诸葛恪在现巢湖市东南20公里左右的东关兴建“东兴堤”,以“遏湖水”。建兴元年(公元252年)再次“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侠筑两城”,魏军以七万人之众“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诸葛恪以四万兵力从容应战,大获全胜,振旅而归,被加封为“阳都侯”。

清代地方志记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7月23日,发生了“陷巢州”。诸葛恪两次筑堤的时间正好把所谓“陷巢州”的时间夹在中间。巢湖水进入长江,或江水倒灌,东关是必经之地。东关即濡须口,亦谓之栅江口。左岸有濡须山,右岸七宝山,两山相对,中为石梁相连,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疏通的。诸葛恪筑的堤是封堵式的,就是将裕溪河拦腰截断,长江水不能入,内水也不能出。由于巢湖湖体范围较大,截断了东关口后,当年如果是枯水年份,并不一定产生严重后果。但当遇到内水较大的年份时,“遏湖水”的目的就达到了,必然出现“水漫巢州”的情形。农历七月,正是内水滋生季节,将高程只有不足8米的湖漫滩全部淹没,这是必然的结果。

另外,《三国志》中描述魏国出兵的理由是“吴军入其疆土,耻于受侮”。本来濡须口是两国交界、双方多次争夺的地点,诸葛恪筑堤并不算是进入了魏国,魏国却发了重兵,一定是这座堤坝对魏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8-04
安徽省巢湖水底发现汉代古城遗址
来源:中国青年报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去年年初,考古人员在巢湖北岸唐咀一带发现大量珍贵文物,经过勘查和论证,确认巢湖水下有座古城遗址。消息传出,立即引起轰动。一些专家学者不由得把它与历史上那个曾辉煌一时后又神秘消失的古巢国联系起来。入冬后,随着巢湖水位逐渐下降,水下古遗址再一次露出神秘的面目。2003年1月9日,记者一行踏上了寻访的路程。

    2001年下半年,当地文物爱好者向巢湖市文物管理所提供线索,说巢湖北岸冬季水位下降时河床上总会露出大量的陶片。考古人员闻讯后,立即赶到居巢区唐咀村,发现湖滨大道护坡下,约二三百米长的河床上遍地散落着各种陶片。这些陶片,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同时还有泥质红陶、褐陶、夹砂黑陶及一些硬陶等,陶器上还有各种精美的印纹。

    随着大范围的搜寻,考古人员很快又发现几口有陶制井栏的废水井,其中一井旁还有一棵两人都合抱不过来的古树根。接下来,又找到大批器物,有瓮、盆、缸、罐、坛、釜等生活用品,口沿和底座弧度都比较大。

    面对这一切,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钱玉春激动不已。凭着多年的经验,他推断此处是一个古城遗址。又经一系列调查,结果喜出望外。

    鉴别了老百姓从湖边遗址上捡拾的文物,其中价值较大的有260多件,最早的为新石器时代玉斧,最晚的是王莽时期钱币,而铜钱品种从楚国的蚁鼻钱、到秦半两和汉半两、汉五铢以及王莽时的大布黄千、大泉五十都有发现。陶器、玉器、银器等遗物也十分完整,这是一些以废墟为特征的遗址上所没有的。

    年过七旬的老人说,自己年轻时曾见过古城废墟,看到了许多砖、瓦、石头、墙角、门槛、井栏、旗杆鼓子等,并能大致指出这座城址4个城门的位置。

    2002年11月30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权威专家闻讯也赶到巢湖,经过现场勘察研究,最后确定此处为汉代大型古遗址,考古价值极高。

    巢湖水下古遗址的发现,激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一些人把它与历史上那个神秘的居巢国联系到了一起。

    专家考证,居巢国是殷周时期的重要方国,但由于文献极少,始终有一些难解之迷。在巢湖和合肥一带,民间有“陷巢州,长庐州”的传说,称巢湖水域在古代是一座城市,城内居民因误食东海龙王之子“小白龙”,遭到了龙王的报复,将这座城市沉到了湖底,除了心存善念的焦母,全城人都葬身于一片汹涌的湖水中。

    地质学者们则认为,巢湖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陆地下陷而形成,属于陷落湖,时间在秦汉以前。巢湖早在1.5万年前就已形成,而“陷巢州”要远在其后,距今顶多2000多年。巢湖水下遗址很有可能是在某次突发灾难中沉入湖底的,从目前巢湖及其周边的地理环境来看,地震的可能性最大。由于灾难来的突然,人们来不及将物品带走或转移,城池就被大水吞没。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王心源曾参与过北京老山汉墓遥感考古,日前也赶到这里。根据“水下有遗址,山上就一定有断层”这一考古规律,在湖边龟山上发现了面向巢湖的断层,证明巢湖东部曾发生过一次因地震而引起的地质沉降,使原来陆地降到了水平面以下。而这一沉入水下的地区,恰好就是发现水下遗址的地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