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秦安县五营乡的战国墓葬群,因频频被盗,8月28日,接到秦安县文物局汇报后,省文物局派考古所专家进驻该墓葬群展开发掘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发掘,截至11月初,经过专家对已发掘的三座墓葬出土的一辆豪华车乘及贝币、青铜器、骨头饰品等文物进行鉴定,该墓葬群系战国时期古墓葬,墓葬主人很可能是史书中少有记载的战国晚期戎人一个部落的贵族,该墓葬的发掘对研究戎人的生活史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本报记者11月4日实地踏访得知,该墓葬总占地10万平方米,规模堪比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葬群。
占地10万平方米
规模堪比张家川战国墓
11月4日,记者在王洼村墓葬群看到,由于近日气温骤降,墓葬群前期发掘工作已暂时中止。在墓葬群的一角,几名武警战士牵着一条警犬正在墓区巡逻守卫。3个已开挖的墓葬,除1号墓已回填外,2号墓和3号墓被塑料薄膜遮盖着,发掘痕迹清晰可见。
随后,记者在县文物局一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在王洼村找到此前主持发掘的省考古所几名工作人员。当他们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以文物部门考古报告尚未出来之前不得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为由婉拒了记者采访。避开发掘工作不谈,一名考古人员就墓葬群的规模向记者介绍说:“太可惜了!自8月28日考古队进入该墓地开始主持发掘工作以来,随着发掘时间的推移,我们越发感觉到该古墓葬群被盗墓贼毁坏的程度之剧烈。”
据这名工作人员介绍,两个多月以来,考古队成员经过60余天的艰苦工作,截至目前,共探得该墓葬群有墓葬30座,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就已开挖的3座墓葬出土文物来看,1号墓共发现贝币、青铜器、骨头饰品等80余件,其余文物已被盗一空;2号墓葬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现已出土完整车乘一辆及人骨、马骨以及饰品等文物160余件;3号墓葬,也有佩戴的饰品及马骨、车饰等物,墓内其他文物有待进一步发掘整理。
经过对这些出土文物鉴定,该墓葬群应为战国时期古墓葬,其规模和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葬群相当;墓葬主人应为战国晚期戎人中与马家塬不同的一个部落。据其介绍,由于气候的原因,墓葬发掘工作日前被迫停止,等来年开春后将继续进行。
盗掘行为频发
墓葬群安全过冬成难题
记者随机采访几名武警战士时得知,自8月28日发掘工作开展以来,他们便不分昼夜地承担着墓地的安保工作,吃住都在山上,尽职守责。即使如此,古墓群如何安全过冬仍是县文物部门最操心的事。针对此事,记者采访秦安县文物局赵局长时了解到,年初,县上在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王洼村有墓葬群。5月31日,该地被县上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8月13日,当地警方破获一起盗墓案,当场抓获一批盗墓贼,案发后,民警当场收缴被盗战国时期车马上的装饰品文物80余件,其中完整饰品28件,残件22件,残片39件。随后,县文物局在县公安分局及五营乡政府、派出所的配合下,从当地村民手中收集到在被盗墓中出土的贝币、骨头饰品以及青铜物品等。为了防止古墓再遭破坏,县文物局抽调2名工作人员,墓地辖区五营派出所派民警2名,县公安局刑警队派民警4名,8个人分两组昼夜轮流守候,直至8月28日武警接替守卫任务。现如今,天寒地冻,山上又不通电,守卫人员和墓葬群如何平安过冬是他们现在考虑最多的事。
与此同时,墓区安保工作也是考古工作人员深感担忧的事。一名考古队员说,据初步勘探,墓葬群30座墓葬除少有的几处没有被盗的痕迹外,其他的多多少少都被盗过。因此,到底这个墓葬群现存文物有多大价值目前不得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山上的守卫工作就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如果守,等发掘时发现出土的文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有价值怎么办?反之如果撤离,山上肯定又会出现盗墓贼的身影,地下尚且不明的文物如果有重要价值遭“黑手”又该如何?为了想一个两全之策,他们伤透脑筋。采访结束时,赵局长表示,将尽快将此事向县上领导汇报,无论如何都要将墓葬群的安全守卫工作做细做好!
二号墓发掘出完整车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