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苏联全国人口为179,570,837人,还没有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和许多国家一样,苏联人口在进行战后恢复性的增长。在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当中,俄罗斯占苏联总人口的56.77%,乌克兰占20.48%,白俄罗斯占4.30%;占据前三位,这三国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人口总量基本反映了它们在苏联的实力和地位。
1960年,苏联全国人口为213,779,936人。在1956年,苏联人口恢复到了二战前的最高水平。1950—1960年,苏联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759%,和世界平均水平同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总人口依然占据联盟前两位,分别占55.96%和19.95%,比例略有下降。哈萨克斯坦人口年均增长率为4.078%,高居联盟第一位,一方面该共和国本身就有很高的自然增长率,另一方面俄罗斯族人在这十年间大量移入,在人口总量上哈国超过白俄罗斯,上升到苏联第三位。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的年均增长率也在3%以上,属于高速增长。土库曼斯坦、摩尔多瓦、吉尔吉斯斯坦在2%以上,属于较快的增速。其余各共和国在2%以下,增速较慢,白俄罗斯最低,年均增长率仅为0.563%,人口总量退居联盟第五。总体来说,这十年苏联全国人口都在增长,但亚洲部分明显高于欧洲部分。
1970年,苏联全国人口为242,478,113人。1960—1970年,年均增长率为1.268%,比50年代有所下降,明显慢于世界平均水平。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人口分别占全苏的53.71%和19.48%,比例又略有下降。塔吉克斯坦这十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513%,居联盟第一。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的增速也很快,都在3%以上。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在2%以上,比较快。其余各共和国在2%以下。苏联亚洲部分的人口增长还是明显高于欧洲部分。
1980年,苏联全国人口为265,921,819人。1970—1980年,年均增长率为0.927%,比60年代又有所下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俄罗斯和乌克兰占全联盟的人口比例依然在下降,俄罗斯为52.29%,乌克兰为18.82%。塔吉克斯坦增速继续排第一位,年均增长率为3.045%,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紧随死后,都在2%以上,增长比较快。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总量上升到联盟第三位。其余各共和国增速都在2%以下,乌克兰最慢,仅为0.580%。同样,苏联亚洲部分增速快于欧洲部分。
1990年,苏联全国人口为288,362,951人。1980—1990年,年均增长率为0.813%,比70年代略有减缓,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俄罗斯和乌克兰占全联盟的人口比例持续下降,俄罗斯为51.31%,17.90%。塔吉克斯坦增速依旧排第一,年均为2.887%,比以前略有下降,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也在2%以上,其余各共和国都在2%以下,乌克兰还是垫底,仅为0.310%。苏联亚洲部分还是快于欧洲部分。
1991年,苏联解体了,原先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先后独立。随后,各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局动荡,
经济倒退,人口发展也有很大的变化。2000年,十五个国家总人口为288,853,427人。这十年,全联盟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017%,几乎停滞,远不如世界平均水平。十个共和国人口下降,变成了负增长。爱沙尼亚最慢,年均增长率只有-1.279%。仅有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增速在2%以上,算是比较快的,但比以前也明显下降了。中亚四个共和国和阿塞拜疆人口还在增长。哈萨克斯坦由于有大量俄罗斯族人返回俄罗斯,人口总数有所下降。
2010年,前苏联十五个共和国总人口为,283,328,692人,比十年前略有下降,年均增长率为-0.19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乌克兰最低,为-0.758%。中亚四个斯坦增长最快,但都在2%以下。总人口上,俄罗斯占全联盟的49.20%,降到了一半以下;乌克兰为16.03%,比例始终在下降。这十年,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人移出减少,海外有不少哈萨克人移入,哈国总人口略有增长。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十五个共和国的人口增速比以前几十年普遍大大下降。
二战以来,苏联的人口发展有这样的特点:经济发达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人口增长缓慢;而欠发达的中亚、外高加索三国人口增长很快;摩尔多瓦比较特殊,虽然处于欧洲,但是经济落后,人口增长也比较快。
[ 此帖被honey1860在2010-12-11 00:1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