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02阅读
  • 11回复

[户政]户籍制改革不是农转非,不是城市化(转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1-04
— 本帖被 hunry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07-11) —
户籍制改革不是农转非,不是城市

作者:路英杰  

  中新网6月9日电,广东省出台新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工通过积分制及其随迁人员通过积分制入户城镇、融入城镇。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不断有高官对户籍制发表意见。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如是表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春节期间,《求是》杂志刊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署名文章提出: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推进户籍制改革,不仅见诸高层表态,国务院也出台了一份文件,在5月27日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各地也出台了一些所谓的破冰政策。如北京、上海优秀农民工可以落户。

  看了以上报道和一些地方的措施,我认为无论是温家宝、国家智库,还是地方政府,他们根本就错了,户籍制改革不是农转非,不是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户籍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剔除附加在户籍上的种种利益,恢复户籍的登记功能,使中国公民真正享有宪法赋予的平等权力,拥有自由迁徙的权力,具有平等追求幸福的权力。而各个地方的所谓破冰之举,都无一例外的背离这些目标。

  一、广东的政策只是凸显了农民地位低下

  6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意见,在广东省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凡已办理《广东省居住证》、纳入就业登记、缴纳社会保险的,均可申请纳入积分登记。符合积分入户条件的农民工,可选择在就业地镇(街)或产权房屋所在地镇(街)申请入户,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根据规定一个农民工累计得分60分就可以申请入户。那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只有农民工需要积分,而城市的居民却不需要?难道农民就是天生贱民?一个人仅仅因为父母亲的职业缘故,在他的职业认定上就终生只能是农民,即使可能是诗人、画家、发明家、医生,对不起,都要加一个冠词“农民”,而在城市出生的人却不需要,他们的职业前景广阔,从事什么职业就是什么,没有听说过工人画家、工人诗人、工程师医生!难道这不荒唐吗?给在城市居住的农民打分,本质就是一个考试,考试及格方可在城市享有平等的权力。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有这么有群人,他们仅仅因为父母亲是农民,他们就有可能一直是农民,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除非他们在以后考试中可以及格,作为及格的棒棒糖――允许你享有居住城市公民的权力。这就是积分制入户的全部荒谬意义。农民――这个在中国已不是职业的群体――在他们出生即遭到这个国家侮辱后,再次从人格上和精神上,被所谓的破冰政策凌辱,一旦开始考核,就证明农民――这个身份低于城市居民,因为大家考核通过,及格,获得了某项东西,肯定从某方面超过从前,比如驾考通过,那比以前厉害,会开车了;考上大学,比之前高中厉害,可以受高等教育;考上公务员,那更了不得了,意味着捧上铁饭碗,有贪污的机会,有养情人的概率,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人们绝不会费老鼻子劲,去考一个不如从前的东西。再二百五的人,也不会有了大学文凭,还去考高中,有了A1照,还去考C1照。但在当下,你还得为这个荒谬的改革唱些赞歌,他毕竟还解决了一些人实际问题,虽然解决是以农民人格和精神上的屈辱为代价,所以我能从这个政策看出的最大意义就是:农民是贱民!

  二、京沪的政策只是说明了大城市只能精英居住

  与广州外表的平民路线不同,北京和上海走的是一条精英化路线,即农民工的优秀分子可以转户口,这倒呼应了俞正声先生在去年建设人才高地的强烈呼吁,为什么只有白领才转户籍,以后要给蓝领工人、有技术的农民工一样转户口。对于中国户籍改革越来越朝精英化方向发展,我去年就有所评论。今年上海有43名获得“上海优秀农民工”的称呼,可以优先申请落户,还有143名获得先进农民工称号,可以先办居住证,再按“居转户”程序办理。北京去年前年有16名农民工落户。乖乖,拢共两地加起来冒200了,真不少。京沪两地的农民工少说说也有四五百万吧。这两百人优秀,那剩下的是不是都是“垃圾”了?他们的权益如何保护?户籍制改革并不是要给农民工或蓝领工什么上海户口,而是真正地取消户籍制背后的巨大不平等和歧视。给蓝领工人城市户口就代表户籍制改革了?把户籍作为一个奖励本身就是对人的歧视。当一个人做出成绩时,社会要对他进行奖励,奖励的东西要么是有意义的纪念品,要么是财物,总之是比较特殊的东西,而户籍特殊吗?在中国当然特殊。作为对蓝领工人或农民工成绩的认同,我们给他们某城市户籍,于是户籍作为一种特殊的奖品出现。它的出现恰恰应证了现实的荒谬:因为户籍作为奖品奖给蓝领工人或农民工,那意味着该城市的户籍比其他地方的户籍具有优越性,如果获得户籍的人之前是个农民,那就意味着城市户籍比农村户籍高贵,而我国宪法规定的人人平等,我不知谁在说谎。农民工必须“优秀”,其实外地白领也一样,政策要求他们也必须优秀才可以入籍,那么是否意味京沪两地的居民就天生优秀?因为这么多青年都要努力工作,来证明他们是优秀,以此来获得户籍?如果说现有的户籍制是横亘在中国心灵间的巨大鸿沟,那么把户籍制改革认为仅仅是给农民或蓝领工人城市户口,那么不仅不能填平鸿沟,而是把鸿沟挖地更深。依照京沪两地所谓改革的逻辑,城市只能是各类精英才能居住的地方,这只会加深不平等,与户籍制改革目标南辕北辙。

  三、智库的建议只能说明中国智库的水平低下或丧失良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受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最近完成了“主体功能区人口管理政策研究”,提出了促进人口经济分布协调的政策思路和系列政策措施。按照课题组的改革思路,户籍改革的方向是要强化户籍的登记功能,淡化其分配功能。持有居住证的人口享受与原户籍人口同等的选举权、就业权,同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同等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以及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课题组的总体思路,就是在“居住证”的基础上,使公民权利的获得方式从原来的“门槛式”过渡到“阶梯式”。具体来说,是使原来的“高门槛、一次性”获得所有权利的方式,过渡到“低门槛、渐进式”地获得权益,为普通劳动者的社会流动提供了一个阶梯。

  平心而论,从公开的部分看,智库多少还是在踏实地解决户籍问题。没有象地方政府,打着改革的幌子,其实在侮辱人格,加剧户籍鸿沟。我说这些智库水平低,因为他们还是没有看到户籍制的玄机所在。目前户籍制弊端丛生,但改革却如老鼠啃天,无从下口,根源在于附加在户籍制背后的医疗、保险、教育、养老,没有户籍以上福利寸步难行,而且中国各地方在这方面的标准差别极大。不要说省与省之间,即使是同一城市,不同部委的养老金基数都不同,很难直接调入。比如苏州工业园区的养老金基数就比苏州其他地方高,调动时就颇费周折。智库提出的强化户籍的登记功能,淡化其分配功能,这个思路是对的,但以持居住证来解决户籍的功能,是否是去一老虎,又赶来一狼?最早实行户籍制,也仅仅是为了以农业补贴工业,只是后来执政者,为了自己方便,不断地把粮油、教育、医疗、住房等等附加在上面,本来只想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谁成想让全国人民都背上十字架。“居住证”会不会成为“小户口”,以后户籍不重要了,但“居住证”成为新霸王,没有居住证,其他都免谈。那时办理居住证是否跟今天迁徙户籍一样困难?我看这是必然的,因为目前实行的居住证制度中就分了三六九等,有A类、B类、C类,每类的享受权益有天壤之别,C类居住证是为农民和学历本科以下准备的,只有一个居住地登记的功能。待全国普及“居住证”制度,你会相信我在某城市工作居住,就可以很快就申请到“居住证”?反正我不信!如果可以很快就申请到,那我实在不知道还要居住证干什么?政府还要浪费公驽设一个部门,专门对居住证进行管理?在我看来实行居住证制度本身,就意味着政府并没有找到根治户籍制弊端的良药,但面对民众日益强烈的呼声,不得不做出的权宜之计。表面上公民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生活,只要申请上居住证,就可以享受当地的福利待遇,皆大欢喜。但对那些申请不上的呢?而且,人们不可能一辈子只在一个地方工作,如果到其他城市,后面的医疗、保险、教育的公平和公正如何体现?国家智库根本没有或不敢触及的问题是:造成户籍制改革举步维艰的表象是祛除户籍后附加功能很困难,但实质是中国发展的巨大不平衡和地方、部门的各自利益。以上海为例,他的退休金、医疗保险基数都比其他城市高,如果正常迁徙了,人们会不会迁到上海,来享受上海的高福利(相对而言)?上海的社会保障如何保持稳定?人之常态是没有的东西给他时,会感到幸福,当本来拥有的东西,失去时会感到痛苦。所以,你不能指望上海人民大公无私、毫不利己,在将来自愿牺牲既得利益。教育的不平等也是户籍制难以改革的障碍,现在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的孩子也可以进公立学校。今年起,大多数地方勉强推行了。但最本质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能否考大学?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学生天生高人一等,录取率高,录取分数低,本地学生可以很轻松的考进一个外地学生日思夜想的大学。所以,每年有高考移民,只听说过考生朝新疆、宁夏、青海迁,或削尖脑袋能取得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学籍,有谁见过谁脑袋进水,高考前把学籍迁入山东、江苏?一个户籍人士为什么不用费事,就天生可以自然享受户籍后面的福利?为什么这么多户籍人士宁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也不愿离开户籍所在地?答案:户籍背后的巨大福利。而居住证不过是这个制度最新的一层保护膜,它根本没有触及这些问题,所以,居住证异化成“新户籍”也指日可待。可以确认在将来的很长时间,这种不平等还会继续存在。所以自由迁移的梦想,在我有生之年不会实现。

  我们可以分析出智库和地方政府青睐“居住证”的原因,首先,无论如何,保证大城市的安定团结,和谐社会是首要任务。那怎么保证?就是保证居民基本生活、居住、医疗、养老等。在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辞典里,居民指的就是户籍人士,只要保证这部分人安心、放心,他也可以高枕无忧。如有余力,可以再给外来人士做些锦上添花的事,这更是天大功绩了。地方政府根本没有做好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后,带来的治安、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户籍人士的福利尚自顾不暇,哪有闲情管理目前尚不是“治下之民”的百姓?但在信息时代,他们又无法躲避民众要求公平和正义的呼声,于是推出了居住证来搪塞民众,其实这个制度只起清凉油的功效,头痛时在太阳穴上抹一点,缓解下头痛,可以治标,但绝不能治本。其次,中国政府官员不是民选,他无需对选民负责,只需对上级负责,所以,他无需对人民的呼声做出太多的回应。那么他所有的政策只需维持不出事,可以解决眼下的困难就可以,而居住证恰恰具备了膏药的功能。国家的政策大多如此,从没有考虑将来和退出机制。比如,上海机动车牌的拍卖,虽然被全世界人民讥讽为“最贵的铁皮”,但这个制度也难以取消,因为一旦取消,必然回答当初花钱拍牌照的怎么办?刚启动房产改革时,为了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土地公有和买卖私房必然涉及土地权问题,于是规定土地所有七十年,但七十年后怎么办?其实,也不用问这些问题,当初定这个政策的人,他考虑的也仅仅是如何让房产市场繁荣。土地私有公有的问题和涉及的权利,七十年后再解决吧?他不用为七十年后的问题买单!

  四、新一轮的户籍改革会不会成为圈地运动?

  前面说过,户籍制改革不是农转非。但实际上新一轮的户籍改革,在很多官员的心中就是把农民迁入中小城市,放开城镇户口。比如在河南洛阳,规定市郊的农民在出让土地后,可以给予城市户口,在城市里分住房,优惠安排工作,享受市民的待遇。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政策。对于政策中充斥着对农民歧视的条款和语言,我已有很多批评,在此不再置评。我发现每个政策的核心都是农民放弃土地,然后才可以在城市安身立命。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土地是稀缺资源,谁拥有土地,谁就拥有财富。中国的现代化,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需要大规模集中的土地,小而分散的土地制约着中国的现代化。如果依照目前的法规,国家需要花很大的代价才可以把农民手中的土地赎回,但如今只用分文不值的户口,就换回宝贵的土地,这个买卖真聪明、划算。迁入城市的农民并不能立刻融入城市生活,没有工作技能,又失去了土地,会不会形成新的贫民窟?与社会主义的目标相悖。在户籍改革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各个地方的农民迁入相应的城市,虽然困难,但还可以实现,但转为市民的想再成为农民却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这意味着必须分到土地。如果,户籍制的改革仅仅意味着给农民城市户口,那我只能说这是一个骗局,目的是农民的土地。而且,如果政府真想改革户籍制,实现人人权利平等,那为什么非要农民牺牲自己的土地。他们为什么不能在城市工作、读书,而同时拥有土地?

  五、真正的户籍改革是什么

  真正的户籍制改革是实现人民的自由迁徙,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只需要把自己的社会保障号登记在工作地,就可以自动地享有该地方的一切权力,与这个人所受的教育、出生地、职业无任何关系。即户籍制改革最终是废除户籍,包括变相的居住证。但能解决户籍制最终魔咒的不在户籍制本身,而是各地经济的不平衡。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有一举打破户籍制藩篱的机会,那时各地经济有差别,但不大,个人的养老、医疗、子女教育也如此,如果那时开始改革,成本会小很多。但当前经济不平衡制约了户籍制改革。而各个相关部门的愚蠢和短视,又给改革制造着新的难题。正确的途径是国家应该考虑统一公民的社会保障号,由中央统一管理,在账户中分为中央和地方出钱部分,中央部分任何人都一样,作为最低生活保障的要求,地方部分可以体现地方差异,但国家最终政策要弥合和消除这部分差异。同时,投资内地省份,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但无论如何,在这个阶段出台的政策都不能再次以牺牲自由和人权为代价。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1-04
自认为是一篇有见地的文章,所以转贴过来,给大家分享。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1-04
我认为就是圈地运动,把人民拥有的土地囤积起来,把广袤的河山出卖给富人,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了,变非农户容易,转回农户却不许就说明一切问题。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1-04
靠出卖劳动力维生的群体是国家剥削的对象,换言之是国家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是旧制度的掘墓人,是新体制的牺牲品。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1-04
引用第2楼yaoper2于2011-01-04 08:25发表的  :
我认为就是圈地运动,把人民拥有的土地囤积起来,把广袤的河山出卖给富人,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了,变非农户容易,转回农户却不许就说明一切问题。

一切土地归国家(官僚),一切财富归人民(代表),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1-04
如果说19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是“羊吃人运动”,那么21世纪中国的“圈地运动”就是“狼吃人运动”!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1-04
回 5楼(我等天子) 的帖子
温州的村长被杀事件。当然,更诡异的是之前该村长的入狱经历。
中央---省---郡/市/州---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直辖郡---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特区---邑/镇/乡---坊/里/村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1-04
引用第4楼我等天子于2011-01-04 09:40发表的  :
一切土地归国家(官僚),一切财富归人民(代表),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01-04
回 7楼(nanching) 的帖子
红字代表国体,黑字代表政体。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01-04
Re:回 7楼(nanching) 的帖子
引用第8楼我等天子于2011-01-04 18:23发表的 回 7楼(nanching) 的帖子 :
红字代表国体,黑字代表政体。

不对。应该是红字代表政体,黑字代表国体。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01-04
Re:Re:回 7楼(nanching) 的帖子
引用第9楼我等天子于2011-01-04 18:25发表的 Re:回 7楼(nanching) 的帖子 :
不对。应该是红字代表政体,黑字代表国体。

好像也不对。应该是神马!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01-10
回 10楼(我等天子) 的帖子
红字代表现实,黑字代表名义。不要再纠结了,这是阵痛,只是太剧烈了。
未设治 0
村 1 (1)
居民委员会 30 (29)
乡 100 (70)
民族乡 200 (100)
镇 300 (100)
街道办事处 400 (100)
县 600 (200)
自治县 900 (300)
县级市 1200  (300)
区 1500 (300)
地区 2000 (500)
地级市 3000 (1000)
自治州 4000 (1000)
计划单列市 5000 (1000)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