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97阅读
  • 4回复

[浙江]庵东越人:无尽的乡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2-21
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html/2010-10/28/content_454081.htm

当年,绍兴籍盐民就在这辽阔的滩涂上煮盐
  ●梁易辉  张明明  文  张明明  摄    
  
  行脚东去
  跨海大桥像架在杭州湾肩头的扁担,那头挑着嘉兴,这端架起宁波,而庵东,是宁波这个“箩筐”与扁担相连的那个点。
  如今,庵东和附近的镇街,以发达经济著称,上溯一两百年,虽大多还是茫茫海涂,因着盐业,名气也着实不小。
  那时候,这里是无数绍兴籍移民讨生活的场所。
  从山阴、会稽、上虞一路东来的贫民,背着铺盖卷,驮着简单的生活品,挈妇将雏,行到此处,便落了脚。
  无际海涂上,他们用淤泥垒个一人高的地基,支起不足以挡风遮雨的窝棚,棚边再挖个蓄淡水的池子,开始全新的生活。
  西望是遥远故土,北去是海天相接,身后是一线海塘,孤处滩涂,海风将他们的面庞吹黑,留下纵横沟渠,内心却怀着寂寥的希望。
  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刻在基因,注定世系绵延不绝。
  这天,庵东的古海塘上,室外温度是16℃,冷湿的海风把我们吹回了车内。
  甫到滩涂的移民,没地方可躲,无论寒热,他们脚踩泥水,肩负两三百斤淤泥,担到高处,用水把其中的盐分冲洗出来,晒成卤,煮成盐。
  晒盐有个浪漫的名字,叫煮海。可在他们,没有浪漫可言,只是延续生活、传承血脉的必须。
  毕生心血积累了一笔钱,他们有能力将窝棚升级为瓦房。
  对宗族和故里,他们有着近乎宗教的虔诚,仍用姓氏和家乡地名为聚居地命名:潘家舍头、胡家舍头、绍兴舍头、肖金舍头、南横舍头……
  待到搬入瓦房的时候,他们也老了,人生的最后仪式等待着他们。将后代唤到床头,他们交代遗言:“小子,记住喽,伢从绍兴来,从绍兴……”
  这样的遗言被此次重复。祖籍,姓氏,乡音,是他们的信仰,交代完这些,他们才能安心离去。
  世系延续中,海退了,海涂变淡了。有些人留下来耕种,有些人赶海北进,从事那个和农业一样古老的职业。
  无论是耕种的,还是晒盐的,都固执地抵御精神层面的改变。
  徐春林,地地道道的绍兴人。两年前,他来庵东工作,发现当地人的语言和习俗与绍兴十分相近,很多老人嘴里还时常蹦出绍兴俚语。
  “饭有有喫过?”“喫过哉。”“来夯里头?”“夯头。”庵东人日常这样交谈,与绍兴方言几乎一模一样。
  绍兴移民拒绝语言被同化,以至于现在慈溪分裂为两个“语种”:东边近似宁波方言,西部保留绍兴口音。
  在绍兴、上虞近海地区,农民有喝早酒的习惯,这也“嫁接”到了庵东男人身上。
  据说,男人长年累月在滩涂晒盐、渔猎,体力付出大,风湿较重,喝点早酒可以祛风寒、增体力。尽管现代庵东人鲜再晒盐,也少有捕鱼的,但习惯不变。
  徐春林印象最深刻的,是庵东人的霉苋菜梗。不论是制法还是口感,与绍兴的如出一辙。
  在交往中,徐春林发现,十有八九的庵东人自称祖上是绍兴人。然而,当问及是绍兴哪里,大多模糊不清。有的说,可能是道墟、马山,要不就是东关、平水。
  从文化重镇搬出去的盐民,虽缺少文化,却不妨碍他们对文化的尊重、对知识的渴望,不妨碍他们培养出袁可嘉这个现代主义文学大家,但致命的是,交代遗言的时候,知识的贫瘠使他们丢掉了更详细的信息。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些困扰哲人的问题,同样也困扰着许多绍籍移民后裔。有人开始寻根。
  阮万国是其中一个。这位50多岁的街道干部,也是盐业文化的忠实守望者。
  童年时,他依稀听说,庵东滨海七塘一带的阮姓,祖上是绍兴移民。仅凭这点信息,他发动全家,不断找资料,一步步考证,寻根到了上虞道墟。
  道墟的本家告诉他,要明确世系,还得找到《越州阮氏宗谱》。他又赴绍兴,访问宗谱编著者后人。
  在绍兴图书馆,他找到了这部1928年印刷的宗谱,阮万国大伯的名字赫然在列。
  往上排,往前找。阮万国翻纸页的手指颤抖了,他发现线索——他的祖先,一个叫阮宗文的人,携带着妻子章氏和两个儿子,于乾隆年间,从道墟肖金迁往海滨七塘南北一带熬盐、垦殖。
  至今,这个家族繁衍生息,子孙达数百之众。
  阮万国又几赴绍兴,理清脉络,编写了《慈溪下一灶阮氏宗谱》,作为对这些同宗同源阮氏子孙的交代。
  十万盐民
  多少绍兴人移民慈溪,慈溪有多少绍籍移民后裔,或许谁都没法回答这些问题。
  1939年《新华日报》的一篇报道称,庵东盐场有盐民十万。因为其中绝大多数为绍籍移民的后裔,由此推算,现在百万慈溪人里,绍籍移民后裔不下三十万。
  那些绍兴贫民,什么时候移居慈溪,为何选择这地方,又居住在哪个区域?这些问题,倒是有人能回答。
  他叫王清毅,慈溪当地一位严谨的文史学者。
  据王清毅研究,绍兴人自发移民慈溪,主要发生在清朝乾嘉之后的一百来年间,嘉庆为高潮,道光时谢幕。民国及解放后,也有上虞等地民众因灾荒等原因迁入,但规模较小。
  乾嘉年间移民潮中涌入的绍兴籍移民定居在庵东及周边乡镇,以庵东盐场最为集中。可以说,这个盐场的盐民,几乎是清一色的绍兴移民。
  任何一次自发移民现象的出现,背后都存在着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
  赵宋南渡,大量北方权贵和平民避难越州,人口顿时大盛。一待安定,裹挟着细软而来的家伙,就开始在州城附近圈地,成为江南的新兴地主。
  高宗赵构改元,定都杭州之后,紧邻国都的绍兴,经济文化跳跃着发展。但社会问题也随之凸显:越来越多的城市贫民和无地农民出现,他们的生存发展得不到保证。
  南宋初年至清代乾隆朝,前后600多年,山、会等县耕地很少增加,而人口成倍上升,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尖锐。有冒险精神的人,开始给自己找出路。
  同属绍兴府的慈溪庵东一带(当时为余姚县辖地),路程短,迁徙成本低,不至于失去迁出地的亲缘、族缘和地缘优势。
  慈溪人口密度小,后海岸每年后退的海水,保证了充足的田地。庵东是著名盐场,规模巨大,急需制盐、煎盐的劳动力。迁入地的就业岗位虽然艰辛无比,却至少能让这些外来者生存。
  以上这些,都是吸引他们的因素。此外,政策对他们有利。
  为增加盐税,清初,当局笼络民心,恢复盐业生产,鼓励盐民迁徙海滨。凡到海涂的盐民,每户分得一段草荡,保证煮盐柴火,政府还维护他们的草荡所有权。
  同时,朝廷还颁布税收新政,废除人头税,放松户籍控制,推行摊丁入亩。这种以地亩计量税收的政策,迫使地主出租土地,转嫁粮税。
  因而,绍兴人居家迁往慈溪,无论是煮盐还是种地,都受到慈溪土著的欢迎。 
  海岸线往北伸展,海塘一道道往外筑,南边淡化后的涂地,被开垦为耕地,适宜种植棉花。其中部分盐民定居下来,转行做了农民。
  来收购棉花的,有好些是乡音亲切的绍兴人。棉商将原料和半成品运往绍兴,加工染色,布匹销往全国,也出口欧洲。绍兴人的后裔,为故乡书写“布被天下”的华章,默默做了把贡献。
  迁到庵东一带的绍兴人,也有以捕捞养殖为业的,用脚划船搞客运的,甚至还有在最底层从事特殊行业的堕民。
  盐业衰落之后,这些绍籍移民后裔都已经改行,从他们的外表举止,谁也猜不出他们的祖上从事的是何种职业。
  在城市化进程中,移民祖先留下的标志性建筑,也被面目复杂的楼宇取代了。像宗汉街道的庙山村,原是绍籍堕民村,而今,顶替矮房的是别墅群。
  似乎,要寻找绍籍移民的踪迹,已愈来愈难。
  乡关遥望
  说到底,绍兴也是座移民城市。外地的人移进来,这里的人迁出去,千古如是。
  如果要追溯源头,我们可以由没有文字的石器时代开始,或者从有文字记载的秦皇“掺沙子”落笔。
  不过,那是自然环境逼迫下的乡愁,政令高压下的无奈,都属于没有选择的选择,不谈也罢。
  移民自发的涌入和带有理想色彩的外迁,是从汉末和六朝开始的。
  最著名的迁入者,莫过于东晋王谢这些大户人家,仓仓皇皇从深处战乱的北方逃来,从此落脚在会稽。
  这些北方口音的外来者,起初并不拿绍兴当他们的家乡。故土曾经的安稳和家族往昔的辉煌,给他们以无以复加的乡愁,对泣新亭,领袖王导勉励大家戮力同心,打回老家去。
  他们将南方作为临时避难所。因而,这代人,只作暂时安身的打算,连庄园里的建筑也都是临时性的。
  也是这种思维,引出了紧接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一个规模不大的移民计划。
  东晋成帝时,绍兴人孔愉出任镇军将军、会稽内史。在任上,他考察郡内农田水利,修复慈溪境内的汉代陂塘古堰,灌溉良田两万多亩。
  接着,他向朝廷上书,要求从山阴迁徙民众,去那里打理这些良田。
  然而建议一经提出,就遭到了朝中北方籍大臣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早晚得回到北方去,庄园经济围绕着郡城搞搞就可以了,不宜太滥。
  如果将他们视为卫道士,我们可以推测,这帮人是担心南方经济太发达,社会太繁荣,会败坏北方人的心性,消磨了他们北归的意志。
  在冠冕堂皇的背后,或许还有会稽郡城周边庄园主的小算盘:此地的大片农田正需要人手,哪能分流成百上千的劳动力去开发百里之外的处女地?
  问题被递交到皇帝那里。晋成帝是个幼主,不甚懂得开罪权臣的危险,拍板说,就按孔愉说的办吧。
  这次官方组织的移民,是郡内移民的开端。它似乎引发了一场热潮,开发会稽东境的运动。
  孔愉的后人,南朝刘宋朝臣孔灵符认识到山阴地少人多的现状,又提出了转移贫农的计划。这一次,政府将移民安置在余姚和鄞县的交界处,让他们在那边围湖造田。
  值得一提的是,这孔愉和孔灵符的孔氏家族也是移民后代。他们的祖上,是汉末从北方避乱来到绍兴的,不几代,就成了绍兴地面上的大家族。
  此后,官方组织的移民不见于史料记载。但寻求美好生活的人们,怕是从没停止过用双脚投票。
  明清时代,自发的移民除了往东去晒盐,还有不少是西渡钱塘江,扎根嘉兴、湖州的。至今,这些地方的农村,还有绍籍移民后代聚居的村落。
  如果有精力考察绍兴下辖各县(市)的移民,也是颇有意思的事情。
  翻开解放前的绍兴地图,你会发现,“本土”之外,绍兴在如今的宁海市境内还有一块与“本土”不接壤的“新昌飞地”。
  这个旧称大辽乡的地方,由30多个自然村构成,明代之后,一直属新昌辖地,解放初,因为管理不便,才划归宁海。
  “飞地”奇迹,是新昌一个丁姓家族创造的。他们于明初迁至那里,后代居住方圆70里内的一些村庄。
  这个极具个性的家族,有着强烈的家乡观念,拒绝入籍宁海,始终接受新昌的管辖。因独特的政治环境,民国时期,这里还是中共一个活跃的游击区。
  (感谢《绍兴县志》主编傅振照,慈溪市社科院特邀研究员王清毅,绍兴网网友徐春林、诸先生对本文的贡献。)
  清代制盐流程图
明显傻逼的言论就像一个粪坑,如果你回喷的话,无异于向里面投掷了一块石头,激起更多的XX,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无视它,或者直接水了这个帖子,把那些傻逼言论稀释在茫茫帖海之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2-28
我家祖上也是从绍兴移民过来的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3-03
现在慈溪观城以西的地方在解放后尚属余姚县,而余姚一直属于绍兴府,实际上就是府内的人口从会稽、上虞两县迁移到余姚县,与原来的慈溪(慈城)毫无关系。只是解放后为了粮棉区的调整才划到了慈溪。现代慈溪西部的语言、风俗等于绍兴地区如出一辙的原因正是如此。很多慈溪人去世后,做道场时仍旧说“绍兴府余姚县某某地某某人”等等。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3-03
我们绍兴人时很聪明的,这在浙江省内可以说无可比拟,萧山原本也属于绍兴地区,余姚和现在慈溪的大部分都属于绍兴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算一下,原绍兴府八县辖地所创造的GDP占浙江省的多少。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3-10
中国人老怀旧,汉代时郐稽郡治山阴(今绍兴),地包钱塘江以东及闽省大部,牛逼了吧?但秦代郐稽郡治吴(今苏州)地包苏南及浙江大部,这那又怎么着?
咚咚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