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呼伦贝尔盟有大批国营农场。演变到现场形成了大兴安岭山脉东南坡的“大兴安岭农场
管理局”与国境线上守边的“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它们都是农垦类企业,具有全套的社会功能,不归地方县(旗)、盟政府管理。是自治区农牧厅直属农垦企业(1969-1979年随呼伦贝尔盟归黑龙江省管理)。管理局是正厅级,管理局领导的任免由农牧厅党组提议,区委组织部管理、区委常委会决定。
一直希望看到呼伦贝尔的标出这些国营农场、林场用地的
区划图。那才是地方政府真正能管理的土地。
----------------------------------------------------------------------------------------------------------------
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是国家农业部直供垦区,自治区大型农垦企业。开发建设于1960年,建起了颇具
规模、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内蒙古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3年8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开始组建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内部按照集团化发展、公司化管理、农场化经营。
大兴安岭垦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东部,大兴安岭山脉东南麓,嫩江中游西岸。
事业区分布在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境内。事业区总面积1904万亩,现有耕地124万亩,年产粮豆4.03亿斤,可提供商品粮3.3亿斤,商品率81.9%。农业机械总动力13.6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85%以上。垦区所属农场和企事业单位19个,其中有8个机械化农场,还有物资石油、油脂加工、夏日矿泉水、兴达矿业、粮食储运等9个专业公司和中心医院、
公安分局等事业单位。总人口6.3万人,员工1.8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95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55人。现有资产总额8.14亿元。
40多年来,大兴安岭农垦区为国家
经济建设和边疆少数
民族地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突破60亿斤,上缴税金近3亿元。为地方农业适用新技术推广、农作物良种引进,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发展先进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
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后建成20个国有农牧场、14个国有工商企业,形成农牧工商综合实体,自办科研、教育、
文化、卫生等独立的社会经济系统。2003年完成国有国营
体制改革,组建海拉尔农垦集团。
开发创建时期(1954—1966年)
1954年8月,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委员会和呼伦贝尔盟
人民政府成立国营农牧场筹建委员会,建成牧场28个。在此基上,1955年呼伦贝尔盟国营牧场管理局成立,建成34个农牧场。随后一些国营牧场和公私合营牧场进行合并重组,同年“呼伦贝尔盟牧场管理局”改为“呼伦贝尔盟农牧场管理局”,所辖农牧场减少至23个。从此,人烟罕至的亘古荒原被唤醒,揭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呼伦贝尔农垦史新纪元。
1958年中央军委下令从沈阳军区、内蒙古军区、黑龙江垦区等地抽调大批转复官兵到呼盟垦区,在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摆开了“屯垦戍边”的战场。同时,大批知识分子和当地适龄青年又陆续被招进呼盟垦区工作。在50多年的发展中,这批转复军人和知识分子为垦区的建设和发展及后继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建场方针指导下,耕地面积从l956年的22.5万亩扩大到1961年的430万亩,牲畜存栏151500余头(匹只峰)。到1962年建成上库力、那吉屯、大杨树等35个国营农牧场,职工44300余人。
1961年底,垦区拥有拖拉机1024台,联合收割机267台,修理设备531台(套),各种大型农具5377台(件),当年420万亩农作物的翻、耙、播等初步实现机械化。到1966年,农业平均单产高达100公斤,全局向国家交售商品粮5000万公斤。
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1969年,呼盟划归黑龙江省建制,呼盟农牧场管理局变为黑龙江农场管理总局呼盟农牧场管理局。1971年呼盟革委会撤销了呼盟农牧场管理局,将各农牧场下放到各旗县领导。1972年又恢复呼盟农牧场管理局建制。
恢复发展时期(1977—1992年)
1979年呼盟垦局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场总局和呼盟地方政府双重领导。1980年“呼盟农牧场管理局”变更为“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1983年又将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分为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和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
1983年,垦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机制,但家庭农场造成大机械作业无法实施,导致生产成本高、机械效率低,1986年果断收回机械农具,在岭西农场进行连片规模种植。当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首次突破1.5亿公斤大关,盈利3900万元。
1981、1982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当年粮食征购任务,1988年上缴国家商品粮从1978年的800万公斤猛增至1.7亿公斤,海拉尔农垦商品粮生产基地的重要地位得到国家高度重视。
1985年,垦区大力发展工业。海拉尔麦淇淋厂,苏沁、哈达图、嵯岗乳品厂,谢尔塔拉鲜奶包装厂,海拉尔马铃薯食品厂,上库力造纸厂,新兰制药厂等95个大小工业企业相继成立,形成了农牧支撑工业,工业带动农牧业、第三产业的经济格局。
到1988年自办中小学校172所,农牧职工中等学校、局直属中学、局直属民族中学相继建立。各农牧场都建起职工医院,生产队都建有卫生所,局农垦医院被认定为自治区重点医疗单位,2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956年,呼盟垦区成立后,抽调一批科技人员对三河牛进行科学选育,种群质量和生产性能显著提高。三河牛从1956年的6000多头发展到1986年的5.2万余头。1986年三河牛被命名为“内蒙古三河牛”。
改革发展时期(1992—2002年)
1993年,海拉尔农垦企业总公司成立,标志着海拉尔农垦由
行政事业单位向企业集团化发展,打破了以连队为基础的单一生产组织形式,建立以联户家庭农场、职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经济承包责任制,自营经济和联营企业成为垦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1992年,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1993年,优质白皮小麦“繁8”繁育成功。2002年超强筋小麦“格来尼”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百万亩绿色双低油菜配套技术》中标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首批重大农业科技招标项目。大批高产攻关田的试验验收标志着海垦区的农业生产进入高产、丰产发展阶段,承担了国家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
场办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兴办起10个中小型乳品厂,年加工鲜奶3.53万吨。又建成我国第一个马铃薯全粉厂和生产双低油脂的麦淇淋厂等10多家加工企业。
“八五”期间,安装有线电视和发射转播台19座,20个农牧场安装了程控电话,场区公路四通八达,农垦总医院晋升为“二级甲等医院”。
集团化发展时期(2003年至今)
2004年,垦区把岭北统一耕种的10个农场组建为分公司,以牧业生产为主的6个农(牧)场和6个直属工商企业单位组建成12个子公司,形成投资多元化、主辅分离和职工身份全员置换为主体的“海拉尔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集团公司成立后,围绕经营机制,建立了符合垦区发展的管理体制,在企业化管理、产权式管理、股份制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彻底转变了垦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双低油菜、优质专用小麦、大麦、高油大豆等为主的优质高效农业经济,为集团公司赢得了80%以上的经济利润,成为垦区经济支柱。同时,加工业和畜牧业也日益发展壮大。海拉尔农垦改制5年,经济效益实现翻番,职均收入和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长,累计实现利润6.7亿元,年均1.34亿元,是改革前10年垦区年均利润1030万元的13倍。
机械总动力38万千瓦,机械装备总利用率提高到99.8%,6年间购入现代机械设备2771台,引进美国、德国、巴西、加拿大等国家先进的机械173台,新型农机具1554台?穴件?雪,大马力拖拉机830台,免耕播种机214台,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机械化。
集团化运营经验表明,改变国有、国营体制机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转变粮食增产方式,改变土地经营模式,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合理布局优势产业,优化农业配套设施,实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两高一优”的农业优势,形成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格局,促使各领域优势向低成本运行,集约化、组织化水平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