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
经济偏弱的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市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重抓实体经济、
城市经济、
回归经济、
文化经济,让市区成为三个“首善之区”
“五马奔腾”策动市区经济新跨越 ■记者 张陆龙 实习生 马剑
“市区要成为全市工业
转型发展、服务业集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首善之区’。”昨天举行的绍兴市市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一个五年发展目标。
除了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3万元,目标体系中,市区服务业比重和
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在五年后分别要达到55.5%和75%,同样吸引眼球。
“作为区域的首位城市,市区有责任、有条件加快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钱建民在昨天的大会上,以少有的长篇论述,全面分析了加快市区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方向、重点、举措。
从会上发布的绍兴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新出炉的总量超过900个亿的百余个重点项目目录,不难发现绍兴市区经济已经站在新起点上,拉开了新一轮发展大幕。
区域首位城市的定位校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浙江推崇简政放权,做强县域经济,但市域经济普遍偏弱、集聚
辐射能力不强的弊端已经显现。”此前一天,在全省的一次电视电话会议上,省政府主要领导说了这样意味深长的一番话,“这是近年来浙江与江苏拉开差距的根源所在,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转变发展思路的关键时刻。”
作为全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绍兴的市区经济同样面临这样一个局面。市区经济的主要指标、发展水平与自身地位尚不匹配。最明显的是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偏低。“根据国际上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首位城市只有达到区域经济总量30%以上,才能对周边形成有效辐射带动作用。”有关人士认为。
事实上,短短几年,绍兴全面掀起镜湖新区建设高潮,迅速拉开滨海新城建设框架,以及巨额投资建设嘉绍大桥、绍诸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是一个需要厚积薄发的过程。区位的不断改善,平台效应逐步显现,为市区经济迈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发改委副主任黄奇凡这样认为。
围绕“三个首善之区”的目标,昨天的大会提出了市区经济四个重点发展方向:重抓实体经济、城市经济、回归经济、文化经济。“工业是支撑实体经济的基石,城市经济是新型城市化的主攻方向,回归经济是保持投资持续加快增长的重要动力,文化经济则是立足于绍兴丰富的文化旅游、生态资源。”有关人士认为,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将市域经济作为发展重心,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确立发展的重点方向,都是一次定位的校正,对于今后区域经济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马奔腾”策动市区经济 越城区、绍兴高新区、袍江新区、镜湖新区和滨海新城,集体亮相在市区经济发展的前台。“市区经济发展好不好、快不快,关键要看这‘五马’跑得好不好、快不快。”钱建民在大会上指出。
昨天的会议还对五大区块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作了明确。如绍兴高新区重点突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推动科技孵化企业和研发机构集聚,大力扶持电子信息、高端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服务外包;袍江新区要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产服务新城建设,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镜湖新区除了不断提升
中心城市功能,还要抓实服务业项目落户,加快外滩企业总部、越商总部和金融集聚区建设……
与之配套,今年五大区块将计划安排101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到909亿元,其中当年计划投资达到209亿元。在项目实施计划表上,记者看到,仅服务业转型升级项目达到19个,投资超过170亿元。
据介绍,去年开始对五大区块分别统计考核的政策,今年将进一步深化完善。“通过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激发各区块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形成‘五马奔腾’的良好局面。”
深化综合经济效益论英雄等绍兴首创的理念和做法,今后将在五大区块率先推广。全面开展企业综合经济绩效排序、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
办法将推广到二、三产业和
规模以下企业。会议提出,要将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全市和全省提供经验。
发展市区经济已经上升到新的高度。把发展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潜力转化为增长动力,绍兴的这些举措会在今后一段时期渐次显现成效。
[ 此帖被曲径通幽在2012-04-07 21:1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