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69阅读
  • 3回复

[浙江]上虞县级机关从丰惠老城,搬迁到“百官”来的全过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5-08
[td=1,1,568 align=middle]
[td=1,1,584 colSpan=3]

纪念上虞县县级机关迁址50周年

李夫镇



春节期间,我看了市委书记任其良、市长徐文光在上虞日报上发表的《新春献辞》,真是,忆往事历历在目,展未来春暖人心。使我回想起50年前, 上虞县级机关从古老的丰惠老城,搬迁到虞舜期间闻名的“百官”来的全过程。为此,我想将这一情况整理出来,让全市人民了解这一历史
1954年下半年的一天早上,县府交建科的一位同志打电话给我,要我立即去县府交建科接受一项重要任务。作为省航运局上虞管理所通明工作组负责人的我,立即从老通明步行到丰惠县府(老孔庙)交建科。我一到,杨俊德科长已在门外等我。他告诉我,经县委与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我们上虞县的县级机关,包括下属的各个部门,都要搬到百官去,这个搬迁的运输任务决定就交给你去完成。接着他又强调:你要把这一任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而且要做到绝对保密,绝对安全,不能出任何差错。至于完成的时间,要求在一个月左右,具体由你自己去安排。我听了后,感到既紧张,又幸运。紧张的是,我一个18岁的青年,参加革命工作几年来从未接受过这样重要的任务,感到担子很重。幸运的是,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考验。于是,我就像解放军战士一样,表示:坚决完成任务。杨科长叫来一位同志陪我到各个单位去看看,估计需要多少交通工具。我就看了县委,县府,公、检、法、工、青、妇等单位,心里感到压力很大。回通明的路上,我想得很多:一,这样重要的任务为什么交给我?丰惠到百官的交通工具,陆路,当时只有一辆“友联”公司(个体的)小客车,只能乘10来个旅客,而且是用木炭、柴头作燃料,路上十有八九要抛锚,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运输工具了,只能靠人工肩挑背扛。水路就是我们航管部门管理的60多条木帆船。想到这里,我想通了,我是航管部门派到这里来主持工作的,所以,这个任务我是义不容辞了。二,科长说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不能出任何差错。我想,县级机关搬迁确实是一件大事,况且就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看,国家政权刚刚建立,少数地方和岛屿还未解放,国民党的残渣余孽还在乘机作乱,所以,千万麻痹不得。三,考虑怎么个运法。首先,究竟需要多少运输工具。杨科长叫我去看了各单位的情况,其实是“猫看花被单”,眼花缭乱。因为办公用具,生活用具都放在那里,根本无法计算。其次是如何组织船只。最后是收费问题。回到单位后,我就按照毛主席的“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的手法,马不停蹄地召开了一个联运社(水上民主改革后新组建的船民联合组织)主任、船民协会主任和水上治安保卫组织的负责人会议,传达了县府交建科的精神,研究了如何完成这一政治任务的办法。“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办法终于想出来了,就是以航管组的名义,发一个通知,把上虞通明港的外出在宁波、余姚、慈溪、奉化、镇海等地的所有船只,指定时间,全部调回到通明港待命,到时以军事化的形式,用治保小组名义,编组编队。为保密和安全起见,指派政治可靠的骨干带队,分派到各机关单位,采取保质、保量、保时间的包干办法。关于收费问题,经研究认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党组织和政府搬家,考虑到国家还比较困难,所以只收规定运价的70%,比军用品还少收10%。方案确定后,我就向航运管理所领导作了汇报,经同意后我就负责实施了。
刚刚经过水上民主改革的广大船民,出于对共产党、对人民政府的无比信赖和爱戴,一接到通知都争先恐后地赶到通明港,有的甚至回头货也没带,空船返回上虞。我们开了一个船民大会,作了动员,宣布了编队,落实了船位,指定了带队负责人,这样整个县级机关的搬迁工作开始了。以后我和联运社、船民协会、治保组织的几个负责人,一起去各个单位作了落实和检查,我们运到百官上源闸(终点地)作了交接手续的衔接。我们的船只只能到上源闸,而当时没有其他交通工具,只能靠肩挑背扛,所以,有的单位发动机关干部,自己动手搬运,这样整整忙了一个多月,上虞县的整个县级机关,包括下属的粮食、供销、贸易、税务、银行等县级企事业单位全部安全、顺利地搬到了百官。从此,上虞县的县城所在地这一事实在古老的丰惠镇变成了史实。为此,我和通明港的全体船民,受到了县人民政府的表扬。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5-08
据史料记载,上虞自秦王嬴政25年(公元前222年)置县后,县治是几经变迁的,丰惠成为上虞县城,从唐长庆2年(公元822年)始,直至解放后的1954年县址搬迁至百官。   
其中,也曾因上虞县城较小,人口不多(宋代时全县仅为28,257人)而一度被并入余姚县。   
1954年,上虞的县城从丰惠搬迁到百官。当时的决策者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1954年10月,东关、汤浦两个区由绍兴划归上虞,上虞的西部地域扩大,上虞的中心枢纽随之从丰惠转到百官。二是丰惠虽有古运河相通,但没有铁路,而百官当时早已通铁路,交通便捷。经过综合考虑,上虞决定将县城从丰惠搬迁到百官。  
当年丰惠的百姓对县城迁址非常赞成。老百姓用手拉车等工具帮助政府搬迁。当所有机关都搬迁到百官时,百官连开会的会场都没有,一段时间内仍要回老县城开会。   
迁城对一地而言影响深远。至今,一些上年纪的丰惠老人追忆起丰惠昔日的繁华与热闹,仍有沧桑之变,有一种抹不开的怀旧感。   
丰惠的古城墙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只留着一部分遗迹,却同样记录着历史沧桑。据传于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87年),倭寇屡犯我沿海疆土,局势告急。信国公汤和遂拆丰惠城墙之石,筑沥海城,为戚继光抗倭所用。至明嘉庆18年,石城又得到恢复。而清光绪末年及民国初年,城墙已渐被毁损。   
更让人留恋的是沐浴了800多年历史风雨的九狮桥。桥下的萧绍古运河四十里河段旁的一条支河,丰惠人称它为街河,就因为它临街。如今走在这条街上,原先星罗棋布的店面已很难看到,这里的冷清是现实的。繁忙与热闹已随着历史的远去,属于另外的一方天地。
浙东第一个解放的县城,
丰惠镇是个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的老县城,从唐朝长庆2年开始,上虞就将县城设在该地。
1945年7月1日,民主政府成立,并从永和迁至丰惠。这天,四明地委副书记兼四明行政公署专员罗白桦等领导骑着白马昂首进城,沿途受到群众的欢迎,丰惠城内锣鼓声一片。   
“在解放至部队北撤这段短短的日子中,丰惠城内日日如过节般开心,还举行了庆祝会,大家齐声高唱‘9·18’这首歌,后来还在火神殿前举行庆祝上虞解放及八年抗战胜利大会,那几场庆祝大会人山人海,人们脸上的那个喜悦劲没法用语言形容。” 
上虞的老百姓终于脱离了连年的战火,欢天喜地中恢复了平静的生活。丰惠前家弄23号成了浙东纵队的指挥中心,而现在的丰惠卫生院成了当时民主政府所在
本文出自《大上虞论坛》——网址http://www.dsybbs.com,原文地址:http://www.dsybbs.com/thread-26016-1-1.html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5-08
上虞解放初属绍兴专区。1952年2月起属宁波专区,1964年9月起属绍兴专区。1968年6月起初属绍兴地区。1983年8月起属绍兴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上虞与绍兴县、余姚县相邻部分地区有几次变动。1954年秋,绍兴县东关区及汤浦区的四峰、渔浦、汤霞、四村、胜江5乡和富盛区的长东、保山、长塘、会胡4乡划入上虞。1956年11月,丰惠区永兴乡和下管区王家庄、大岭顶村划归余姚县,绍兴县川下村划归汤浦乡;1960年8月及1966年1月,下管大公社的大山、隐地、黑龙潭、悬岩、溪山5村以及陈溪公社戴王、糜家2村划归余姚县。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5-09
,考虑到国家还比较困难,所以只收规定运价的70%,比军用品还少收10%。方案确定后,我就向航运管理所领导作了汇报,经同意后我就负责实施了。


当年丰惠的百姓对县城迁址非常赞成。老百姓用手拉车等工具帮助政府搬迁。


现在知道 亏大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