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505阅读
  • 74回复

[秦汉]由沧海郡、玄菟郡想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4-12-27
高句丽县从没有成为过辽东郡的一部分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4-12-27
回 外星来客 的帖子
外星来客:高句丽县从没有成为过辽东郡的一部分 (2014-12-27 17:03) 

玄菟郡初以沃沮地置。另外21楼的摘文看了沒有?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4-12-27
楼主有苍梧郡的图吗
桂林恭城县江贝村九队人士,基层文物工作者;擅水果种植,喜花鸟鱼虫。

贺州乏力,荔浦当立;北连桂柳,南接贺梧。
广西茶江流域——中国最大的柿子,柚子产区。

君不见:那姓盛的修铁路,那姓李的坐中堂,
                 来年复又逢甲午,水师旗舰在北洋。
哎呀呀:勤政殿上忙泡面,中南海的包子香,
                 钓鱼台上姜尚去,抗俄还数杨凤翔。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4-12-28
回 桂山 的帖子
桂山:楼主有苍梧郡的图吗 (2014-12-27 19:43) 

没有啊。…………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4-12-28
但其中、西段则有待斟酌,因为关涉扶余国及东胡。
[ 此帖被不生不灭在2014-12-29 06:23重新编辑 ]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4-12-30
转:库伦、奈曼旗燕长城
http://epaper.tongliaowang.com/html/2014-02/27/content_93983.htm
闫洪森
刘伟臣
通辽地区燕国长城遗迹分布在库伦、奈曼旗两旗。因年久剥蚀,现今只剩土垅。库伦旗、奈曼旗的燕长城总长度达到91.6多公里。全段有边堡3座、烽火台4座。库伦、奈曼旗燕长城墙体高0.5—5米,底宽3—12米,顶宽0.2—2米。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库伦与奈曼长城多在沟壑中穿行,墙体依山势而建,多在山脊和山顶处蜿蜒,如遇浅山平原则蜿伏其上。所经过的地区多为地势崎岖之地,沿线沟谷纵横,沟谷中水流湍急,长城墙体经常被自然冲沟冲断。分布在山脚下或平原地带的长城墙体,墙体一般修筑较直,地貌多为农田、草甸和缓坡。库伦、奈曼旗两段燕长城本体多为堆筑土墙。
库伦旗燕长城主要分布在库伦旗南部,经过白音花镇、库伦镇2个乡镇,7个自然行政村,主要分布在乃曼格尔村东北、东通什村东、色楞稿村西北、敖和板村东、西牌楼村东、马营子村东北、东皂务沁村南,墙体基本呈西南——东北走向。长城蜿蜒于燕山余脉与科尔沁沙地边缘。库伦燕长城共有土墙15段,河险2段,消失长城7段。墙体总长28058米,其中土墙保存一般3636米,保存差16612米,差2398米,消失3645米;河险1767米, 另外还有2座烽火台、2座边堡。库伦段燕长城墙体基本呈南北走向,墙体构筑方式多为堆土,最高处5米左右。库伦旗燕长城共有2座烽火台、2座边堡。马营子1号烽火台,在库伦河南岸,该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差。残高12米,周长为42米。经过多年雨水冲刷的破坏,各面均有较大坍塌,台体四周形成不同程度的斜坡,整个烽火台现已成圆锥形,南侧依靠在长城墙体上。台墩损毁较严重,已看不出原来的形状,有台基,在台基上长满杂草;马营子2号烽火台,墙体南侧为库伦河,北侧为东皂户沁村。该烽火台整体保存较好,烽火台残高15米,周长为47米。台基为圆形,底部边长均为15米。台墩损毁较严重,已看不出原来的形状,结构和形制均遭到了破坏;马营子边堡又叫马营子障城,该城堡保存状况较差,堡址结构、型制清晰。其中东、西墙保存较差,南、北墙体保存差,墙体坍塌严重,土墙呈高低不平的土垄状,中间有豁口,墙体上长满杂草,墙体中间为白沙空地,墙体东西南北侧均有树木。土筑,平面呈方形,无马面、瓮城、护城壕,方向东南。该堡呈不规则方形,东西长62米,南北长102米。周长为292米。残高最高处2米,台基基本呈长方形,面积为6307平方米,北距马营子烽火台约0.63千米;乃曼格尔边堡又叫乃曼格尔障城,位于乃曼格尔村东北,北临五头山,白音花镇乃曼格尔村东北2000米。该堡在一座孤山南坡上。保存较差,濒临消失,痕迹比较模糊,轮廓隐约可见。堡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7米,南北宽7.4米。周长为70米,面积为200平方米。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堡墙都已坍塌,墙的痕迹均比较模糊,残高0.3—2.2米。堡东墙为长城墙体,门址不清。
奈曼旗燕北长城主要分布在奈曼旗南部,经过新镇、沙日浩来镇2个乡镇,10个自然行政村,起点在朝阳沟村北0.48千米、双合兴村中往西、大榆树村中往西、新安屯村南、毛仁沟梁村南、蟒石沟村西南、瓦房村东南、苇塘沟村东南、湾子村东北、西岗岗村北,墙体基本呈东北——西南走向。长城蜿蜒于燕山余脉与科尔沁沙地边缘,丘陵地带,山间沟谷纵横。奈曼燕长城共有土墙20段,河险2段,消失长城8段。墙体总长63543米,其中土墙保存较好277米,保存一般5480米,保存较差15074米,保存差17520米,消失6035米;河险19200米,奈曼燕长城共有2座烽火台、1座边堡。双合兴烽火台,位于新镇双合兴村西南4.1千米。烽火台在长城墙体南侧,烽火台已坍塌成了一个土丘,保存较差,土筑。烽火台平面呈圆形,南北宽30—35米,东西长20—25米,高2—2.5米,经过多年风蚀、雨水冲刷的破坏,烽火台各面有较大坍塌,烽火台为黄土堆筑而成;新安屯烽火台,位于新镇新安屯村西南1.3千米。烽火台位于新安屯长城墙体南侧,南距蛤蟆山80米,该地风力强劲,风蚀与河流对其破坏比较严重,烽火台已坍塌成了一个土丘,该烽火台紧靠长城墙体南侧,南北长30—35米,东西长20—25米,高2—4米,烽火台南面为蛤蟆山;苇塘沟边堡又称苇塘沟障城,位于沙日浩来镇苇塘沟村西3000米。,保存较差,地表痕迹墙体比较模糊。边堡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15米。周长为70米,面积为300平方米。残高0.5—2米。堡北墙为长城墙体,门址不清,堡周围为人工种植的小树林。
http://epaper.tongliaowang.com/html/2014-02/28/content_94081.htm
综上所述,通辽市境内的燕长城是库伦、奈曼旗两段:第一段库伦旗境内的燕长城,从辽宁阜新八家子进入库伦旗白音花镇乃曼格尔村东、东通什村东、色冷稿村东、东牌楼村西、马营子村东、过铁牛河、库伦河、库伦镇东皂户沁村东侧、元宝山西侧、养蓄牧河边;第二段奈曼旗境内的燕北外长城,从库伦镇东皂户沁村东侧元宝山西侧、养蓄牧河边再进入奈曼旗新镇乡朝阳沟村北、双合兴村中间、大榆树村中间、西南屯、蛤蟆山北、毛仁沟梁村南、蟒石沟村西、牤牛河。再以河为险西南延伸至瓦房村西、苇塘沟村、弯子村北、西岗岗村北、赤峰市敖汉旗的河也村东。
20世纪70年代,李殿福考察过库伦、奈曼燕长城并与1973-1974年对燕北长城以南的奈曼旗的沙巴营子(善宝营子)战国古城进行了挖掘工作。1988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库伦旗和奈曼旗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及通辽市博物馆希木德同志曾徒步走过这段长城遗迹。但由于当时经费和时间的问题,有许多长城地段也是匆忙观察,未能详细记录。。从2009年9月中旬到2010年6月,通辽市长城调查队通过全面调查,踏查通辽市境内的库伦、奈曼两段燕北长城。
燕北长城修建时间史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据史学家们的考证,燕北长城有可能修建于孝王末年。燕北长城是战国时期最后修的一道长城。燕北长城遗迹,在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和奈曼旗境内仍清晰可辨。
据历史文献记载,为了防御邻国及东胡人的进攻,燕国共筑有两道长城,一道是燕南长城,另一道是燕北长城。在燕北长城南线沿线,也有许多城鄣遗址,其中今天的通辽奈曼旗土城子乡土城子城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整的一处城址。城内地表散布陶片极多,以战国绳纹陶为主。这些遗址遗物证明,战国时代,燕北长城以南的内蒙古赤峰丘陵和科尔沁沙地是燕国的领土,燕国设置右北平、辽西等郡实行有效的管辖。燕所设右北平郡等是历史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早的行政建置,也是内蒙古东部最早的城镇,在内蒙古地区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燕国在内蒙古地区创置的郡、修筑的长城、城镇等多为秦汉所沿袭,在历史上有深远影响。
史料记载东胡一直是一个强大的部落,与北方的燕国和赵国的战事频繁。《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国北长城遗址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这段文字明确地告诉我们战国时代的燕国,在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的同时,在五郡的北部修筑了一条长城,以防东胡的侵犯。这条文献中所指的 “长城”就是燕北长城,根据文献所知燕国筑造北长城是在秦开破走东胡之后的事,并且设置了上谷、渔阳等五郡。由此可见东胡对于燕国的威胁是很大的,以至于燕国在国力不强大的情况下,依然要不惜耗费巨大的财力、人力以及物力,修建长城以保国家不受外族的侵扰。
李文信先生在其著作 《中国北部长城沿革考 ( 上) 》中指出燕北长城“当由独石口北滦河南的大滩一带,东经围场、赤峰、敖汉旗,由奈曼、库伦南部,进入阜新,又经彰武、法库、开原一带,跨越辽河,再折而东南,经新宾、宽甸,向东至当时国境”。李文信和佟柱臣两位先生曾经对燕北长城进行过调查,其对于燕北长城线路的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例如,李殿福认为燕北长城实际是 “西迄独石口,经围场、赤峰北至敖汗旗的南半部进入奈曼旗的牤牛河上游,东去库伦旗南部,再继续往东蜿蜒达阜新县北部,过彰武、法库东抵开原。开原以东以障塞形式一直伸延到朝鲜半岛之龙岗 ( 碣石) ”。此种观点是对李文信观点的认可和完善。除此之外,李殿福还认为秦长城,是秦、赵、燕三国长城的连接,是在原来基础上补缮添筑,构成一体,总共大成。
2001年,库伦、奈曼旗燕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4-12-30
也即是说,由赤峰入敖汉,过奈曼、库伦、阜新、彰武、法库至开原一线,大致沿辽蒙交界科尔沁沙地边缘蜿蜒分布,才是燕长城所在。此段长城相当于西段。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5-01-02
由开原至龙岗山脉西侧,是第二玄菟郡与扶余国的交界线,要想弄清其具体走向,可以从高句丽五部入手。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5-01-03
看了数篇专论,大同小异。大致是由开原沿清河南山,东过柳河县南二统、三统河上游河谷,达于龙岗山西侧。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5-01-26
前日翻看旧帖,忽然想起《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句:
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
这句我没有标点,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标法:
甲、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
乙、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
分歧就在于那个"东"字,而其背後的关键所在是对"列阳"的"列(水)"所指何水的解释,因之事关古朝鲜的地望。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5-01-28
转帖:朝鲜半岛与“辽东”的关系

http://tieba.baidu.com/p/2575720469
原文链接:http://www.eurasianhistory.com/data/articles/d01/631.html
朝鲜半岛与“辽东”的关系

杨军
2004-07-23 06:30:35 阅读 604 次
作者提供,原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摘 要:燕辽东郡东界达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地区,由郡名演化的地域名辽东,最初即包括大同江以北。魏晋至唐,辽东作为地域名内涵在逐渐扩大,包括整个大同江流域,甚至是高句丽政权的所有辖区。高句丽人也称自己的国家所在地为辽东。
关键词:朝鲜半岛 辽东 大同江

目前学术界通常认为,战国时的燕国与箕氏朝鲜以清川江为界。其论证方法是,依据《三国志》卷30《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鱼豢《魏略》的双方以“满番汗为界”,认为番汗指汉辽东郡番汗县,因番汗县可以考定在朝鲜平安北道博川城南10里古博陵城,近清川江,[1]因此断定,番汗县是边境城镇,其东的清川江为界河。[2]但认为满番汗即番汗的证据并不充分,持此说的学者也认为:“至于‘满’作何解,说法不一,可能为衍文”,[1](P14)以“可能”二字将此关键问题轻轻带过,显然是不足以服人的。至于将满番汗解释为汉辽东郡“文”县与“潘汗”县的合称,同样也没有史料依据。[2]
除鱼豢《魏略》外,史书中没有对燕国东部边界的记载,唯一可以参证的资料是《史记》卷115《朝鲜列传》中对箕氏朝鲜史事的简略追述:“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这段史料中值得注意的有三点:第一,燕曾“略属”朝鲜,并“筑障塞”,此记载也与《魏略》“取地”的记载相合。第二,未说明秦代东部边界的变化,秦与箕氏朝鲜的边界当沿袭燕与箕氏朝鲜的边界。第三,西汉与箕氏朝鲜的边界后撤至浿水。因秦汉时期的浿水即清川江,所以,燕秦与箕氏朝鲜的边界必在清川江以东,即《魏略》的满番汗在清川江以东。朝鲜的大宁江长城在清川江西,因此,不会像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燕“筑障塞”的障塞,而应是汉“复修辽东故塞”的故塞。虽然这道汉“复修”的故塞何时初建,现在已无法考究,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通行的以大宁江长城的位置作为燕与箕氏朝鲜以清川江为界的证据是不正确的。
“朝鲜”之称在古书里既可以用作国名,也可以用作地域名。作国名指古朝鲜全部辖区,作地域名则仅指大同江流域。[3]《盐铁论》第45《伐功》在谈到燕击朝鲜事件时称燕“度辽东而攻朝鲜”,显然是将朝鲜用作地域名。也就是说,在燕攻朝鲜取地两千余里的过程中,燕军已经进入大同江流域。因此,前引《史记》所载燕“略属真番、朝鲜”的朝鲜也是地域名,指大同江流域,这也是燕所筑障塞在大同江流域的证据。秦统一后的东界是对燕的沿袭,则秦长城应与燕的障塞相距不远。秦长城东端起点在汉乐浪郡遂城县,即“今朝鲜平壤市西南江西迤西之咸从里”,[4](P42)那么,燕长城也必在大同江流域无疑。可见,燕国强盛时已夺取大同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山海经·海内北经》称“列阳属燕”,列指列水,即大同江,也证明大同江以北是燕国领地。燕击朝鲜后设立的辽东郡包括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地区,这才是前引《史记》称燕“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的含义。西汉初因为“远难守”退而以清川江为界,原燕、秦长城皆弃而不守。《史记》卷115《朝鲜列传》称卫满“东走出塞,度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塞”即现在已发现的大宁江长城,“上下障”就是西汉废弃的燕、秦两道长城,应都在大同江流域。《魏略》所载满番汗是地名或是河名无从考证,[3]但一定在大同江流域。
有的学者认为辽东作为地域名早于燕设辽东郡,[5]主要依据一是《管子·地数篇》:“燕有辽东之煮”,二是《战国策·燕策》载苏秦说“燕东有朝鲜、辽东”。对于前者,张佩纶早已指出:“春秋时北燕为山戎所逼,岂能兼有辽东?”认为这是“战国时语”。[6](P1154)对于后者,阎忠已指出其不可靠。[7]此外,辽东一词也见于《管子·轻重甲》。《管子·轻重》诸篇的成书年代虽存在争议,但最早的说法是成书于战国。[8]说燕设辽东郡之前已有作为地域名的辽东证据是不充分的。辽东作为地域名源自辽东郡,最初指辽东郡所辖地区,其东界达大同江流域。
作为地域名,辽东一词的内涵在逐渐扩大。首先,因辽东曾辖有部分朝鲜地,即将全部古朝鲜地即大同江流域都称为辽东,包括辽东郡从未直接管辖过的大同江以南以区。如《宋书》卷28《符瑞志》“白虎见辽东乐浪”,已认为乐浪郡辖区属于辽东这一地域。唐李贤在《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注中称乐浪郡在辽东,《高足酉墓志》中称高句丽人高足酉为“辽东平壤人”,[9]都是此用法的实例。最典型的是《后汉书·郡国志》李贤注:“列水在辽东”,称大同江在辽东。其次,因将朝鲜地称为辽东,而将后世控制该地区的高句丽政权称为辽东。《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载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卿又北伐九姓,东击高丽,辽东咸遵声教者,并卿之力也”,卷92《魏元忠传》提到“李绩平辽东”,显然都是指高句丽政权。
虽然燕与箕氏朝鲜为敌国,但据《三国志》卷30《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载,箕氏朝鲜“略服属秦,不肯朝会”,箕氏朝鲜已成为秦的属国。《史记》卷115《朝鲜列传》:“秦灭燕,属辽东外徼”,刘子敏认为“徼”指“藩属”,[10]则箕氏朝鲜作为秦的属国可能是归辽东郡管理的。汉初,“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11](卷115)卫氏朝鲜是隶属于汉辽东郡的。这种统属关系显然也是辽东作为地域概念内涵扩大的原因。魏晋以后,虽然辽东郡不再辖有朝鲜半岛北部,但将此地区称为辽东的观念还是沿袭下来。
至晚在隋代,高句丽人已接受了这种观念,在与中原的交往中,也把自己国家的所在地称为“辽东”,高句丽王元在给隋文帝的表中自称“辽东粪土臣元”,[4]《高足酉墓志》、《高玄墓志》将这两位高句丽人墓主分别称为“辽东平壤人”、“辽东三韩人”。[9]
无论是唐人还是高句丽人,对朝鲜半岛北部属于辽东的说法都是认同的。正是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唐代裴矩、温彦博等大臣才提出“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12](卷61)以历史上中原王朝对此地区的直接统辖为依据,坚持大同江流域为中国领土,要求恢复中原王朝对这里的直接管辖。“辽东”的地理范围包括朝鲜半岛北部,特别是大同江流域,反映出唐朝人对中国疆域的认识。唐以前的历史事实证明,唐人这种认识是正确的。高句丽人对“辽东”内涵的认同,反映出高句丽人对中国的向心力。以“辽东”指称朝鲜半岛北部的说法在中原地区和高句丽国内的通行,恰是大同江流域古代为中国领土、高句丽民族是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一个有力证据。

参考文献:
[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释名汇编·东北卷[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2]顾铭学,南昌龙.战国时期燕朝关系的再探讨[J].社会科学战线,1990,(1):192-198.
[3]杨军.箕子与古朝鲜[J].吉林大学社科学报,1999,(3):22-26.
[4]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5]刘子敏.关于“辽东”的考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1):78-85.
[6]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管子集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
[7]阎忠.《战国策》燕国疆域辨析[J].史学集刊,1995,(3):59.
[8]胡家聪.《管子·轻重》作于战国考[J].中国史研究,1981,(1):124-133.
[9]赵超.唐代墓志中所见的高句丽与百济人士[A].揖芬集——张政烺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85-494.
[10]刘子敏.“辽东外徼”考释[J].延边大学学报,1996,(2):44.
[11]朝鲜列传[A].史记[Z].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温彦博传[A].旧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1] 博陵城与大宁江口相距更近,加之朝鲜半岛大宁江长城的发现,故有的学者认为燕与箕氏朝鲜的边界在大宁江。(参见郑君雷《大宁江长城的相关问题》,《史学集刊》1997年第1期,第68-72页)但大宁江尚在清川江以西、以北,故本文对此观点不加讨论。
[2] 参见李健才《公元前3-公元前2世纪古朝鲜西部边界的探讨》,载《东北史地考略》(第三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3] 有的学者将满番汗理解为汶(满)、番、汗三水,分别对应昌城江、大宁江与清川江。徐德源已批之甚详,此不多述。参见徐德源《战国全燕世所筑障塞释考》,载《辽宁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22-26页。
[4] 参见《北史》卷94《高丽传》,《隋书》卷81《高丽传》。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5-01-28
按上文所指,则当断作“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大意为:朝鲜在列阳的东面=大海的北面,高山的南面=列阳属于燕国。列阳指今朝鲜大同江北岸,则古朝鲜在其东,与列阳以江为界,燕秦之上下鄣当即在列阳之地。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5-01-30
 1    朝鲜诸郡沿革
      
    汉武帝元封三年灭卫氏朝鲜及其属国,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不到三十年,昭帝始元五年即罢真番、临屯,将两郡部分地并入乐浪。同时内徒玄菟郡,缩小其领域。由于史料过于简略,中外学者对四郡的地理位置和领域范围向来有所争议。
  
   本文先就四郡的沿革进行讨论,然后再据考古发现资料对其领域作今地的比定,最后附带对元朔间旋置旋废的苍海郡位置作一推考。
  
  
   武帝所置四郡大致以朝鲜及其属国的固有疆域定界。乐浪即卫氏朝鲜本土,玄菟主要以沃沮地置真番、临屯原是朝鲜属国。四郡之中,乐浪、临屯、玄菟的地理位置比较明确,唯真番郡学者们分歧较大有北方说与南方说两派。对四郡领域的变迁,则考证诸家各有其论未有一致结论。以下就逐郡作一分析
  
  
  
      
  2    -
      一、乐浪郡:
  
   高帝末年燕人卫满入据朝鲜,至惠帝、吕后时期,卫氏朝鲜逐渐强大,真番、临屯等旁邑遂沦为其属国。元封二年秋,武帝派兵由水陆两路进攻朝鲜,三年夏定其地,置为乐浪等四郡。
   乐浪郡即以卫氏朝鲜本土置,其朝鲜故名保留在乐浪郡治朝鲜县上。《汉志》乐浪郡属县二十五,大大超过一般边郡的领域,显然不是初置时的面貌。
  
   原来乐浪郡领域出于临屯、真番郡之罢而扩大。始元五年以前的乐浪郡比《汉志》所载起码应少岭东七县之地。清代学者杨守敬以为这七县既放弃弃于后汉建武六年,则《续汉书?郡国志》必不载入,因此由两志汉相对照,找出这七县是:东 、不而、蚕台、华丽、邪头昧、前莫、夫租(即沃沮,详后)。【注:见《晦明轩稿》中汪士铎《汉志释地驳议》一文,下文所引杨氏原文及观点皆出此,不另加注。】
  
   七县的并入,使乐浪郡境过于广远,而且单单大岭以东地区在地理上本自成单元,民族成份亦自成一系,因此又分设东部都尉予以治理。
  
   杨守敬认为真番国在朝鲜国之南,也就是说真番郡在乐浪郡之南,因此《汉志》乐浪南部当包含有真番故县。于是他把除去岭东七县以后的乐浪十八县再与《晋书?地理志》相对照,发现《晋志》带方郡属县之中有六县为乐浪旧属,推测它们就是始元五年并入乐浪郡的真番故县。他说:“魏分屯有以南置带方郡,以晋志照之,疑带方。列口、香列、长岑、提奚、含资、海真七县亦真番故县也。其余屯有、挥弥、遂成、镂方、驷望、黏蝉、增地、诸邯当本乐浪旧属,以《晋志》照之,亦约略可睹。”
  
   杨氏之说至为精当,唯所疑真番故七县中,吞列并不属《晋志》带方郡,不当计入。该县后汉更名乐都,【注:《后汉书集解》引谢云:“前志吞列即后汉乐都也”。】仍为乐浪郡属。此外,杨氏又推定《汉志》乐浪郡南部都尉治昭明县为真番郡治 县。昭明即 县恐未必然(说见真番那),但为真番故县之一则无疑问。上面已经证明,《汉志》乐浪郡东部都尉所辖岭东七县在始元五年以前本非乐浪所有,同理南部都尉亦当是真番罢郡以县属乐浪后所设置。昭明为南部都尉治,固当为真番故县。要之,《晋志》带方郡诸县在元封三年时为真番郡属,始元五年以后改属乐浪,后来南部都尉“建安中,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 【注:《三国志.魏志.韩传》】时,又独立成郡。带方郡既由乐浪郡所分,其七县之中的六县亦已见于两汉志中的乐浪郡,唯南新一县《地理志》、《郡国志》皆不见,由上述分析完全可以推断其必为乐浪郡南部都尉治昭明县的改名,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见第二节)。于是南部都尉所辖范围也恰是七县之地。
  
  
   因此,《汉志》乐浪郡虽说有二十五县之多,实际上始终是三个地区的联合体:即乐浪旧县十一,东部都尉七县,南部都尉七县。在东部都尉属县放弃,南部都尉辖区独立成郡以后乐浪郡在三国西晋时期又缩小到武帝元封三年始置时的范围亦即《晋志》所载的乐浪郡领域不过其时乐浪郡届县已由十一并至六县但地域范围仍然是汉武帝时的规模。
  
   除去东部、南部两都尉所属十四县后,乐浪始置时的十一县应当是:朝鲜、 邯、浿水、黏蝉、遂成、增地、驷望、镂方、浑弥、吞列。
  
   二、真番郡
  
   真番本是朝鲜近旁小国。《史记.朝鲜传》云:“自始全燕时,曾略属真番朝鲜。”《贷殖传》言燕“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皆以朝鲜真番并举。后沦为朝鲜属国,故《朝鲜传》又云:“以故(卫)满得兵威财物但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
  
   对真番国的方位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则以为在朝鲜之北,一则以为在朗鲜之南。
  
   北方说的主要依据是:《史记?朝鲜传》的两条注文。其一是集解引徐广说,以为真番即辽东番汗县。以番汗比附真番,纯粹是牵强附会,显然不能成立。其二是索隐引应劭云:“玄菟本真番国”,
  遂认定真番即玄菟而玄菟郡正在朝鲜北边。应劭原话本是“故真番、朝鲜胡国”,注于《汉志》玄菟郡下。此注本来含混不清,不能确指玄菟是真番故国或朝鲜故国,最多只能解释为:玄菟是朝鲜真番一类胡国。而索隐所引又截去朝鲜二字,并加以改写;变成“玄菟本真番国”。这样的注文,怎能引以为据?况且应劭注糊涂者还有例在,如附会辽东郡的险渎县为朝鲜王满的都城王险城,【注:《汉志》辽东郡险渎县下应劭注。】也纯是臆想之产物,若照这类注文去解释地既必然是治丝益棼。
  
  
      
      
      
  3    -
      
   考史本来应从最可靠的考古资料出发,其次才是史籍的原始记载,至于前人对古籍的解释则不可轻易相信,必须详加分析,分别真伪,否则容易误入歧途,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真番北方说的证据是不足的。相比之下南方说所依据的却是有说服力的《史记》本文。
  
   《朝鲜传》载:“真番旁辰国,敬上书见天子(朝鲜)又拥阏不通。”【注:今本《史记》 辰国作众国。张文虎《校刊史记集索隐正义札记》言:“宋本众作辰”。日人稻叶岩吉据此认定应以辰为正,甚是。《汉书朝鲜传》载此事则云:“...真番辰国...”可证。事实上作“众国”亦不妨碍南方说的解释。】杨守敬认为朝鲜既能阻碍真番辰国与汉廷的交通。说明真番必在朝鲜以南无疑。辰国即《魏志.东夷传》中三韩的前身,位朝鲜半岛商端,真番国当在辰国与朝鲜之间。南方说还有《魏略》的记载作为另一支柱。《魏略》【注:《魏志.东夷传》所引】云:“初右渠未破时,朝鲜相历奚卿以谏右渠不用,东之辰国,时民随出居者二千余户,亦与朝鲜贡藩不相往来。”此处贡藩当为真番之误,贡真形近而化番藩音同。日人稻叶岩吉认为必真番国与辰国相接,斯“不相往来”云云始有意义,若真番远在鸭绿江—上游佟佳江流域,则与辰国间尚有他国居中间隔,而犹特书其不相往来于理殊不可通。【注:《满州发达史》杨成能译本】这个推论,十分顺理成章。
  
   真番国既在朝鲜之南,则意味着真番郡应在乐浪郡之南。《后汉书.东夷传》载:“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真番罢郡以后,其地当然只能并于乐浪。上文乐浪郡考中已推断
  南部都尉所辖七县:昭明、带方、列口、长岑、提奚、含资、海冥当为真番郡故县。又杨守敬对岭东七县中的不而、邪头昧两县不能断定究竞是真番郡或是临屯郡所属。其实这两县原属临屯郡,与真番无涉(说见临屯郡考)。真番故县确实可考者仅有以上七县。
  
   但这七县并非真番郡全境。《茂陵书》云:“真番郡治[]县,去长安七千六百四十里,十五县。”【注:《汉书.武纪》臣瓒注所引】可见另有八县无考。这八县朝鲜学者李丙壳焘寻出蛛丝马迹。《魏志.马韩传》云:“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吏译转有异同,臣智激韩忿,攻带方崎离营”。李氏谓辰韩当解为辰国,此八国或即真番罢郡时废入辰国之南部八县(包括郡治[]县),【注:见《真番郡考》,原载《史学杂志》40卷5期。周一良译文载《禹贡》2卷10期】
  
   此说极有见地。
  
   不过这里要出现一个小疑问。以朝鲜大国所置之乐浪郡仅有十一县,真番小国何能有十五县之地?推想起来真番国恐怕只有七县大小,汉灭朝鲜及其属国后,威及辰国,遂以真番及辰国北部
  八小国置真番郡,罢郡之后,南部八县仍入辰国,而北部七县并入乐浪。
  
   真番郡治霅县何在,自来无考之者。杨守敬以为即昭明县,只是臆断而已。李丙焘氏认为当在废入辰国的八县中,位今朝鲜礼成江以南,汉江以北,亦未明示其所据。考汉代于开边所置郡县,多以其本地旧名,取其音,而不取其义,如岭东之不而县,即由不耐秽得名,霅县恐亦如是。据《说文解字注》,霅音素洽反,与今朝鲜汉城之本名同声。汉城朝鲜文为 ,音“soul”,意为京城。颇疑京城之意是后起的,先是在汉江附近,有地名“soul”,汉代以之置霅县。到中世纪的该地成为朝鲜李朝之都。“soul”之音仍存,遂以此音作为京城之解。汉江平原是南朝鲜富庶之地,真番郡治设于彼处,而不设于“屯有以南荒地”之中,似亦合于情理。若上述关于霅县的假说成立,则真番郡可考县应增至八个。
  
   三、临屯郡
  
  临屯本来也是朝鲜近邻小国,但在《史记》上仅只一见,不如真番之闻名。临屯郡以临屯故地置。《茂陵书》云:“临屯郡治东[日施]县,去长安六千一百三十八里,十五县。”东[日施]是岭东七县之一,己见上文乐浪郡考之中。
  
  《魏志?秽传》云:“汉时自单单大岭以西周乐浪,自岭以东七县,都尉主之,皆以秽为民。后省都尉,封其渠帅为侯,今不耐秽皆其种也。……其俗重山川,山川各有部分,不得妄相涉入。”单单大岭即今狼林山、北大岭’、马息岭一线是划分东鲜与西鲜的天然标志。
  
  
      
      
      
  4    -
      
   岭东不但在地理上自成一区,与岭西不相涉而且民族成份也比较一致,多为秽民,不而县即由不耐秽得名。当然“皆以秽为民”是统而言之,细分之,则七县中的沃沮县(即汉志的夫租)非秽民所
  居。前引《后汉书?东夷传》言岭东居民,就分别沃沮、秽貊。所以除沃沮县外,东[日施]、不而、华丽、蚕台、前莫、邪头昧等六县在地理上、民族上自成一体,原来必同属一个政治实体,这个政洽实体就是临屯国。临屯之名西汉后期即已消失,但临屯的居民秽族之名却自汉至三国不变。《魏志?秽传》云:“秽南与辰韩、北与高句丽、沃沮接,东穷大海,今朝鲜之东皆其地也。户二万。”这里所描述的秽的位置正是岭东七县(除沃沮外)的方位,秽已兼有民族名和地区名两义。
  
   东[日施]既为临屯郡治,则其附近之不而、华丽、邪头眯等五县亦当为临屯郡所属。颇疑邪头昧之昧有貊音,邪头昧即邪头貊,为秽貊之—支,故以之为县名。又华丽县,杨守敬误以为玄菟故县,他的根据是《后汉书?东夷传》:安帝“元初五年(高句丽)复与秽貊寇玄菟。攻华丽城。”这是杨守敬的疏忽。华丽是岭东七县之一,光武帝建武六午已弃,何得在八十多年以后的元初年间仍属玄菟?何况安帝时的玄菟郡已非两汉旧貌,经过西迁后,玄菟郡已侨置于辽东郡北部(详后),而华丽城远在朝鲜东海岸,岂能悬属之?《后汉书》此载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误句丽为华丽,玄菟郡治为高句丽城,《魏志?高句丽传》常省称高句丽为句丽,同理玄菟郡治或亦省称句丽,由句丽又讹为华丽;二是元初间高句丽两寇玄菟,东攻华丽,两地本不相涉,前—种解释的可能性较大。要之,华丽县必为临屯故县,而非玄菟旧属至为明显。
  
  
   据《茂陵书》所说,临屯郡属县应有十五,但其他九县已不可考。推想临屯小国,亦不至有十五县的规模,《魏志?秽传》言其户只有二万,与六县之地颇相称。临屯不可考之九县决不可往北方推求,因为岭东七县中的沃沮县,是玄菟郡初置时的郡治(详后),沃沮以北必是玄菟郡地,临屯余县不可能越过沃沮城而存在,只能南向辰国去探寻。也许和真番类似,,临屯置郡时囊有辰国北部数小国以立九县,郡罢以后,诸县复没于辰国。不过,《茂陵书》所言十五县之数亦不能确定其必无误,只能聊存一说而已。
  
   临屯罢郡之年,《汉书》未及,暂以《后汉书》为据。罢郡以后,东[日施]等六县移属乐浪,后为东部都尉所辖,已见上文乐浪郡考所述。
  
  四、玄菟郡
  
   玄菟郡的领域及其变迁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汉志》玄菟郡只领三县,大大小于一般边郡和内郡的规模,和乐浪郡辖有二十五县恰成鲜明的对照,这种情况暗示其领域经过很大的变动。
  
   玄菟郡主要以朝鲜属国沃沮地置。《魏志?东沃沮传》云:“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滨大海而居,其地形东北狭,西南长,可千里,北与挹娄夫余、市与秽貊接,户五千。……汉初燕亡人卫满王朝鲜,时沃沮皆属焉。汉武帝元封二年,伐朝鲜,杀满孙右渠,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徒郡句丽西北,今所谓玄菟故府是也。沃沮还属乐浪。”
  
  由此可见玄菟郡始治沃沮城,徒郡以后,沃沮乃属乐浪。《汉志》乐浪郡所属有夫租县,当即沃沮城。夫夭易讹,沮租本通。沃沮国户仅五千,亦只足置一县而已。沃沮南与秽接,故沃沮城其实也是玄菟郡的南界。
  
  后人考定该城在今朝鲜咸镜北道之成兴郡。因此临屯郡与玄菟郡约分界当在咸兴以南,至今这条界线依然是划分成镜道方言与京畿道方言的标志,【注:据日人河野六郎之说,转引自《历史地理讲座》II卷五章二十节。】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
  
  玄菟郡治虽在沃沮,但其领域实包括辽东郡以东直到滨海之地的一大片地方。《汉志》玄菟郡所属之高句丽。西盖马、上殷台三县,即位于辽东郡以东,沃沮以西的高句丽地区。清人丁谦以为有古高句丽国的存在,与西汉末东汉初兴盛起来的高句丽有别。近人金毓绂以为《魏略》之“橐离”即后来之古高句丽。高句丽县的得名即来自高句丽古国【注:《东北通史》卷二。】可备一说。要之,高句丽县与高句丽地区有别,前者只是武帝在后者所设立的一个据点而已。元封间,武帝不但灭了卫氏朝鲜,而且波及到辽东塞外至盖马大山一带的高句丽地区,至少建立了高句丽、西盖马、上殷台三县。所以玄菟郡初置时实由盖马大山东西两面的沃沮和高句丽地组成。
  
  
      
      
      
  5    -
      
   《魏志?高句丽传》云:“高句丽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秽貊,东与沃沮,北与夫余接。”即在今东北鸭绿江上游及浑江流域一带。《高句丽传》主要叙汉平帝及王莽以后事,未明其始兴之年。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则云高句丽始祖东明王立于元帝建昭二年,具体年代未必准确,但始兴于汉末当可肯定。玄菟建郡之初,高句丽势力尚弱,故郡治放在沃沮。其后,玄菟受夷貊所侵,不得不将郡治迁往“句丽西北”。这里的句丽即指高句丽地区,《汉志》玄菟郡首县高句丽县(今辽宁新宾县附近)正位于高句丽地区西北部,是为新郡治或俗称的“第二玄菟郡”。
  
   侵犯玄菟的夷貊是何种族,如何侵犯,现已不明,但夷貊可能包括高句丽族(《魏志?高句丽传》言高句丽有别种曰小水貊,可为旁证),推想他们大约是切断了沃沮城与玄菟郡其他地区的联系因此玄菟被迫内迁,沃沮城只好移属乐浪。玄菟郡在高句丽地区虽然至少设置了三县,但这些县城只是据点而已,不能全部控制“随山谷以为居”的高句丽族,因此在东汉时期,他们逐渐兴盛起来,原辽东塞外的玄菟郡地反处在其威胁之下,于是玄菟郡再度迁徙至辽东郡境内,这时郡治虽仍称高句丽,但地点已迁至今沈阳附近,这就是所谓第三玄菟郡,西盖马、上殷台二县亦随之内徒,玄菟郡领域全部收缩到辽东郡境内,与高句丽故地毫无关系。东汉安帝时,又割辽东郡北部高显、辽阳、候城来属,使玄菟郡共辖六县,据有辽东郡北部。
  
   第三玄菟郡事实上是我国最早的侨置郡。玄菟郡第一次内徒只是换个地方做郡治,缩小了郡境不能算侨置。第二次内徒则是以他郡部分地作为自己的领域,不但迁郡治,而且连原县名也带至他郡辖境以内,是名副其实的侨置郡县了。第三玄菟郡一直延续到十六国时期,因此上引《魏志?东沃沮传》称“句丽西北”的第二玄菟郡(西汉时的高句丽县)为“玄苑故府”。
  
   唯玄菟郡何时由沃沮城迁往高句丽县,《汉书》却未明言,但亦有点消息透露出来。《昭帝纪》载:元凤六年“筑辽东玄菟城”,玄菟城即玄菟郡城——高句丽县城。新郡治之城筑于此时,徒郡时
  间或与之相去不远。据《后汉书》则似乎玄菟徒郡与临屯、真番两郡之罢同在始元五年(见下文所引)。
  
   玄菟郡可考之县只有四个,但建郡之初恐不止此数,或者在夷貊浸略徒郡时,罢弃某些县。
  
   又《后汉书?东夷传》载:“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徒居句丽”,有人从文字上一一对应去看,以为临屯地罢入乐浪,而真番地并入玄菟。这种看法未免过于机械。而且由于认定真番郡地须井入玄菟,继而推论真番应位于朝鲜之北,这就由机械而入盲目了。杨守敬首先提出真番应并入乐浪,是一大创见。但他仍拘泥于《后汉书》这条记裁,认为真番郡总有部分县须并入玄菟,故怀疑岭东之不而、邪头昧亦可能为真番故县。其实真番郡只能入乐浪,已见前述。那么照《后汉书》此文,是否临屯应罢入玄菟郡呢?也不是。既然玄菟郡之内徒正在临屯罢郡之年,其时玄菟郡治沃沮城尚且移属乐浪,在沃沮以南的临屯郡岂能罢属玄菟?必定只能罢属乐浪,已见前文所述。因此《后汉书》所载“以并乐浪玄菟”的玄菟二字乃是衍文,涉下“玄菟复徒居句丽”而衍。
  
   另外,关于玄菟郡的设置年代,《汉书》有两说:《武帝纪》将玄菟与乐浪等三郡放在一起,统言置于元封三年;《地理志》本注则曰;“元封四年开”。没有其他材料以辨孰正孰否,今暂从本纪。
  
   四郡之沿革已如上所述,现将其归纳成图表形式,以便于阅读。
  
  
      
      
      
  6    -
      四郡今地的比定
  
   从文献资料考订出乐浪等四郡的方位和县目以后,还要作今地的比定,才能确切划定四郡的范围。
  
   今地比定的关键在于水道,过去由于对某些水道,如浿水当今何水看法不一致,使得乐浪、真番两郡的领域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见解。
  
  
   《汉志)所载与四郡伯置有关的四条水道久马訾水、列水、浿水、带水(其实是五条,还应计入沛水。但该水系于辽东郡番汗县下,在泅水未定案前,番汗不能肯定是在朗鲜半岛上,因此沛水暂
  不具论)。
  
   马訾水系于玄茧郡西盖马县:“马訾水西北入盐难水,西南至西海安平入海,过郡二,行二千一百里。
  
   列水系于乐浪郡吞列县:“分黎山,列水所出,西至黏蝉放海,行八百二十里。”
  浿水系浿水县:“浿水西至增地入海。”
  
   带水系含资县,“带水西至带方入海。”以上四水两长两短,十分明显。浿水、带水只能是一般小水,《汉志》既不详其具体出处,更不具列其长度。
  
   马訾水即今鸭绿江,考证各家殆无异议。西安平县在今[云爱]河与鸭绿江的交口上,故城犹在。【注:概述《辽宁省考古新收获》一文,收《文物考古三十年》一书,文物出版社。1979年。】《汉志》载马訾水长二千一百里亦与鸭绿江实测长度八百二十一公里相当接近。而且鸭绿江是朝鲜半岛上最长的河流,舍此无以当马訾水者。
  
   有分歧意见的是浿水、列水和带水。尤其浿水是争论的焦点,
  
   有鸭绿江、清川江、大同江、三说。由于浿、列、带三水的相对位置从北到南比较明确,所以浿水如果比附为不同的今水,就要相应引起列水和带水的位移。如列水相应就有大同江、临津江、汉江三说,带水则有载宁江、礼成江、汉江说。单从文献资料是很难确定三水的绝对位置的,所以过去分歧的各家始终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现在带水的位置已为考古发现所确定,本文因此不再先从文献出发去考证浿水位置,而是倒过来,先比定带水当今何水,进而去确定浿水与列水所在。
  
   一、带水和真番郡(即魏晋带方郡)
  
  一九一三年, 日人谷井氏在朝鲜黄海道凤山郡发掘了带方太守张氏之墓。推定位于张墓西南文井面的“古唐城”为带方郡治带方县遗址。【注:见大正六年度九月出版的《朝鲜总督府古迹调查报告》(转引自《朝鲜史大系》第2卷)】既然带方在今凤山郡,据《汉志》含资县本注:“带水西至带方入海”,知带水必是通过凤山郡西北之载宁江,顺指也可推定含资县是载宁江上游之瑞兴郡。
  
   乐浪郡南部都尉昭明县遗址也由日人小田省吾确定于黄海道信川郡北部面土城里。昭明故址附近的西湖里出土了刻有‘大康四年三月昭明王长造”字样的小型长方砖。【注:转引自驹井和爱《乐浪郡治址》一文,载《中国都城.渤海研究》一书。】《晋志》带方郡所属七县除南新外,均见于《汉志》乐浪郡;而昭明县虽列于《汉志》乐浪郡诸县之中,却不见于《晋志》带方郡。今昭明县遗址在带方县西南,必属晋带方郡无疑,因此知《晋志》之南新当即《汉志》之昭明,只不知何时更名而巳。依砖铭看,似太康四年尚未更名,但《晋志》断于太康三年,却已改称南新,是否官方虽己改名,而民间仍通用旧称?
  
   又列口县当由位于列水之口而得名,列水即大同江(见后),列口相当大同江入海口以南的殷栗郡当无疑问。带水及带方、昭明、含资、列口四县定,带方郡的大致范围即为今黄海南道全部及黄海北道南部。具体而言,北为载宁江(带水)口与慈悲岭【注:慈悲领在黄州凤山间,为两郡之分界,黄州即汉屯有县,故公孙康分屯有以南,当以此岭为界】一线,西、南至海,东则以礼成江为天然界线历来是黄海道与京畿道的分界)。
  
   带方郡的北界也就是汉代乐浪郡与真番郡的分界,元封三年真番郡北部七县范围已由带方郡而定。其余不可考之八县(包括郡治霅县)当更在七县以南,依地理形势而论或包括今之京畿道至忠清道北境,以牙山为其南界。自礼成江以东南为平原地带,当本辰国旧属,汉灭朝鲜真番后乘胜入据,以其地合真番国置真番郡,真番罢郡以后‘该地又复属辰国,至三国时期为马韩五十四国之属。《东国史略》云,百济兴起后,其北界至贝河(礼成江),亦与以上所分析的历史情势相合。
  
  
      
      
      
  7    -
      
  二、浿水、列水和乐浪郡
  
   带水一经确定,则列水迎刃而解。《汉志》云列水长八百二十里。在带水(载宁江)与马訾水(鸭绿江)之间,能与此长度相当的水道只有大同江(列水当然不可能在带水以南或马訾水以北去探求,毋庸赘言)。以大同江当列水还符合古籍的几条记载:
   1)《山海经?海内北经》云:“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阳当是列水之阳【注:郭璞注云:“列亦水名也,今在带方,带方有列口县。”列水出海口正是带方郡与乐浪郡之分界。故郭云:“今在带方”。指并非列水全水在带方。】水北为阳,朝鲜国(乐浪郡)的主体部分正在大同江以北。扬雄《方言》亦以燕北朝鲜冽水之间列为一个方言区。
   2)《史记?朝鲜传》载;“楼船将军亦坐兵至列口,当待左将军,擅先纵,失亡多,当诛,赎为庶人。”列口为乐浪县(晋属带方郡),意即列水之口,朝鲜王都王险城在大同江畔,楼船将军正需从列口进而攻击王险城。
  3)《朝鲜传》集解引张晏曰:“朝鲜有湿水、冽水、汕水,三水合为冽水。”今大同江正有顺川江、成川江、能成江三支流。
  
   列水是大同江还可由黏蝉县遗址的确定来证明。一九一三年,日人今西龙氏断定平安南道龙冈郡的乙洞古城即汉黏蝉县治所在,【注:见大正八年六月出版的《朝鲜总督府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一册。转引自小田省吾著《朝鲜史大系.上世史》第六章第三节。】因为距该土城不远有古碑一座,碑文内容是祈祷山神保佑黏蝉五谷丰饶、境内平安。《汉志》云列水“西至黏蝉入海”(见前文所引),而黏蝉县遗址正在大同江口,则列水自然非大同江莫属了。
  
   列水确定以后,再进而分析乐浪郡治朝鲜县的位置。日本学者原田淑人等曾于一九三五至三七年间,三度对朝鲜平安南道大同江郡大同江面土城里的土城进行发掘工作。该土城位于今平壤对岸,大同江畔的台地上,城墙东西约七百米,南北约六百米。城内发现的文物证明该土城极有可能就是乐浪郡治。【注:见原田淑人著《乐浪》,大正五年出版。及驹井和爱、原田淑人《乐浪土城址调查概报》,载《中国都城.渤海研究》一书。】有人不愿作绝对肯定的原因只为该土城面积太狭小,似与偌大的乐浪郡不相称,但乐浪郡初置时并不算大。据上文所考只有十一县,与该土城的大小还是相配的。对比其他边郡,如定襄郡十二县,其郡治成乐县故城不过是东、南两壁各长五百五十米,西、北两壁各长四百四十米的规模;【注:见《内蒙古出土文物选辑》,文物出版社,1963年。】
  辽东郡十八县,其郡治襄平县遗址也才是三百余米见方的土城【注:据驹井和爱《乐浪郡治址》。】。至于后来扩大了的乐浪郡其实仍分三部管辖,东部七县和南部七县分别由该部都尉治理,原有的郡城也足够使用。
  
   汉代县城(郡治也是一座县城)规模一般都比战国时代城市为小。因为汉代县城以布置行政管理机构为主,不象战国城市拥有大量居民。许多汉城都是就前代城圈内围筑一较小之土城或是另筑一座较小的别城以居官寺。如乐浪郡治朝鲜县肯定即上述大同江南岸之土城,它当为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后所建,专为布置郡府之用,其朝鲜故王都居民或大部仍住王险城该城在大同江北岸,详后),这从该土城居高临下俯视对岸旧王都的形势似亦可推想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该土城称作乐浪郡治别城也是可以的。
  
   列水虽然很长,又与朝鲜王都、乐浪郡治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如浿水有名气,整部《史记》不见列水一名,《汉书》也仅在《地理志》中一见。这并不是因为浿水要比列水源远流长,而只是因为它是辽东郡与朝鲜的界河,因此《史记》、《汉书》屡屡提及。本来将《汉志》对马訾水、浿水、列水、带水的记载作一比较完全可以断定浿水是一条较小的水道(见本节开头一段)。而在马訾水、列水、带水确定以后,便很容易看出浿水必是清川江无疑,绝不可能是源远流长的鸭绿江或大同江。
  
   但在过去,许多学者脑子里早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以为辽东郡与朝鲜的界河必是鸭绿江,而由《朝鲜传》又可明显看出浿水是辽、朝界水,遂以为浿水非鸭绿江莫属。又有一些学者根据《隋书》和《新唐书》高丽传“平壤城……南临浿水”的记载,认为浿水既在平壤之南,而隋唐时之平壤城至今未迁,位大同江北,当然浿水就是大同江了。前一说可推日人津田左右吉为代表,后者则以杨守敬为典型。
  
  
      
      
      
  8    -
      
   浿水大同江说无需详加批评,上述考古发现已证明大同江是列水。把大同江称作浿水是汉代以后的事,杨氏未注意及此,后文再加分析。现只批评鸭绿江说。律田氏在其《浿水考》【注:载《朝鲜历史地理》第一卷】一文中认为,辽东郡得名于辽水,只能有辽水以东地,因此小可能包含有鸭绿江以南地域。这样,鸭绿江自然就是辽东郡与朝鲜的边界了。这里他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将结论当成原因了。他心中先假定了一个结论:“辽东郡不能有鸭绿江以南地。”然后拿这个未经证明的结论当成另一个结论:“浿水即鸭绿江”的原因,岂有是理?其实鸭绿江以南地也还是在辽水以东,包括在辽东郡里依然名副其实有何不可?何况,汉代郡国之中济北郡兼有济水南北,胶东郡跨有胶水东西,乃是极正常之例,甚至辽东郡还兼有辽西地,若照津田氏之说,这更是不可能之事了。郡名只依大体情况而定,并无严格定量的限制。而且,汉初辽东郡与朝鲜界于浿水还是“为其远难守”,经过调整,后退的结果。战国时期,燕国“曾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漳塞”,长城直筑到朝鲜境内。
  
   绿江以南地域,这样鸭绿江自然就是辽东郡与朝鲜的边界了。这里他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将结论当成原因了。他心中先假定了一个结论,“辽东郡不能有鸭绿江以南地”,然后拿这个未经证明秦代长城的起首就在浿水以南,《晋志》乐浪郡遂成县注曰:“秦筑长城之所起。”汉初国力尚弱,只能放弃朝鲜,将长城后退,修复辽东故塞,才确定以浿水为界。
  
   津田左右吉也承认《汉志》所载马訾水是鸭绿江,同时却又一口咬定《史记?朝鲜传》中的浿水也是鸭绿江,然后作一大篇《浿水考》来分析这两种记载为什么相互矛盾,纯粹浪费笔墨。因为两者并不矛盾,在汉代鸭绿江只叫马訾水,没有任何可靠的例证说明它又称作浿水。《朝鲜传》中的浿水则与《汉志》一致,并不指鸭绿江。
  
   主浿水为鸭绿江者还有如丁谦者,在其《朝鲜传考证》中,他列举证据说明浿水决非大同江,然后就肯定浿水是鸭绿江,理由一点不讲,大有非彼即此之势,再也想不到浿水还有可能是鸭绿江与大同江之外的第三条水。
  
   其实朝鲜学者韩百谦:注《东国地理志》中已发现浿水是清川江。以清川江当浿水,完全符合《朝鲜传》的有关记载,又与《汉志》对浿水的描述不矛盾,是最合适的解释。当然在未有考古发现以前,清川江说终非铁案。许多学者先从文献记载出发,容易各执一端,对浿水作出完全对立的解释。《朝鲜传》记载浿水位置的地方有四处:
  
   1)卫满“渡浿水……都王险”;2)汉使涉何由朝鲜回“至界上,临浿水”;3)“右渠道太子入谢……方渡浿水”;4)左将军破浿水上军,乃前至(王险)城下。”
  
   但这里所表示的位置只是相对位置而已。对读者来说,王险城与浿水的绝对位置同样是未知数。如果认定浿水是大同江,则王险城必须在江南,不能是今之平壤,如杨守敬《王险城考》【注:载《晦明轩稿》】所言。如果认定王险城是今平壤,则浿水须在其北,便不可能是大同江,如丁谦之鸭绿江说。丁杨两氏都先把一个未知数看成已知数(浿水或王险城),然后以此为标准来确定另一个未知数(王险城或浿水),因此两人所据虽然都是《朝鲜传》而结论却完全相反。可见单靠上引《朝鲜传》四点是决定不了浿水与王险城的绝对位置的。
  
   现在根据考古发现,确定带水是载宁江,列水是大同江,则王险城必是今平壤,而浿水在其北,既不能当鸭绿江(已见上述),就必定是清川江无疑了。浿水为清川江,则辽东郡番汗县位置可定,
  沛水当今大宁江也就清楚了。
  
   至于大同江被称为浿水,如隋唐两书所裁,似是晋代以后的事。地名的转移需有历史变动作其背景,当居民发生大规模迁徒时,往往带着老地名,冠于新居地之上。浿水之名自秦、两汉、魏晋历代相沿,大约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这段时期,辽东、乐浪郡一直在汉人的有效管辖之下,没有发生大动乱。西晋末年,高句丽势力大盛,西进南下,乐浪、带方两郡俱为其所得。大约正是在这段时间里,随着高句丽的向南推进,才把浿水之名南携至大同江。
  
  
      
      
      
  9    -
      
   至北魏郦道元,由高丽蕃使口中知其都城平壤位于浿水之阳,盖其时浿水己确指大同江。一般以为浿水转指大同江乃从汉末或三国时期起,恐失之过早。因为汉末三国间中原虽然大乱,但乐浪却相对稳定,似不能发生地名自然转移的事。《水经》虽曰:“浿水出乐浪镂方县,东南过于临贝,东入于海。”使人怀疑此浿水已是大同江,但《水经》此文不足二十个字却有几个疑点:1)浿水若指大同江,不该东流。但此错犹小,东可以是西之误;2)临贝县不见于任何载籍,历史上也许亦无此地名;3)大同江之源当出自浿水县,似不得言出镂方。因此,颇疑《水经》此文乃自《说文》而来。《说文》亦曰:“浿水出乐浪镂方东入海”,但随即补充道:“一曰出浿水县”,可见许慎对浿水的概念是模糊的。因此从《水经》的记载似乎不能得出三国时期浿水已改指大同江,若此说成立,则《说文》之说更早,应该说在东汉时期,大同江就已蒙浿水之称了。《十三州志》云:“浿水在乐浪东北,楼方在郡东”似仍与《汉志》符,浿水为清川江,源出浿水县,该县既位清川江上游,固当在乐浪东北,说明十六国初期,浿水之名或尚未彻底转移。
  
   要之,西汉时期浿水确指清川江无疑,至于何时转指大同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列水和浿水一经确认,元封三年乐浪郡的范围即可大致划定:其北界为浿水,南界即上述带方郡北境,西则海,东则单单大岭,今朝鲜中央山脉。同时,与浿水、列水源头及入海口有关的吞列、列口、浿水、增地等县地望亦随之而定。乐浪郡其他县城布置于列、贝二水附近,亦甚为自然。辽东郡番汗可定于浿水之北,则沛水为今大宁江,如此则今地的比定,与史籍所载,均无不合之处。
  
   三、玄菟郡与临屯郡
  
   玄菟郡之第一郡治沃沮城,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市,为治史者一致看法。第二郡治高句丽县在辽宁省新宾县兴京老城附近,也是定论。《汉志》高句丽县本注曰:“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又有南苏水、西北经塞外。”《大清一统志》即据此以推定高句丽县故址。又西盖马县方位可由盐难水(浑江)入马訾水的位置大致得知。这样,玄菟郡始置时所属县目虽不尽可知,但其界址却已明白:即东起(日本)海滨,越过盖马大山(狼林山)与马訾水(鸭绿江)到辽东故塞,北与夫余相邻,南和乐浪、临屯相接,幅员甚为广大。
  
   临屯郡境则全在单单大岭以东,其郡治东[日施]县即今朝鲜江原道江陵府,不而县在同道之安边郡。临屯其余县城沿着海滨成一线布置在这两县的南北。东[日施]是临屯郡可考六县中最位于南部者,估计其他不可考之九(?)县更在其南。若依自然形势看来,今庆尚北道与江原道之间层峦叠雌,交通极为不便,当是民族分布之天然界线,临屯郡南界或止于此。其北界则在沃沮城以南,已见前
  文所述。
  
   以上四郡范围大体己定‘知玄菟郡最北,乐浪郡在其南,真番则更在乐浪以南,临屯则在乐浪以东与玄菟东南的海边,因据之以作地图二十五。
  
  附:苍海郡考
  
   苍海郡沿革《史记》、《汉书》俱不言其详,只能稍作推测。
  
   《汉书.武帝纪》载:“元朔元年秋,东夷岁君南闾等口二十八万人降为苍海郡,……三年春,罢苍海郡。”自始置至罢废不足两年,郡在何地亦不明确。《食货志》言:“彭吴穿秽貉朝鲜,置沧海郡。”一般认为:岁君之岁,秽貉之秽,与《魏志?秽传》之秽,同为一意。穿是越过的意思,所以苍海郡地当在朝鲜东部临海之地,即秽人所居处;如《秽传》所言:“秽南与辰韩,北与高句丽、沃沮接,东穷大海,今朝鲜之东皆其地也。”这样解释,似亦大致可通。
  
   但彭吴其人其事颇为渺茫,且二十八万人之数亦足引起怀疑。《魏志.秽传》言单单大岭以东之秽不过二万户,估计十万人左右。该地未受中土战乱影响,人口当不至大量耗减,因此,西汉时之秽似不得反比三国时期多出十八万口来。同时,元朔年间卫氏朝鲜势力尚未衰弱,二十年后武帝攻打卫氏朝鲜,尚且经年方克,以元朔初在朝鲜后方竟设置有二十八万口之众的边郡,似难于想象。而且《史记.平准书》记彭吴事为:“彭吴贾秽朝鲜,置沧海郡”(1)言贾(通商)不言穿;《后汉书?东夷传》则云:“元朔元年,岁君南闾畔右渠,率二十八万口诣辽东内属,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数年乃罢。”似是移民内属,与《汉书》就地降汉有别。
  
   因此,苍海郡之地望尚不能作肯定之说,于目前,只能暂据《汉书),以单单大岭以东,今江原道之地当之,以俟今后进一步考订。
  
  
  
   本文选自《西汉政区地理》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951050&PostID=16514800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5-01-31
转:辽宁桓仁县抽水洞遗址发掘
〔主要作者简介〕 武家昌,男,1947 年生,沈阳市人,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 究员,邮编 110003。 2003 年第2 期 (总第74 期) 北方文物 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NO1212003 TOTAL 74 〔考古发现与研究〕 辽宁桓仁县抽水洞遗址发掘 武家昌 王俊辉 〔关 键 词〕 辽宁 桓仁 抽水洞 遗址 房址 绳纹陶片 战国至秦汉 〔内容提要〕 抽水洞遗址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四道河子乡大甸子村,为一处战国至秦 汉时期的古代遗址。1994 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了本溪市博物馆、桓仁满族自治县文管所 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出房址、灰坑、水沟、石墙,以及一批很有价值的文物,有铁掐刀、 铁镞、铁 、刀币、布币、半两钱、陶塑羊头及绳纹陶片等。证明了此地当时应属辽东郡所辖,为我 们确定当时战国至秦汉王朝的疆域提供了确凿的实物证据。 〔中图分类号〕K871・ 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20483(2003) 0220022 - 07 1994 年春季, 辽宁本溪至桓仁公路进 行拓宽路面改造工程, 在破土动工中, 在桓 仁县四道河子乡大甸子村的抽水洞地段, 发 现了大量的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陶片, 同时出 土了战国时期的明刀币 280 枚, 以及铁 、 串珠、铜镞、石斧等。我们接到消息后立即 前往调查, 经现场调查, 确认此处为一战国 至秦汉时期的古代遗址。为了配合公路的修 建, 辽宁省文化厅组织了考古力量, 对此处 图一 抽水洞遗址位置图 古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发掘是由 1994 年5月至6月份进行的。此次发掘由辽 宁省考古研究所主持, 本溪市博物馆考古 队、桓仁县文管所也参加了此遗址的考古发 掘。参加此次发掘的有辽宁省考古研究所武 家昌, 本溪市博物馆考古队高尚华、苗丽 英、马毅, 桓仁县文管所王俊辉等同志。此 次发掘分南北四个区, 发掘5×5平方米的 探方16个, 面积为 400 平方米。揭露出房 址两座, 灰坑5个, 沟一条, 出土了一批很 有价值的文物, 现将此次发掘的情况介绍如 下。 一、遗址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 抽水洞遗址位于辽宁省桓仁县四道河子 乡大甸子村北山的山腰部, 地势略呈山洼 状。遗址坐落在山坡的北部, 山下相距50 米即为浑江的支流三道河子, 河水从西向东 缓缓流过。东部4 公里即为四道河子乡, 此 处距桓仁县城20 公里。在遗址南部115公 ・ 2 2 ・ © 1995-2003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二 抽水洞遗址T2 南壁剖面图 11 表土层 21 黑土层 31 生土层 里即为大甸子村。要改建的老公路, 在山腰 中穿过遗址, 所以, 遗址早期就已遭到了破 坏 (图一) 。 遗址东部为一隆起的高山, 山脊两端耸 起, 向内渐凹, 形如马鞍状, 当地人称马鞍 山, 山上有一山城, 墙体已不清, 断续可见 石筑的残垣。在此曾出土铁镞、陶片等。在 此遗址南部翻过山梁就可见大甸子村。在大 甸村的西北部曾出有大石盖墓及青铜短剑 等。现仍存有大批的高句丽积石墓等。所修 的公路, 是在原来老道基础上修建的, 此处 应是当时古代由辽东通往桓仁、高句丽必经 之路, 是古往今来的必经之要路。 二、遗址状况及地层堆积 遗址坐落在山腰部的山洼中, 面积大约 为100 ×30 平方米。遗址的中间部位是空白 区, 经我们探查, 该区很少有陶片和灰层 , 故我们的发掘分南北两区进行。北部的遗址 在较平缓的山坡上, 地势较低, 遗址西高东 低, 依山傍水。南区在山腰部, 地势较高, 此处为南高北低, 高部已近山梁。两区之间 相距50 米。山的坡度可达10°左右。从现存 情况看遗址的两区都在斜坡之上, 由于此处 早年就已修成公路, 遗址已遭部分破坏, 现 存遗址是侥幸存留的。 此处遗址文化层堆积最厚为 50 厘米左 右, 现介绍如下: 第一层为表土层, 一般厚10 厘米左右, 出有少量的红褐陶或灰陶绳纹陶片等。 第二层为黑土层, 一般在30~40 厘米, 有的地方较薄, 大约为 20 厘米左右。由于 遗址处于山坡之上, 故部分地方黑土层薄或 基本不存在, 直接为山岩。这一层是遗址的 主要文化堆积层, 大量的陶片、遗物、钱币 等都出在此层。遗迹的开口都在此层之下, 如房址、灰坑等。 第三层为生土层, 一般为黄褐土或风化 的白沙岩 (图二) 。 三、遗址的遗迹情况 在遗址中文化层主要是第二层, 所发现 的遗迹现象大都发现在第二层之下。主要有 房址、灰坑、沟、石墙等。现对有关的遗迹 情况下面作一简单的介绍。 11 房址 F1 , 在遗址的北区, 房址的开口在第二 层之下。F1 为圆形, 近于半地穴式。由于 此处为山坡, 斜度较大, F1 的西部及北部 的一部分依山坡下挖为壁。东部及南部在坡 下, 经修路和垦种已遭破坏, 壁已不存。我 们在清理时发现地面和墙基, 尚知此房的形 状为圆形。房子的地面用黄褐土铺垫, 地面 较坚硬, 在房子的中心近南部有经火烧烤过 的石块及红烧土硬地面。石块处为灶址, 受 到破坏后灶已不存, 仅留几块烧过的灶石。 在房子的西部略近中部发现一柱洞, 在西部 边缘和北部以及南部各发现柱洞一个。在西 ・ 3 2 ・ © 1995-2003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部柱洞的底部, 发现有残碎陶片。柱洞为圆 形, 口径为11 厘米, 深为15厘米。房址的 门开在南部, 但由于时间长久或因修路遭到 破坏宽度不详。在房址门外南部, 有经人行 走踏平的坚硬土面。房址直径在312~313 米之间, 基本为圆形。在此房中出有陶器盖 1 件, 骨簪1 件, 陶豆柄1 件, 陶纺轮1 件, 鸟形铁饰件1 件及刀币、石磨盘、陶桥状 耳、口沿、陶片等 (图三: 1) 。 F2 , 在遗址的南区发现。它位于南区的 最南部, 地势较陡, 坡度较大。F2 在黑土 层之下发现, 从清理的情况看, 南壁开在了 山坡之上, 从坡上下挖为壁, 并在壁的内侧 贴砌石块, 起到了防止雨水冲刷的作用, 房 基用石块垒砌, 从所残存的石基看, 房址近 于方形。门开在东部, 已毁。地面用黄土铺 垫, 在房址的南壁发现圆形柱洞, 在柱洞内 尚存有腐朽的木柱。在其西部、北部各发现 圆形柱洞一个, 柱洞径为 10 厘米, 柱洞的 深为15厘米。此房南壁略直。房址东西长 214、南北2 米 (图三: 2) 。 图三 11 F1 平剖面图 21 F2 平剖面图 在F2 房址的灶旁发现一人头骨及掌骨, 头骨压在了掌骨之上, 两掌骨相压, 保存完 整。不见其它人体的部位, 说明了死者当时 为非正常死亡。在此房址中出土了铁 、铁 刀、布币、一货钱、明刀钱、秦半两钱、铜 镞及大量的夹砂绳纹加弦纹陶片及灰陶片 等。 21 灰坑 H1 , 口略呈圆形, 开口在黑土层之下, 其壁和底都为白沙土, 即山岩风化土。斜 壁, 平底, 在底部有一些无规律的石块, 其 口径为 212 米, 底径90、深40~70 厘米。 在此坑内出有羊首陶塑1 件, 铁镞2 件, 鱼 网坠1 件, 及大量的夹砂红褐陶片以及明刀 钱, 一货钱、布币等。 H2 , 所在处黑土层较薄, 故在表土之 下就发现此坑, 坑较小, 也浅。坑为圆形, 直径70、深10~15厘米。在坑中发现陶片 及1 件铁削。 H3 为不规则的长方形, 两短壁近弧形, 两长壁略斜, 边未经修整。其开口在黑土层 之下。此处近山坡上部, 黑土层较薄, 底部 挖在了山岩土之上, 长117、宽019、深为 016米。此坑近似墓葬, 清理之后未见人 骨。在坑内的填土中出有刀币、一货钱、残 铁 、陶纺轮、滑石磨件、残石刀以及夹砂 红褐陶、绳纹加弦纹陶片等。 ・ 4 2 ・ © 1995-2003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图四 抽水洞遗址出土的器物 1、2、61 陶器口沿 3、41 陶器器耳 51 陶器器盖 71 陶器器底 81 骨簪 91 陶豆柄 101 石斧 111 石杵 121 石刀 13、201 陶纺轮 141 羊首陶塑 151 鸟形铁饰件 161 陶鱼网坠 171 铁掐刀 181 石 剑 191 扁方形铁镞 211 铁镞 221 铁铤三翼铜镞 231 铁铤铜镞 241 小铁刀 251 铁削 261 铁 (1、2、6约为1/ 6, 余约为1/ 3) 其它灰坑如H4、H5等都为圆形, 开口 在黑土之下, 坑内未见完整的器物。 31 灰沟 灰沟在北区的南部, 此沟开口于黑土层 之下。两壁边缘清楚, 为白沙的山岩土。此 沟在F1 的南部不远, 应同 F1 有关。沟宽 113、深012~013 米, 沟内填土非常的黑 , 沟内发现铁掐刀1 件, 并有夹砂红褐陶片出 土。 41 石墙 石墙在南区的山坡下部, 系用不规正的 石块垒砌而成, 东西走向, 略有弯曲, 西部 较东部略宽。墙残长约5、宽015~016、高 015米。在此墙的南部发现有铁铤三翼铜 镞、石剑残块、秦半两、明刀钱、布币、铁 、铜镞及大量的陶片、器耳、口沿等。 ・ 5 2 ・ © 1995-2003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五 遗址出土的刀币、布币拓片 四、出土遗物 11 陶器 此遗址出土了许多器物, 大件器不见。 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砂褐陶和泥质灰陶两种。 夹砂陶表面多为绳纹加弦纹, 泥质陶绳纹居 多, 也有素面的 , 未见完整器。口沿、器 耳、器底等多有发现。现介绍一下。 口沿, HSCT12 ②出土, 夹砂褐陶, 侈 口, 圆唇, 斜肩鼓腹, 除口沿外通体饰绳纹 加弦纹, 弦纹刻划的极不规整 (图四: 1) 。 口沿, HSCT10 ②出土, 夹砂褐陶, (口 沿部略呈黑色) , 方唇, 沿向外敞, 短颈, 斜肩, 鼓腹, 素面无纹饰 (图四: 2) 。 口沿, HSCT4 ②出土, 泥质灰陶 , 轮 制, 火候较高, 略有亮度感。圆唇, 口沿外 敞, 颈直长, 颈部饰以凸弦纹带, 斜肩, 在 肩部有抹平的凸弦纹痕, 似有器耳, 但已损 坏无存, 肩部以下为素面 (图四: 6) 。 器耳, HSCT6 ②出土, 为环耳, 泥质 陶, 外部为黑灰色, 壁内呈红褐色, 制作较 粗糙, 器耳同壁的连接处有明显的接合附贴 痕, 耳的表面有气孔, 耳周饰绳纹, 耳表为 素面。这种器耳多有发现 (图四: 3) 。 器耳, 出土于 F1 内。夹砂褐陶, 器耳 较大, 耳面较宽, 呈桥状, 表面无纹饰。此 种器耳发现较多, 大小不一, 最大者耳长为 11、宽4 厘米, 器物本身也应 很大 (图四: 4) 。 器底, HSCT5 ②出土, 夹 砂黑褐陶 , 器壁为黑褐色, 斜壁, 平底, 底部有划刻的 不规则的“十”字交叉纹 (图四: 7) 。 豆柄, 出在F1 内, 夹砂 红褐陶, 砂粒较大 , 制作粗 糙, 盘和座均残损 ( 图四: 9) 。 陶 纺轮, 出 土 2 件。 HSCT4 ②F1: 3 , 系用废弃的 陶片磨制而成, 陶片为夹砂 素面。纺轮呈不规则的圆形, 中间有一圆形 的小孔。直径为 217、厚015 厘米 ( 图四: 20) ; HSCT5 ②: 3 , 泥质灰陶, 表面光滑, 无纹饰。圆台形, 中间有一穿孔。直径515 ~615厘米, 厚为018 厘米 (图四: 13) 。 鱼网坠, HSCT2 ②H1: 3 , 此器系用红 褐陶片磨制而成, 整体呈椭圆形, 在两端分 别磨出凹槽, 素面。长219、厚016 厘米 (图四: 16) 陶器盖, HSCT4 ②F1: 1 , 椭圆形, 泥 质灰陶轮制。器表呈亮灰色, 已残, 上有一 馒头形小钮, 钮底部的周缘略向上翘, 制作 过程中用刀削过, 留有明显的刀削痕。现残 长614、宽515、钮高118、径214 厘米 (图 四: 5) 。 羊首陶塑, HSCT2 ②H2: 1 , 颈部以下 已不存, 头角部也略有残损, 但从整体上可 看出为羊的头。为夹砂红褐陶 , 两眼为穿 孔, 颈部以下似有前肢, 整体高4 厘米 (图 四: 14) 。 21 石器 在遗址中发现的石器较少, 仅几件, 在 此简单介绍一下。 石刀, HSCT5 ②H3: 1 , 已残, 用黑色 沉积岩磨制而成, 表面研磨光滑。略呈长方 ・ 6 2 ・ © 1995-2003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形, 圆角、弧背、直刃, 刃为一面斜刃。残 长6、宽412、厚016厘米 (图四: 12) 。 石剑, HSCT10 ②: 2 , 残, 青绿色沉积 岩磨制而成。其为石剑的尖部, 两侧有磨制 的一面刃。残长215、最宽118、厚014 厘米 (图四: 18) 。 滑石磨制件, HSCT5 ②H3: 2 , 用滑石 质料磨制而成, 残断, 长条形, 两侧有对称 的凹豁, 表面磨制光滑。残长317、宽117、 厚2125厘米。 石杵, 采集, 青绿色花岗岩磨制而成, 圆柱状, 长9、直径415厘米 (图四: 11) 。 石斧, 采集, 灰白色花岗岩磨制而成。 剖面为楔形。长8、宽5、厚3 厘米 (图四: 10) 。 31 铜、铁器 在此遗址中发现多件铁器, 锈蚀比较严 重, 现逐一介绍如下。 铁掐刀, HSCT6 ②2: 1 , 仅存一半, 半 月形, 弧背直刃, 在中部穿孔处残断, 残长 613、宽418、厚012 厘米, 孔径为016厘米 (图四: 17) 。 小铁刀, HSCT10 ②: 1 , 直背外弧刃, 刃部略损。一端同柄相连, 尖部残损, 全长 914、刃部宽019、柄宽015、厚011 厘米 (图四: 24) 。 铁削, HSCT2 ②H2: 1 , 弧背, 内弧刃, 斜尖, 柄部残损, 仅存很少的一段。全长 1312、刀宽114、厚012 厘米 (图四: 25) 。 铁 , 在遗址出土多件, 仅HSCT12②: 1 完整, 平面为长梯形, 侧面为楔形, 中有 安木柄的銎, 器表锈蚀, 上部有两条凸棱, 一面较斜, 一面较直, 弧刃。长1411、上 宽715、下宽619、厚014 厘米, 两条凸线的 间距为017 厘米 (图四: 26) 。 鸟形铁饰件, HSCT4 ②F1: 4 , 完整。 锻造。形如一长尾的鸟, 鸟首部的铁条弯曲 呈圆形, 中间为圆孔, 如同鸟的眼, 背部略 向下凹, 腹部为弧形, 如鸟的身体, 尾呈一 长圆锥形, 腹部似刃, 尾似锥, 腹部略有一 小豁口。全长811 厘米。此器在以往未曾发 现 (图四: 15) 。 此遗址发现的箭头较多, 有铁镞、铜镞 以及铁铤铜镞, 故我们把镞类全部归为一 类, 在此一并介绍。 铁镞, HSCT2 ②H1: 3 , 完整。锈蚀的 边部略有豁口, 为扁宽柳叶形, 中间略起 脊, 圆銎, 全长514、镞身长315、銎长为 119、銎的径为015厘米 (图四: 21) 。 扁方形铁镞 , HSCT2 ②H1: 2 , 略残, 镞身前部扁平, 横剖面为长方形, 锋部为平 头, 镞尾部横剖面为六棱形, 铤部为圆柱 形。全长618 厘米 (图四: 19) 。 铁铤铜镞, HSCT10 ②: 1 , 完整, 镞身 为铜铸, 三棱锥状, 实心, 镞身的尾部为圆 柱状。圆柱状的铁铤铸于铜镞的尾部, 铜镞 长为 214 厘米。后部铁铤经使用已呈弯曲 状, 长为811、径为013 厘米 (图四: 23) 。 铁铤三翼铜镞 , HSCT16 ②: 1 , 完整, 镞身呈三翼状, 锋利, 头部逐渐呈柱形, 翼 消失, 铁铤同时铸进镞銎内, 镞长317、翼 长2、两翼间宽1 厘米; 镞尾部径017、铤 残长4 厘米 (图四: 22) 。 遗址中出有多枚铜钱, 有明刀币、一货 钱、秦半两及安阳布等 (图五) 。 41 骨器 仅骨簪1 件, 为 HSCT4 ②F1: 2 , 完整。 此器用兽骨磨制而成, 圆锥形, 细长, 略弯 曲。通体磨光, 一端呈尖状, 另一端呈圆 形, 其上端用刀刻削出一豁口, 中间部分略 粗糙。全长22、径为014~015厘米 (图四: 8) 。 五、结语 此次抽水洞遗址的发掘获得了大量的实 物资料, 对我们了解辽东地区古代文化、经 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 的夹砂绳纹陶片和灰陶绳纹陶片、铁器、明 刀钱、安阳布、秦半两钱等。依此我们推定 ・ 7 2 ・ © 1995-2003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这个遗址的时代应在战国至秦汉之际。遗址 中大量的夹砂红褐陶陶片, 并有绳纹加弦纹 陶, 这种纹饰在辽东地区较为少见, 为辽东 地区的古文化增加了新的内容。遗址中出土 的宽平桥状耳、环耳等, 在以往的遗址调查 中曾多有发现, 它主要分布在辽东、辽北一 带, 多数研究者认为, 这种文化内涵以及夹 砂红褐陶陶片的时代较早, 一般都认为是青 铜时代, 更有的研究者把此种陶器的时代定 为新石器时代 (辽宁铁岭地区文物组: 《辽 北地区原始文化遗址调查》, 《考古》1981 年第2 期) 。此次发掘, 有明确的地层关系, 有确凿的时代特征的器物出土, 如灰陶绳纹 陶片、一批具有特点的铁器、铜镞等, 以及 带有时代特征的明刀钱、秦半两钱的出土, 可以证明含这种夹砂红褐陶片及环耳、桥状 耳的遗址的时代不能早于战国, 其年代上限 应在战国中晚期, 晚至秦汉之际。此遗址的 发掘, 为我们确定辽东以及辽北等广大地区 含这种器耳的文化遗存的时代, 提供了可靠 的实物证据。 以往在辽东及辽北地区发现的夹砂红陶 片几乎全部为素面, 不见纹饰。而这次在这 种陶片上多见绳纹加弦纹, 而这种纹饰一般 多见于中原地区的古代文化中; 桥状耳、泥 条环耳在辽东以及辽北等广大地区曾大量地 发现, 已成为一种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特 征, 是当地的一种土著文化的内含, 在辽西 以及中原地区则极少见。今在抽水洞遗址发 现了具有两种文化特色的文化内涵, 表明了 当地的土著文化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 这一变化在这里表现的非常明 显。 据《史记・ 匈奴列传》记载, 燕将秦开 破东胡, 却胡千里, 燕在东北置五郡, 此作 为燕开拓东北的开始, 这当在公元前300 年 前后, 所置五郡为: 上谷、渔阳、右北平、 辽西郡、辽东郡。今辽宁的东部当为辽东郡 所辖范围, 辽东郡的郡治在今辽阳一带, 辽 东地区当时应归属辽东郡治下。辽东郡东部 的管辖范围, 一直是研究者们所关注的问 题。抽水洞遗址, 地处辽东的东部山区, 此 次发现大量的战国至秦汉遗物, 为我们了解 和认识辽东郡的东部范围提供了可靠的资 料, 同时为我们确定战国时燕以及秦汉王朝 的东部疆域提供了确凿的实物证据。 桓仁至本溪的公路, 正压在抽水洞遗址 之上, 而公路也正是在古道之上。此处正是 辽东通往桓仁, 也是古代辽东郡通往高句丽 的必经之路。我们推测此地应是一处戍军的 住所所在地。是守卫要路的驻军所在地。 〔责任编辑、校对 瑜 琼〕 An Excavat ion of t he Choushuidong Site , Huanren , Liaoning Wu Jiachang and WangJunhui Choushui dong site, lies i n Dadianzi , Si daohezi , Huanren Manchu Autonomous Cunty , Liaoni ng Provi nce, was an ancient sitef romthe Warri ng States to Qi n and Han Periods. In 1994 , Liaoni ng Provi nci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 to2 gether with Benxi Municipal Museumand the Officefor the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Monuments, Huanren unearthed the site and di sclosde house sites、pits、dri nage and someother val uable cultural relics, which showed that theplacewa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Liaodong County at that time, and thusprovi ded tangi ble testimony for usto defi ne thef rontier duri ng theperi 2 od. ・ 8 2 ・ © 1995-2003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5-02-12
实际上,不论作何断句,大体这朝鲜所在只有一处,即今大同江以东、以南至载宁江以北。分歧主要集中在于列阳之列所指大同江还是载宁江两种看法上。从文句上看,甲先言朝鲜在列阳,然後言列阳属燕,如此描述,似有赘言之嫌,何不直言朝鲜属燕?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5-02-12
乙则沒有这个问题,但列水不能是甲所指的载宁江,只能是大同江。言及此,问题也来了,就是王险城所在了。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5-02-12
前言列水所指事关朝鲜地望,概指有学者据已之解而有不同,但据文献与考古相印证,只能是在大同江、载宁江之间。此处作下解释,以免突兀。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5-02-14
关于王险城,通说认为即後来灭朝鲜所置乐浪郡治、朝鲜县治,在今朝鲜平壤大同江南岸土城里有汉代土城遗址,出土了大量汉代文物,确凿证明其为汉乐浪郡治、朝鲜县治,但我以为,若据此便以为卫满朝鲜所都之王险城亦在此处则不尽然。史记-朝鲜列传里没有直接说出王险城的位置,但太史公对汉军的军事行动有着详细的描述:
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五万人,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讨右渠。右渠兵距险。左将军卒正多率辽东兵先纵,败散,多还走,坐法斩。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走。将军杨仆失其众,遁山中十馀日,稍求收散卒,复聚。左将军击朝鲜浿水西军,未能破自前。
……
左将军破浿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楼船亦往会,居城南。右渠遂坚守城,数月未能下。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5-02-14
由太史公所记,汉军兵分水陆两路进击朝鲜。水陆从今山东半岛北部渤海沿岸出发,渡海抵达大同江口,再沿江逆流而上,直插王险城之南。陆路从辽东郡出发,渡过浿水後到达王险城西北。按此所述,这王险城只能位于今朝鲜平壤的江北部分。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5-02-15
今平壤城大同江南岸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若王险城在南岸,则其时汉水路军将领杨仆在为右渠所败後,仓促之间将无山可遁,于记载不符,而在北岸西侧则有一大片南北绵延的山地,符合所记。另汉陆路军破浿水(清川江)朝鲜守军後,并未立即兵临城下,而是“乃前”,有一个行军推进的描述,说明王险城之西北与浿水之间尚有一段相当远的路程,且列水(大同江)是条大水,若王险城在其南岸,右渠必会在浿水防线被突破後沿列水再置重军把守,况且在时间上也完全来得及完成布置的,然而却不见有此记载,相反汉军破浿水朝鲜守军後,是直接兵临城下的,说明王险城并不在南岸,而是在北岸。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5-02-15
再回头看《山海经》的那句话: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阳大致就是今大同江以北、清川江以南,《史记-朝鲜列传》开篇所说的“秦故空地上下鄣“当即指此处。《盐铁论-险固》所云“燕塞碣石,绝邪谷,绕援辽”之碣石、斜谷俱在这一区域:碣石在南,在今朝鲜平壤西南南浦北之龙冈一带;斜谷在北,今清川江南岸有妙香山脉,江北岸有狄逾山脉,清川江穿行其中,是一条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的斜谷,形势险要,自古以来的天然分界线,即此。也即是说,这一区域为燕、秦辽东郡之最东端,其与古朝鲜以今大同江为界,及至汉初,“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後缩至今清川江北岸,改以清川江为界,此亦即《盐铁论-备胡》之所云“往者四夷俱强,并为寇虐,朝鲜逾徼,劫燕之东地”事。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5-06-09
我觉得王俭城只是西汉时卫氏朝鲜的都城,不代表秦汉之际的箕子朝鲜仍然在王俭城,我认为在燕国、秦国的连续打击之下,箕子朝鲜早在燕国设置辽东郡以后就南迁载宁江流域甚至在黄海道靠海一带了。卫满立足的大同江流域实际在汉初所谓的秦故空地上下障一带。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5-06-09
《史记》中出现了卫氏朝鲜的四位官员人名:朝鲜相路人、相韩阴、尼谿相参、将军王唊,其中朝鲜相、相、尼谿相、将军是官职名称,路人、韩阴、参、王唊则是人名而且是典型的汉人人名(索隐:路人,渔阳县人;如淳云:“相,其国宰相。路人,名也。唊音颊,一音协),其中出现了朝鲜相、相、尼溪相三个“相”官职,我来一一解释一下。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中出现了“那奚”这一三韩的国名,属于投降曹魏的十数个三韩国家中的一个,《史记》中的“尼谿”应该与《三国志》中的“那奚”一样是国名、地名,尼溪相是卫氏朝鲜在尼溪地方派驻的地方官,那么朝鲜相也应该如此,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古朝鲜不在卫氏朝鲜的大本营-大同江流域王险城一带,朝鲜相、尼谿相都是卫氏朝鲜重要的地方官。那么这个古朝鲜在哪里呢?《三国志》引述《魏略》又有记述:“初,右渠未破时,朝鲜相历谿卿以谏右渠不用,东之辰国,时民随出居者二千馀户,亦与朝鲜贡蕃不相往来。”,这里说明卫右渠的另一位“朝鲜相”历谿卿因与右渠政见不和,出走辰国,而且带走了“二千馀户”居民,如果朝鲜相历谿卿作为卫氏朝鲜的丞相在王俭城任职的话,那么此人从王俭城出奔到辰国带走“二千馀户”显然是不可思议的,那么这个“朝鲜相”更应该是卫氏朝鲜统治古朝鲜的地方官,而且驻地-古朝鲜离南方的辰国不远,再结合《山海经.海内北经》中的“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这个古朝鲜地无疑应该是大同江东南的载宁平原-礼成江一带。

再来说“相韩阴”,这里韩阴的职位是“相”,显然与朝鲜相、尼谿相是不一样的官职,而且直接称“相”,应该就是卫氏朝鲜朝廷中的“宰相”。《三国志》引述《魏略》记载:“(朝鲜末王准)其子及亲留在国者,因冒姓韩氏。准王海中,不与朝鲜相往来。”,这句话说明准的儿子和别的亲属(应该是弟、侄等王室成员)仍有留在卫氏朝鲜国内的,而且姓“韩”,那么这个卫氏朝鲜的“相”韩阴很可能就是朝鲜王准一系留在卫氏朝鲜的王室成员,被卫氏朝鲜任命了一个“相”的官职借以笼络人心,同时“相”在王俭城任职也加以监视。

最后说一下卫氏朝鲜的两任朝鲜相:历谿卿、路人,朝鲜相历谿卿作为卫氏朝鲜统治古朝鲜地的地方官应该是从朝鲜王准时代就存在于当地的大族,后来与卫右渠有了矛盾所以才能带领当地的民户两千余家出奔到辰国,而卫氏朝鲜则因朝鲜相历谿卿叛逃辰国,改用渔阳县人“路人”任新的朝鲜相,这个路人是渔阳县人,显然也是卫满燕齐亡人集团的成员。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5-06-09
回 lw109 的帖子
lw109:《史记》中出现了卫氏朝鲜的四位官员人名:朝鲜相路人、相韩阴、尼谿相参、将军王唊,其中朝鲜相、相、尼谿相、将军是官职名称,路人、韩阴、参、王唊则是人名而且是典型的汉人人名(索隐:路人,渔阳县人;如淳云:“相,其国宰相。路人,名也。唊音颊,一音协),其中出现了朝鲜 .. (2015-06-09 20:30) 

你的发言我在百度帖吧见过一样的帖文,但似乎没有关于朝鲜地望的描述,如果是你的话,能否提供链接?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5-06-09
http://www.ranhaer.com/viewthread.php?tid=23278&highlight=

我最早在这个论坛提到的,里面有很多讨论古代东北亚民族问题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