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758阅读
  • 6回复

[地名探讨]地名更改要慎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9-21
地名更改要慎重

  戴均良

  近年来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要求更改地名的地方越来越多。这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想用旅游景地的名称代替目前行政区域名称,以此提高知名度。这个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许多专家综合各方面意见,认为这种做法不妥。我国很多地名是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必须保持地名的稳定性,除生僻字、异体字以及带有侮辱性、歧视性等非改不可的地名需要更名外,其它可改可不改的地名原则上不改,这是地名作为社会公共历史文化产品属性的必然要求。特别是有些著名的地名历史悠久,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与之紧密相连。比如著名的荆州、扬州、赤壁等地名沿用千年,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历史典故是以其名称命名的,如大意失荆州、扬州屠城、赤壁大战等。如果把这些地名改了,那些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文化就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淹没。正因为如此,1996年国家恢复了被改掉两年的“荆州”之名。

  人们在日常的交流交往活动中都会以不同方式使用地名,更改地名不仅会增加人们交流交往的难度,也侵犯了公众使用地名的公共权益。国外有些地方更改地名要进行议会投票甚至全民公决。这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因为更名关系到社会能否开展正常的交流交往的大问题。我国有些地名的更名,既未在更改前广泛征求意见,又未在更改后及时公示于众,外地人不知道改了名,有些本地人也不知道改了名,因而在交流交往活动中仍然习惯于使用旧地名。这就往往出现一些误会:人们在走亲访友时因地名变更了而找不着要找的人,在邮寄信件时由于地名变更了而造成错投误投或不能及时投递,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任何更名都必然要增加社会管理成本。无论是在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还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或交通通讯中都要广泛使用地名。地名更名后,那些带有地名标志的管理工具或交通通讯设施都要相应更换或改写地名。比如一个城市更名后,这个城市各种行政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名称、名牌、印章都要更换,就是信纸信封也要重印。各种车牌照、工商营业证照等证件,不得不重新制作更换。地名更名还影响到其它地方。一个县市更名了,全国各地通向这个县市的航空、航运、铁路、公路等交通通讯中的相关航站、台站名称要随之更改,全国各地出版的涉及该县市名称的地图也要更改重印。这些必然增加一大笔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成本,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知名度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确有很大益处。问题是,知名度不是靠更改一个漂亮的地名就能提高的,最终还要靠扎扎实实的工作。一个地方和城市,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发达的经济,良好的环境,辅之以必要的宣传,才能为人们所了解、所喜爱。正如一种商品,无论是老品牌或者新商标,是不是为人们所接受,所熟悉,说到底取决于它的内在质量。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扎扎实实搞好各项事业上,这才是聪明之举,才是发展正途。
[此贴子已经被lanweixing于2003-9-30 13:46:07编辑过]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3-09-21
专家呼吁该刹一刹以风景名胜区命名政区

  在各地近年来的旅游开发热潮中,一种以风景名胜命名行政区域的风气也兴盛起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一些常年致力于地名研究的专家深表忧虑:名不副实的“名胜式地名”越来越多,不恰当命名之风该刹一刹了。

  记者了解到,早在1986年国务院发布《地名管理条例》之后,国家民政部在“实施细则”中规定:不以著名的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作行政区域专名;自然地理实体的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亦不以其名称作本行政区域专名。但近些年来,不仅风景名胜的名称被一些地方“热用”,而且,命名中名实不符的现象比较多。

  中国地名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商伟凡告诉记者,由境内标志性的自然景观(如名山大川)名称派生或引申出政区名称,是古今政区命名的常用方式,但关键是要名副其实。从目前看,命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个:一是“头”小“帽”大,将大的自然景观名称用于小的政区,如福建省武夷山市,将纵贯闽、赣边界的“武夷山”用于县级政区。二是“帽”小“头”大,将小的自然景观名称用于大的政区,如安徽省黄山市,用地处一县境内的“黄山”命名包括3区4县的地级市,让点状的景观代表面状的政区,以致出现“皖南处处皆黄山”的怪异局面,黄山、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名胜区、黄山机场、黄山站,不同的“黄山”内涵各异,指位混乱,违背了地名的指位性、排他性规律。

  在不恰当地以风景名胜命名政区的同时,还有另一种现象存在。一些地方在交通上做文章,将风景名胜名称的使用范围人为扩大。中国地名研究所副研究员朱昌春举例介绍,井冈山市没有铁路经过,故无井冈山车站,东邻的泰和县有京九铁路通过县城,其所设车站的站名为“井冈山”,实际上从这里到井冈山市区大约有120公里之遥。

  据专家分析,一些地方名不副实地将政区名、站名冠以风景名胜名称,主要是看上了风景名胜带来的经济效益,借风景名胜的魅力吸引游客光顾,以增加当地收入。殊不知,如此做法长久下去,不仅有损风景名胜的特定形象,打乱了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等传统体系,还将直接影响到当地声誉,效果适得其反。(据上海《文汇报》/记者吴娟)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3-09-24
地方当官的会听小戴的吗
要求改地名的以落后地区为多,他们认为改了可以促进旅游,把这个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而不去想其他科学的方法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3-09-30
还有广域的地名和镇村(点状)的名字不要搞在一起。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3-10-01
以下是引用QQme在2003-9-30 11:39:04的发言:
还有广域的地名和镇村(点状)的名字不要搞在一起。

搞在一起?怎么样才算搞在一起?
感谢蛋炒饭.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3-10-01
搞在一起?怎么样才算搞在一起?-------------------大概是不能以点概全的意思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3-10-05
也不必苛求吧。如果这样说,那么河南并不都在黄河之南,在太行山之东的也不都是山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