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96阅读
  • 0回复

[历史人口]关于中国古代史上的人口问题---新至西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0-19
— 本帖被 hunry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07-11) —
?西汉以后,原始的户口统计数据增多,为人口的估算多少带来些便利。
??王莽统治初期,社会尚未开始大动乱,人口依然是在缓慢的增长。以元始二年汉朝人口5800到5900万计,公元13年左右的中国人口当在六千多万。
??王莽后期,社会经济的困难伴随着大规模变乱,使得户口大量损耗。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变乱导致中原百姓向江南迁徙,尽管后来东汉光武中兴时有相当一部分南迁民众回流,但这可以看作是中原战乱导致人口分布变化的开始,是有其历史意义。《汉书》记载王莽死后,治下人口折算一半。这是合乎逻辑的。东汉初期中元年的官方统计人口约为2100万,口户比约为5,再与王莽以后刘秀进行了统一战争这一事实联系,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漏洞,故而个人认为,这是数据的误差应该不大。
??引《后汉书》资料,东汉的人口极盛时期当在桓帝在位期间。此时汉朝治下人口大约同于西汉巅峰时期,即,5400万到5700万。则此时的口户比约为5.2。
??一般说来,中国古代的户口统计,户数是比较精确的,而口数则常常少到荒谬。所以探讨古代人口时,必须注意口户比是否合理。口户比5.2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不会导致太大误差的水平,所以可以相信,桓帝时人口确在此数。
??东汉末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乱世。经过黄巾兵乱后又遇群雄割据的混战,曾经繁华的黄河流域竟然也有“千里无鸡鸣”的记录。也由于这种割据的局面,当时全国的人口统计数据极不完整。仅有的几个数据,也缺乏可信度。比如蜀汉亡时的人口94万这一数据,不但使得口户比低于4,从政治对抗的角度来讲也说不过去,我个人认为基本是不可信的。而如果以口户比5作推算,蜀汉人口约为140万,如果口户比是6,则当在168万。当时北方的曹魏,口户比达6.5以上,但我还是认为宜作保守考虑,蜀境口数当在160万上下。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东吴,按照晋灭吴时官方给出的数据,吴的人口增长率低到不可接受。吴户数的顶峰约为50到55万户,口户比假定为5到6,则实际人口应该在250万到330万之间。
??西晋统一以后的数据,太康三年的1660万常为各种相关专家著述所引用,应无太值得商榷之处。也就是说,当时中国人口少于两千万,这是自东周以后人口的最低谷。考虑到两汉一度达到6000万的峰值,汉末动乱的惨烈也真是骇人了。
文/三胡
稳省扩地缩市县,市县平级,区村自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